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1919-194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编年研究之思考

以编年体形式来研究中国文学史学史的学者也已有之,付祥喜的《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85]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该书从资料上将20世纪前期曾经有过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予以了搜集编订并评介,但是其在具体的研究上还谈不上足够的深入。因此杨守森批评其将原本是两种研究类型的学术工作合而为一力求达到“学术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却使得该著学术性在“一味追求两者兼顾中受到弱化影响了学术重点的清晰。就连其以史料见长的‘编年’中也多少由于‘兼顾’而出现遗漏和误读”。[86]他“感受到作者搜集文学史著作史料的用心和学术基础,但他并没有成就一部深入已有研究成果的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研究史或编纂史,也没有突出自己新发现的史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编‘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或‘中国文学著作版本概览’一类工具书”。[87]而付祥喜则在之后对杨洪承的批评进行了应答,其论述了他采用编年体这一方式进行中国文学史学史研究的依据,即坚持在编年体客观述史之中表现历史的丰富性。[88]这二位学者对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编年体研究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但对编年体研究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思考,还可继续深入:

其一,撰写文学史著作与研究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发展变迁都可使用编年体,但二者使用方式与目的不同。文学史著记载的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文学史实,使用编年体更多是为了强调历史之流的发展,重在前后因果或顺时发展的关系,力求客观真实。研究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发展变迁使用编年体,也有上述效果,但更重要的或许是关注不同时段对大致同一的新文学史实的不同建构,这种不同通过比较能够完全呈现。如果将能搜集到的所有中国新文学史写作进行列举,中国新文学史写作在文学史分期、述史线索的拟定与文学史情节编排上的差异就会一目了然,对经典作家作品的选择及阐释的不同也会豁朗彰显,不同的文学观、历史观和文学史观就会水落石出。

其二,将所有的中国新文学史写作以编年的方式予以展示,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的对话、诘问与辩答可以一目了然。这不仅存在于不同时代之中,也会存在同一时代之中,它们或许是隔代呼应,或者是同代交锋。正是在这种呼应、交锋之中,在编年体的展示之中,那些被遮蔽的、被有意遗忘的新文学史实会再次拷问着每一位中国新文学史写作者,这样历史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会得到建构。同时,我们会在同一时段的中国新文学史编年展示之中发现特异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在时代的合唱之中或许会显得格外刺耳,但是这种特异正是中国新文学史编写者在人云亦云之中的独立思考。研究这类声音为什么被淹没,又如何被淹没,后来又是如何浮出历史地表,则是我们讨论中国新文学史写作丰富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最佳入口。

其三,用编年体形式进行研究可以清楚看出新文学史是不同文学史书写的层累与增删。正如前述,中国新文学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没有时间界址的,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将之前的新文学予以历史化,命名为“现代文学”,这时的新文学史才有了固定的时间截止。但“当代文学”又成为没有时间界址的无限延伸,所以近来学界才要求将“新时期”之前的“当代文学”固定化。新文学发展的这一特点,导致其没有固化之时的文学史写作都是不完整的,都会不断在之前的文学史写作中随时增加“新近”的文学史内容,这种增添一直持续到其向前发展的时间被固定之后。如果将这些文学史写作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的话,就展现了新文学史写作不断层累与叠加的过程,而这种持续不断的过程串联起来就完整呈现了中国新文学的全部历史,一直到它被彻底“截流”之时。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新文学史书写都会因为这种层累与叠加而影响原有的新文学作家作品的经典地位及文本重释,甚至重构新文学史的基本内容、大致框架和核心论断,这自然而然说明了新文学史写作本身既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更多的或许是一种叙述行为和文本加工的过程。

其四,本书用编年体形式进行文学史写作研究,将展现全部的新文学历史及其规律。当我们大谈文学史写作的文学史时段划分、述史线索的拟定与文学史情节的编排,马上就会让人想到这是后现代文学史观,接着就会质疑研究者是否会取消文学史的真实性、科学性与客观性。实际上将现代历史观和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对立起来,正是沉浸在中心与边缘之分的思维迷阵之中不能自拔,这种思维都以自己所认为之“是”“非”而为“是”“非”,排除了二者之间的兼容调和,和谐共存的机会所在。采用编年体方式进行中国新文学史写作史的研究,在按照年月发展介绍不同的新文学史写作之时,全面的新文学历史就得以展现。这种展现不仅是历时性的线性体现,也是共时性的横截面展现。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曾经是后现代史学所要抛弃不顾的包袱,而使用一种编年体方式,则全部的中国新文学史写作所书写的文学史,将共同浮现出中国新文学史的全部“真相”。另外,本书将对1919—1949年的中国新文学史写作划分为三个时期,笔者将对每一时期的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特点、风格进行总结提炼,对同一时期所存在的多种史家立场和述史情节予以比较,以演示同一时期不同述史范型的对话、竞争、比拼,并对影响这一时期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诸多因素予以分析。于是三十多年的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的规律将得以体现。

其五,用编年体形式进行文学史写作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资料查询及思考问题的门径。用编年体形式展现大量不同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写作,能够为热爱、研究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读者提供资料查询的门径,并能启发他们进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建构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有关中国新文学史及中国新文学史学史的阐释及链条。因为在进行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之时,笔者会简介新文学史论文或著作的主要内容,并评析其重要特色,以便本著作能够成为触动每个读者进行反思的媒介。


[1]蒋寅:《近年中国大陆文学史学鸟瞰》,《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2]钱理群:《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朱德发、贾振勇:《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黄万华:《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王泽龙:《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综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朱德发:《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探索》,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陈国恩:《学科观点与文学史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9]张福贵:《文学史的命名与文学史观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0]李宗刚:《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1]樊骏:《关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的几点看法》,《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12][日]饭田吉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08—1945)》,汲古书院1959年版。

[13]王瑶:《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4期。

[14]樊骏:《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考察和思索》,《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15]王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16]王瑶、樊骏、赵园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7]刘献彪:《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检讨——读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的札记》,《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3期。

[18]邢铁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

[19]叶德政:《从凝固走向开放——对于国内现代文学史教材有关沈从文评论的演变轨迹的述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20]王少杰、陆维天:《关于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几点思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21]朱自清著,赵园整理:《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文艺论丛》第十四辑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续)》,《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

[22]陈玉堂:《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黄山书社1986年版。

[23][日]阿部幸夫、松井博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化与现状》,东方书店1988年版。

[24]陈平原:《文学史》(第一、二、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995、1996年版。

[25]古远清:《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26]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冯光廉、谭桂林:《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邓敏文:《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31]樊骏:《文学史研究格局和编写模式的突破》,《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32]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王宏志:《历史的偶然:从香港看中国现代文学史》,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韩]金时俊:《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产业社1992年版。

[35]吉平平、黄晓静:《中国文学史著版本概览》,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6]黄文吉:《台湾出版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1949—1994)》,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版。

[37]孙立川、王顺洪:《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论著索引1919—198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8][日]饭田吉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文献目录(1908—1945)》(补遗),汲古书院1991年版。

[39]徐瑞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0]陈平原:《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黄修己、刘卫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4]刘卫国:《中国新文学研究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45]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视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吴秀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温儒敏、陈晓明:《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8]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9]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0]陈平原:《假如没有“文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51]陈国球:《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52]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杨匡汉:《中国当代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4]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5]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6]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7]程光炜:《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8]杨义、江腊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59]程光炜、杨庆祥:《文学史的潜力——人大课堂与八十年代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60]丁帆:《文学史与知识分子价值观》,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61]席扬:《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和“典型现象”》,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62]任天石:《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发展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63]董乃斌、陈伯海:《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4]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陈岸峰:《文学史的书写及其不满》,中华书局2014年版。

[66]王春荣、吴玉杰:《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7]旷新年:《文学史视阈的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8]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胡希东:《民族·国家与文学史地理——1950—1980 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形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70]罗云峰:《现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建构——从清末至抗战前的一个历史考察》,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1]王瑜:《重审与重构:现代文学史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72]张伟栋:《李泽厚与现代文学史的“重写”》,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3]张传敏:《民国时期的大学新文学课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4]洪亮:《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 第7期。

[75]张军:《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76]张军:《现代中国文学整体化历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77]张军:《台港及海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78]刘江凯:《认同与“延异”——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9]陈飞:《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80]付祥喜:《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81]王丰园:《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新新学社1935年版。

[82]华汉:《中国新文艺运动》,《文艺讲座》(第一册),冯乃超主编,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

[83][美]海登·怀特:《“描述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与历史写作》,载《文学理论的未来》,拉尔夫·科恩主编,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84]孟悦:《历史与叙述·引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5]付祥喜:《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6]付祥喜:《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7]杨洪承:《“新编年体”在史料整理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徘徊——评付祥喜〈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史写作编年研究〉》,《文艺研究》2014年第5期。

[88]付祥喜:《“编年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学术评价——兼答杨洪承教授》,《文艺研究》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