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网络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大学生是网络使用最为集中的群体,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非常普遍,但学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非常少,更缺乏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测评工具。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关注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既丰富了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又有利于网络健康文明氛围的营造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并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供参考。
学者对现实生活中的利他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研究得相当系统深入,但对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很少。我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关注始于2007年,这一年我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在我的导师顾海根先生的指导下,我把“网络利他行为”确定为我的博士论文的选题。2010年,我的博士论文《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获得答辩专家的好评。之后,我对网络利他行为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2011年我申报的“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本书即是在对我的博士论文进行润色的基础上,结合了部分我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的相关研究成果而成。
本书在构建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框架、探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心理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较高质量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并以此量表为工具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因此,本书主要有两大研究任务。一个任务是编制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包括第三章到第六章)。为确保量表的高质量,本书采用了经典测量理论(CTT)、概化理论(GT)、项目功能差异分析(DIF)、结构方程模型(SEM)等多种心理测量理论和技术相整合的方法。另一任务是探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个体变量、班级变量和学校变量因素(包括第七章到第十二章)。为了更深入地揭示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本书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回归分析和多层线性分析等方法。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国内外文献,得到了我的导师上海师范大学顾海根先生的悉心指导;本书的出版也得到赣南师范学院学术著作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的资助和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陈彪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本书责任编辑喻苗为本书做了仔细的审校。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缺点难免,恳请专家与广大读者指正。
郑显亮
2013年5月
于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