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的经典研究主题,相关研究文献非常丰富,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本书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本书将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理清政治参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评析解释政治参与的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的特性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层面、微观视角提出互联网影响政治参与的可能路径。
2.实证研究法
本书的研究问题是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这是一个经验问题,要用数据来回答。因此本书将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在参考已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一个解释互联网影响政治参与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3.比较研究法
本书还将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来判断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平等化效应,通过比较网络使用者和非网络使用者两类人群不同的政治资源、政治动机和政治动员状况,来判断政治参与者的主要来源,进而检验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平等化效应,对比包括以下几个具体问题:相比较于线下政治参与活动,网络政治参与活动的参与者的个体特征是否有显著变化,网络使用者和非网络使用者在线下政治参与活动中是否有显著区别,网络政治参与者是主要来自线下政治参与的活跃者群体,还是主要来自线下政治参与中的非活跃者群体,两者是否具有显著区别等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具体问题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作用。
(二)数据来源
本书实证分析部分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作者组织的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以湖北省18岁以上公民为研究总体,采用分层的四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各阶段的抽样单位为:第一阶段以区(武汉市、各地级市的各城区和郊区)、县(包括县级市)为初级抽样单位(PSU);第二阶段以街道、乡镇为二级抽样单位;第三阶段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三级抽样单位;第四阶段以家庭住户并在每户中确定1人为最终单位。根据湖北省行政区划资料,湖北省共有103个区县单位,以这些区县单位作为初级抽样单位,构成调查总体,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体划分为3个抽样框。抽样框1,武汉市7个市辖区;抽样框2,宜昌市5个市辖区与襄阳市的3个市辖区;抽样框3,湖北省除去武汉市、宜昌市及襄阳市市辖区部分以外的其他88所有区县。确定调查的总样本数1600个,在抽样框1(武汉市7直辖市市辖区)中,共抽出2个初级抽样单位,在抽样框2(宜昌市及襄阳市市辖区)中,共抽出2个初级抽样单位,在抽样框3(其他所有区县)中,抽出2个初级抽样单位。在每个抽选出的初级抽样单元(区/县)中抽出2个二级抽样单元(街道/乡镇),在每个抽选出的二级单元中抽出2个三级抽样单元(村委会/居委会),最后在每个抽选出的三级抽样单元中抽出70个最终抽样单元。
调查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间进行,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356份,回收率85%。其中无效答卷102份,有效问卷1254份,有效率78%。问卷主要调查了公民政治参与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状况,本书实证部分的数据主要利用这次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
(三)篇章结构
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这一部分主要说明本书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究思路、篇章结构和可能的创新点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第一章,这一部分是本书的理论框架部分。政治参与理论以民主理论为背景,在不同的民主理论中,政治参与的含义不同,因此本章首先介绍并评价了现代西方四种主要民主理论(精英民主理论、多元民主理论、参与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的政治参与观,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本书所采用的政治参与概念的含义和类型。接着本章介绍了西方政治学解释公民政治参与差距原因的六种主要理论模型:理性选择理论、标准社会经济地位模型、政治动机模型、政治动员模型、社会资本理论和公民志愿主义模型。在介绍这六种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本章提出了研究互联网影响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因果路径模型,为本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
第三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分别从互联网对政治参与所需的政治资源、政治动机和政治动员所可能带来影响的角度,具体考察了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
第二章从互联网对政治参与所需政治资源影响的角度,考察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影响线下政治参与的资源因素主要包括空余时间和公民技能等两种线下资源,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资源因素则主要是包括网络技能、网龄和上网时长等三种网络资源。本章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影响公民的政治资源进而影响其政治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调查数据检验了这一理论模型,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章从互联网对政治参与所需政治动机可能带来的影响角度,考察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影响线下政治参与的政治动机主要包括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政治知识、政治兴趣和社会信任等心理因素。互联网作为政治信息新来源和政治讨论新平台,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和沟通功能,也使得它有可能会通过改变互联网使用者的政治动机从而影响政治参与。本章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利用调查数据检验了互联网影响公民的政治动机,进而影响其政治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从互联网对政治参与所需政治动员可能带来影响的角度,考察互联网使用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影响线下政治参与的因素除了政治资源、政治动机以外,公民所接受政治动员的状况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的使用可能改变政治动员的形式和规模,进而也会影响政治动员的最终效果即公民的政治参与状况。本章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利用调查数据检验了互联网影响公民所受政治动员,进而影响其政治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这一部分利用第二、三、四章的研究结果,通过逻辑推理,总结了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具体影响,并对本书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说明。
[1][美]萨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2][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页。
[3]Verba,Sidney and Norman H.Nie,Participation in America: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2,p.37.
[4]Verba,Sidney,K.L.Schlozman and H.E.Brady,Voice and Equality: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p.509.
[5][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华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美]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美]萨缪尔·亨廷顿、[美]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Conway,Margaret.M.,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nd Ed.),Washington,DC:CQ Press.1991;Lester W.Milbrath,Political participation: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Chicago:Rand McNally,1965。
[7]Verba,Sidney and Norman H.Nie,Participation in America: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2.Verba,Sidney,Norman H.Nie,Jae-on Kim,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a seven-nation comparison,Cambridge,E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Verba,Sidney,K.L.Schlozman and H.E.Brady,Voice and Equality: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Rosenstone,S.J.and Hansen,J.M.,Mobilization,participation,and democracy in America,New York:Macmillan,1993;Conway,Margaret.M.,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nd Ed.),Washington,DC:CQ Press.1991;Lester W.Milbrath,Political participation: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Chicago:Rand McNally,1965;Wolfinger,Raymond,E.and Steven,J.Rosenstone,Who vot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0.
[8][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9页。
[9]李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8期。
[10]刘文:《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1]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87页。
[13]罗迪:《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14]刘远柱:《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管理创新》,《学习论坛》2008年第9期。
[15]黄永炎、陈成才:《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1期。
[16]唐亚林:《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文汇报》2009年3月17日,第12版。
[17]刘文:《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影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8]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19]盛馨莲:《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问题与对策》,《东南学术》2007年第4期。
[20]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政治冲突的催化剂还是缓冲带》,《党政论坛》2008年第4期。
[21]陶建钟:《网络政治参与的局限及其治理策略选择》,《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2]刘文:《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难题及对策》,《中州学刊》2003年第6期。
[23]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求实》2005年第9期。
[24]刘文:《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难题及对策》,《中州学刊》2003年第6期。
[25]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26]陶建钟:《组织性:网络政治参与的新趋向——以某艺员杭州受阻事件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7期。
[27]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28]Davis,Richard and Diane Owen,New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185.Michael Margolis and David Resnick,Politics as Usual:The Cyberspace“Revolution.”Thousand Oaks,CA:Sage.2000.Norris,Pippa.Who Surfs? New Technology,Old Voter,and Virtual Democracy,In Elaine Ciulla Kamarck and Joseph S.Nye,Jr.(eds.)Democracy.Com:Governance in a Networked World,Hollis,NH:Hollis Publishing.1999.
[29][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活》,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30]Shah,D.,N.Kwak and R.Holbert.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with Civil Life:Patter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01,18,pp.141-162.
[31]Weber,L.M.and J.Bergman,“Who Participates and How? A Comparison of Citizens‘online’and the Mass Public.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2001March 15-17,Las Vegas,NV.
[32]Bimber,B.,The Internet and Citizen Communication with Government:Does the Medium Matte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9,16(4),pp.409-428.
[33]Solop,F.I.,Digital Democracy Comes of Age:Internet Voting and the 2000 Arizona Democratic Primary Election,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2001,34(2),pp.289-293.
[34]Tolbert,C.J.and R.S.McNeal,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03,56(2),pp.175-185.
[35][美]希瑟·萨维尼:《公共舆论、政治传播与互联网》,张文镝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9期。
[36]Barber,Benjamin.The New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Endless Frontier or End of Democracy.In Roger G.Noll,Monroe E.Price(Ed.),A Communications Cornucopia.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98,pp.72-98.
[37]Putnam,Robert.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ew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0,p.176.
[38][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52页。
[39]White,C.S.,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ternet:Prospect for Civic Deliber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Social Studies,1997,88,pp.23-28.
[40]Rubin,Avi.Security Considerations for Remote Electronic Voting over the Internet.http://avirubin.com/e-voting.security.html,2000.
[41]Norris,Pippa,Who Surfs? In El aine Kamarck,Joseph Nye(Ed.),Democracy.com:Governance in a Networked World,New York:Hollis Publishing,1999.
[42]Bimber,B.Information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America:The Search for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01,54(1),pp.53-67.
[43]Hindman,Matthew.Scott,The myth of digital democrac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