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路径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调研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第一节 开展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国情调研背景

一 设立国情调研甘肃基地及意义

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推行的重大战略之举,为西部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自实施该战略以来,已经过了十余年历程。在这期间,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巨大进步,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因此,西部地区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取得更大进步,实现西部人的梦想。

为全面了解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进程,不断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内涵,为决策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甘肃兰州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甘肃省基地”。2009年5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甘肃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积极引导科研人员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广泛开展国情调研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和陈奎元同志根据中央“三个定位”的要求而做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这有助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促进科技研究,培养优秀人才,进而全面提升我国的理论创新能力。

国情调研基地是开展国情调研的重要依托,给广大科研人员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国情调研基地在收集重大现实问题信息、提出国情调研工作对策建议、引导国情调研深入开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好、发挥好国情调研基地的作用,是搞好国情调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国情调研甘肃省基地的设立,将有助于我们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长期的跟踪和调查,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并保证中央重大决策的实施情况得到有效的反馈。它对总结甘肃省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方面的历史经验与发展成果,对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建设,培养锻炼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将起到促进作用。国情调研甘肃基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决定在全国建立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地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甘肃省共同搭建的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平台。在借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优势和甘肃省丰富的国情地情资源的基础之上,甘肃基地将重点对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 国情调研甘肃省基地机构和人员组成

国情调研甘肃省基地按照“共建共管、真诚合作”的原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甘肃省共同领导,双方相关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联合组成基地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基地工作。基地协调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和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担任。基地协调委员会委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何秉孟、科研局局长李汉林、副局长王正、办公厅主任施鹤安、国情调研办公室主任王子豪、甘肃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陈田贵、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建昌,甘肃省委副秘书长杨元忠,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范鹏,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魏胜文等。基地协调委员会下设联络办公室,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工作,主任由范鹏和王正兼任,魏胜文、王子豪和安文华兼任副主任。

自2006年全面启动国情调研工作以来,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深入基层参与国情调研项目和考察活动的专家学者已达17145人次,各个项目组成的调研小组达到759个;考察市县1292个,走访工厂、农村、商店和学校3551个(所),深入居民家庭17635户,访谈28214人次,发放调查问卷104236份。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往年确立的308项各类国情调研项目中,已完成最终成果126种,1051万字;阶段性调研报告187种,571万字;阶段性考察报告141种,173万字;音像数据资料1188种,19122卷(张)。调研成果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许多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及中央有关部门的批示,成为中央及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1]

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了国情调研基地项目《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调研(甘肃基地)》,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甘肃省基地”挂牌以来承担的第一个院级甘肃基地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对推进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 调研思路及方法研究

本书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主线,首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索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能力;其次对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得出为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所应该采取的政策建议。

课题组从个案出发,选取甘肃为调研基地,立足于甘肃省情,以实现甘肃省跨越式发展为突破口,在研究甘肃省模式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模式。在分析甘肃省模式时,本课题立足于过去十年间甘肃省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找到促使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通过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劣势进行分析,得出其以后经济发展应着力改造的方向,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所搜集到的信息及调查问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再结合过去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总结得出了甘肃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运用类比方法,对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论述,以甘肃省模式为例,找出适用于西部各省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本课题还对甘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据此提出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愿景,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第二节 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着东强西弱的经济格局:作为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不管是在技术领域还是在管理领域,东部地区都比西部地区具有更为先进的发展经验。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西部地区面临着实施追赶战略、缩小发展差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则将会在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一方面我国仍然属于不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一直都是我国的不发达地区,因此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业已存在的差距,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实施西部跨越式发展战略,不仅仅意味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以及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 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问卷分析报告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81408.49亿元,其中,“十一五”规划期间年均增速19.38%,增长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现阶段,西部地区如何把握“十二五”规划关键期,借助国家优惠政策及地区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共识。为此,只有不断了解西部经济发展现状,才能制定更符合西部地区发展的决策,因地制宜地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

鉴于此,课题组深入西部基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开展了有关“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问卷调查活动,经过数据整理与分析,本次调研结果如下:

(一)调查对象

调查问卷设计共分为全国卷与甘肃卷两部分,调查对象涉及多国别、多民族、多行业。调查以甘肃地区为主,涉及加拿大、尼泊尔、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包括汉族、回族、藏族及维吾尔族等多民族,涵盖农业、工业、银行业、服务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多领域,参与问卷调研人员覆盖工人、农民、商人、事业单位人员、教师、在校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退休人员、服务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安干警、执勤交警、列车乘务人员等人群,覆盖面广,涉及人群较全面,所得调查结果客观,为最终调研问卷的收集与整理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方式

调查采取随机问卷形式,以街头采访为主,深入基层,搜集了大量图像及影音资料,经过汇总最终整理得出课题调研结果。

(三)问卷内容

问卷内容以“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主线,涵盖有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两份问卷的设计思路上各有侧重,其中,全国卷以对西部地区基本情况了解为主,而甘肃卷则更侧重与跨越式发展的相关话题,既有对“跨越式发展”概念的认识,也涉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是否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观点与建议。问卷分为主观题与客观题两种类型,为更好实现调研目的提供了有效素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男性占调查总比重的54%,女性占46%,该比重的分配能够区分不同性别对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问题的不同看法。

本次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为报告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西部地区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该问题的调研中,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解存在差异,80%的被调查者对“跨越式发展”的概念不清楚,仅少部分被调查者将跨越式发展理解成为实现对中东部地区的跨越,多数则认为是对西部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最终统计,在实现西部地区自身跨越问题上,有92%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够实现西部自身跨越式发展,而5%认为基本可能实现,仅有3%的被调查者认为西部地区实现自身跨越仍然存在困难。

图1-1 对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的理解情况

如图1-1所示,在跨越中部地区问题调查中,有86%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可能实现对中部地区的跨越,而11%则认为通过借助国家政策扶持及西部地区现有优势可以实现对中部地区的跨越,部分乐观的被调查者认为实现该目标需要至少20—30年的时间,仅有3%的被调查者认为可能实现对东部地区的跨越,但是实现跨越时间可能更长。在对跨越东部地区问题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果,近95%的被调查者认为受自身基础薄弱及自然环境恶劣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实现对东部地区的跨越是不现实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实现该目标;而只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可能实现对东部地区的跨越,但是跨越时间较长,多数被调查者将该时间界定为至少80年甚至更久。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在对西部地区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上,多数人认为实现西部地区自身跨越式发展基本可以实现,并且愿望强烈,但在赶超中部地区,甚至跨越东部地区问题中,被调查者认为实现中东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目标较难实现。

2.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目标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在被调查者访问中,多数人给出了能够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优势或潜在实力,同时指出了制约当前甘肃在内的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

其中,若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多数人认为支撑西部经济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势在于: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此后,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渐被推广实行,国家先后在税收、土地、外商投资及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对西部进行大力支持;2010年5月,国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又指出,将进一步推出47条相关政策以破解甘肃发展难题,强大的政策支持及优惠政策,使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了坚强后盾,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于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其实质在于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

(2)西部农业基础优势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全局发展。对于以农业为主要产业支柱的西部地区而言,农畜牧业是支撑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在现有农业发展基础上,继续加大对该行业的支持力度,强化精细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并继续发挥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能否稳定发展,是促进第二、第三产业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现有农业发展优势下,继续搞活农业生产,将更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步。

(3)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靠单一农业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速度,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2010年,《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因此,西部地区应该紧抓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吸引外商投资,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兰州新区等新区建设的带动作用

作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区位优势明显。甘肃省委省政府计划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兰州新区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扩展区;此外,河西走廊、秦王川新区等的建设,也必将带动兰州经济快速增长,发挥新区对周边省市发展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除此之外,甘肃军事战略意义重大,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防基础条件,西部地区的稳定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但是,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西部地区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可回避的劣势,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势必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损失。

调查显示,在所有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中,排在前5位的是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枯竭、政府执行力较差、地理位置偏僻和水资源缺乏。

图1-2 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1)生态环境恶劣,且一旦遭到破坏则难以恢复

在中国生态问题最严重的七个问题中,西部地区占据了大部分: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扩大、水资源紧缺、森林覆盖率低。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西部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保持生态环境,避免出现生态失衡局面。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归根结底是从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加工成生产和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资源转化为产品;另一部分资源变成废弃物返回到环境中。良好的生态环境能降低经济发展成本,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会通过经济发展反映出来,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同时又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影响。

(2)矿产资源枯竭,资源密集型产业遭到破坏

西部地区蕴含着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且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保有储量占全国总量50%以上的矿产有钾盐、石棉、钛、镍、汞、煤炭、天然气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带给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枯竭趋势,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节制开采,以及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面临着严峻考验,以往靠资源密集型产业支撑的矿产城市正面临着经济发展转型,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政府执行力差,影响政策实行效率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政府执行力是政府执行的能力和效能,是政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实践能力。政府执行力差,既违背党的正确领导方针、破坏经济发展大局、损害政府形象,又在群众中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给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服务意识淡薄、受利益驱使违背原则、政策落实不到位及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路线等问题,给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对于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4)地理位置偏僻,导致信息闭塞阻碍经济发展

由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且多为荒漠、高原,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各项配套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不发达,从而造成了信息闭塞,人民观念相对滞后。尽管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未能转变人民的思想观念,人民不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生产方式粗放,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

(5)水资源缺乏,制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降水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足,而包括西藏在内的部分西南地区地处高原气候区,降水量也不丰富,加上地下水被人为破坏较严重,使得水资源本不丰富的西部地区面临着更严峻的缺水难题。这既影响到正常的工业生产用水,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因此,严重的水资源缺乏,使得西部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课题组认为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有可能性的,尤其是实现西部地区自身跨越式发展,但是受制于各种因素影响,西部地区要实现对中、东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困难较大,所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因此,西部地区必须紧紧把握国家有利的政策支持,积极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借助于自身优势发挥,提高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刻不容缓

由于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缘由和过分扩大,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局面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西部地区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施西部大开发,就是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中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成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其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200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国家提出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西藏铁路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正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世纪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

三 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的学术争论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就有学者对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有人认为,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有人则坚信,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

朱明熙[2]教授认为,西部地区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时候存在现实条件的约束:若由政府来主导西部地区的发展,大肆涉足微观经济领域,则一方面政府的财政不够充裕,另一方面也违背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方向;若由市场来主导西部地区的发展,则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和私人并不具有充足的动力去投资环境保护、教科文卫等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更多的学者专家则认为,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持续实施,给这一发展方式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他们的观点是,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是肯定可行的,原因有三:第一,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要求跨越式发展;第二,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以及亚洲“四小龙”的腾飞奇迹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例子,其成功经验可以得以借鉴;第三,西部地区内部也有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例子。因此,总体来看,内部的需要及外部因素的促进使得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四 西部大开发规划的目标

(一)“十五”时期,西部开发的主要目标[3]

——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要有明显改善。

——长江上游地区及三峡库区,黄河上中游地区,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全面展开,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污染防治也要有明显进展。

——优势农副产品、矿产资源产品、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传统工业改造取得明显进展,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形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经济增长的质量显著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开发领域普遍得到应用,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人才队伍壮大,人才素质提高,城乡居民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直辖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显著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产值和资产占全部企业的比重较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和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明显提高。

——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降低,与中部、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

(二)“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总的目标[4]

“十一五”西部大开发总的目标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问题。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交通通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建设农村通乡沥青(水泥)路11万公里;铁路路网总规模达到35000公里;重点大中型机场的扩建、迁建和一批支线机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邮政和电信业务进一步改善,大部分地区实现普遍服务。水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取得成效,一批水资源开发和配置重点工程开工建设,节水农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100万千瓦。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基本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下降2%,治理“三化”草原1.1亿公顷,国家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重点经济带的集聚效应得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提高,重要资源富集区建成一批优势资源开发及加工基地,重点边境城镇地区开发开放,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能源及化学工业、优质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六大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建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两基”攻坚计划全面完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实现通广播电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适宜地区户用沼气普及率明显提高,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基本完成,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以及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公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体农民,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省会城市和有条件的地级城市建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居民人均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

(三)“十二五”时期西部开发主要目标[5]

——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资源有效利用,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重点城市群内基本建成2小时交通圈,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铁路营业里程新增1.5万公里,道路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明显加强,供水、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2万吨/日。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19%左右,森林蓄积量增加3.3亿立方米,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势头得到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减少。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不含西藏自治区)下降1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4.5%,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5%,氨氮排放量减少6.8%,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3.4%。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明显下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吸纳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超过45%。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以上。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管理能力明显加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

西部大开发实行十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西部大开发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尖锐、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协调等。因此,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重视政府改革。政府对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艾德荣(2005)指出,英国、法国、美国等在经济飞速增长初期,都存在着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6]作为落后地区,西部的跨越式发展不可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但过多的政府干预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政府应当适当减少对经济的行政干预,推进政府自身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进行转变,提高政府运转效率。

第二,以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化进程。以产业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实现城市、农村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西部大开发应将保护环境作为重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四,注重改善民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应当从以往的注重效率转为效率公平兼备,使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由此增强社会活力,民生的改善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 实施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是一项必然选择

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更关系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成功。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西部人需要直面挑战,抓住历史潮流所带来的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加快调整和改革,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将巨大的潜在市场持续地转化为国内外需求不断增长的优势。

西部经济基础薄弱,为了实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必须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同时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知识经济时代,西部地区还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一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利用高新技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实施创新工程,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进从只注重单项创新向配套、综合创新过渡,从对传统体制否定式创新向以扬弃式创新为重点转化,从着眼区域创新向着眼全球创新转变。适应新体制、新观念、新模式,逐步走出区域封闭,适应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由于当前对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对创新的有形、无形绩效评判标准不一,对一些创新的后发和潜在的绩效难以评价,争议不可避免。在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失败责任由个人承担,成功绩效归大家所有。所以,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创新的实践过程是一个需要承担巨大压力和各种风险的过程。只有把“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与创新统一起来,以无畏压力和风险的胆略和勇气,敢闯、敢冒、敢试、敢于创新,西部才能在继承中突破常规,在创新中超越自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只有大力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和依靠新技术的产业发展,发挥技术创新基础上的后发优势,通过国家支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因此,必须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利用当代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和国家的各种有利政策,深化改革,共谋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后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全国力量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从而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快速发展,非均衡发展战略大大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国民财富迅速积累,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非均衡发展战略也极大地拉大了中国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尽管近年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继续扩大,1999—2012年,东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差距由6100元扩大到2636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别由2200元和1300元扩大到9022元和4790元。采取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阶段是有必要的也是务实的。但是,随着中国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乃至后期,随着改革开放进行30多年后,随着非均衡区域发展带来的各种隐患,随着中国西部地区复杂的民族、生态、文化等各种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中共中央必须要调整之前的非均衡战略,从而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的更快发展。[7]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就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就已经明确指出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市场发展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国外产业转移,在优化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不断推动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因此,西部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前提下,厘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关系,以生态净产出(“绿色GDP”)为目标,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转变,保持生态环境和谐稳定与平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新时期优化开放格局、提升开放层次和拓宽合作领域的重要指针。“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提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于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使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利好消息,而西部地区无疑将成为该战略规划的最大受益者及主要参与者,对于提升西部地区整体开放水平及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西部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伴随其顺利建设及城镇化的推进,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加快(如铁路、水利、地下管网等),经济结构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可以承接更多中东部地区产业,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其重心放在了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动力以及对人才的吸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我国经济发展向西开放,加强西部地区与中亚、欧洲等国的贸易往来,带动欧亚大陆区域经济合作,既充分利用了西部地区的地理优势,又能够充分调动西部地区能源、旅游、矿产及农业资源,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的合理规划,统筹区域发安装,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一带一路”规划中所涉及的省份有近半数位于西部地区,国家及地方政府各层级将在基础设施、人才培养、财政扶持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必将增强所覆盖省份的发展潜力,以此保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新轨道,经济发展表现出“新常态”,增长速度由高度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也逐渐由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也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要面临的新挑战,为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有个良好开局。这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西部各省份应积极配合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不仅直接影响西部地区本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阻碍东部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阶段,忽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而单纯依靠东部地区,显然难以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另外,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任何地区都不可能永远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当东部沿海地区进入成熟增长阶段以后,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任将落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身上。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推进西部的现代化进程,缩小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很多贫困人口尚未实现最基本的温饱,而云、桂、川、藏、黔、青等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受民族、思想、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下,使得地域之间或地域内部存在着显著差异。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同时,西部地区陆地边境线漫长,与14个国家接壤[8],这些地区存在着大量社会动乱的不稳定因素。为了解决民族团结问题,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就要加快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这些地区形成一种凝聚力,使国外敌对势力无机可乘。

三 有利于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西部地区人口达到3.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7%,而社会商品零售额仅占全国的17.8%。另外,从市场发展来看,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而言,西部大部分地区近现代工业水平较低,发展规模有限,人口密度也比较低,西部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西部地区需求的不足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不仅制约了西部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实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扩大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充分挖掘西部地区的需求潜力,将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四节 整体发展对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影响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自然条件比东部更脆弱。因此,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不能照搬东部发展的既有模式,也不能单纯以东部经济总量或结构指标来衡量西部开发的成效,而应根据西部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一 转变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对西部的影响

西部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对全国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核心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意味着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是指: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其内涵却有了明显的改变。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产出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内涵不仅仅包括产出总量的增加,它更关注的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提升。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的概念是包含于经济发展的。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质量的提高,我国的资源环境受到了巨大的浪费和破坏。实践表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并不能够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经济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减少资源的损耗;同时更加关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核心,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福利。

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提高一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我国应该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对高新技术进行突破和掌握,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而提高我国产业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不应该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运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西部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比较突出,2005年单位GDP能耗全国最高。因此,西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过程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像以前一样先污染、后治理。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由高投入、高排放转变为低投入、低排放。在推进西部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注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经济、环境、人口相互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新的治疆方略的指导之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秉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新疆转变发展观念,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保证经济发展的效益,加速攻克经济发展之中的难题。同时认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生态园区的建立。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新疆省现有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实施“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群”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关注民生,加速建设惠民、利民工程。在发展方式转变中,新疆许多地方都在重新定位,思路已日渐清晰。“油城”新疆克拉玛依市今年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新目标,在继续发展油气产业的同时,正在努力发展信息、金融和旅游等产业,以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

青海省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0—2015年,青海省将根据《青海省太阳能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规划》,重点培育多晶硅、单晶硅硅锭切片、太阳电池片、太阳电池组件封装以及光伏系统集成产业链,加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在风能利用方面,将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快德令哈风力发电基地建设,统筹推进风电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同时,将延伸太阳能、风能产业链条,大力开展农牧区太阳能、风能应用、沼气开发及秸秆气化,组织实施太阳能光热光电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绿色照明等新能源示范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西藏自治区提则积极发展藏药业、农牧业、矿产业、民族手工业、绿色食品业和特色旅游业,这六个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努力形成具有西藏本土特色的品牌。重点打造“世界屋脊”、“雪域圣地”和“古道天路”三大旅游品牌,深度开发特色文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加快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紧急救援能力建设,逐步形成品牌体系化、功能多元化和市场高端化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

重庆市作为中国承接东、中、西的桥头堡,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有两个定位:一是把重庆建设成我们国家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成为我国枢纽型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二是打造亚洲总量最大的笔记本制造基地,将形成每年生产8000万台笔记本的规模。

陕西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陕西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越发尖锐。由于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特别是以装备制造业和资源类产品为主的传统工业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加剧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为了落实调整产业结构的各项工作部署,更好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把陕西省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陕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规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陕西省政府从2010年起决定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并专门设立8亿元的专项引导资金以支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

云南省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以发展促转变,用转变保发展。身处全面战略转型阶段的云南工业,瞄准新型工业化方向攻坚克难、大步前行,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进行转变。有序开发水电,稳定控制煤电,积极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构架思路已经清晰。鉴于水电常年调节能力弱,风能、太阳能比例小,短期内难以替代的现状,云南省提出了积极筹建核电的战略构想。随着我国积极发展核电政策的出台,以及核电发展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拓展的态势,云南省争取“十二五”前期启动核电相关项目前期工作。水电为主,火电为辅,核电加快发展的云南多元良性电力格局的形成不再遥远。

鄂尔多斯曾是内蒙古自治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上下大力更新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鄂尔多斯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奇迹,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鄂尔多斯的发展模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被专家学者赞誉为“鄂尔多斯模式”,其特点包括:第一,促进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提高自然资源产业的附加值,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坚持制度创新。正是在这种发展模式的推动下,鄂尔多斯的发展才充满活力、动力和源泉,进入发展新时期后,鄂尔多斯模式应继续适时调整战略部署,积极应对挑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西部产业转型升级与承接产业转移对全国有重大影响,它一方面能够推进全国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为了优化空间布局,使产业分工体系更加合理化,国际国内正在进行产业分工的深刻调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人力成本逐渐提高,使得传统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西部地区应该积极发挥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大力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国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升级,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产业的转移。西部地区纺织企业虽然在纺棉上处于劣势,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企业从纺棉转向纺粘纤、涤纶等其他纤维,进而获得相应的生产优势。在产业转型的基础之上,西部纺织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进行装备、产品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凭借着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西部纺织企业积极承接东部纺织企业的转移,打造西部纺织产业链,形成纺织产业的集群效应。

中国西部瓷都夹江承接天府新区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转移,推动发展物流、商贸等配套产业,建设天府新区的产业延伸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夹江既是乐山双百大城市组成区,又是乐北城镇群主体区,更是乐山城市向北拓展延伸区。在发展中,夹江秉承“甘当配角、敢抢镜头、真诚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实施充分的开放合作战略,明确承接重点,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努力把夹江建设成为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重要节点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2012年8月23日出炉的《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指出,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重点发展千亿级摩托车产业集群和风电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环保安全装备、船舶及零部件、航空航天装备、能源装备、内燃机、大型铸锻件及关键基础件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据预测,未来3年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带来超过1000亿元的零部件采购订单。

位于成都温江的西部唯一一个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在国家经济整体进入转型期的大形势下,园区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突破方向,加速聚集高端产业,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淘汰清退能耗高、污染重、占地多、产出低、效益低的企业。同时,对园区闲置土地进行清理,力争3年盘活园区存量土地1500亩,承载新的项目,全面提升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综合效益,力争建成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高地。2011年,科技园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突破方向,加速聚集电子商务、软件与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产业,力争建成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高地。园区鼓励项目业主开发建设总部经济楼宇,鼓励生产企业自建总部,引进了百瑞驰中小企业总部、海科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基地等一批重大总部经济类项目。科创医药、开飞高能等项目实现了由生产企业向总部研发类企业转型。科技园采取了“零地招商”的方式,吸引生产性服务业进海科信息园、SBI创业街、海科智谷等存量楼宇。

二 优化整体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对西部的影响

实施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核心作用,在于其有利于全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以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9],促进西部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10],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

在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大背景之下优化西部地区开发格局:合理控制西部地区的开发强度,有效提高西部地区的开发效率,使西部地区的开发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合理平衡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镇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对农业发展进行保护。对各个区域进行有效分类管理,针对各功能区推行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在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

三 整体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西部的影响

西部实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战略,对推动全国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起到重要作用。新增高校招生计划逐年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全国高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张,促进了教育公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会给西部带来新理念、新机遇。《福布斯》杂志曾言:成都,将成为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在全球进入空前科技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何以实现“最快”?主动融入,用“成都创新”支撑“全球最快”,成都的行动路径明晰。梳理成都的创新资源,这座聚集了西部最多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创新要素的城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多年蝉联中西部城市第一,仅2011年,获国家科技计划立项的创新项目就达255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成都科技竞争力持续上升,排名全国第六,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四川省加快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驱动高地的新目标、新要求,就要充分发挥四川科技人才资源大省的优势,以自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以科技支撑增长、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加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推动四川经济、社会、科技全面发展。四川全省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34万人,居全国第7位,拥有各类科技活动机构1550家,高等院校9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中心14个[11],研发机构总数和科技人员数量居西部第一。2011年四川科技投入294亿元。比2006年增长2.7倍。“十一五”全省专利授权5.06万件,居中西部第一。[12]作为西部地区唯一被批准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四川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1372家,2011年创造的产值达6622亿元[13],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高居西部首位。

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以下简称“功能区”),以此作为四川创新驱动的窗口。据悉,占地超过50平方公里的功能区计划建于成都,同时将资阳、眉山等地创新单元纳入园区或在当地建设分园区。功能区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打造创新研发、孵化及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三大功能,建设成为西部科技创新驱动高地核心区。创新研发方面,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独立引进或联合设立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入驻,引进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力争到2020年,聚集50家以上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研究部门、重点实验室以及50家以上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100家以上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引进500个以上国内外领先的创新研发团队;形成100项以上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600件以上;吸引5万人以上的科技创新人员等。

科技进步缓慢、区域创新能力导致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效率低下,进而阻碍了其经济发展速度。李娅、伏润民(2010)指出,资源禀赋优势对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但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仅仅具有资源禀赋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显著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能力,西部地区还必须提高自己的区域创新能力[14],发挥区域内各个主体的创新功能。产业转移不仅仅需要资金,而且伴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吸收。因此,西部地区对产业转移的承接需要以其创新支持体系建设的完善作为支撑。一个地区的创新体系涉及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四个组成部分,其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在创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政府所实施的相关宏观政策、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推进的相应的制度安排是推动地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在全国整体创新驱动战略这一大背景下,西部落后地区的区域创新将获得必要的政策和环境支持,在进行产业转移的承接时也将更加具有效率,进而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速度。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资源、能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西部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西部大开发虽然通过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使得西部地区的资源遭到了极大浪费,依靠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发展必定难以持续。随着我国对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视,我国整体的科技进步将促进西部地区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光明日报》2009年5月14日第9版。

[2] 朱明熙:《西部大开发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吗?》,《财经科学》2004年第3期。

[3] 《“十五”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光明日报》2002年7月19日第4版。

[4]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2月。

[5]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2月。

[6] 艾德荣:《职权结构、产权和经济停滞:中国的案例》,《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

[7] 易鹏:《向西,丰富开放格局》,《联合早报》2012年10月31日第B14版。

[8] 程印学:《论西部跨越式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9] 《“十二五”规划》。

[10] 《“十二五”规划》。

[11] 姚福:《四川省R&D经费投入分析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第2期。

[12] 同上。

[13] 同上。

[14] 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世界经济》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