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研究文学史编撰的历史及从书面文学史中凸显出来的理论构架,可谓之文学史学。它是对文学史研究进行再研究,是文学学科中以文学史理论及各种类型的文学史著作的编撰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分支学科。[1]至于文学史学包含哪几类,则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学学科可以分为文学批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那么文学史学也可以分为文学史批评、文学史学史和文学史理论。文学史批评重在对单部文学史著内容与形式的特色与创新进行评论,或对某位文学史家的文学史思想观点进行研究、探讨。文学史学史重在对某一个时间段的文学史著的历史进行梳理,或对同一时代的众多文学史著进行平面展示,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学史编撰概貌。文学史理论则探讨文学史的本质、对象、单位、视角、范畴、内容、范围、结构、形式、类型、功能等基本问题。
具体到中国新文学史学研究,则又可分为中国新文学史批评研究、中国新文学史学史研究、中国新文学史理论研究。新文学史批评研究自有新文学史著编写就已有之,此处不予赘述。中国新文学史理论研究也有较丰富成果,新时期之后就有“当代文学能否写史”“重写文学史”“新文学整体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讨论。进入21世纪后,其研究成果更为丰硕,有“民国文学史”“汉语文学史”“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等多种中国新文学史理论讨论。钱理群的《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2]、朱德发与贾振勇合著的《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3]、洪子诚的《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4]、黄万华的《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5]、王泽龙的《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综论》[6]、朱德发的《现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探索》[7]、陈国恩的《学科观点与文学史建构》[8]、张福贵的《文学史的命名与文学史观的反思》[9]、李宗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10]等,分别阐发了中国新文学史学的理论,并倡导“现代中国文学史学”,这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的意识已经觉醒,其将建构自己独立的发言方式和应有的学术位置。
本研究属于中国新文学史学史类型,有必要对中国新文学史学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并以此明了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