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野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首先,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民族主义浪潮再度兴起,并以汹涌澎湃之势冲击着民族国家。全球化不仅重构了民族,而且加剧了民族间的分化。[1]民族认同的高涨,势必削弱国家认同。面对“国家认同”危机,或“民族认同”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是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都十分关注的课题。其次,纵观学术界关于民族与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发现以马克思主义为视域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不多,能看到的文字多是分散在相关讨论中,既没有明确的观点,又没有详尽的分析,为此,尝试就“民族认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成为学术发展的必要。最后,因为本人执教于北方民族大学[2],民族与民族认同话题,不仅是同事们经常提及的问题,而且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同境况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资利用的资源。

(二)选题意义

理论上:(1)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认同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问题,全球化时代“出现了普遍的认同危机”。[3]其中,民族认同问题尤其在民族国家成为不能回避的话题,已经引起世界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学术界如果能够很好地抓住这一世界性问题进行深入地考察,那么,我们就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的明确又能够促使我们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性路径,为防范风险与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2)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来探讨民族认同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当今的民族认同问题,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西方关于民族研究的新思想,促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生命力。(3)开辟了新的理论视域。以中华民族认同为例,考察中华民族认同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探寻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参照西方理论界关于民族认同的最新观念,将东方民族问题与西方民族问题联系起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视域思考问题的原因、实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避免问题局限于封闭的空间而困境重重,建立起考量问题的开放的新的理论视域。(4)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采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论,既从较宏观的视野出发,又“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高度一致性”[4],从而得出更具科学性的一般结论。

实践上:(1)具有针对性。目前,我国民族认同问题越来越凸显,给民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专门就民族认同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对症下药”,使探寻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具解决问题的强烈针对性。(2)具有操作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充分考虑到目前的国内外情况,既以开放式的眼光积极学习他国的民族研究成果,又寻求适合中国语境与本土化的理论,使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问题的解决更具便捷的操作性。(3)具有实效性。理论的强烈针对性与便捷的操作性,为在纷繁复杂的当前环境下分析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化解民族矛盾的民族工作时,更能够取得良好效益和可喜成绩,具有明显的实效性。

二 理论与方法

该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世界观等基本观点考察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主要指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及“民族认同”思想)是该书的重要理论基石。

自马克思首次关于民族理论的文献——《论犹太人问题》发表后,我们可以在诸如《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党宣言》《论波兰》《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等著作中都能读到有关民族的形成、历史发展、民族性格、民族运动、民族问题、民族解放等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创立了民族理论,而且将民族理论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5]形成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尔后,列宁所撰写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关于自治问题的争论总结》;斯大林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等著作,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都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家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民族自主原则,等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别的阶级的民族观比较具有科学性、平等性、阶级性、实践性和系统性。[6]

1924年,美国犹太裔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 Kallen)正式提出“文化多元论”(Cultural pluralism)后,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开始在西方流行,并引入国内,目前讨论十分激烈。为了正确引导理论界的学术探讨,王希恩将多元文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了一般的比较,指出其区别有二:一是就文化多样性而言,多元文化主义提倡相对主义,马克思主义则讲发展、讲进化;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多元”和“差别”,而马克思主义则讲“多元”和“一体”的统一。二是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政策内容虽有多方面,但主要是一种文化政策;而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内容丰富且多样。[7]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自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以及“民族认同”思想的指导地位。尤其是西方学术界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及民族认同理论在我国传播后,更要促使学术界同仁们警醒:在思考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同时,如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以及“民族认同”思想解决中国的民族认同问题?如何加强“中华民族认同”问题?

本书始终贯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方法论原则。除主要采用历史文献法、反思性研究法、心理学方法[8]外,还注意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民族认同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民族问题和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问题和文化问题,因而,民族认同问题的研究,少不了运用到诸如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要求借鉴不同学科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多角度思考、整体性把握,变单门类的学科研究为多门类的学科研究、变十分枯燥的学术研究为具有一定趣味的学术研究。

三 相关研究综述

尽管“民族认同”思想源远流长,早已蕴含在有关的民族问题研究中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意识的阐述中,但是,作为一个概念的明确提出并不久远,或许只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或者20世纪中后期,紧随亚非拉地区民族觉醒运动的高涨以及世界民族国家如雨后春笋般茁壮生长的同时,方才慢慢从“民族意识”中剥离出来,并受到理论界与学术界的热情颂扬。与此同时,与有关民族认同相关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族群认同的探讨也热烈起来。

通过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当输入“民族认同”关键词后,以“民族认同”为主题的文章,20世纪80年代有6篇,90年代有84篇,21世纪前10年有946篇,2010—2012年底有911篇。当输入“民族认同问题”关键词后,以“民族认同问题”为主题的文章,20世纪80年代有1篇,90年代有3篇,21世纪前10年有13篇,2010—2012年底有19篇。有质量的论文,主要发表在有关民族研究的专门期刊或大学学报上,如《民族研究》(57,16)[9]、《广西民族研究》(81,10)、《贵州民族研究》(87,11)、《西北民族研究》(42,7)、《青海民族研究》(45,8)、《黑龙江民族丛刊》(73,21)、《世界民族》(78,20)、《回族研究》(24,3)、《满族研究》(10,1)、《内蒙古社会科学》(20,4)、《云南社会科学》(30,5)、《思想战线》(61,16)、《历史研究》(7,3)、《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7)、《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70,9)、《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3,9)、《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86,25)、《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5,12)等期刊。此外,在我国权威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以“民族认同”为主题的论文有11篇,以“民族认同问题”为主题的论文有3篇。

在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书刊检索系统中,以题名关键词=民族认同的中文文献库的检索结果共有19本,而以题名关键词=民族认同问题的中文文献库的检索结果共有0本。其中,以“民族认同”为主题的硕士论文共有718篇(以民族认同命题的有80篇),博士论文共有138篇(以民族认同命题的有9篇);以“民族认同问题”为主题的硕士论文共有15篇(以民族认同命题的有1篇),博士论文共有4 篇(以民族认同命题的为0)。

在复旦大学图书馆Project Muse数据库中,以national identity为主题检索结果,其中图书15944,期刊41835,图书与期刊共计57779;而以national identity problem为主题检索结果,其中图书15359,期刊22235,图书与期刊共计37594。显然,相比较而言,西方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不仅起步早,而且成果更加丰富。

目前,学术界关于“民族认同”的研究概况,主要聚焦于“民族认同”“族群认同”概念及其关联,“民族认同”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方面。[10]

运用“民族认同”的一般理论解决中国民族认同问题,即关于“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当输入“中华民族”关键词后,以“中华民族”为主题的文章,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至2012年末共有89169篇;当输入“中华民族认同”关键词后,以“中华民族认同”为主题的文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2012年末共有205篇;当输入“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关键词后,以“中华民族认同问题”为主题的文章,记录为0。关于“中华民族”研究,可谓长盛不衰!除了“中华民族”概念、“中华民族”族体的一般探析外,主要是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精神”的重点讨论。

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从事民族研究工作享有很大名气的理论家。费老带着诸多“问题意识”,积极参与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考察,贡献卓著。但是,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总是难于被解决,那就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发生过什么作用和怎样去看待包含汉族和国内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11]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论题回应了多年的困惑。[12]从瑶族的调查中意识到瑶民族“多元一体”的雏形,联系到汉族的演进历程,悟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道理。[13]这一过程,虽然十分艰辛,但是,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并认同。诚然,费老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一种开创性的、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民族的演进发展历史,从中提炼出“一些新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思路”,不仅有益于史学的研究,而且有助于通过对比中外民族形成过程的异同,“在事实的对比当中来对比各自应用的‘民族’概念和相关理论”,同时避免了“盲目照搬”的弊端。[14]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一体”和“多元”分别指什么?关系如何?费老指出,“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15]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一种“‘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的关系”。[16]尔后,有学者认为,所谓“多元”,既有“民族的多元,其本质是文化的多元,或文化的差异性”,又有“族源的不同,历史发展轨迹特殊等等”;而所谓“一体”,既是“客观存在的国家的一体,版图的共有和完整,各民族血脉相连利害相关的不可分割性,各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与不可分割”,又是“各民族文化特质的共性,以及中华民族的大认同与凝聚力等”。[17]由于“多元”存在“层次”性,根据历史分析,汉族与少数民族并不处在同一层次是符合事实的。[18]并且,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19]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实质上揭示了“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联性,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如何从“中国各民族认同”转向“中华民族认同”的学术话题和政治问题。今后,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有待学界的更加深入的探究。

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凝聚力实质上指汉族与汉文化的吸引力与包容力。其表现是,少数民族“对于中原地区和中央政府的‘向心力’”。[20]汉民族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凝聚核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21]主要体现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共同地域”,[22]“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发达的社会制度”,[23]“人口众多,经济先进”,[24]“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5]由于汉族早期主要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原”地区,在长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统治下所形成的“中央政府”不仅维持了中国的“大一统”,而且发展了农业经济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华夏文化”(即“汉文化”)。各少数民族对“中央”的发达经济文化的仰慕,渴望“入主中原”。为此,少数民族人民要么积极学习汉文化,主动同化于汉民族;要么用武力征服中原,同样利用“汉文化”治理国家。这样,汉族与“汉文化”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如何形成与怎样发展的问题学界已经有较系统的论述。[26]由此,我们也窥视到传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基础以及如何更新。这主要在于,以儒学为主导意识的中原农耕文明和发达的农业经济的强烈的吸附力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畜牧文明和较落后的畜牧经济的互动关系。[27]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这种“超强社会聚合机制”开始碎裂,更新和重构“中华民族”凝聚力成为今人的重要责任。王希恩认为,“必然表现在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与整合,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冲突的消弭和利益的协调上”,由此,必须推进政治统一,消除阶级对立,改善民族关系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等。[28]那么,为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应该从何着手呢?早在十余年前启动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29]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

什么是“民族精神”?其渊源在何处?有学者认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期间,孟德斯鸠在探讨“法的精神”时提出,多种事物对人类的支配而“形成了一种一般的精神”,[30]就是“‘一个民族的一般的精神’”或“‘民族的精神’”。[31]尔后,赫尔德“从一般的人类精神引申到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基于此,黑格尔“将‘民族精神’作为其‘世界精神’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加以叙述”。[32]王希恩通过对“民族精神”内涵的探究后,作出这样的定义:“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普遍遵守和奉行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利益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道德风尚。”[33]可见,民族精神,既作为一种“精神支撑”,又作为一种“不竭动力”,维系着一个民族的长期生存和永远发展。遵循如上思想,有学者尝试着给“中华民族精神”的定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支撑其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走向文明的思想、观念、伦理、品格、气质、心理等精神因素的总称。”[34]中华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方面。五种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统一体。[35]“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哪些特征呢?有学者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考察后认为,具有追求和谐共生、尊道贵德尚义、与时俱进、博厚恢宏、以人为本、崇尚公忠等基本特征。[36]在当代,又具有何种功能呢?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团结民族的凝聚功能”“激励民族的奋斗功能”“塑造民族的规范功能”“协调群体的感召功能”“坚韧顽强的进取功能”“自立图存的拼搏功能”。[37]除此之外,中华民族精神研究还涉及弘扬与传承的问题、[38]历史形成问题、[39]现代转型问题、[40]构建问题,[41]等等。

综上所述,检视“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以“民族认同”问题研究为题材的论文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富有洞见的学术著作十分罕见。今天,中华民族的自觉或“中华民族认同”还仅仅停留在少数知识精英阶层的建构中,在中国各族人民中“中华民族”意识还显得淡薄,并未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几乎为零,或者说刚刚起步,急切期待学界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究。

四 本书研究思路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域而考察民族认同的状况、存在问题和若干思考。

首先,本书探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观及“民族认同”的思想。该部分通过研究经典马克思主义原著,较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概念、民族问题理论和散见的民族认同思想。

其次,本书评述了目前学术界关于“民族”与“民族认同”研究的新进展。通过“民族”与“民族认同”研究现状的分析,概述了一般理论与方法,剖析了尚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有了如上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后,接下来,本书着重考察了“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状况、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历史上,中国各民族是否都认同中华民族?部分学者还存在一些疑问,致使理论界关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共识心理并未真正达成。因而,该部分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时代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将面临哪些挑战?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其民族认同状况又如何呢?这正是该部分需要回答的问题。目的在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认同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否存在“中华民族认同”发展的一些有利因素?

基于一般理论的探讨与实践的考察,既回溯历史,又立足现实,更要展望未来。该研究的最终宗旨在于,有利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民族的团结与繁荣,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为此,本书最后针对目前理论界关于民族认同问题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尝试着思考如何构建中华民族认同。该部分既从理论的构建,又从实践的考量上进行了探讨,不仅提出了理论预设,而且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


[1]郭忠华编译:《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吉登斯讲演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2]北方民族大学,是唯一一所位于民族自治区(宁夏银川市)的国家民委直属高等本科院校,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几乎所有少数民族的学生。

[3]郭忠华编译:《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吉登斯讲演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74页。

[4]肖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断想》,《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2007年第2期。

[5]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6]罗树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简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7]王希恩:《多元文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8]请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二节的简要介绍。

[9]圆括符处的数字,前者指以“民族认同”为主题的文章数目;后者指以“民族认同问题”为主题的文章数目,下同。

[10]该部分请参见本书第二章第一节的详细阐释。

[11]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代序)。

[13]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4]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5]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6]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辨正》,《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17]周建新:《关于“中华民族”称谓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18]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9]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20]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21]本书编写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512页

[22]同上书,第512页。

[23]同上书,第513页。

[24]同上书,第517页。

[25]同上书,第525页。

[26]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8]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9]钱其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而作》,《人民日报》1999年第5期(31)。

[3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05页。

[31]王希恩:《关于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32]同上。

[33]同上。

[34]赵存生:《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2期。

[35]吴潜涛:《论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第2期。

[36]焦成国:《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第5期。

[37]王仕民、张静:《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功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期。

[38]徐文学、王钢:《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问题》,《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4 期;吴潜涛、冯秀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9]何溥滢:《中国民族史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以中国古代民族史事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马克林:《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凝结与时代升华》,《光明日报》2004年第2期。

[40]冯秀军:《略论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41]李鹏程:《对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的一些思考》,《浙江学刊》199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