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观音形象与观音道场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土后,历经种种波折,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经过适时的改造与变通,最终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呈现出蔚为大观的景象。佛教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可谓自成体系,独具慧眼,特别是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与超越现世苦难的许诺,给尘世中的人们以巨大的感召力。佛教中的“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vara(阿那婆娄吉低输)的汉文意译,称“光世音”、“观世音”、“观世自在”等;“菩萨”则是梵文Bodhi-satta(菩提索多)的简称,指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圆成了自觉(以佛法觉悟自心)、觉他(用佛法觉悟他人)的大乘圣贤,位次于佛而高于罗汉、观音、文殊、普贤等为菩萨之首。关于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一是说世间众生遭遇灾难不祥,如果一心称念菩萨名号,菩萨观照无遗,即时寻声赴感,使之离苦得乐,这是从“悲”立名;二是观照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妄闻,反闻自性,而入正定,此从“智”立名。总体上说,观世音是一位悲心恳切,觉照圆明,寻声救苦,随类应观的大士,以“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观众生”的大慈大悲精神著称于世。这种精神在《法华经》、《楞严经》等佛教经典中有集中的体现。在寺庙及民间,观世音形象是左手持未敷莲花,右手欲打开莲花,全身呈金色,极其光耀,左手所持之莲花表示一切众生本来自性清净,右手作欲打开莲花姿势,是表示众生本来清净的本性一时被无明所蔽,而不知脱离,故要以大悲功德解除众生的无明、迷妄。观世音的别号又有千手千眼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三十三体观音等,其中三十三体观音中又有极为诗意化的称呼,如杨枝观音、白衣观音、卧莲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等,这些都表示着观世音的法力广大,变幻无常,而佛法传入中土后观音形象由男性变为女性,更易为信徒们亲近,也更能体现观世音点化众生的慈悲情怀。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是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齐名的两大观音道场。其最早历史可追溯到晋太康年间(280—289),当时信徒们发现普陀山(当时称梅岑山或补陀洛迦山)的自然环境与佛教诸经所记观音圣地相似,时常有人登山求访大士踪迹。唐宣宗时有梵僧来潮音洞前燃十指,亲见大士说法,授与七色宝石,灵感始启。咸通四年(863),日本僧慧锷第三次入唐,在五台山见观音像而求归其国,乘船自明州(宁波)经普陀莲花洋,涛怒风飞,舟不得行,如此者三,慧锷夜梦一僧谓之曰:“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慧锷乃置观音像于潮音洞侧。山上居民张氏供像于宅,称“不肯去观音”。后梁贞明二年(916),在张氏宅址建“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最早寺院。宋朝保护佛教,设僧录司统领天下寺院,多次命内侍到普陀山供奉,赐物赐田,理宗宝庆年间(1215—1227)由诏改“不肯去观音院”的“宝陀观音寺”已列入江南著名的“五山十刹”,而飞锡来山者皆禅林俊秀。著名高僧有真歇、大川普济、一山一宁等。元朝笃信佛教,凡帝王登位,必先受戒,并给僧徒优厚待遇。元世祖两次诏普陀山长老如智出使日本,敕封普陀山高僧一山一宁为“妙慈弘济大师”,持诏通好日本;宫廷内侍与各地官吏时常赐金银修建佛寺,香火更盛,渡海朝拜者不绝,“自昔游者,至今为盛,若西域名师,王公贵人,各极精诚”。至正二十一年(1361),盛熙明撰《补陀洛迦山传》,开“山志”编纂之滥觞。在山高僧及门下多有著作辑录,对江南禅宗的流传影响颇大。
明代皇帝同样崇佛,洪武元年(1368),在南京天界寺设善世院,统领全国佛教,并规定三年一次考试僧侣,合格者发给度牒。嘉靖年间,河南王、鲁王捐资建琉璃殿、梵王宫。万历年间建天王殿、云会堂及海潮寺(今法雨寺)。万历十四年(1587)明神宗派太监专程到普陀山送经、观音金像、紫金袈裟等,万历三十三(1606),神宗又奉皇太后命派太监到普陀山督造普陀禅寺……由于海寇骚扰,普陀佛教圣地也历经了几次大兴衰,如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经略沿海,以普陀“穷洋多险,易为贼巢”,徙僧毁寺,迁观音像至宁波栖心寺(今七塔寺);嘉靖二十六年(1547),倭寇屯踞普陀,殿宇遭毁,僧众解散,但高僧、名宦及信徒仍然渡海不绝,尤以福建、吴淞一带信徒为多。明一代,特别是万历后期,普陀山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莲花洋上“贡艘浮云”,短姑道头“香船蔽日”,佛事十分兴旺。清朝初年海疆不靖,因荷兰海盗侵占山寺、游民失火等,徙僧至宁波等地,佛事荒废。康熙时海禁开,僧众归山。康熙十分重视普陀山,除派人赐钱重振山寺,还御书“普济群灵”、“潮音洞”、“天花法雨”,免除田产税,当时有庵院190处,常住僧众达3000余人,后来的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等先后多次恩赐普陀山,亲王贵族也纷纷捐资,寺院遍布全山,香火终年不绝。民国初年,火轮通航,香客及游山者日益增多。民国总统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各施银币,西藏班禅活佛、孙中山、蒋介石都来山朝拜。1949年后,特别是“文革”期间,寺院逐渐荒芜,殿宇倾圮,直至佛事全部停止。普陀山的重新兴旺始于1979年,此后30余年来逐渐走向兴盛,规模与影响更胜前期,这里不再赘述。
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历经多次兴衰,而其名声日益彰显,远播海内外,普陀山地处东海大洋,自然景观极为独特优美,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更生一种神秘,被视为“海外仙山”。深厚的佛教文化积淀,观音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情怀,人文景观与海天佛国奇特的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不能不对海内外的人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吸引力。而文人墨客、官吏名士朝拜观音道场所留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成为解读佛教文化精神内涵与个体生命感应的弥足珍贵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