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清代词学篇
论清人词话的学术背景
较之于宋、元、明而言,清词话作者的学人身份更加突出。以唐圭璋先生编《词话丛编》[1]所收清词话的作者而言,清初的毛奇龄,清中期的焦循、张惠言、宋翔凤,清末的谭献、王国维等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文人身份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词的文学特质和审美特征,而学者身份则又使此时的词话具有鲜明的学术著作的特性,摆脱了早期词话的随意性而趋于科学性和系统性。
清代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繁荣昌盛时期,也是古代学术文化的集大成时期。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将清代学术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实学、朴学、今文经学则贯穿始终。[2]不同阶段的学术文化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和影响着该阶段的词话创作,而不同时期的词话创作又反过来参与和充实该时期的学术文化活动。本文拟从实学、朴学和今文经学三个方面考察清代学术对清人词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