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颠覆企业的不是技术而是顾客
互联网技术也好,智能化技术也好,都首先是大众应用的技术。任何一个技术的应用者,都必须以服务民生、服务顾客为导向,即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但这种盈利的本质也是更好地服务顾客。因为企业盈利能力的根基是服务顾客的能力。
我们必须明白,互联网首先是顾客的互联网。互联网的到来,结束了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南京到北京,买方没有卖方精”的基本商业规则消失了,消费者信息对称以后,催生真正意义上的买方市场到来。
我们讲的互联网颠覆企业,不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身,而是以顾客为导向,利用互联网这种工具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的企业。
我们专项研究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近100年的工业与社会发展进程,结果表明,每一次技术革命、每一个技术性工具的出现,被颠覆的企业都是不能根据市场和社会变革更好地服务顾客的企业,或者说无法为顾客持续提高性价比的企业。
所以,我们解释诸多企业面对互联网技术的恐慌,大多数是没有本质意义上理解互联网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被泛信息迷惑,没有发现互联网真正改变的是顾客,这种改变不仅是让顾客更聪明,还让顾客的权利最大化。
我们也经常告诉企业一句话,互联网是公平的、客观的,不会主观上青睐任何一家企业,只会和更愿意服务顾客的企业做好朋友。你所担心的被互联网颠覆,这种被颠覆的本质原因是无视顾客的存在。
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必须明白,万变也是顾客需求的万变,其宗只能是我们服务顾客、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
有一本叫《等待猫吠》的书,2009年在中国上市,是美国人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分别用三只动物描述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消费主权变化。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消费者处在“猪时代”,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供应什么就购买什么,没有选择的权利;商品经济时期的中国消费者处在“狗时代”,因为商品供应充足了,消费者不再是供应什么买什么,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利,但需求还远远不能被满足;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商品丰富,购买力提升,消费者有了充分选择的权利,这个时候的消费者处在“猫时代”。大家知道,猫是“懒、馋、聪明”的化身,打动顾客、让顾客实现购买,是企业绞尽脑汁所想的事情。
当前,大部分企业面临的困顿是如何打动顾客。而企业决策者迷茫的是:我们的产品品质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性价比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顾客为什么还是不买单?原因很简单,就是企业仍然没有深刻理解现实的需求,没有走进顾客的生活方式。
近期,我们也接触到很多因为互联网而焦头烂额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决策者也对市场很敏感,感觉到互联网是企业的威胁,但是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我们还接触过一个有着近20年发展历程的传统制造企业,老板是一个极其爱学习的人。他这两年四处游走,参加各种学习班,学习成功的企业,尤其是这些年借助互联网一夜成名的企业。
他也试图将自己的企业“互联网化”,不惜血本地筹建电商部,建立企业订阅号,高薪挖有互联网从业经历的专职人员。经过“专业高人”指点之后,又开始按照电商的市场要求,投入巨资重新研发新品,历经两年后,发现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反而原有市场下滑严重,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我们深入沟通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陷入这种怪圈。他说:“我们的企业就是太迷恋所谓的技术颠覆能力,为企业的一夜爆发寻找所谓的‘风口’。其实,真正意义上的‘风口’就是顾客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