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的人与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张炯

李清霞教授的新作《陈忠实的人与文》,是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从事两年研究工作的成果。这个课题的导师组除了我,还有著名评论家包明德、白烨、陈骏涛、王光明等人。导师组对她的成果的一致评价是“优秀”。

《陈忠实的人与文》这个题目是我与她协商确定的。因为陈忠实是当代著名作家,也是陕西土生土长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出版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还荣获茅盾文学奖。他的文学创作道路,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应该研究。而李清霞也是陕西人,对陈忠实已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基础,导师组中的白烨研究员对陈忠实素有研究,能够提出好的指导意见。果然,在两年内李清霞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出站后,她回到教学岗位,对原稿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才交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所说,《陈忠实的人与文》意在解决以下问题:一、陈忠实如何从一个回乡知青、农村基层干部成长为优秀的作家,从个人命运遭际探寻作家文学创作的动力机制和源泉。二、陈忠实如何走出“文化大革命”文化审美模式及叙事模式,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与文体风格。三、《白鹿原》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思想艺术价值,兼及作家艺术超越的可能性。四、陈忠实散文创作及21世纪以来短篇小说创作的价值与评价。五、作为文学现象,陈忠实和《白鹿原》的社会意义与文化符号意义。

应当说,李清霞经过长达数年的采访和研究,比较出色地完成了此书的写作。她多次采访陈忠实本人,倾听他的自述,并与他交换各自的看法。她收集了许多有关的资料,广泛地阅读了前人对陈忠实研究的成果,并在广阔的学术和理论视野中,形成自己对陈忠实及其文学创作的见解。书中相当详细地叙述和描绘了陈忠实如何从农村青年,一步步成长为著名作家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并对他的系列作品做了介绍和评价。对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更以厚重的篇幅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自然,对作家的认识和评价,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一个作家,特别是对于创作道路比较曲折、成果比较丰硕、内容比较复杂的作家,要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恰当而公允的评价,往往需要几代评论家的努力和读者反复阅读的考验。本书自然只属于一家之言,难免会有认识的局限。但作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它的引证丰富、思虑精慎、立论严谨、见解独到,还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通过这样的著作,读者会加深自己对陈忠实及其创作的理解,并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新中国文学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岁月,其间涌现过许多创作成果丰硕的作家。但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他们的研究仍很不够,没能把他们的创作成果很好地介绍给读者,对他们的文学创作的历史意义,也缺乏应有的深刻论述。因而,吸引更多的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潜下心来,不再仅仅满足于对作家作品做浅尝辄止的泛泛评介,而对有相当成就的作家做深入的研究,写出更有分量更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来,实在非常必要。近年来,这方面的著作,包括作家评传和作家创作专论渐渐多起来,这无疑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它们对于发展我们的文学批评,并加强我国文学评论界、研究界与世界的对话,都非常重要!

成功的作家就像一棵大树,它总要深深扎根于生养自己的土地,还要善于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养分,它也一定要迎向风霜雨雪,乃至电火雷霆,但总是由于自己的顽强坚韧,由于自己坚定的意志,由于自己雨滴石穿的努力,终于攀登上荣誉的顶峰。我想,陈忠实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扎根于关中,把自己的根须深深伸向民族文化和政治风云的土壤,而能从前辈作家以及世界各国现代名家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在并非一帆风顺的环境中,励志不移,不怕艰难地向文学前路奋勇迈进!这样的作家的文学道路不但会给许多文学爱好者、青年写作者以深深的激励,也会使许多普通的读者得到人生的滋养及审美享受。因而,《陈忠实的人与文》这部书,不仅对文学工作者有益,也对广大读者有益。我祝贺这样的一部著作出版,并衷心希望它能因资料的丰富、语言的清新流畅和论述的深入浅出,而获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赞赏!当然,更希望能得到读者和专家学者对它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