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我们从各个方面指出了比喻正确性的条件,但这不等于说知道了这些正确性的条件,人们就可以无例外地正确地运用比喻和理解比喻了。能否正确运用和理解比喻的问题,不是一个支配语言的技巧和辨析词义的能力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正如任何一种正确思想一样,它的形成以至能否被理解,最根本的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对客观事物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
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承认亚里士多德把“灵魂”比做蜡块的有名的比喻。列宁说:“它使黑格尔像在早祷之前的魔鬼那样地乱转,并大叫大嚷,说这个比喻‘常常引起误解’。”[7]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一书中,把人的感觉比做蜡块,把物质比做刻有图纹的黄金,感觉的内容是这些黄金图纹印入的痕迹。黑格尔就此大发雷霆:“无论如何灵魂不应当是消极的蜡块,并从外界接受规定。”列宁对黑格尔这一激怒嘲讽说:“哈哈! ! !”黑格尔为什么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亚里士多德的比喻,并且极力掩盖他的唯物主义实在论的特征呢?因为承认了它岂不就失去他的作为世界创造主的“绝对精神”位置。
能否正确对待比喻,不仅和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即人们的阶级观点有关系,而且和人们的生活阅历、经验和知识丰富的程度有关系。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倒是说出了一些唯物主义的思想。列宁在《哲学笔记》一书中曾经引述了黑格尔说过的一段很精彩的话:“正像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8]
我们知道,比喻常常是以格言为典故的,引用格言往往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因而黑格尔关于对格言的理解所说的话,同样适用于比喻。人们能否正确揭示某一比喻全部内容和力量,除了立场、观点、方法等原因之外,恐怕就要看人们有关的经验和知识的水平了。
(原载《人民日报》1964年6月9日第5版)
[1]《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6页。
[2]《人民日报》1957年11月7日。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8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3页。
[5]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60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3—34页。
[7]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5页。
[8]同上书,第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