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来自田野的民俗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八景文化遗产的价值

八景文化是在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集景文化[1]。说到八景,人们会联想到八景诗画和八种景观,或者是既包括诗画,也包括诗画所指的山水及其意境,这里指统称意义上的八景。中国古人很重视山水文化,自隋唐始,集景文化在各地诞生,几乎遍布全国各县,明清为鼎盛时期,后因过分注重八景形式,涉及家乡风物或地方名胜时言必称八景,成为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流弊,因此遭受严厉批判,此后八景之风渐趋衰寂。改革开放,特别是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带来了八景景观的复兴。因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一些历史上曾有的八景已不复存留,如何重新挖掘八景文化,对于地方文脉的延续、旅游资源的开发、宜居环境的建设和乡土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再看八景,可以发现无论其文化空间、诗画作品还是景观本身或其文化内涵,都是值得继承的文化遗产。

一 八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八景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和八景的形成和发展有关。八景首先产生于绘画,然后衍生出八景诗。今人熟知的“八景”一词,一般认为源于北宋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组画。许多权威辞书中关于“八景”的词条均持此说[2],这其实出自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传之。”[3]有人考证,宋迪绘“八景图”后,当时的大诗人和画家米芾观之拍案称奇,遂给每一幅画诗写序,加以推崇,又有人集资在长沙驿步门外建八景台,将潇湘八景图摹画其上。宋宁宗赵扩也对潇湘八景产生了浓厚兴趣,书八景组诗,随之潇湘八景由此名声大振。“八景”名称便流传开来,闻名于世[4]。八景诗画以此为缘起,后来仿效者甚众,在文人画界成为风尚。宋迪的这组“潇湘八景”诗画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象,又有饱满的人文精神;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审美追求,又凝练出最具地方特色的景观,带来了近乎完美的诗画效果。因此,此画一经问世,就带动了八景文化的传播。

八景这种地方文化的整理、制造和传扬,往往是多重力量作用的结果,尤其是中国古人对自然山水和风物景观的审美积淀和中国古人游憩偏好所致。首先,八景的产生跟诗人墨客对于景观的爱好和吟诗作画的雅兴有关,特别是著名诗人画家的吟诗作赋、提升意境,酝酿造就了八景文化,正如有人云:“一自高人成八咏,城头怀古耐题诗。”[5]正是在传统诗文的熏陶下,后人在建设家园村社时会有意无意仿照古人诗文中的意象,塑造和构拟诗文中的意境。其次,八景形成与古代文人的游弋风气有关。我国古人跟自然山水有天然的亲近之情,乐山乐水的风气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历代文人学士皆好旅游。他们视山水为朋友或知音,从山水田园及大自然变化万千的奇观妙景之中感悟到人生真谛和世事常理,以物言志,借景抒情[6]。对自然山水的欣赏最后演变为精华浓缩和诗意组合的八景。由于古代交通条件的限制,八景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当地的文人学子们利用春游踏青、秋游登高等户外休闲,或携友聚会,或吟诗唱和,这些场合被命名为地方八景,在这里吟诵八景诗,营造八景观光赏玩氛围。年年岁岁,八景就在地方社会自然形成、延续和弘扬。

有学者指出,八景“从产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创造意味与心理想象色彩”[7]。八景的风格符合士人的审美特征。如著名的西湖十景就是根据南宋时画家所画的山水题名,如马远画的柳浪闻莺、两峰插云、平湖秋月,陈清波画的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锋夕照、苏堤春晓等。潇湘八景是千山万水的有机浓缩,是高度的艺术概括,它熔铸了文人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趣,唤起了普遍的心灵向往,因此才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八景的影响逐渐扩大与当时地方和国家统治者的提倡有关。历史上,各级官员喜欢观山玩水,或是邀朋结友、吟诗喝酒,为八景诗画的产生造就浓厚的文化氛围。加上历代皇帝喜好游山玩水,吟诗作句,使八景之风流行开来。比如,西湖十景虽早在南宋已有名,但后来清代康熙皇帝南巡到杭州,重修十景,并题字刻碑;再后来乾隆皇帝南巡杭州时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景碑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当然,八景的广泛流布跟地方士绅等爱乡之情分不开,是“乡情”的驱使,以及本土文化情结的结果。对此,后文再论。

明万历年间,朝廷为了粉饰盛世,令各地选出当地的八景上报朝廷。受其影响,八景之风越刮越盛,大到一个地域,小到一个市镇、一处山寺甚至一个家族都有八景。各地地方史志几乎都有八景的记载。于是,许多牵强附会、虚假造作或粗制滥造的八景产生,遭到文人学士的批判:“景必有八,八景之诗必七律,最为恶习。”[8]又戴震在乾隆《汾州府志》中明确说:“至若方域之观,各州县志多有所谓八景、十景,漫为卷端,最为弊陋。”章学诚则列八景为修志“八忌”之一。虽如此,曾经遍及全国各地,数量庞大的八景及其文化,多是具有地域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文化人出于爱乡之情所做的诗画题铭,我们若撇开随意跟风乱造八景和雷同的八景诗不谈,仍可发现八景文化的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二 八景文化空间的景观审美价值

八景虽然多见之于诗画中的描述,但更普遍地存在于古老村镇和都市的历史和现实中。八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八景文化遗产首先是一种景观空间遗产。

(一)八景是特殊的文化空间遗产

当下对文化空间有许多讨论,大多放置在文化遗产的框架里,如说“文化空间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9]。它不仅是指场所,也指在特定空间内的具有时间规律的活动存在。八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有传统,是有规律的数个景观空间的集合,但缺乏具体的文化活动,不同于“非遗”语境下的文化空间。

与作为遗产的文化空间一样,八景所指空间,不一定是自然地理或物理学意义上的实体空间,可以是意象空间。如著名杭州十景之一“断桥残雪”,总让人联想起《白蛇传》传说中“断桥借伞”的情节。“断桥残雪”作为实体空间未必被人喜欢,但是作为意象空间,具有特别的象征意味和审美内涵,也就具有独特的文化空间符号意义和价值。但八景的创造往往是地方文人出于宣扬本土的历史文物和山川美景,其所做诗画等大多依托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也常常联系到具体的观景点或者是某处文化遗址。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地点是指可以找到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存留像,有纪念物或遗址之类的地方”[10],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规则中的文化空间是有区别的。但如果从“文化空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某种自然或者某种存在被抽象化进而符号化,同时这种符号化的存在被赋予了某种固定的意义,使得物的存在状态由‘物理的’存在向‘人文的’存在转换”[11]角度出发,那么,八景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文化空间,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

以“苏堤春晓”为例。苏堤是北宋元祐年间,苏轼为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用所挖出的西湖泥堆筑而成的,堤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可通舟楫,堤的两旁遍植杨柳,并夹植桃树等花木,营造出自然人文景观。南宋年间,沿堤又兴建了亭台楼阁,更点缀了西湖堤岸的美景。清康熙皇帝南巡杭州,题西湖十景景名,以“苏堤春晓”为首,地方官吏于是建御书景名碑亭于望山桥南。苏堤春日景色如画,而且齐聚了众多民间游艺杂耍。据明《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记:“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斛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苏堤虽自古迄今几经兴衰,但苏堤春晓显示的人文活动和自然环境结合的景观意象一直作为一种象征反复呈现。与摩洛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文化空间”相比较,两者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八景文化空间其意象不仅由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理场景所构成,也由众多的八景诗文绘画及其想象构成。这样的一种空间,是审美的空间,也是地方乡土文化的集体记忆的空间。

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位于今北京德胜门外西北蓟门桥附近。蓟门烟树的南边保存着元代土城墙遗址,相传是古蓟州遗址,又叫蓟丘,俗称土城,是辽城和元城的故址。蓟门烟树之名是从唐代诗人李益的《秦城》诗而来:“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纵遗乘春更北飞。”清乾隆皇帝为此景立碑刻书,碑阳为手书“蓟门烟树”四字,碑阴有其御题七律二首。这里的文化空间,有历史遗址,也有诗文记录,还有对当年“门之外,旧有楼馆,雕栏画栋,凌空漂渺,游人行旅,往来其中,而门犹存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12]的记忆。

再如杭州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原在西湖南岸夕照山雷峰上。清代雍正《西湖志》卷三介绍此景:“净慈寺北,有山自九曜峰来,逶迤起伏,为南屏之支脉。吴越王妃建塔于峰顶。每当夕阳西坠,塔影横空,此景最佳。”宋代陈清波画作有《雷峰夕照图》。康熙三十八年,曾御书十景,改定为“雷峰夕照”,筑亭摹石,移于西峰之西。雷峰塔因原地处吴越国杭城西关外雷峰上,故又有西关砖塔之称;而塔为吴越国王钱椒之妃黄氏为奉藏佛螺髻发及佛经而建,于是又有黄妃塔、王妃塔之名。雷峰塔为八面七层的楼阁式塔,以砖石为芯,外有木构檐廊,重檐飞栋,洞窗豁达。内壁八面镶嵌《华严经》石刻,相传塔下供有16尊金铜罗汉像。此塔于北宋宣和年间遭战乱受损,南宋重修为八面五层。明代嘉靖年间,倭寇纵火焚塔,仅存塔芯。在民间,雷峰塔总是与被法海和尚镇压的蛇仙白娘子联系在一起。于是,历史影像和民间传说融合于此塔此景,此景演变为具有一定文化所指的想象空间。

有些八景文化空间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社会和聚落随着时间在自然环境提供的自然限制和机会以及延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影响下的有形证据。它们具有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使其成为某一地理区域、文化特征的代表[13]。上述“苏堤春晓”“雷峰夕照”等也可算是文化景观,而全国各地的八景中还有不少这样的文化景观遗产。因此,这些八景就具有双重意义和价值。

(二)八景文化空间的景观审美价值

八景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是对地方自然和人文的高度概括,如“潇湘八景”中,既有对季节、时令的描述,也有对人们生产生活场景的素描。画中集春夏秋冬之节,晨午昏夜之时,晴雨雪烟之候,所有潇湘景色,尽入画中。又如岳麓书院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花墩坐月、碧沼观鱼、竹林冬翠、曲涧鸣泉,也是包括了山、水、声、光、色等景观要素,集合了动态美、静态美、色彩美、声音美等;其景名虽只有32个字,但包含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八景景观丰富多样。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到佛寺道观、名人遗迹、农耕渔樵、民居桑田等,凡世人所居某地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及当时的生产生活,都是八景可以反映的对象。八景虽然不一定囊括了当地的全部景观,但却可以成为当地景观的代表,人们听到八景的名字就会联想到某地的景观及其特征。传统八景中的景观很多都是反复筛选的精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八景诗画塑造的优雅意境对于今人仍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不同地方的八景虽有不同,但却有许多相通之处。八景的定名倾向选择一些特别的意象。八景的景观,以自然风景最多,如山景、水景、日月大气变化,包含有山岳、奇石、动植物、日月等和风云雨雪岚曙光霞等;而人文风景,除了表现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景,还有建筑物,如园林、寺观、塔台、民居。其中,以与地方自然景观有密切关系的景观特色占最多数,比如夕阳、晨曦、秋月、山、水、泉、瀑、云、雨、雪等。而对雨、霞、烟、钟、风、荷、雪、月等尤为多见。它的命名,有些是借大自然呈现的天象和气候等自然现象,如积雪、烟雾、晚照、古渡、晨钟;有些是文人学士赋传记胜;有些是民间的神话传说。八景景观与季节相对应,春夏秋冬都有可观之景,便于远近游人一年四季赏景游玩。

八景有许多模仿,但也不都是败笔。八景之风,表达和体现了人们对于景观审美的需要。今人看八景往往只注重其诗画或八景景观,而忽略八景所蕴含的古人的景观审美意识和赏景习俗。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渗透在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培养了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和游览传统。人们习惯把自然山水纳入到生活居住环境中,“正是中国人观其景、游其景而又居其景的特殊景观意识的体现”[14]。应该说,这种景观审美意识也是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中国民众骨子里的这种对于风月的爱好,对于诗画意境的崇尚和营造,可为现代景观设计所借鉴,其中许多八景的史迹,是建设现代城市景观的文脉,是我们重新塑造新城市景观应该借鉴的因素或理念。

(三)八景文化空间建构理念与山水城市建设

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与传统乡村形态相反。在我国许多地方照搬西方现代化国家大都市的建筑模式,有形的建筑样式是被仿制过来了;但是无形的精神文化,因跟中国传统文化、国人骨子里认同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冲突,甚至截然不同而没有被借用过来;因此也带来相应的问题,即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文化,城市里的居民只有遮身安居之所,而缺乏休闲安心之地。与之相对照,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无论房屋建设还是聚落布局,都讲究意境,与自然相亲近,与山水环境相协调,这种思想和理念不仅反映在风水习俗上,也反映在遍布全国各地的八景文化中。重新审视八景文化,我们发现其能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构想。他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造‘山水城市’的概念。”[15]他认为当代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古典园林都特别注重山水的“形”与“意”的结合。”[16]山水城市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体现了现代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深刻的生态学理念,是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

八景因为融会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实景和意境,因此,八景文化及其理念与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建设现代山水城市有契合之处。八景虽然不免有地方文人的自夸和宣传成分,但其浓浓的家乡情、自然意正是今天我们城市风格所需要塑造的。八景所包含的文化意境,正是现代山水城市建设中需要体现的。

八景所蕴含的山水风景意识,也能为今天宜居环境的设计提供参考。八景注重意境的创造,意境美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是高层次美的境界,前文所说的钱学森先生所提倡的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遍布全国各地的八景诗文意象创造了无数美好的意境,正是今人可借鉴的。

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地方文脉,对一个地方自然和人文的文化内涵及其有机联系、城市自然地理背景、历史文化传统的结合等历史留存需要极力挖掘,并加以宣扬[17]。八景重视地域文化,彰显地方人文特色,是地方文脉的重要部分。一个城市的设计定位应是在地域性基础上发挥其自身具有的地理、人文的特殊优势,其设计才是合理的,而八景高度概括了地域性。无论哪里的八景建造或选择都是以当地自然形成的山水为基础的,如燕京八景、西湖十二景、羊城八景等。这也告诉我们:建设城市及其景观时需要注重地方文脉,依托地方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继承先人的景观设计理念来构建和谐家园的理想模式,避免脱离实际的外来景观移植,关注城市居民对于山水空间和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方式的需求。

我国当代城市建设设计中问题颇多,诸如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缺失与对地方文化的忽视,每个城市都是同样的风格,缺少独创精神,并且城市规划既无自然山水的布局考虑,也无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休闲赏景之地。正如有人批评的,现代城市没有文化的诗情画意,没有地方的风土人情,只是一堆没有生机的水泥森林[18]。在央视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里,作家们表达了对当前城市趋同性的悲哀:现在中国城市和城市之间其实都在互相抄袭,你从南到北走一趟会发现,城市的个性,它的文化、它的传统、它的一目了然的特定氛围正在消失……中国的城市越来越没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19]。因此,挖掘地方文化内涵,重塑城市特色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20]。趋同是针对差异,尤其是地域差异而言的。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以及审美标准趋于一致,各地原来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景观逐渐消失。面对强势文化沙文主义的进逼,需要张扬地方文化来抵御其侵犯,因此,地域性景观设计将会成为中国未来景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21]。其做法是在设计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以及本区域历史所遗留的种种文化痕迹[22]。根据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做到设计与历史文脉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地域性的景观设计理念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场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尊重场地的原有特性,反映当地的地域文化,八景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富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八景本身的文字构成就体现了它所具有的地方性,往往前两个字是地名,后两个字表风景,如古洛阳八景中“龙门山色”“马寺钟声”就限定了龙门和白马寺这两处地方。八景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沃土中,与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方景观构成不可分离,正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需要学习的。

已有人指出,八景文化对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有积极意义。将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八景文化运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可为人们提供沉思、回味、遐想、传承的空间,以唤起人们对于自身居住的认知与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重视,并为现代园林注入新的活力。西方社会正在兴起建设生态城市的做法,以著名的瑞吉斯特为代表的城市设计专家和生态活动家,倡导建设现代生态城市[23]。这其实与山水城市的概念相一致。

总之,具有地域性的城市景观才是人性的,人文的。城市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传统,研究其风俗习惯,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从这个角度说,保护八景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和利用八景文化遗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吸收八景观念,融合当地文化和历史以及借鉴诗文,创造意境,加深文化内涵;题名题联,赋予诗情画意,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这是当代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思路[24]。同时,遵照这种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的特征,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尽量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肌理的破坏,这样也会保护更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增加城市文化内涵。当然,重视八景文化对当今城市建设的作用,并不一定是要完全恢复传统的八景,而是指借鉴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来建设。因为随着时代沧桑巨变,古八景很多早已不再,也无法复原。

三 八景诗画的文学艺术价值

八景之风盛行,也就带来八景诗文的发达。清人于敏中在《日下旧闻考》中描述说:“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25]尽管多,但重视不够。有学者指出,过去,由于我们对各地八景缺少研究,因而对于八景诗多有误解,认为那都是些旧儒们附庸风雅、吟风弄月之作。因此,无论正统文学史或是俗文学史均不谈及,视之为不值一顾的东西。其实,数量庞大的八景诗画中不乏佳作,民间流传许多脍炙人口的八景佚名诗,是不可忽视的文学遗产[26]

以八景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形式广泛多样。八景景名遵循一个既有的套路同题而赋,题名的前两个字主要对歌咏场所名称限定,后两个字标示时间、季节、景物。如“洞庭秋月”,“洞庭”指出景观的位置,“秋月”点名要表达的景象,两者相合为一个综合之景——秋天映照在洞庭湖中的月色;但它所包含的意义却远远大于“洞庭”“秋月”的简单拼凑,是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很大拓展的有机合成[27]。这种形式和效果,与诗歌的意象结构相通,所以八景的命名本身就包含了浓厚的诗意。

八景文学首推诗词,八景诗是表现和传达诗人及其士大夫的美丽景观理想,体现了地方士绅和文人对于文化的整理和创造。八景诗作曾经是专门性的文学创作现象,对仗工整,讲究修辞,重格律,有情趣,在体裁和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宋代欧阳修曾慨叹:“自嗟空有东阳瘦,览物惭无八咏才”,可见当时的八景诗水准很高。各地方志及其民间流传的八景诗数量庞大,以字数而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都有。以诗体而言,古、律、绝兼有,其中以七言律诗最多。通常其诗句中,前四字为景名,而前两字点出地点,后两字点出景物,整齐的四字格形式,精炼准确、生动形象,如长安八景之“灞桥风絮”“草堂烟雾”,开封八景之“铁塔行云”“繁台春色”。另外八景诗在遣词用字上,有重复沿用和频用叠字的特点,并且用典丰富,对偶工整,善用比喻,描写生动、运用双关[28]。许多八景诗高雅、凝练,是朗朗上口的韵文诗歌。

八景作品中另外一种非常有影响的文学体裁是楹联,对联一般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长对则有十字以上,百字以上,对联产生的联想意境是对实景的补充和升华[29]

八景虽然是根据现实而来,但是八景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为世人皆知,是由于八景诗画的艺术力量。各地八景成为文人墨客作画吟诗的素材,成为诗话界的热门题材,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诗文和图画传世;八景诗规模庞大、格式工整,用辞华丽,应被视为与我国古典格律诗词、楹联同类的世界文林中独有的产物,是对主流文学的重要补充[30],甚至可视为文学瑰宝。

四 八景诗文地理的旅游价值

八景是地方名胜精华,是文化景观;八景充分挖掘了地方旅游资源,八景诗与八景画高度概括了地方的景观魅力,也反映了地方文脉和风物传统。八景诗歌丰富了景观审美文化,塑造提炼了景观意境,形成了最早的导游词。它的产生,使得许多不为人知晓的地名随之声名远扬。当代旅游开发可以依据八景和八景诗画进行景观的恢复和建设。

八景景观文化多样,符合“美、古、名、奇、特、用”等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具有高度观赏价值与景观美感[31]。众多八景景名大同小异,但其深层内容仍有不同,前人概括,有如下特点。第一,八景题名比兴他物,内容含蓄。景名不直言其是,而比兴他物,颇有情趣。第二,以一物代一景,以小见大。以钟为例,钟常常指代宗教景观,佛钟、道钟大都与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有缘。第三,题名对称和谐。这种对应与对称,充分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完美和谐的整体意识,反映了上下俯仰、八方瞻顾的思维模式和宇宙观。八景之外,还有四景、六景、十二景、二十景等都是偶数对称的模式[32]。八景之间具有内在对应性,其内部互相联系。八景诗画、八景命名本身就是旅游资源,透露着传统文化信息,渗透着时代的气息,表达着人们的审美爱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八景诗词楹联是意味隽永的情感表达,具有高度浓缩的概括性,从而起到宣传作用。八景往往由名人作品影响而形成,如明代大诗人李东阳到天津观光,根据天津景色写下了八首七律:《镇东晴旭》《安西烟树》《定南禾风》《百沽潮平》《吴粳万艘》《海门夜月》等,描绘天津从三岔河口一直到大沽海口的美丽图景,于是形成了天津八景。济宁八景之一的“太白晚眺”,跟李白有直接关系。太白楼即太白酒楼,李白常在此与人畅饮。后来,著名文人沈光路过此地,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一文,从此太白酒楼传名于世。八景形成之后,景观及其诗文成为后人追寻的目标;在前人以诗文图画描绘和记载了地方名胜景观之后,后来者或追踪遗迹,或继续唱和,不断丰富这些景观的文化内涵,有的还被刻石建亭,恢复或人为制造景观建筑和观景点。八景又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景观,引导着外来者前来观赏。生长于此地的普通民众则通过阅读或口传这些诗文,油然而生浓厚的乡土观念和景观意识,并能够无须长途远涉而广收观光赏景之效[33]。八景诗画为游历提供旅游线索和赏景角度,对各地旅游文化资源建设有重要意义。八景诗是对实景的概括和提炼,诗歌的描写与实景的解释相互对应.可以提供八景诗所包含的客观地理资料,反映了该地的某种自然或人文形态。借此,可以复原此地当初的客观场景,还能够追溯山川、河流、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踪迹。

八景诗中许多典故,常常包含着众多地方风物传说和名人故事。历代文人点评八景不断丰富八景诗词文赋内涵和扩充景观文化意蕴。八景既反映了许多当时当地的文化历史情况,又创造和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而八景所指地方因名人的题咏,得以名扬四海,并留传后世[34],增加了地方文化内涵。地方民众也在对八景和八景诗画的欣赏中,重新建立了地方景观认同。八景评选出来之后,大家都会将这些景点作为地方的品牌介绍给远道而来的客人,成为简单明了的导游图。比如许多景需要跟特别的观景点结合,观月往往在桥上,汴京八景有“州桥明月”、燕京八景有“卢沟晓月”等。而济南八景中“历下秋风”“白云雪霁”,提示秋日站在大明湖历下亭四览全城,冬日于珍珠泉畔白云楼观雪,景观皆佳。

八景诗的创作总是以连章组诗的形式构成,对某一地域的风景名胜群落进行题咏讴歌。其内容主要展现出山川草木之奇,风土人情之变。从传播学角度说,文人雅士阶层对八景的创作吟咏,使之既拥有诗书典故气息和美好的意境,又具有极强的可信性。山水是长在的,诗题也是恒定的,一个著名景观就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程中形成。经过千百年来人们锲而不舍的传播,八景诗又成为旅游信息的承载体。所以,各地乡绅都不遗余力地将家乡的景观艺术化、模式化。与之类似,风景绘画在冠以地域名称之时推介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而用艺术的手段加工掩饰,抑短扬美,向世人郑重介绍,广而告之[35]。于是八方之内,人们追而寻之。

现代城市八景未必有古八景的文化内涵,但是,也是对古代景观资源的继承和创新,有其特殊的意义。如2004年由100多万市民共同评出的“深圳八景”就是该城市旅游形象的代表,是这座新城的城市名片;不仅富有时代气息,也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脉,还反映了新移民的家园意识,是深圳对外的窗口景点。

五 八景文化与乡土教育

乡土教育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教育指以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历史为教育资源,采用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36]。把乡土文化内容放到学生的教育中,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通过乡土教育,培养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风物,知道家乡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自然山水风貌,有多少历史人文资源和地方风物特产,理解本土文化,最后发展为有爱国主义精神,并借此更好地开拓乡土和改造乡土的人。对此,古人早已关注,《周礼》一书中即有“以乡之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之言。

前文已述,八景文化是地方文人雅士在“尚静隐逸”的游山玩水中,出于爱家乡、美化家乡、传扬家乡的情结而建构出来的。对八景文化多有研究的学者张廷银指出,八景有很重要的审美效果和教化作用,可以增进人们对乡邑的认识了解,增强家乡故土观念。对此,古代修志者最有体会[37]。八景及其诗画是人们对家乡地灵景杰之赞美,饱含了士人的家乡情感,体现了地方特色。八景文化也记载了地方山川、人物、风土、古迹等,集合了各个地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精华,是乡土文化的综合载体;因此,八景对当地人文精神、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而八景与八景诗就是最佳的乡土教育的教材之一,不但可增加对于乡土认知和认同感,更能增添对先人开发土地、咏叹山水之美的敬意,增加我们的乡土知识[38]。张廷银曾以西北方志中的八景及八景诗为线索,阐释其所具有的特殊文化韵味,认为八景诗作为一种融合了自然与文化两重意义的诗歌类型,它的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样不可忽视[39]。刘金柱也认为,八景诗是士人对出生地或寄居地心理认同基础上的宣传和推介,有浓郁的乡土意识和极强的功利性[40]

八景诗画和八景的评选体现地方上诗书之士对于故乡人文史迹、风物典故,以及风景名胜的自豪感,是他们对于自己家乡自豪感的证实,饱含了浓厚的家乡情结。因为有爱家乡之情,才会美化家乡,颂扬家乡,也才会在实际行动中努力为家乡与社会做贡献。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就曾对地理书中“人自以为乐土,家自以为名都,竞美所居,谈过其实”的弊端提出过批评[41]。但今人却走向相反的极端,这未必是可取的。由于忽视对八景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八景文化空间的破坏、地方历史文脉的割裂,最终导致民众乡土记忆的消失和精神家园的失落。


[1]集景文化有多种类型,当代比较流行的是,把一地或各地景观集中汇集,作浓缩表现。但这里所说的八景与其相异,是指地方原有文化内涵的景观集合,非人为制造的。

[2]如:《辞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2页;《中文大辞典》,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和中国文化研究所1982年版,第20页;《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99页。

[3](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

[4]谢玉祥:《“八景”名称之说的由来》,《旅游报》1983年12月24日。

[5]沈均安:《步东坡韵·赣县志》,清乾隆二十一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版。

[6]徐赣丽:《历史语境中的文化人与旅游》,《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7]张廷银:《传统家谱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8]《四库全书》卷74,“史部”“地理类存目三”。

[9]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0]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1]高丙中:《中国近世纪以来的文化空间与核心象征》,载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12]王潮声编译:《燕京八景图》,外文出版社2006年版。

[13]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er,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1994,pp.13-14.

[14]张廷银:《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文献》2003年第4期。

[15]鲍世行编:《钱学森论山水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16]钱学森:《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转引自褚良才《易经·风水·建筑》,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17]赵荣、郑国:《论区域旅游规划中的景观文脉整合》,《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

[18][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中文版序。

[19]网址:http: / /news.blcu.edu.cn/detail.asp? id = 2949。

[20]郑国:《基于地方文脉的城市形象定位研究——以河北白沟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1期。

[21]李钢:《地域性景观设计》,《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6期。

[22]石永婷:《城市景观的地域性》,《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第4期。

[23][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4]石永婷:《城市景观的地域性》,《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第4期。

[25](清)于中敏等:《日下旧闻考》(卷八),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117页。

[26]张廷银:《西北方志中的八景诗文论略》,《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7]张廷银:《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文献》2003年第4期。

[28]刘丽卿:《清代台湾八景与八景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29]耿欣:《八景文化的景象表现与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0]张廷银:《方志辑存诗文的文学价值例说》,《福建论坛》2005年第9期。

[31]刘丽卿:《清代台湾八景与八景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32]耿欣:《八景文化的景象表现与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3]张廷银:《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文献》2003年第4期。

[34]徐赣丽:《历史语境中的文化人与旅游》,《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35]参见刘金柱、田小军《士人的乡土意识与“八景”文化——兼及河北柏乡“八景”现象》,《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6]裴娣娜:《教育创新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37]张廷银:《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文献》2003年第4期。

[38]刘丽卿:《清代台湾八景与八景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39]张廷银:《西北方志中的八景诗述论》,《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0]刘金柱、田小军:《士人的乡土意识与“八景”文化——兼及河北柏乡“八景”现象》,《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1]刘知几:《史通·杂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