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礼仪制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周时期尤为重要。《荀子·大略》曰:“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几乎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礼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先秦思想家看来,礼是天地运行、万物生存必须遵循的规则,是无可非议的绝对真理。“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记·乐记》)既然如此,治理国家就必须依据于礼,“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礼记·哀公问》)。调节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必须依据于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也必须依据于礼,从而有别于禽兽,“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
显然,礼仪制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礼节、仪式,而是包含了政治制度、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一整套体系。至少在西周时期,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模式,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贵族社会生活的准则,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也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研究两周历史,礼仪制度应当说是一把钥匙,必须着力加以研究,舍此则无法对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人物行为做出合理的描述和解释。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动之中,旧的秩序、制度被打破,旧的思想观念被改变,旧的礼仪制度当然也被破坏,这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但在这个变动过程中,礼仪制度并未被消灭,而是内容发生了变化,所起的作用有所改变。与此相应,思想家们对礼仪制度的看法也有了较大分歧,例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而商鞅则认为“三代不同礼而王”,因此“贤者更礼”(《商君书·更法》)。研究这一时期礼制的具体内容,把握其变化脉络,不但可以对当时社会变革形成更为细致具体的认识,仅就礼制研究来说,可以上溯研究西周礼制,以补葺其材料不足之缺憾,下延研究秦汉礼制,以把握其形成之源头,实为礼制研究之最佳切入点。景红艳博士慧眼独具,以此作为突破点,选取《左传》为基本材料,上溯研究西周礼仪制度,既可补充西周材料之不足,又可由其变化把握西周礼制之特征,从而获取了许多新的结论,加深了对西周礼制的认识。
景红艳博士曾随我攻读博士学位数年,我深感其勤奋、踏实、聪明。学习及工作期间,着力于两周制度研究,特别是礼仪制度,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可以期待,她在这个领域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集腋成裘,蔚为大观,为先秦史研究做出一份贡献。
袁林
2015年6月于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