第一节 进店谈判先自问,底线定好了吗
我们背起包、拿着文件,准备到经销商店进行开发谈判之前有没有想过,决定谈判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有人说是品牌够不够大,有人说是产品价格有没有优势,有人说是经销商有没有合作意愿,有人说是能不能碰上一个气场相近的经销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常常讨论人生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有人说是个人运气,有人说是家庭背景,有人说是个人努力程度,有人说是天赋使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事实上首先假装知道成功的定义和标准,然后才谈所谓的成功。而实际情况是,由于人生经历、家庭背景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有差别的。安居乐业、妻贤子孝是不是人生成功?独当一面、誉满天下是不是人生成功?学有所成、业有所专是不是人生成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不是人生成功?很多人在不清楚成功的定义的情况下,就开始谈实现途径,结果成功就成了稀缺品。很多销售人员在处理经销商问题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这些“决定谈判成败的关键”的预判对不对?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对的是谈判过程中的意外因素确实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不对的是这些因素都无助于界定谈判成败的标准,没有标准,其实就无所谓成败。
既然是谈判,就分为“谈得成”和“谈不成”两种情况。一定能谈成的谈判不叫谈判,只能叫“上级有批示,下级走过场”;一定谈不成的谈判也不叫谈判,只能叫“明知是火坑,还要往里跳”。标准的商务谈判,判断成败的标准只有一个——有没有突破自身的底线。如果谈判突破底线,即使达成合作也是一场失败的谈判,不该给的区域给了,纷争不断;不该给的价格给了,击穿底价。换句话说,只有在底线之上达成合作才算成功,在底线之上获取更多的利益是锦上添花,而非成败之本。所以,谈判的标准不能本末倒置。
当然,有人说守住底线还不容易,但是肯定谈不成。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谈判技巧,二是底线设置。技巧问题以后再谈,这里只谈如何设置谈判底线,因为有了底线才能有标准。绝大多数销售人员的糊涂之处在于,踏进经销商门店之前,不仅没有设定底线的意识,还在设定底线的方法上漏洞百出。
方法一:在政策内设置底线,就是熟读政策。所谓熟读政策,就是不仅要解读政策的字面意义,还要解读字面背后的意思。
全国一盘棋,对大多数经销商来说,在政策内谈判是基准,这种谈判适合入行不久或者基层销售人员。需要提醒的是,很多销售人员对政策理解和解读不彻底,只看字面意思,不追究实际操作的问题,在开发谈判上处处被动。
有的企业政策规定:所有产品实行先款后货。大多数销售人员就认为先收钱后发货,在实际操作中就有经销商问销售人员收不收承兑汇票。企业政策没有写这么细,销售人员说:“您等下,我向财务确认一下。”销售人员出去打电话,5分钟后回来说:“您放心,我刚刚和财务确认了,承兑汇票也行。”经销商又问:“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都行吗?”销售人员懵了,这么复杂。“您再等等,我再给财务打一个电话。”5分钟后回来信心满满地说:“财务说了,只要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不要。”经销商又问:“这种商业承兑汇票,你们不扣手续费吧?如果扣,多少个点?”销售人员只能边掏电话边应付:“要不我接通电话后您直接问财务吧。”这时,经销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过程?
这是典型的政策解读不到位导致底线不清的情况,经销商看到这种销售人员,即使原来有合作意愿,估计也会选择再考虑一下。
方法二:在政策外设置底线,一定要有清晰的界定,包括明确时间、地点、人物,越具体越好。
销售人员一旦遇到“非她不娶,非你不嫁”型经销商,自然希望能够一举拿下。但是所谓客大欺主,这些经销商有时候会提出一些超出企业框架性政策的要求。销售人员走进门店之前一定要有预设,哪些政策可以适度放宽,一旦有政策存在弹性,就要按照记叙文的三要素,细化政策的人物、时间、地点:谁、在多长时间内、在多大范围内享受该项政策。这是弹性政策底线设置的基本方法。
有20年资历的经销商赵总,自身的经销网络覆盖山东、连云港、徐州及宿迁的北部地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即使找省级平台,也只能将整个山东市场交给赵总。配送型经销商的送货车辆到了江苏,不顺带卖点货,简直是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他。
赵总:“我的货早就送到连云港、徐州一带了,只配送山东市场,我很难做。”
销售人员:“我们的苏北地区正好还是空白市场,赵总能配送,求之不得。”
赵总:“那你得白纸黑字写明这个区域市场归我。”
销售人员:“我们都是签格式合同的,您放心,有我在还能蒙您不成?”
赵总:“……”
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有两个问题:
(1)即使事前有预设、有政策外底线,经销商提出要求后,也应该强调政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表明底线,不要让经销商误认为企业好像什么都很好谈。
(2)政策外底线一定要有文字条款。因为特殊政策是日后最容易引发争端的导火索,特殊政策的时间、地点、人物,包括附加条件,都应该明确记录,越细越好。越细的条款限制越多,对日后谈判就越有利。
赵总:“我的货早就送到连云港、徐州一带了,只配送山东市场,我很难做。”
销售人员:“赵总,您也知道省级运营商是我们最高等级的客户,再扩大区域,您就是全国独一份啊!我不打包票说这事儿能成,但是我一定给您争取,而且尽力让您的利益最大化。”
赵总:“那你得白纸黑字写明这个区域市场归我。”
销售人员:“肯定要写进合同,而且一定详尽、规范,到时候一定要由您签字的。”
赵总:“……”
赵总一旦明确提出跨区域配送的要求,企业的这些范围又属于空白区域,选择性开放不失为一种过渡性政策。但是,这样的政策要尽量细化,写进经销合同补充条款里:××商贸公司,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可以在非考核区域连云港、徐州、宿迁的宿豫区、沭阳县进行产品配送,以上区域不做正常销量考核(不给任务压力,能做多少做多少,这也为日后收回主权时减少阻力)。补充条款越细,对销售人员的后期操作越有利。
方法三:没有谈判底线也是底线,只要自己想明白就行,这叫作“万事好商量,只要你肯接”。
没有底线也是底线。怕的是有些销售人员自己没想明白,患得患失,在谈判中就更容易陷入被动。既想着在政策内搞定经销商,又认为该经销商发展潜力大,给点额外政策也在情理之中,在谈判过程中举棋不定。不仅让经销商认为你做不了主,还会让经销商得寸进尺,原本可以不用给出的政策、资源也一并被经销商套了过去。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没有底线,进店之前也要盘点一下手中的资源,能拿出的资源到底有哪些,别在谈判时打包票,最后却不能兑现。
所以,从现在开始,每个准备进店开发经销商的销售人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树立底线意识,进店之前问问自己底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