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时间是对学术著作最好的检验
张艳国教授的《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初版于1997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前身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以《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的书名出版,一晃已经14年有余。回想当时,我对《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的印象很深,也很好,并为该著写过一篇书评给予肯定和推介。该著初版以后,艳国还在继续思考和探索,并进行了系统的修订,使该著的学术性、理论性、前沿性和思辨性更加突出,还吸收了同行专家的合理建议,增补了大量文字和篇幅,使该著的学术分量更重,提升了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厚度,可谓“十年磨一剑”,这种学风是值得提倡的。这次修订再版,书的封面设计、版式装帧都很精美,庄重朴实,使该著的学术分量、风格与印制形式、审美相匹配,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史学理论研究在史学界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领域,需要有唯物史观理论的深厚积累,有缜密的理论思维,有厚实的史学研究功底,并能够把史学理论研究和史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很多史学研究专家认为,史学理论学科建设很重要,但要推进史学理论研究却很难。多年来,艳国不畏艰难,对史学理论研究很执着,坚持研究,所以得到了史学界的肯定和公认。在我的印象中,艳国的这部著作得到了老一辈史学家、史学知名专家的高度肯定,并在业内有很高的引证率。比如,多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评论》《史学理论研究》《江汉论坛》《江西社会科学》《华中理工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10余种有影响的报刊先后发表了书评予以推介,其中许多作者我都熟识,他们都是史学研究相关领域的行家里手,素为同行所敬重,因此,他们对本书的品鉴是权威的、有代表性的;特别是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前后两任会长陈启能研究员、于沛研究员发表了书评,对艳国的著作给予高度肯定,这更是难得。就目力所及,该著关于历史学的学科个性、关于历史发展常规性与变异性和跃迁性、关于唯物史观形成阶段的考察、关于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关系、关于革命与改革和改良、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理论的运用等问题所作的研究和阐述,被15年间出版的多种《史学理论》教材吸收,尤其是被教育部指定教材《史学理论》吸收。特别要指出的是,上述论述在独立成篇发表后,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更使这些学术观点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由此可见,通过该著所集中反映的艳国关于史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史学界尤其是在史学理论界的影响力是强劲的,是得到了学术公认的。
因为我对艳国所从事史学理论研究的了解,并对该著有较深的学术印象和好评,所以我对该著从时间视角和积年所得的学术评价做了一番回顾和介绍,是要说明一个总的评价:《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是一本经历了时间检验和学术检验的优秀学术著作,它在学术界受到重视和好评说明,该著进入了我国同类图书出版的第一层次和同类学术著作的第一方阵,具备了优秀学术著作的获奖条件。
本文是马敏教授于2011年11月为张艳国教授所著《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所写的评审推荐意见。经马敏教授同意,作为修订再版的“序言”予以发表。
[1]马敏,1955年生,四川雅安人,著名历史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研究方向为辛亥革命史、社会经济史、中国商会史、博览会史、教会大学史等。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组主要专家,教育部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历史)评审组成员,国家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