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原则,笔者将本章主题确定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密切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三个方面依次展开分析和论述。具体的思路是,首先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继而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这是因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进行科学细致、扎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始终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培育”的先决条件;然后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关系展开讨论,这是“培育”的根本保证;最后进入“培育”的教学内容的讨论——教材体系的改革。通过对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侧重点的分析,就如何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整合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优化中学、大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从而切实实现从进教材到进学生头脑的目的等问题展开讨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下社会主义意识领域中极为关键的两个概念,其各自的内涵和相互的关系,是讨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前首先必须阐释清楚和解释明了的重要内容。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过程
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3]强调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为了加强社会风尚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向全体社会成员明确指出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供了基础和保障。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5]再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要求。十七大以后,全社会掀起了学习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潮。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上升到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和中华民族兴亡的高度。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深化,凝练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件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之欲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高度凝练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党中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体现了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这“三个倡导”简短的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014年2月10日,据新华社报道,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单行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2 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会议中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全党以及全社会正在兴起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四个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7]这四个内容,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人民意愿的有机统一,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
1.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任何一个政党,都有昭示自己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的理论,这种理论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凝聚着力量,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同时也是当下社会主义中国的旗帜,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世界并最终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有史以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开创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环节中的一国或者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其后又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新经济政策,领导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胜利,从而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其后又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所创造的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所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正确反映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们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们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种指导地位的确定,有其历史的必然:在近代中国寻求化解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进程中,多种主义和主张相继登场又陆续退场,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当代中国追求科学发展和加快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和社会繁荣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继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着曾经贫穷落后的中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正如邓小平讲的那样,“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8]。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和中国人民完成和正在完成着不同的时代任务,这就历史性地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居于指导地位。坚持这种指导地位,关键在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任由其他性质的思潮和意识形态自由泛滥。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体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就是其所发挥的灵魂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观点、方法和立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作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的一条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一种价值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而做出的历史抉择,是现阶段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实现共产主义转化为美好未来的认同、向往和追求的集中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凝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形成,依托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价值理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的生动体现,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关键的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
2.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历史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创新命题,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初级阶段的总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具有切合时代要求的现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增加社会物质文化财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人民权益、积极践行公平正义、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都是为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无论是从历史性上看,还是从现实性上看,抑或是从根本旨归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设定都有着极大的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坚持这一价值目标,我们就会更好地坚持和增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就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困苦,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国家发展、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全面复兴、每一个中国人幸福向往等诸多美好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最根本的利益诉求和最一致的福祉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处于中心位置和中间层次,是连接其他几项内容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中包含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共产党人奋斗的最高理想,更是最高层次的社会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含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现实理想,这是历代炎黄子孙的恒久理想,更是当下中华儿女的时代梦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着具有民族特质和时代品质的道德理想,这种道德理想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评价和行为选择的理想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在现阶段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当下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目标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关键环节,是整个体系的中心和主轴,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然成为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项内容的主题。
3.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解决的是精神动力问题。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在当下中国动员和鼓舞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武器和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既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又切合了中国当代发展需要,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永远需要的内在核心。“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10],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品格,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推动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强、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坚,不断谱写民族奋进的新篇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时代精神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潮流。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1],这其中,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体现于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已经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这不仅表现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上,更表现在各兄弟民族以和为贵、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友好交往上;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兴家立业之宝,更是兴国立世之本,它表现在中华民族德与行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坎坷而不妥、屡经挫折而不屈,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时代精神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总称,是民族精神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展现。在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当代中国逐步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伟大的时代精神既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12],又包含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精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以及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放意识等,在时代精神中,改革创新是核心精神,“它既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和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也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表现为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1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和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其他三个方面内容有机统一、相互贯通:无论是弘扬民族精神,还是培育时代精神,也无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价值诉求方面完全一致;同样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价值目标方面也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同民族的振兴、把国家的发展同个人的幸福密切联系起来,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旨归,也在于实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个体德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致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许多具体要求,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当下的具体体现和现实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解决的是人们的基本道德规范问题。所谓荣辱观,指的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总的态度,特定社会的荣辱观,一定是该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在道德领域的集中体现,是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的基本道德要求,从而成为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14]就其具体内容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将其中的荣辱观念加以推陈出新,使当今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创新性,又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与民族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对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5]为基本内容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根本价值取向、基本道德要求和规范行为准则,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助消除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在道德建设领域产生的各种消极现象,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和功能价值在全社会得以确立和发挥的道德基石,因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崇高信仰和伦理底线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确定我国全体社会成员应该遵循的伦理底线的规范性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覆盖了各个利益群体,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是非得失、做出行为选择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社会主义荣辱观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教育人们知荣明耻,引导大家行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普遍遵循的道德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可操作性明了、可评价性明确,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基本的依托。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以强化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增强行为的道德内生力,于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情质,净化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道德层面的基础保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诉求。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既是一个振奋人心、焕发精神的价值理想,也是一个能够凝聚起千千万万民众聪明才智的宏伟目标。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理念的目的在于实现国家在经济发展上日益富强,政治建构上日益民主,文化传承上日益文明,社会建设上日益和谐。这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当代民众努力实现伟大复兴梦的共同愿望,是鼓舞人心、凝聚人气、激发创造力的价值目标。为此,要积极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的培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的传播普及,帮助人民群众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居乐业的宏伟大业之中。
“富强”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奋斗目标。“富强”虽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但也是每个中国人奋斗的目标。国家的“富强”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将国家的整体利益与民众的个人利益有机的统一。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奋斗目标,需要每个人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付出辛勤劳动,把追求个人理想和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奋斗投入到国家建设发展当中去。
“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的本质要求。民主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政治诉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追求的一个政治目标,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民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邓小平指出,有人说我们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这不对;我们的改革是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就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16]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让民主成为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把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结合起来,必须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积极的文明成果,又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实践,使文化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实践进步同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目前最先进的文明形态,它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准则。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和谐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进一步延伸还可以包括国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自身发展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要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将和谐的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推动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促进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为我国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从而最终为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取向,折射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和国家积极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宣传马克思主义自由、平等的观念,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为之努力奋斗。我们党本着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普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培养良好社会风气,建设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小康社会,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自由”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更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自由有着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的自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理想就是要最终实现人自身的解放,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民充分享有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自由必须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不能超越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要逐步扩大人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人民的自由和权利提供法律保障。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平等主要是指尽管每个社会成员在资质、才能、性格、外貌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上均获得相同程度的重视和满足。平等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人们向往和追求平等。但是在以往的阶级社会即便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产阶级社会中,平等总是相对的。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一切阶级和剥削,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不平等的根源,因此社会主义的平等是更广泛、更真实的平等。要大力发展生产,推动经济发展,为平等提供物质基础,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差距,推动教育公平,为实现平等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正是一个社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基础。社会主义的公正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公平和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享有政治自由和权利,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即是依法而治,依靠法律来进行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强调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至上地位,任何人和机构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治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政治文明发展。要将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实现有机统一。要加强立法,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动法律宣传和普及,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局面。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是应该培育的根本价值观念和应该恪守的基本道德标准,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包含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贯穿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推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引导人们学道德、懂道德、守道德,形成积极、乐观、崇德、向善的民众力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近代以来与帝国主义列强抗争中,爱国主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的内核。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传播,可以为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凝聚人心和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思想动力。要在公民当中尤其要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增强爱国意识,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与分裂国家的任何势力和任何行径作斗争。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勤勉努力是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幸福生活需要勤奋实干去开创,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需要恪尽职守来获取。同时,国家建设、民族振兴也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奋苦干、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在全社会弘扬爱岗敬业的精神,营造干一行、爱一行的良好风气,形成人人都爱岗敬业、个个都尽忠职守的局面,促使每个人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诚信”是个人道德的根本准则。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则不立。诚信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公民道德的基础。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需要诚信作为保障。社会诚信的普遍缺失,必然会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社会矛盾的激化。要推广诚信的观念,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讲诚信、守承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友善”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遵循。友善是要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必然遵循,不仅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应该做到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公民之间平等友好地交往,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否则,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关系紧张和恶化的境地,从而导致崩溃。要在公民当中推广友善的价值观念,使友善成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氛围,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价值观是人们内心深层的观念系统,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与时俱进,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观念。这三个层次的观念是相互融会贯通的,是政治方向、社会规范、行为标准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共同追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标准。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特征和基本功能
(一)内在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17],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特征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1.科学性和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特征
“立场”分为世界观角度上的认识立场和价值观角度上的阶级立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特有的科学性,反映了其具有的认识立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特有的人民性,反映了其代表的阶级立场。同时具备科学性和人民性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价值观体系。
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价值体系,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意识形态与科学有联系也有区别,某种科学学说可能是科学但却不是意识形态、某些意识形态虽然占据了观念上层建筑的地位但却是不科学的、某种科学学说既是科学又是占据了观念上层建筑地位的意识形态——衡量一种意识形态科学与否,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能否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理论出发点,其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是一致的,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有坚定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品质,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属于科学的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与人民性体现在其指导思想上。马克思主义是经过理论和实践验证过的科学真理,为人民大众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唯物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唯物的世界观,它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它所包含的以辩证决定论方法为统领,社会本体论方法、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社会评价方法、群众路线特别是人民利益标准、矛盾分析方法、历史主义方法为展开和补充的方法论体系,是关于正确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18]——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唯物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立场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普遍意志和整体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方向;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社会主义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求利益的现实运动,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9];马克思主义指导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人民至上的人本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终极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阶级立场的根本出发点。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是保证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应对各种文化思潮挑战、解决诸多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2.民族性和继承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征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20],一定时代的社会意识,是前一时代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下一时代思想的历史渊源。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既是对现实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又是对先前的社会意识成果的扬弃,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成果的继承,由此而生发出的民族性和继承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与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这样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下凝练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了中华民族恒久的精神脉络、沉淀了中华民族高尚的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核心在于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具体民族特征相结合、呈现出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过程,这既是一个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和理论的过程,又是一个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21]的著名论断,就是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魂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的最好注释。
3.时代性和创新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时代是象征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物质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富有时代气息,既现实地产生于当下的时代又能够深刻地影响到当下的时代,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着眼于时代要求并科学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时代性和创新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特征的体现:在当今中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辅相成的另一个任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站在时代的新起点来解读、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现代、当代和当今的时代环境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当代性和现实性,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用新的内容、形式和话语体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特点,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特征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理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目标,这种现实性是对时代性的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在的“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现时代中国的准确判断,基于这种判断而确立的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需要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策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的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念,它们所具有的时代性,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特征的体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而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22],这一论述充分体现出爱国主义的时代性;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现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最能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性特征的内容;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念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应当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的表现。
4.开放性和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虽说其根本价值原则和价值目标必须非常确定、不能动摇,但就具体的内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以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去吸收人类创造的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去反映时代进步的要求、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就此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价值体系,这种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机活力的开放性与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特征。
马克思主义“绝对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其伟大的代表人物学说的直接继续”[23],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的学说,开放性和实践性是其内在的特征,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也就具有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作为主体的人民在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实践进程中形成的价值目标,这个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一个阶段,这种依托不同层次理想的实现而接近共产主义理想的开放性特征,是实践的也是开放的,自然具有发展性特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至今,其内容受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决定,在几千年的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团结统一、激励人民自强不息的历史实践中,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本身就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实践性发展,“改革是为了打破习惯势力的束缚,创新是为了发展,改革是创新的前导,创新是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二者都是时代的要求,带有清新的时代气息”[24],所以,时代精神必然地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这样,它所设定的规范性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在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等道德实践中发展了和发展着的规范性要求,随着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其内容也会随着社会道德意识的提升而充实和丰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社会系统得以良好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也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更是规范和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坐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工程,起着确保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起着凝聚社会共识、夯实思想基础的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工程,起着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工程,起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从这四个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功能至少应当包括:主导文化创新、坚定理想信念、引领社会思潮、提升综合国力。
1.主导文化创新功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前,文化创新是必由之路;在适应全球化潮流、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的现实任务面前,文化创新是必要举措;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社会任务面前,文化创新是必然选择。推进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加强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导向,就可以正确处理好文化创新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层次性与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引导性和主导性的关系,确保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助于引导国民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与自觉践行者,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和新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可以在国门开放和思想解放的同时继承传统、延续历史,从而在文化创新中承继文化的历史源头,形成延续性与发展性兼具的文化繁荣格局,就可以全面推进基于实践创新的理论创新,并且通过理论创新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提供不竭动力;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我国公民规范道德行为,既发扬传统美德又体现时代精神,从而通过文化创新展现出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光辉。
2.坚定理想信念功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中国的理论自觉
理想信念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理想信念有科学与非科学、正确和错误、进步与落后之分,代表先进阶级和进步社会力量的理想信念,反映了社会进步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进步的理想信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就是科学的、正确的和进步的理想信念,以此为核心内容的共同理想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蕴含着道德建设的理想信念。所以坚定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基本功能,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能“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25]。
3.主导社会思潮功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中国的观念创新
社会思潮是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基于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并流行于较大范围中、具有相当影响力且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是特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要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有效的引导。因此,就需要“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26],主动汲取多种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寻求和扩大社会价值共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通过引导、推进和形成正确的社会思潮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既包含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又体现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论品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既体现了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的要求,又体现出倡导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自主风范和自信气度。
4.提升综合国力功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强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其内容既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技术等方面的硬实力,也包括价值观和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在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而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这二者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完备的道德规范,使人们不断地超越民族和地域、超越阶层和利益的差异,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从而更加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通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在西方思想文化加紧对我国渗透的背景下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从而在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同时,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气质,彰显出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信。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指导思想、理想追求、精神动力、道德规范四方面平行展开,包含着抽象概括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层层递进,体现着简明直观的价值理念。这两个重要命题,看似只有一两个字的差异,但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不同概念。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清二者在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等方面的关联,辨析二者在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等方面的差异,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表述形式不同,但逻辑联系却十分紧密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27]。如果对这些观点稍加展开,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的理论出发点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是需要并且一定存在着一种能够维系和支持社会系统良好运转、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文化规范力量和基本精神依托,这就是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的核心价值观,它在该社会诸多价值观念中起支配作用并影响其他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当下中国社会诸多价值观念中起支配作用并影响其他价值观念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书斋中的理性思辨,而应该是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成果的高度凝练,这就需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核心信仰体系和共同理想追求,以及践行这种核心信仰和实现这种共同理想的必需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素质为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恰恰是这个基础的核心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目标,在于形成全社会共同认同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和基本道德规范,这是一个宏大的国家层面的价值体系建构工程,其最终目的则在于形成涵盖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思想基础和基本理论出发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而降的,它的形成和提出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正是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六到七年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和积极践行,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超前设计和科学部署,才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提出,这一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有着清晰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体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追求美好国家理想、实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表达,又体现了当下国民认同与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均来源于最直接、最朴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实践。所以,不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硬币的两面,二者既相辅相成,又有机统一。
3.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的逻辑主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应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而“核心”价值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里的“核心”价值[28]有两层关键的意思指向,第一层关键意思指向的是制度性价值理念,第二层关键意思指向的是超越性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因为在制度性和超越性价值理念上的同一而一脉相承的——从制度性价值理念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主义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并服务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都有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从超越性价值理念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立足于当下中国现实的价值诉求,也都是在未来的中国能够实现并且必须实现的价值诉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具有相同的社会功能,但实现方式却各不相同
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服务于自己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践领域发挥着现实的功能,这种功能的根本体现就在于通过确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统一社会思想、凝聚团体力量。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关注焦点、理论特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它们在各自的社会功能定位上又不尽相同。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的是思想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尽管两者的社会功能都在于提升社会主义的思想控制力、价值导向力和文化软实力,但实现方法却不尽相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解决全体国民的信仰追求、中国社会的凝聚力量、共产党的公信力和执政力、中国和平崛起的速度等一系列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已经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进一步深入到价值层面,已经从真理性认识深化到真理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相统一的层面”[29],其现实的功用就在于以有着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的观念体系教育和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在获得心理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的思想控制力、价值导向力和文化软实力,这个过程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思想的理论武器在掌握群众和为群众所掌握时所迸发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全面而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之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于理论深刻性、逻辑系统性和内容抽象性以及参差不齐的国民素质,自身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理论深刻性不易为一般群众全面认知、逻辑系统性不易为一般群众深入把握、内容抽象性导致传播普及上的困难。毕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不能便于受众了解和掌握,也就不能从深层次上激发起受众践行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能够弥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的这些问题和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可以看作在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结果的发展历程,充分考虑了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认同、接受、践行情况,以凸显处于多元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主体性为主要方法,发挥提升社会主义的思想控制力、价值导向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社会功能。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直接而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而宽广的国际视野,虽然它们的终极社会功能都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实现路径却有所区别。作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的重要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动力是中国精神[30]、道德标准是中国人的荣辱观,这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标着中国二字,有着直接而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其终极社会功能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和运用中国理论、培育和凝聚中国力量,引导中国人立足于做好中国自己的事、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实现中国自己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自己社会功能的基本路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中华民族要真正复兴和崛起,就必须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参与国际竞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巩固和持久,就必须直面国际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三个倡导”的二十四个字,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魄力,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交锋中的理论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1],更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功能而选择的路径的国际化特点——通过赋予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以中国内涵的方式与国际接轨,让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参与到全球性的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之中,发中国声音、讲中国故事,在充分发挥凝聚国内全体社会成员力量这一效用的同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提升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达到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复兴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社会价值观,既能够有效地发挥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观念导航与价值引导作用,也能够有效制约非核心、非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消极作用,保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协调和健康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的适时提出,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现了新的飞跃,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关系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而提出的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一点可以推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属性明确地定位于意识形态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顶层的主导内容;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又统领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系建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
通常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它既是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共同认识的基础,又是社会关系中的人通过理解甚至想象去认识事物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诸多意识形态中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一种,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在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观念意识的是是非非上,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为灵魂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实践中认清本质、明确方向、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的根本保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贯穿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因此,同样决定着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发展性和群众性等先进要求,有助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指导实践。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服务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服务中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其为工作中心,发挥作用,集中地表现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提升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等方面,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样也是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它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了全体人民的价值认同,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景,在全社会激发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了凝聚和整合社会力量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必须完成的使命。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基本内容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抵御外来侵略、获得独立解放、摆脱贫穷困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着强劲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国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这种支撑着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和不竭动力,能够起到持续的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爱国主义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当前我国必须大力弘扬的重要价值取向,是能够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的精神武器。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的鲜明表达
以三个层次的价值观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中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人的相互关系,涉及社会各个群体和人民群众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风尚等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原则的具体化,其基本内容、价值内核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完全吻合,是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在实践层面具体化的重要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系建构
意识形态是历史的产物,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与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是这样,它总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中国自成立至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其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丰富,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集中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形态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通过各种方式涌入我国,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当今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和殖民主义的奴化意识等落后的意识形态也时常沉渣泛起。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纷繁复杂的状况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和主导作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以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对于这个任务的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能够统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体系建构。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它整合了各种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规定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从思想指导、价值目标、精神动力、道德规范四个方面整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以回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要求,符合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并且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前行而不断发展、趋于完善。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立场特征,决定了其在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方向。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并不是束之高阁的文本理论,而是具有指导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能够使人民群众在思想和实践等层面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促使人民群众参与意识形态建设之中来。这就拓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途径,有助于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争夺”[32],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用它作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说服力,提升国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教育和引导国民成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公民就十分有必要。可以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的自觉回应,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途径。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形成维护当前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就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配性话语权上,而这种支配性毫无疑问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明确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现实问题,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的方法创新,能够有效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从而使其成为人们长期遵守的内在信条和行为准则,这种创新了的方法对于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教育、通过强化基于马克思主义而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通过强化基于马克思主义而确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就坚持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地位,从而抓住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关键,形成保持当前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观念。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稳定当下中国的政治状况,形成维护当前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保障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外在特征,体现在社会成员有着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基本相同的法律观念和秩序意识,其在政治、宗教和思想上的个性和差异从属于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秩序观。这种价值观和秩序观既为共同认可的意识形态决定,也受社会现状的影响。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之所以在国内遭遇到种种冲击和挑战,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和悬而未决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支持,“当人们认为政治权力系统的动作符合他们所选择的价值标准时,人们则对其具有认同感,支持和维持政治权力系统及其运作;当不符合时,他们可能采取某种不利于政治权力系统的行为”[33],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与政治状况相互影响——处于安全状态的意识形态有助于促进社会政治局面的进一步稳定,而国家政治的稳定也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是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的必要工作,通过大量素质高、有活力的新成员的加入,有助于纯洁党员的作风、遏制党员的腐败,防范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这样就有助于通过党员个体的教育促进政党整体的建设,从而改进党的领导、改进国家的管理,从制度上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形成维护当前意识形态安全的物质保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而“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34],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强大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才会有根本的物质保障,否则,国家一穷二白、民众生计艰难、社会动荡不安,一定会给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带来严重的信任危机,从而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重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依赖的经济制度的良好建设成果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的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就是社会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生产力,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坚定、奋斗目标的进一步明确、精神动力的进一步强化、行为规范的进一步强调,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与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的目的性、作用的主导性、指向的鲜明性和方式的多样性统一社会思想、克服负面影响、形成向上合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作为经济建设主体的各利益群体和各社会阶层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更为雄厚的社会财富,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
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推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形成维护当前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工具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内而言,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对外而言,它以其独特的扩散性和渗透性吸引别国追随或认同其价值观念,从而构成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35]。意识形态就其自身而言,就是一种文化,而就其功能而言,它又对文化起到指导和支配作用,不妨这样认为:是一种隐身于诸多显性文化形式背后的“大文化”,文化是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通过大肆贩卖文化产品的方式,进行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渗透,所以,以文化创新来抵御文化入侵,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举措,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必然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推进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加强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导向,可以确保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努力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可以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性和感召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助于形成延续性与发展性兼具的文化繁荣格局;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够通过文化创新展现出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光辉。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带动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然效用与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迫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达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并不断增强实效性的客观要求,不得不进行理论革新、内容更新和方法创新,从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突出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切合现代教育的趋势
当下教育发展的趋势,无疑体现为教育的民主化、信息化、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这四个方面——个性化是核心,其根本要求是,在教育中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和完美个性为目的,充分做到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全面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其根本要求是,在教育中从身心、认知、责任感、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的全面发展着眼,促进受教育者的均衡全面发展。不难看出,现代教育趋势的根本要求是和谐,也就是通过教育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身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并进而实现其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诸要求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当下社会的多元诉求,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更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重视学生个性思维、尊重学生自主意志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发掘个性潜能,从而实现每个个体的独特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注重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做到身与心、德与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进行更明确的价值导向教育,深层次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既突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又有助于帮助学生从不同程度上的盲目自发的感性状态、追求物欲的功利状态、不甚独立的依赖状态提升到科学思考的理性状态、注重精神的伦理状态、相对自主的独立状态,实现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而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在客观上也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趋势相切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满足教学主体的求知需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求知需求明显地呈现出务实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他们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获得直接成功的诉求较之以往更为强烈。针对这种特点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既可以增强和拓宽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又可以为学生的认知提供科学的指导;既满足了他们求知的需求,又切合了他们发展的需要。而在达成这种实效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客观地完成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教材,是指在教学中使用并且为实现教学目的、由文字、影像、实物、多媒体等形式的载体所表现的材料;教学,是指以课程和教材内容、教学手段等为中介的师生主体双方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基本途径;教材体系是指某一门或者某一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标准的载体系统,如核心教材、教参、案例分析集等;教学体系是指由教师或者教学组织设计的使各种教学要素集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合理组合,它是统一动作的有机系统;在教学实践中把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素材创造性地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是解决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化的根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统编教材给教学留下的发挥空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配合,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也要进行相应地改变,结合实际把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体系向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有机结合的教学内容转化,使课程显得可教、可感、可亲、可信,呈现给学生兼具理性和感性、严谨与活泼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一必须完成的关键任务,既有助于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又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发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创新,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符合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要求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36],“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开发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水平”[37],这表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全面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切合了国家人才战略的需要。为增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就必须正视当前大学生在信仰培育和价值观选择时容易出现迷茫与冲突的现状,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灌输原则,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巧妙地分解到课堂讲授、理论解析、实践教学之中,以真理说服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运用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新颖的形式、活跃的课堂和实际的运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理论难点问题解析、社会热点问题透视、学生切身问题解答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厘清现实疑惑、科学分析问题、理性面对当下,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大学生在进行形式多样、深入充分的学、问、思、辨的过程中知理明德,这样,既起到了宣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又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与国家人才战略实施的结合。
三 培育中处理好“理论清晰度”和“教育针对性”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最为直接的目的在于从教育教学的组织者身上着力,以增强理论讲授的清晰度和教育的针对性。“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发散性强,联系实际、分析当下”是公认的理论清晰度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提高“教育针对性”的基本保证。
(一)关于“理论清晰度”和“教育针对性”的一般性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作为基本要求的“理论清晰度”和作为基本原则的“教育针对性”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理论清晰度”包括两项要求,第一项要求是使自己清晰,也就是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烂熟于心,这是能把理论讲清楚的基础;第二项要求是让他人清晰,也就是教育者面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讲授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内涵、属性、旨趣、价值等内容讲明白、讲透彻,这是学懂的前提;达到了第一项要求,教育者才能够更好地以受教育者对理论的掌握为基础设计出针对性较强的各种教育活动;达到了第二项要求,受教育者才会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教育者所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各类教育活动才能更有实效地开展。“教育针对性”包括三项要求,一是着眼个体差异,也就是说要针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理论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普遍性教育的同时也要区别对待,这就需要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理论讲授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这是理论清晰度的一种表现;二是提供多样选择,面对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的受教育者进行理论教育,如果仅提供单一的选择项,肯定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只有从理论本身的特点出发,围绕着理论设计出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选择项供受教育者自主选择,体现出一元主导下多元选择的特点,以增强教育针对性,这就需要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做到理论讲授层次分明、发散性强——这也是理论清晰度的一种表现;三是适应环境变化,对于同一理论而言,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形式的理论教育形式,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形式的理论载体,而在当下,虽然社会的大环境总体稳定,但小环境却在时刻发生着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与载体也就必须依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做到理论讲授联系实际、分析当下——这同样还是理论清晰度的一种表现。
根据以上分析,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应该把“理论清晰度”和“教育针对性”紧密联系起来综合考虑,以“理论清晰度”保障“教育针对性”的实现,以“教育针对性”促进“理论清晰度”的提高。
1.厘清理论内涵,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和逻辑思辨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指向明确的科学理论,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给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侧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进行认真的内涵剖析和特征解析,以便于学生深入领会和切实掌握。除此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在讲授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细致的逻辑梳理,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价值观念间的相对独立性,进而清晰把握其各自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价值观念间的内在统一性,进而基本把握其整体的融通性,帮助学生通过从政治与伦理的学理角度、理想与现实的实践角度来分析,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层面上实现了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社会要求和人民意愿有机统一的逻辑路径,这样一种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由知识性掌握提升到逻辑性把握的教育教学思路,既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整体性,又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理论的理性认同。
2.明确价值判断,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真假辨识能力和善恶判断能力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随着各种社会思潮[38]的涌现与传播,思想、观念多元化似乎已成为某种事实,而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又要求不断加强一元化指导思想的统领地位。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斗争,而作为其中重要的争夺对象的大学生,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这就要求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他们进行更加具有实效性的教育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内容的讲解和传授只是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层面的领悟。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既要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理直气壮的态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属性和价值追求告知给学生,又要在各个教学内容的讲授中如春风润物般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属性和价值追求逐步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更要在教育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种社会思潮的比较教育。通过多种显性和隐性的教育,特别是通过理性客观但含有一定倾向性的对比分析,使大学生了解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内容、实质和表现,把握这些思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追求上的本质区别,了解这些思潮的伪科学性,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思想环境中自主地进行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和正确抉择,做到在多元之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之中谋求共识,通过提升学生的真假辨识能力和善恶判断能力,从根本上减少个体内、群体中的思想冲突,增进价值认同、整合价值取向。
3.强调现实分析,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社会关切情怀和理论运用能力
实事求是地讲,当今的大学生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整体上对社会的关注度、对民生的关切度已大不如从前,他们更多的是急切地追求自己需要的“真实”的东西,这种功利性的心态反映到学习之中,就是更多注重实用性强的具体知识的学习、忽略纯理论性的知识的学习,只寻求拿来即可用的现成指导方法、不追求理论思考后的应用能力提升——这种状况是当前高等教育必须认真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无疑能够在这个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书斋里的观点和学说,而是实践中的指南和准则,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于受教育者将理论内化后的行为外显,所追求的实效则在于经由众多受教育者个体的行为外显而形成的整体效应。要达到这种实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密切联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现实分析:既要分析经济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9]。同时又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经济社会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因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其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40],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着眼于正在发生着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社会现象,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这种教育和引导学生用现实的思维而不是用纯粹的思辨来学习和运用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显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关切情怀和理论运用能力。
(二)关于“理论清晰度”和“教育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分析
高校现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不同的任务,其中的“基础”课和“概论”课所直接涉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最多,本书以这两门课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希望从提高“理论清晰度”和“教育针对性”的角度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东西。
“基础”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通过法律知识和法律信仰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法治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道德行为水准,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概论”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当下中国的具体国情,增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由上可见,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基础”课和“概论”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基础”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认知和践行的统一,综合性和应用性强是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突出特点;“概论”课注重理论生成的阐释,注重理论内涵的分析,理论性和逻辑性强是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突出特点。除此以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课和“概论”课中的结构位置也不尽相同,在“基础”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材的绪论中出现,是贯穿课程各部分内容的主线,可以将其视为“基础”课的逻辑出发点;而在“概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出现,虽然不是“概论”课的逻辑主线,但它是“概论”课的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而且是最新理论成果,将其视为“概论”课的理论落脚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根据以上所述的“基础”课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应用、“概论”课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本身的特点,也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两门课程中的结构位置的不同,笔者认为,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清晰度”和“教育针对性”。
在“基础”课中,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全局性统率的地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地从微观解析的角度,联系学生的现实诉求细致地做好理论的清晰讲授——结合大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和方法论确立讲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结合大学生的理想实现讲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结合大学生的精神动力讲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结合大学生的德性修养和行为习惯讲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使他们能够从感性上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发展前途,从理性上认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价值实现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社会认同。也就是说,在“基础”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不能高高在上、以指挥者的心态硬性要求学生接受,也不能曲高和寡、以传声筒的方式简单进行理论传授,而应当以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才为出发点,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提高为着力点,以推动学生认同、鼓励学生践行为落脚点,使学生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真正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从而自觉地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前进动力和成才途径。
在“概论”课中,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阶段性把关的地位,注重细节、更重全局地从宏大叙事的角度,联系意识形态的建设整体地强化理论的清晰讲授——着眼于全党全国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着眼于社会思想道德进步的需要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旨趣、着眼于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包容性和适用性,体会到其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自觉地参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进程中来。也就是说,在“概论”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不能以偏概全、突破教材体系而无限放大,也不能平均用力、无视现实需要而简单带过,正确的讲授方法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背景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成果总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时代背景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基础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使学生能够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当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自觉投身到指导思想的巩固、共同理想的维护、不竭精神动力的积聚、良好道德风尚的营造之中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体系
依据第二章中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笔者将继续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讨论。
一 融入教学内容的两个维度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教学内容体系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从横向维度来看,融入教学内容特指两方面的纳入: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并整合各门课程的内容;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精神实质融入高校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尤其是涉及意识形态教育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建设。就横向维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整个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主战场。其他各类型课程必须紧紧围绕在这个核心周围,形成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各门课程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教育体系。研究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仅应该注意它们之间存在有不同侧重点的问题,还应该注意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两点将在后面着重展开分析。由于本书研究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故对于高校其他课程的融入问题不做过多的讨论。
从纵向维度来看,特指优化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不同层次的学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应该由浅到深,逐渐深入地来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这种融入不应该仅仅只是简单地重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要将国民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不同阶段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层次性问题,本书将在后面展开分析。
二 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点
通过第二章“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原理”、“概论”、“纲要”和“基础”这四门必修课程,各自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同方面:“原理”课侧重于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通过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各种非马或者反马的思潮在大学生中蔓延与滋长,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确保大学生思想的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概论”课侧重于对大学生从国家、社会这两个层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可以解答大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中的疑惑,进而促使他们牢固树立共同理想,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纲要”课侧重于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和国情,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且更加坚定地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地投身于改革创新的社会实践中去;“基础”课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这门课程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方向,有助于大学生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三 整合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点,一定程度上符合与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和教育规律,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同样存在着问题。为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要整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达到更好的融入效果。
1.以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本目标,整合五门课程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41],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动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因此,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统领作用,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应从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元地位教育”。当今社会纷繁复杂,需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性,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明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的认识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与实质,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基本理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好理论基础;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应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梳理中,客观评价当时社会各阶层探索中国救亡出路的贡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给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通过史实解读,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并发挥巨大作用的内在逻辑,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人民认同性,从而对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在“概论”课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整个教材体系,应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何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解决改革开放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形策”的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本课程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特点,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范围内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国内外形势分析、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解读,引导学生在分析国内外形势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教学核心,整合五门课程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实选择,又是一种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起着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基础,因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42]党的国家层面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实质就是中国梦。因此,必须确保中国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始终突出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应以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所有制与分配制的新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对现实的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与现实性,科学看待社会经济成分的新变化,并且正确对待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新发展,自觉把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社会理想的实现结合起来;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大学生全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理论体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分析和解答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同时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有其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伟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从而培养大学生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信念;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应寓教于史,引导学生在把握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历史主线时,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更加明确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从历史的角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整体性讲解。引导大学生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内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的具体内容的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共同理想、理论体系的结构,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信念;在“形策”的教学中,应选择党的重大理论、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热点问题、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难点问题等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既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又了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信念,树立为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感。
3.以民族精神、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教学主线,整合五门课程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文化体现,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最生动、最确切的精神写照,它们是当下中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43]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巩固精神动力的培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关键地位,牢固把握民族精神、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应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内容,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改革创新的理论品质和现实意义等方面作理论讲授,并引导学生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中汲取营养,更好地继承爱国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更好地认同改革开放和提升创新素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应突出基础理论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理论渊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底蕴深厚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和保障,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融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讲授之中;在“纲要”的教学中,应始终围绕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脉”,从中国历史演进的角度整合教学内容,通过细致梳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探求社会现代化之路的历史脉络,详细论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必然性,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从而培养爱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应以民族精神、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从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取向、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动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形策”课的教学中,应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用最新的资料反映最新的情况,通过现实问题的分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育,如:北京奥运会前后可以选择奥运精神为主题,让学生感受到奥运会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神舟系列飞天时可以选择航天精神为主题,让学生体会到不断创新所带来的伟大成就。
4.以规范内化并外显、习惯养成并保持为现实要求,整合五门课程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着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在日常行为规范上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好地做到规范内化并进而更好地做到规范外显,因此,必须坚持知行合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根本目的,促使学生真正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应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荣辱观念,懂得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规范行为举止,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人生准则,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目标;在“原理”的教学中,应加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和学习科学,不断弘扬科学精神,教育学生在认识和分析事物时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事物的本真解释其本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分析理论对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价值评价、对个体行为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树立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同一的理念;在“纲要”的教学中,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革命的英雄主义等传统美德寓于具体的史实之中,以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利益、人民的福祉而艰苦奋斗的历史为重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史实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清楚、更直观地厘清一些理论与史实上的是非争论,消除认识上的迷惘与误区,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自觉性;在“概论”的教学中,应把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真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爱国爱民的情怀作为素材,把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在为谋求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过程中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的事例作为案例,围绕着爱国为民、热爱劳动、崇尚科学、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核心内容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使学生明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从而有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等道理;在“形策”的教学中,可以选择那些品行高尚、贡献突出的英模人物作为教学内容,也可以选择诸如“三下乡”、“志愿者行动”等主题作为教学内容,还可以选择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作为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四 优化中学大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通过前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中学与大学的教育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上,存在着重复、重叠的问题。高中与大学的内容出现重叠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这是因为两个阶段总的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地观察社会、理性地分析问题、正确地决定方向、合理地选择道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高中与大学在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高中的目标是“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4],而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学生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完善和政治的成熟。因此,笔者认为,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品德课更好地衔接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1.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在提高理论层次上下功夫
高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虽然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许多内容,但绝大多数仅限于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而对知识点的理论源头、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问题并没有过多地涉及,这种初级层次的教育之于学生,简单地应付考试尚可,但却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也随着教育要求的提高,理论性就成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十分注重的方面,这是因为,只有深邃的思想、严密的逻辑和理性的思辨才能真正吸引和征服学生,只有具备深刻理论性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寻找到内在发展的动力并保持长久的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教学内容的理论层次,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做好“知识体系的完善”这一工作——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知识基础组织教学,对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一带而过,对于没有学习过的新内容,教师必须进行认真讲授,这是提高理论层次的基础所在;其次,应该做好“理论逻辑的理解”这一工作——教师依据各个学科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向学生揭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清晰地讲解相关的概念、范畴、原理和思想,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特别是其生成背景和现实依据,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逻辑运动规律,使学生基本完整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性,也让学生初步掌握系统的理论思考方法;最后,应该做好“现实问题的分析”这一工作——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跳出来,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针对学生特别关心的诸如民生、“三农”、腐败等问题,进行学理性的剖析,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运用能力。
2.注重教学内容的韧度,在提高系统层次上下功夫
高中思想政治课按照模块来组织教学,这虽然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好的通俗性,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显得较为零散而系统性不够,学生所掌握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多是碎片化的内容。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已然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是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分析社会问题、自主地进行价值判断,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内容的整合,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层次,引导学生构建起有一定韧度的知识体系,以确保这个体系以及基于这个体系的信念不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轻易地被颠覆。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层次并不要求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求逻辑清晰、主线明确、重点突出。这就需要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自己讲授内容的系统性,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科学地安排各知识点的布局,通过层层递进和环环相扣的讲解明晰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同时有意识地做好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交叉讲授(以自己学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侧重点为中心,适当地穿插一些其他学科视角的讲解)。除此以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五门课程形成合力,共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性——高校现行开设的五门课程中,《原理》是《纲要》、《概论》和《基础》的基础;《纲要》是《概论》课学习的前提;《基础》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落脚点;《形策》是《原理》、《纲要》、《概论》和《基础》的补充;在明确如上关系的前提下,加强五门课程的沟通,针对课程间内容的重复,结合各门课程的侧重点,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明确重复的内容由哪门课程重点讲解、哪门课程可以一带而过甚至可以不讲,同时,还必须注意在讲授中对理论做到取舍有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重点放在给学生讲解教材体系无法直接表达的理论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特别是各个重要理论观点之间的起承转合。另外,还可以采用专题式讲授的办法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把关联度较大的内容集中起来讲授,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的韧度。
3.注重教学内容的信度,在提高指导层次上下功夫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就其现实效用而言,更多地侧重于应试,再加上受认知水平所限,学生掌握的许多理论性知识基本上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这自然而然就决定了学生学到的知识和理论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生活和现实社会相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却并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理论的信服。因此,如上所述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提高理论层次和系统层次,确实可以起到增强学生对理论信服度的作用,但这仅是一个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现实困惑,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做到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其心灵脉搏合拍,引导学生做到愿意接受、真心认同、自觉践行。
综合如上所述的横向和纵向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质是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引导学生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真心地赞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方向和路径、真切地感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底蕴和力量、真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义理。正因为如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单纯地照本宣科、简单地宣传灌输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做到的,更多的应该是使理论讲授的重点难点与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相切合,帮助学生跳出从书本到书本、从条条到条条的应试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善于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并且在思考过程中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勤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领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性。针对这个目标,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务必增强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以缩小理论与学生的距离,既注重理论体系的阐述又强调现实问题的分析,同时,还务必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可以通过参观考察、实地调研、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和理论更好地转化为生活经验。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页。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12年第22期。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10页。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1页。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27页。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32页。
[7]参见李长春《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 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党建》2010年第1期。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9]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10]《把握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年12月24日。
[1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12]同上书,第244页。
[13]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
[14]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实》2006年第9期。
[1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18]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1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3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21]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44页。
[22]《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2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24]陈殿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南方论刊》2007年第6期。
[2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27]具体内容参见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戴木才:《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四个维度》(上) (下),《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4期;戴木才:《自由、民主、幸福、仁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初探》,《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戴木才:《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学习月刊》2012年第7期。
[28]笔者认为,这种“核心”价值,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结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很容易把握,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虽然由于表述精练的要求并没有明确,但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之上,也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29]戴木才:《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四个维度》(上),《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30]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当下社会主义中国的中国精神。
[31]这一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某些价值元素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如“自由、平等、民主”等,它们从来都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和共享价值,自然也是社会主义应当高扬的价值理想旗帜。
[32]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60页。
[33]马振超:《转型期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稳定》,《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35]李华、王伟:《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苏东剧变原因的新视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
[36]《新华月报·记录》,2010年7月号,第17页。
[37]同上书,第20页。
[38]关于社会思潮,本书在导言部分已作过简要的列举式的论述,此处不再重复。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4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4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人民日报》2013年12月3日。
[43]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0日。
[44]《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见王怀安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