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中国扶贫成就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在减贫脱贫方面,“中国是个英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2013年3日发表题为《中国成功减贫给世界的启示》的署名文章时说,“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罗兰德曾说:“中国在减贫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中国扶贫对世界消除贫困做出了积极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扶贫成就,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目标就难以实现。”“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十分感慨。
曾经,中国是最为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减贫成就?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认为,“中国共产党总是时刻将人们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中国扶贫开发的经验对其他中等收入国家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世界银行行长金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上说。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消费市场庞大,工业发展,生产潜力巨大,”“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社会主义道路。”巴西共产党政治与国际关系书记若泽·卡瓦略在《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上说。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兼亚太局局长徐浩良认为,“中国人民自身的勤劳精神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输血’固然重要,但只会暂时改变短期现状,却不会惠及长久。从长远看,要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必须鼓励贫困地区群众努力挖掘发展的内生动力,释放更多潜能与活力。”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姆尼尔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减贫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依靠资金扶贫,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远问题,在扶贫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依靠劳动改变现状,体现了积极应对困难,想方设法降低贫困率的精神,对于阻止贫困代际传播具有很好的效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政治研究与预测中心主任维诺格拉多夫表示,“中国地广人多,有些地方位置偏僻,土地贫瘠,观念落后。这些地方民众脱贫难度明显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扶贫更加有的放矢。尤其是逐级立下军令状和用考核督查问责的最新举措,使得各级政府部门责任更加明确,有利于将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不断提高尊重与保障中国人民各项基本权利的水平,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贺信中,高度评价中国精准扶贫成就,称赞“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脱贫攻坚不仅成为了中国特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而且也成为了全球反贫困事业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