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转轨期影响农户种子决策行为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和辽宁水稻种植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可能的创新

本书根据农户种子决策行为逻辑框架,对农户种子决策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第一,研究影响农户各环节决策的关键因素。本书将农户种子决策行为分成适应市场、市场参与和市场选择三类,涵盖了农户种子识别能力、购种索要发票、购买种子、委托购种、品种认知、品种选择、购种时间安排、购种渠道选择和重复购种各环节,是对影响农户种子决策行为的一次系统研究。

第二,本书对萨哈·阿塔努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丰富和拓展,采用多种离散选择模型方法开展研究。根据农户种子决策多为选择行为的特征,使用了标准Logit模型、多项Logit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等,是之前相关研究中比较少见的,是在研究方法上的一次大胆尝试。

第三,本书从微观角度入手,基于农户角度研究种业发展问题。重点关注种业市场化改革给农户种子决策行为带来的影响,利用实证研究结果,为种子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和政府种子管理机构对市场引导与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二 不足之处

本书限于时间和财力,未能对农户开展跟踪调查,不能在时间发展维度上更细致地研究农户种子决策行为的发展变化情况,这是最大的不足。


[1]韩长赋:《改革释放种业活力》,《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4年第5期。

[2]《小种子撑起大农业——我国农作物主要品种自育品种占主导地位》,《人民日报》2014年5月27日。

[3]黄季焜、胡瑞法、罗斯高:《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种子产业》,《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2期。

[4]陈风波、柳鹏程、丁士军:《农户对水稻品种的采用和认知——来自三省农户的调查》,《中国稻米》2004年第2期。

[5]靖飞:《影响农户水稻品种认知的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4期。

[6]唐永金:《论农业推广中的主体行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3年第2期。

[7]苏岳静、胡瑞法、黄季焜等:《农民抗虫棉技术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棉花学报》2004年第5期。

[8]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等:《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9]蒙秀锋、饶静、叶敬忠:《农户选择农作物新品种的决策因素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1期。

[10]王秀东、王永春:《基于良种补贴政策的农户小麦新品种选择行为分析——以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八县调查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7期。

[11]李冬梅、刘智、唐殊等:《农户选择水稻新品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水稻主产区402户农户的调查》,《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11期。

[12]唐博文、罗小锋、秦军:《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9省(区) 2110户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

[13]参见黄季焜等《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经济影响:中国Bt抗虫棉10年》,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周曙东、靖飞:《中国农作物种子工作法律体系现状及建议》,《种子》2006年第6期。

[15]王辉:《我国良种补贴政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16]胡军华:《中国种业争夺战:整合麻雀对抗老鹰》,《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9月25日第C6版;赵刚、程建润:《呼唤中国种业“航空母舰”》,《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8月20日第A14版。

[17]宋圭武:《农户行为研究若干问题述评》,《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4期。

[18]赵绪福:《贫困山区农业技术扩散速度分析》,《农业技术经济》1996年第4期。

[19]徐红兵:《江苏省盐城市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的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江苏农业科学》2006年第3期。

[20]Saha Atanu,H.Alan Love,Robeit Schwar,“Adop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under Output Uncertainty”,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No.4,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