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用超有趣的美学大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开启美学之门

第一章 每天学点美学基本原理

别跟我说你懂美

——美之众说纷纭

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亚斯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次对话,那是2500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同诡辩家希庇亚斯关于美的一次辩论,当时,学识渊博的苏格拉底同以教人诡辩的希庇亚斯对“美是什么”展开了一段争论。希庇亚斯一开始就认为“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但苏格拉底很快就用女神的美让其无可反驳。但希庇亚斯马上又提出:“美不是别的,就是黄金。凡是东西加上它,得到它的点缀,就显得美了。”这种提法也被苏格拉底有力地否决了。至最后,苏氏只好长叹一声说:“我在同您的讨论中得到益处,那就是更深切地了解了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这篇对话记录是柏拉图早期的作品。其中苏格拉底的观点充分地体现了柏拉图对美的看法。而最后苏格拉底关于“美是难的”的感叹,也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人类对美的探索漫长而又艰难的道路。

“美”究竟是什么?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美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都不能准确地表明什么是美。可以说,这是美学国度的哥德巴赫猜想。

西方视野中的美

西方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最早的当属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的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和音乐家,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因此,美就是数的和谐。他们首先发现声音的质的差别是由发音体方面的数量的差别所决定的。比如,琴弦长,声音就长;振动的速度快,声音就高。后来,他们把在音乐中数的和谐的道理推及建筑、雕塑等其他多种艺术形式上,就得出了一些经验性的规范,比如黄金分割。

可以看出,毕达哥拉斯学派偏重于美的形式研究,是从宇宙自然的角度来追寻美的本质。而相比之下,苏格拉底则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追寻的。苏格拉底不承认有绝对的、永恒的美存在,他认为,美是相对存在的东西,“一个粪筐也可能是美的”,“而一个金盾也可能是丑的”;“一桩东西对饥饿来说是好的,对热病来说就不好;对赛跑来说是美的东西,对摔跤来说往往可能就是丑的。因为一切事物对它们所适合的东西来说,都是既美又好的;而对它们不适合的东西,则是既丑又不好”。简单来说,美就是“合适”。

在对美的本质的追寻上,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他可谓是西方美学的开山鼻祖,也正是从他开始,美才真正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柏拉图划分出了三个世界:理念的世界,即真实;现实的世界,即影子;艺术的世界,即影子的影子。基于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具体的美是对“美的理念”的一种分享,美就是“美的理念”本身。

在西方,对于美的本质的研究者和大成者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康德,他是从人的心灵能力出发来进行美的讨论的,认为“美是无目的的和目的性”;黑格尔,他批判地吸收柏拉图、康德等人的有关思想,在他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得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马克思,虽然他没有写过专门的美学著作,但是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他认为,生存是审美的前提,美依赖于人类实践。

中国学者视野中的美

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已经涉及美学,意象和意境便是中国古典美学最基本的审美范畴。但是我国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却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家围绕着美的本质,形成了四种观点:

第一,主观说,即把美等同于美感。这种观点以吕莹和高尔太为代表。他们看到了人的感受、体验、情感等方面的联系,但却完全否定客观事物在美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有片面性的。

第二,客观说,即认为“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这事物本身,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这种观点以蔡仪为代表。

第三,主客观统一说,即认为美只是艺术的特征。该学说以朱光潜为代表,他强调“美既离不开物(对象或客体),也离不开人(创造和欣赏的主体)”。

第四,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它强调了美的人类实践。该学说以李泽厚为代表。他对美是客观的表示肯定,但这种客观性不等于蔡仪所说的客观性。他强调了这一学说在解释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方面是有贡献的,但否定美与主体情感、兴趣等方面的联系及忽视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在美的形成中的作用,所以也是片面的。

阿喀琉斯的脚踵

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的一位神话英雄。在他出生的时候,脚踵被母亲海洋女神忒提丝倒浸在了冥河的水中,这样,就使他留下了最终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脚踵没有防卫能力,而除了没有浸水的踵部外,任何武器都伤害不了它的身体其他部位。在特洛伊战争中,他英勇无敌,连连获胜,但后来却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用箭射中脚踵而死。

“美是什么”这一美学国度的哥德巴赫猜想,造就了各家学说观点,虽然这些美学家和流派不乏真知灼见,但总会有一些漏洞,没有人能够尽善尽美地指出美的真正本质。所以,美学家们把这种现象比喻成了阿喀琉斯的脚踵。

因此,别说你懂美,也不要强迫自己懂美。只要你能感受到美,能愉快地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并学会美化我们的生活就足够了。

你能从美学中学到什么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非常美妙的故事:

珀琉斯和女神特提斯结婚的时候,大设婚宴,邀请凡间不少名士和天上所有的神来参加,但是唯独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厄里斯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恼怒,便向参加婚宴的神与人报复,在席间扔下一个金苹果,金苹果的上面刻着“赠给最美丽的美人”。

三个女神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因为都想得到这个苹果而相互争吵。后来争执不下去就去找宙斯做评判,但是宙斯拒绝了,还告诉他们,帕里斯是审美专家。于是她们就去了人间找特洛伊国王遗弃的儿子帕里斯评判。

三位美丽的女神站在帕里斯面前,分别用权势、荣誉和美丽的妻子来贿赂他。最终他放弃了权势和荣誉,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和他堕入爱河。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出美和审美在西方人眼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美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美具有无限的魅力,追求美和审美的境界是人的天性,所以才形成了最奥妙但能使人们更好地追求美的美学。

那么人们到底能在美学中学到什么?美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

不懂美学,你就不能解释这一切

我们先不去理会那些距离我们现实生活很远的事物,就从我们身边的事情说起。所有人都会承认恰当的比例是美的。人和其他生物的美也往往建立在对称基础之上,眼睛一大一小确实谈不上漂亮,颧骨一高一低的脸肯定有点难看。然而,为什么不成比例、毫不对称的一些人物雕塑,旁逸斜出的盆景,以及身体各部分比例迥异的天鹅、孔雀,同样给人以美感?

整齐一律也被人们认为是美的,比如阅兵式上士兵们整齐划一的步伐、路边成排的树,等等,但是如果所有的人走路都“整齐一律”,或者树木花草一样的颜色和一样的形状,那还会美吗?中国古典宫殿,特别讲究整齐一律,所有的建筑物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呈现出一派雄浑肃穆的气势。而江南庭园,林木掩映,虚实相间,一面影壁,一条回廊,一孔石桥,一池春水,一丛假山,一座长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显得错杂多变,同样令人赏心悦目。若是园林中处处对称,建筑群整齐划一,那还有无尽的韵律、动人的魅力吗?

我们再进一步提升一下问题的级别,来看看艺术美。中国水墨画以“黑”为主,但是黑的荷叶却似乎比绿的更绿,更让人感到青翠欲滴;徐悲鸿擅长画马,其中还有很多三条腿的,但人们统统不以为假,反称其妙;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可以空壶倒酒、空杯畅饮,仰天大笑之中地动山摇,但在影视艺术中,细节的真实却非常重要,常常会因一个细节失真而使观众倒胃口。这些艺术形式在观赏者的审美感受中如此大相径庭的现象又如何解释?

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触发我们的美学思考,而只有从美学的学习中,才能够解释生活中一些审美现象,才能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美的真谛。

学习美学能帮助你成为审美的人

如果你的生活一点美感也没有,那会是什么样?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回答很难想象。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美感能引起人赏心悦目的快感。孔子在听到“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说明美感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享受。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飞快,各种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得人们担负了过重的压力并缺乏时间来欣赏美、感受美,所以现代人很容易抑郁。而调节抑郁的治疗方法,其实就是安排出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美好的事物,一旦能重新感受到美,人的心情就会很快好转,抑郁之情也就烟消云散。当然,如果一个人过于空闲而无所事事,又缺乏美感知识,也无法在空虚无聊中感受到生存的意义,而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参与能体验到美的活动,使他们重新找到自我认证,才能活得美起来。

可见,美是保证人们生活得美满的重要元素。增加生活中的美,学会鉴赏生活中的美,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去体味、去探索。但是不要以为只要用一双眼睛和两只耳朵就可以感受美和体验美了,那只是浅尝辄止的表层感觉,要想真正地让自己身心愉悦,就需要懂一点美学知识,把自己从自然的人提升为审美的人。所以,从美学中,你可以学习到如何成为一个审美的人。

学习美学能够让人获得自我的提升

人们之所以能获得美感,源自内心对美的事物的感应,这种感应能让人不断肯定自我的内心,并获得自信。即使是纯粹的美感享受,也是自我塑造和自我生成的手段。

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社会,从生活到艺术,无不在美学这门学科的视野之内。人们只要通过对美学的学习就会提升自己的美感,就会获得一把开启美学圣殿之门的钥匙,就能登堂入室去撷取那美的瑰宝。美不仅仅是美学家和从事与美相关的职业的人才可以拥有的,科学家、工程师、商人等,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美和追求美的权利和能力。而美学就是一门教我们感受美、欣赏美、收获美、创造美的学问,它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更善良、更细腻、更雅致,让我们更懂得人、更理解人,更富感情、更具爱心,因而使自己秀外而慧中,更显可爱也更显魅力。归根结底,美学能让人提升美感,最终获得自我的提升。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自然美

从古至今,自然美一直是文人学者经常赞颂推崇的美,既因为自然美无处不在,又因为自然美的本真特性。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晚年时所作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一词中的句子。它的意思是说:我看见青山姿态美好,可亲可爱,料想青山看见我也应当产生同样的感觉。据说,这两句是辛弃疾平生非常得意的词作,以至于常常在客人面前吟诵。辛弃疾所看到的青山的妩媚就是自然美。而“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则赋予这一审美活动更高一层的哲学意味,把词人自身变成青山的审美对象,把自己变成自然美中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一种互动,更是自然美最好的诠释。

那么在美学意义上什么才是自然美呢?它的魅力还源自于哪里呢?它为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什么?

青山的妩媚就是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美,是在审美活动中对人具有特定审美价值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品质特征。山水花鸟、日月星辰、雨露霜雪,乃至晨曦中的一缕清风、夕照中的一抹晚霞,都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色。在辛弃疾的这两句词中,青山的妩媚就是自然美,它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都是人的审美对象。其中,自然美与社会美合称为现实美。

自然美的表现是非常丰富的。既包括未经人化的自然美,如一碧如洗的蓝天之美、浩渺无垠的大漠之美、天象之美、地象之美、气象之美,等等,在旅游审美范畴就叫作自然景观;还包括已经人化的自然美,比如我国的万里长城之美、千里运河之美以及亭台楼阁、寺观桥塔之美,等等,在旅游审美范畴就叫作人文景观。

自然美也包括动物和植物的美,而应该特别提出来的是人的天然形体之美。人的形体之美是自然美的高级形态,也可以说是自然美的顶峰。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人的形体也是大自然的辉煌杰作。莎士比亚曾赞美“人”说:“呵,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也就是说,人经过几十万年岁月的冲刷和劳动的磨炼,集合和承载了万物的精华,使得人类成为万物之灵,加之人类对世界的创造,人本身也逐渐变得美了。

自然景物之所以是美的,就是因为它们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不仅符合了人的感觉需要和特性,而且还能够满足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生命追求,启发人们对人生进行独到的领悟,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因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自然美的魅力来源于自然物的形式美和人文性格

自然之美是非常醉人的。在文学作品中,人们总是用壮丽、雄伟、秀丽、开阔等华丽的词来形容自然的美。人们身在美丽的自然山水中也总会发出非常愉悦的感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择去各种自然景区旅游来放松自己。可见自然美的魅力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那么自然美的魅力来源于什么呢?

自然美的魅力首先来源于自然物的形式之美。自然物总是以它五彩缤纷的色彩、动听悦耳的声音、千姿百态的形体、沁人肺腑的清香等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以对称、均衡、匀称、节奏、韵律、和谐等形式规律,打动人的心魄。

自然美的魅力还在于自然美具有多样性、多面性和变易性。自然美千姿百态,有静有动。比如:同样是山,又有峰、岭、峦、岫之不同的美;同样是水,既有涓涓细流、淙淙小溪、汩汩清泉,也有黄河咆哮、长江奔腾。同一自然物,随季节、天气的变化,也会呈现不同形态的美,令人大饱眼福。云彩有春晃、夏苍、秋净、冬暗,湖水有春绿、夏碧、秋青、冬黑。

自然美的魅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它的人文性格。很多自然景物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内容,因为一些历史人物而有着更深层面的美。就是因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西湖在后人们的眼中就多具了一份诗意的美。很多自然景物还有神奇的神话传说,使得自然景物“神话连篇更有情”,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比如巫山的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就使巫山的风景变得神奇,成为人们向往的仙境。

当然,自然美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相关,人类的社会实践是自然美的根源。因为在人类劳动产生之前,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纯粹自在之物,既无价值可言,也无美丑之分。

自然美是人类美感最好的源泉

自然美是人类的审美对象,也是人类美感的源泉之一和艺术表现的对象之一。对自然美的欣赏不仅可以成为揭示人的性格、创造意境的手段,还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灵魂。

自然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还有精神上的愉悦和修炼。北宋诗人周敦颐就在其《爱莲说》里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这种不污不妖、亭亭玉立的形象,便象征了人的高尚品格,也是众多人学习的榜样。而中国人素来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或作画或写诗赞美它们,同样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审美外观象征了人所珍视的品质。

从“将相和”你看到了什么

——社会美

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将相和》,讲的是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故事:楚国有个叫和氏的人,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后来被文王发现是一块稀世罕见的宝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璧”。后来和氏璧辗转多年,流落到赵国。而秦国昭襄王听说此事之后,便表示愿以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于是赵王不得不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临走时,蔺相如说:“秦如给城,我便留璧在秦;秦如不给城,我一定完璧归赵。”最后,经过与秦王的斗智斗勇,果然完璧归赵,蔺相如也因此被赵王封为上大夫。后来又因在渑池会上的出色表现,蔺相如又被拜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说要当面羞辱蔺相如。但蔺相如却不计较,并尽量避免与廉颇起争执,主张“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知道后感到十分惭愧,便前往蔺相如的家里负荆请罪。此后,两个人就成了知心朋友,秦国更不敢来侵犯了。

读完故事之余,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将相和体现了一种社会美

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和对廉颇的避让以及廉颇的负荆请罪所显示出来的精神和行为的美,就是一种社会美。

所谓社会美,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美,是社会领域中人物和事件的美,是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根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因此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到其他社会实践,再到人类的日常生活,都显现着美的光辉。而所有这些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人”,也就是说人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

正是因为“人”这一中心,社会美与自然美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首先,由于社会美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所以社会美直接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机器的使用、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等都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其次,自然美重在形式,而社会美则重在内容,突出体现为美与善的统一。社会美最初都明显地附丽于与人的实践有用有利的事物,对人的实践无用、有害的事物本质上是不能成为美的。善虽然不是美,但它是美的前提、基础和内容。

最后,社会美因为人类的时间和空间存在以及人类意识的异同而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和阶级性。比如唐朝以女性的丰腴为美,而其他朝代乃至今日却多以纤瘦为美;旧中国以女性“裹小脚”为美,而某国的一个部落则以女性的脖子长为美;所谓的门当户对反映了社会美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比如《红楼梦》中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黛玉的。

人是社会美的中心,是美的最高形态

“人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一类表示人的高级性的说法,显然已经老掉牙了,这也不是人是社会美中心的理由。因为不会因为人的高级性,就会使得对人的欣赏变得更高级。事实上,无论是哪类生物,它们最为欣赏的还是自己的群类本身。每种生物都会更多地从同类身上获得自我认证,因此欣赏同类之美是不同生物审美的最高形态。

之所以说人是社会美的中心,是因为其不仅具有实体的形象,也能制造抽象的思维、节奏等,它可以从各方面去实现人所需要的美感,是最全面的综合形态的美。而且社会的形成是因为人的存在,所有的社会美都与人的社会实践息息相关。人们歌颂较多的社会美,大部门都是人的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人格美和人情美。将相和的故事中就既有行为美、语言美,也有心灵美、人格美和人情美。所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语文课本选择这个故事的原因。

人类生产劳动的美是最重要的社会美

生产劳动的美,也是社会美的重要内容。人类的很多生产劳动都会让人产生美感,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比如我国的神舟飞船上天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民族自豪感、秋收过程带给农民的收获喜悦,等等,这些都是很美的。

社会美不同于艺术美,也不同于自然美。它对于造就高尚的人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美的发掘、提炼和艺术地表现,是创造艺术美的重要前提。在《庄子》中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名叫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宰牛时,其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都哗哗作响,进刀时霍霍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当魏惠王问他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时,他回答说那是因为他非常注重事物的规律,这就已经超过技术了,他通过对牛的机理的熟练掌握,而逐渐练出这种高超的宰牛技术。在这个故事中,庖丁宰牛时的节奏以及其对生产规律的领悟和驾驭,无不体现了人类生产劳动的美。而“将相和”中,蔺相如与秦王的智慧周旋最后完璧归赵也体现了人类劳动智慧的美。

《第九交响曲》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狂热的骚动

——艺术美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首次演出他的《第九交响曲》,这部充满了关于人类命运思想的作品又名《合唱交响乐》,是贝多芬的一部规模最宏大、形象最丰富的交响乐。在演出中,《第九交响曲》以其美妙的音乐打动了听众,以至于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欢迎,而这对在那个对皇族的出场也不过只用三次鼓掌礼、严格讲究礼节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殊荣。交响乐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也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了过去。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强烈的反应呢?

《第九交响曲》带给了人们强烈的艺术美感

艺术,是艺术家从艺术角度对生活的认识与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艺术美则是美的艺术的一种特质,它存在于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及其统一之中,并表现为艺术所独具的魅力。群众在听完《第九交响曲》之后为之破坏礼节甚至哭起来,这就是音乐艺术的魅力。

所谓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形象之美,如雕塑美、绘画美、音乐美、舞蹈美、戏剧美、电影美、文学作品的美等。它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是与现实美相对的一种美的形态。

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是再现与表现、内容与形式、真善美与知情意的统一。因为艺术具有真实性、形象性、典型性、完善性、情感性等特征,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艺术美高于现实美,它是现实美的提炼、概括与升华。也由此,艺术美最集中体现了美,是人的主要审美对象,也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和美感的主要源泉。著名的美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是在高级发展阶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他曾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固然常说美的颜色、美的天空、美的河流,以及美的花卉、美的动物,尤其常说美的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艺术美对于大众往往具有勾魂摄魄的作用

艺术品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感到悲伤、喜悦、愤怒、忧愁,并且在种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中,认识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使内在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可见艺术美具有巨大的魅力。许多人读小说废寝忘食,观画流连忘返,听音乐如痴如醉,看戏拍案叫绝……都是因为艺术美的勾魂摄魄的魅力。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是因为表现出压抑、痛苦、忧郁、希望、挣扎、激奋、斗争、挫折,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最后的欢乐,在人们的头脑中构成了一个美好的音乐形象,触到了人们的内心情感,所以才会使人们为之狂热。

艺术美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表现着艺术家的强烈感情,不具情感的艺术,是不可能产生艺术魅力的。此外,艺术美还富有形象性,它将生活再现,并将生活典型化,以美的形象感染人,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所以才能使人在灵魂震撼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教益,激发人改造世界、创造世界。

当然,艺术的美需要会欣赏。艺术是需要人去接受的——音乐需要人去听,舞蹈需要人去看,影、视、剧需要人去欣赏。至于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等,也都需要人去观察和阅读的。这些都牵扯到如何去看、怎样去看,也就是欣赏问题。

《第九交响曲》虽美但不能复制人们的真正情感

《第九交响曲》表现了人们的多种情感,所以才会使人为之感动并狂热,但是并不代表它真的表达出了每个人心中的真正情感,也并不是所有观众都亲身经历了所有这些情感。所以它不是因为还原了人们的情感而使人感动,而是因为它融入了贝多芬的情感,并用一种艺术的手法,将人们的几种情感集中有序地表现了出来。

明代画家董其昌说得好:“以丘壑之怪奇言,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言,山水不如画。”这说明,虽然艺术来源于现实,艺术美不可能离开现实美并无法穷尽现实美,但艺术美绝不是现实美的复制、模拟,它熔铸了艺术家的心灵,是艺术家对世界独特的生命体验的生动演示。所以人们游了泰山,依然对泰山摄影展看得津津有味,而看了泰山的画展,仍然满怀兴味地要去登临泰山。

美+美=美?

——整体美

有太多的人想美,尤其是女人,经常会去一些美容美体中心做皮肤护理和美体塑身。但是很多人做了很长时间的护肤,好像都没什么效果。殊不知再好的皮肤如果天天被不适合的“排斥色”服饰“烘托”着,也会显得不好看。其实,美容院一般都是针对皮肤、身材等进行局部保护或改善,并不能让顾客实现整体形象的美感和协调。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整体的美感和协调,那么她“很好”的局部美并不容易呈现出来。还有些人特别敢于为自己花钱,凡是觉得好看、漂亮的服装和饰品都往自己的身上穿戴,但却给人特别奇怪和不舒服的感觉。其实,这些都与一个人的整体美感有关。如果找到了自己最适合的服装色彩、化妆色彩,连鞋、包、饰品和袜子的颜色都一一协调对应,这种适合她的色彩群就会让这个人看起来非常漂亮,有品位,容光焕发!

可见,美+美不一定等于美,而需要从一个整体的角度上去看待美,所以整体美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算是整体美呢?

一个整体是否单纯决定着它的美感

在生活中,单纯的事物容易吸引人。无论是人的性格的单纯还是事物本身构造的单纯都是如此。所谓“单纯”,是指简单纯一,不复杂。通过单纯的定义我们可以在这里把单纯再细分出来,可以分为结构的单纯和材质的单纯。圆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每一点的曲率都是相同的,所以它的结构就非常单纯,也因此它是最受欢迎的形状。

材质的单纯则犹如纯净的天空,因为没有杂质,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均匀能形成鲜明的蓝天。但如果天空中云层分布不均匀,有太多的杂质,就会造成不均匀的光折射,让天空变成难看的灰色。所以浑然一体的单纯才是最能吸引我们的。

对于人来说,单纯侧重于想法不多、不繁杂,多用于对问题的理解或看法,也可以指思想纯洁,没有私心杂念,还指单一,表示只考虑事物的一个方面,对其他方面都不重视。人们往往比较喜欢单纯的人,因为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而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本质的完全相信,这种相信为人们展现了一种无负担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在漫长的历史时空里,就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惧强权,不患得失,不顾影自怜,活得简单而超脱,不会为外物所累,尽管他们表现出来的方式不一,但在简单上是一致的。比如陶渊明,他非常厌恶官场的烦琐屈辱,从而归隐田园,使其在成就了一首首具有简洁、飘逸韵致的田园诗;再如朱耷,他遗世独立,得以在黑白两极的山水、花鸟间挥洒自己的才情;再如万树梅花一布衣的孙冉翁,他从没有获得一官半职,以占卜为生的他却得到了“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的人生彻悟。而这些人也因为他们单纯超然的人生而流芳百世,为人们所传颂和羡慕。

一个整体是否和谐决定着它的美感

尽管人们容易被单纯的事物吸引,但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单纯的,在大部分事物中都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形式,所以这些形式之间的差异是否能够并存、统一,就成为这件事物是否和谐的因素。所谓和谐,就是多样的统一。“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形式因素的差异性;“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协调一致。

关于整体的和谐美,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日本京都有一座非常有名的禅院,待建筑师将这个禅院建造完工后,皇室的人就被邀请前来游览参观。其中有一个人在禅院里走了一圈之后说道:“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之后,他还一边赞叹一边指着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美丽的石头。”

建筑师听完,不但没有感到欢喜,反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美丽的石头搬走了。这个人感到非常诧异,便问:“为什么要搬走那块最美的石头呢?”建筑师回答说:“庭院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所以,我要把它移走,只有这样,这里才算是完美无瑕的。”

可见,这位建筑师真正领悟了和谐。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和谐的状态中,“多样”受到“统一”的制约,不显现出“多样”的各自独立。建筑师之所以搬走美石,就是不想让它显眼的美破坏了禅院整体的美。

为什么有些人五官分开很漂亮,但组合在一起却不美呢

——美的秩序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东邻之女的美有着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这些都赞美了身材、肤色中体现的适度美,也反映了整体美需要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有一定的秩序性。

什么是秩序性呢?就是整体内部各要素是否能通过一定的秩序组合在一起,包括整齐一律、匀称、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等,它们都是令事物获得美感的重要元素。一个人的五官分开看都很标致,但组合在一起却并不美就是因为秩序性出了问题。

整齐一律与错杂变化

整齐一律或称单纯一致、齐一、整一、秩序。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美。无论色彩、形体或声音,于单纯一致中见不到差异和对立的因素,就给人一种秩序感。整齐一律的形式美随处可见:公路两旁的行道树、电线杆、居室铺设的地板、墙布的图案、书架上的书籍、体育场上的团体艺术体操等。诗歌中的韵脚、语言中的排比句式,也都在整齐一律中见出形式美。不过,在事物的外在形式上,如果只有整齐一律,而无错综变化,就会显得单调、板滞,没有生气,使人感到沉闷、厌烦。人的心理追求运动变化,于是就产生与整齐一律相对的另一种形式美,即错杂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城市建筑一定要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原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城市中都是清一色五层、六层的楼房,是不是显得很呆板呢?还有在自然中,如果林木不是高低相间而是整齐划一,群山不是峰峦叠嶂而是形状相同,人们怎么会感受到无尽的变幻中的美色?

匀称与均衡

匀称体现了是事物的比例关系,拥有比例的事物更容易具有美感。如果事物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合乎一定数理规律的组合关系,或者说比例恰当、优美,就是比例匀称。匀称的比例关系,就会使事物的形象具有严整、和谐的美,即具有匀称美。我们常提到的黄金比例,最早在希腊的神庙中显示出美的形式来,而人体也处处体现着黄金比例的魅力。

匀称还指事物的对称关系。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天对人们说:“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果然,人们没有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却发现,虽然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每片树叶都是对称的。对称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现象。人体是对称的,动物是对称的,很多植物是对称的,不少建筑物是对称的。对称是这些物体美丽的原因。自然物的对称,来自自然界的进化。地球上一切事物都受重力影响,最稳定的一种形态就是对称。因为对称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所以令人愉悦。

均衡是指视觉重量的相等。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称均衡,如天平,平衡物体距离平衡点等远;一种是不对称均衡,如杆秤,平衡物体距离平衡点不等远。在均衡美中,后者因显出静中有动、均中有不均,平衡中含变化,更受人青睐。比如工地上的吊车,虽然它的手臂过长,但它的另外一边较大的体积和结实的车体能使重力均衡,从而为我们展示一种不匀称的平衡美。

节奏与韵律

节奏和韵律属于美的形式因素变化运动的规则。节奏,原为音乐术语,指音响运动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后引申为泛指形式质料(形、色、声等)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反复变化。在节奏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调色彩,便构成韵律。

节奏之所以能唤起人的美感,是由于它能引起人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的有规律的变化,能引起人们精神上心灵上的律动,产生和谐的感觉。人们可以通过优美的节奏感到和谐美。

相比之下,韵律比节奏更富情趣,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音乐需要节奏,更要有韵律;绘画、书法、建筑、诗歌等艺术中,疏密有致,浓淡照应,动静交替,虚实映衬,隐现相济,都充满了节奏,也洋溢着韵律,所以更耐人寻味。节奏、韵律并不仅仅存在于音乐等艺术作品之中,在自然界,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的节奏和韵律正是生命的呈现。比如:冬去春来,四时代序,是时令的节奏;波峰浪谷,层层叠叠,是大海的节奏;山脉蜿蜒,陵谷相间,是地壳的节奏……而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留下的足迹,也是生命运动的脚印,节奏韵律正是生命的象征。

调和与对比

调和,就是把两个差异中趋向一致、近似的美的形式并列起来,即把两个相接近的色彩、声音、形体等并列在一起。而对比,就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一起,互相比较,有色彩的对比、声音的对比、线条的对比、形体的对比、性质的对比等。

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最受人欣赏,就是因为这两句运用了调和,把滕王阁附近风景的调和美凸现了出来。在色彩中,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等都是邻近的色彩,并列起来就是色彩的调和;在音乐中,用谐音原理使两个以上的乐音同时发响,形成和声,是声音的调和。在建筑上,古典式建筑配上古色古香的古瓶古画,就形成了建筑物内外格调的调和。调和使人感到融洽、协调、安定、自然,在变化中保持一致,产生和谐、朦胧的美感。而对比能够使形象更加凸显,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泼,使高大者更高大,渺小者更渺小,给人一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和谐美感。明暗、冷暖、高低、大小、方圆、清浊、曲直,等等,构成的色彩、声音、线条、质感以及空间形式的对比,无不使人感到醒目鲜明。

在各种形式美中,对比与调和又往往融合、交叉、重叠,使这些形式美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