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文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1]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较早地研究超文本的学者大多是从技术、科学的层面入手的,今天的有关超文本技术的研究仍然不胜枚举,它们往往是计算机科学的开发和应用,与本选题所探讨的问题距离较远,本书不再赘述。

国外超文本研究还有一部分是从计算机与文化相交融的角度展开的,这部分著作较多,其中有一部分与文学、美学的联系较为密切。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巴雷特的《文本社会》(TheSocietyofText)、兰道与德拉尼合编的《数码词语:人文科学中基于文本的计算》(TheDigitalWordText-basedComputingofHumanities)、斯奈德的《从书页到屏幕:将文字带入电子时代》(PagetoScreenTakingLiteraryintotheElectronicEra)、博尔特的《图灵人:计算机时代的西方文化》(TurningsManWesternCultureintheComputerAge)、拉哈姆的《电子词语:民主、技术与艺术》(TheElectronicWordDemocracyTechnologyandtheArts)、道格拉斯的《书籍的尽头——或者没有尽头的书籍?》(TheEndofBooksorBooksWithoutEnd?)等,这些著作多从计算机媒介的变化来探讨相应的在美学、哲学、文化甚至是政治上产生的深刻变革,打通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虽然超文本只是其中的一个例示,但它对我们理解数字媒介的时代语境及文化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对专门地从写作、审美角度论及超文本的在国外也不乏精辟之见。在这部分论著中,大体看来,主要从四个角度展开研究:

第一,围绕着超文本写作展开。代表性的著作如巴雷特编写的《文本、上下文与超文本:计算机写作》(TextContextandHypertextWritingwithandfortheComputer)、埃罗拉的《怀旧的天使:再论超文本写作》(NostalgicAngels.:RearticulatingHypertextWriting)等。

第二,主要从超文本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及媒体(媒介)着手进行研究论析。主要有辛达的《超文本:电子迷宫》(HypertextTheElectronicLabyrinth)、霍尔茨曼的《数字镶嵌:数字空间的美学》(DigitalMosaicsTheAestheticsofCyberspace)、博尔特的《写作空间:计算机、超文本与写作史》(WritingSpaceTheComputerHypertextandtheHistoryofWriting)、阿塞斯的《赛博文本:遍历文学透视》(CybertextPerspectiveonErgodicLiterature)等。其中博尔特的《写作空间》影响最大,著作主要论析了计算机作为写作媒体的新特性,并追溯了书籍和其他文本单位的写作特征,从写作技术形式变迁的角度考察了超文本的含义,认为写作技术对人的心灵有着重要的影响,立论具有纵深的历史视野。阿塞斯在著作中引入了“遍历”这一概念,代替了对“交互性”的探讨,也受到了理论界广泛的注意。还有一些论著触及了更具体、更细致的层面,如斯隆的《数码小说:在物质世界中的叙事》等。

第三,超文本与多媒体的关系历来是交融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媒体也是超文本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别是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下,多媒体成为超文本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最自然不过。两者的关联也为诸多理论家所论及,兹列举几本重要的论著:尼尔森的《超文本与超媒体》(HypertextandHypermedia)、德拉尼与兰道合编的《超媒体与文学研究》(HypermediaandLiteraryStudies)、伍德黑德的《超文本:超媒体的理论与应用》(HypertextHypermediaTheoryandApplications)、博尔特与格鲁辛合著的《取鉴:理解新媒体》(RemediationUnderstandingNewMedia)等,这些著作都对新媒体给予了关注。

第四,综合性研究,即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超文本。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兰道的《超文本:当代批评理论与技术的荟萃》(HypertextTheConvergenceofContemporaryCriticalTheoryandTechnology),这本力作后来又进行了两次再版,尤其是2006年第三次再版的《超文本3.0:全球化时代的批评理论和新媒体》(Hypertext3.0:CriticalTheoryandNewMediainanEraofGlobalization)更是结合了新的时代语境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应该说,兰道的这本名著在超文本研究领域是最负盛名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兰道主要从七个方面剖析了超文本,即超文本与批评理论、重建文本、重建作者、重建写作、重建叙事、重建文学教育及超文本政治学。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兰道从多种角度论析了超文本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联系,并看到了超文本观念与德里达、克里丝蒂娃、巴赫金、德勒兹等后现代理论家的内在沟通,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莱恩编写的《赛博空间文本性:计算机技术与文学理论》(CyberspaceTextualityComputerTechnologyandLiteraryTheory)也是这类综合性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本,其内容包括莱恩的一篇介绍文章、选取的11篇论文和1篇附录,涉及了赛博文本理论、赛博身份和作为写作实验的赛博文本批评等问题,对赛博空间的文本性作了深入的探讨。

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而言,国内的超文本文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专著也并不多见,但有大量的专题论文出现。台湾地区的研究和实践都较为发达,始于90年代,出现了一批超文本的实践者和理论者。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中兴大学的教授李顺兴,他不仅是超文本的理论研究者,还主持了“歧路花园”的网站(http://benz.nchu.edu.tw/~garden/garden.htm),发表和翻译了一系列超文本文学作品。同时,他也在理论上推进了超文本文学的研究水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文,如《网络文学形式与“读写者”的出现》、《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初探》、《超文本阅读空间之评析》、《文学创作工具与形式的再思考:以中文超文本作品为例》、《美丽新文字》等,对超文本文学的内在特征、读者阅读、形式本身等问题都作出了细致的分析。此外,须文蔚的《台湾数位文学论》是一本专门研究台湾超文本文学的专著,在该书中,作者对台湾的超文本文学作了恰当而全面的分类,侧重于文本本身的分析和挖掘。曹志涟、林淇瀁(向阳)、苏绍连等也致力于超文本的创作和研究,表现得也较为活跃。在他们的带领下,台湾出现了一系列超文本文学的作品和相关研究的网站,如《涩柿子的世界》、《台湾网络诗实验室》、《触电新诗网》、《妙缪庙》、《现代诗的岛屿》、《向阳工坊》、《全方位艺术家联盟》、《明日工作室》、《美丽新文字》等,这些网站发表了大量的中文超文本作品和相关的研究论文。应该说,超文本文学在台湾翻译、吸收了西方的较多成果,但也有自己一定的创新,并在网络文学(超文本分析)方面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且正式招收研究生,相关的硕士论文也出现不少。如《汉字新意象:超文本时代的汉字字文设计》、《墨梭超文本小说〈胜利花园〉中游牧叙述与复调竞衡研究》、《网络使用者阅读行为之研究:以印刷式及电子式小说文本为例》等。总体来看,中国台湾的超文本文学研究多侧重于文本的形式本身、美学特征、写作技巧与软件设计等方面。

中国大陆也有一些少见的超文本文学作品,如Blackcoco创作的国内第一部多媒体小说《晃动的生活》、2007年毛翰出版的超文本诗集《天籁如斯》等,但研究比较滞后,大多围绕着宽泛的网络文学展开探究,专门的超文本研究较为少见,并且多数是散见在各类期刊杂志上的专题论文,同义互现的现象非常严重。内容上主要围绕着超文本与后现代的文学理论(如解构主义、互文性、去中心等)、超阅读、读写者、美学特征等问题展开,这些论见往往来自兰道、博尔特、阿塞斯等西方理论家,真正有创见的实为少见。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可能要数黄鸣奋和欧阳友权两位教授,黄鸣奋的《超文本诗学》对超文本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他并不仅仅停留在超文本文学的探讨上,而是从八个角度来对超文本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即作为历史的超文本、作为理念的超文本、作为平台的超文本、作为范畴的超文本、作为课件的超文本、作为美学的超文本、作为网络的超文本和作为未来的超文本,把美学、科学、网络和教学的超文本融为一体;对本选题最富有启示意义的可能是作为美学的超文本,超文本文学的美学探讨是必不可少的。黄鸣奋的新作《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中也辟专章论及了超文本文学,文献资料比较丰富。此外,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本体论》也是相关研究中较有深度的一本,该书运用本体论哲学思维探究网络文学,聚焦网络文学“如何存在”又“为何存在”的提问方式,选择从“存在方式”进入“存在本质”的思维路径,从现象学探索其存在方式,从价值论探索其存在本质,即由现象本体探询其价值本体,解答网络文学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问题。作者对网络文学的论述不乏真知灼见,作者也对网络文学的文本范式进行了三种分类,超文本文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最后,也有不少重要的论文,如陈定家的《“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严锋的《超文本和跨媒体的文学》、费多益的《超文本:文本的解构与重构》、赵宪章的《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等,相关的硕士论文笔者所见有两篇:詹丽的《超文本文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和袁诠的《数字技术与文学的互渗:超文本小说研究》,但两者都较少地涉及文本本身。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可以概括出目前的超文本研究大体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超文本的美学研究。这一部分研究的关注度最高,相关的成果也最为常见。主要以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作为参照,由此生发出超文本的文本性质变化、美学特征、审美价值等。美国理论家兰道是这方面的代表,中国大陆对此也颇为重视。

2.超文本创作与接受的研究。创作研究主要围绕作者的变化来展开,即超写作。接受研究主要以阅读方式的嬗变为中心,即超阅读。

3.超文本的写作设计研究。这部分研究在台湾较为常见,比较注重实用性。如游适宏的《赋改编为超文本文学之尝试》等。台湾的理论多是在创作的基础上生发开来的,李顺兴、曹志涟等一批重要的理论研究者都有一定的创作实践,所以他们的研究多侧重于形式、技巧的角度,有很强的操作性。

4.从媒体(媒介)的角度展开研究。如博尔特的《写作空间》,中国大陆的欧阳友权最近的研究也侧重于从这一角度观照网络文学。这部分的研究往往侧重于从媒体和写作的变迁来发掘文学、文化甚至政治话语的变革,其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宽泛的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只是零散地涉及超文本,但对思考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文学新变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