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中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互联网的生态化

互联网内容的丰富促进了“虚拟世界”的繁荣。内容产业与现实产业结合,逐步建立起以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网络视频、数字音乐、网络阅读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生态系统,以这种方式更深度地进入人们生活,逐渐从精神世界的调剂品走向现实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必需品。网络空间的跃变使人们的生活需求、生产需求的变化升级。互联网生态让网络文化落地生根,网络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在提供给人极大便利的同时,成为了人们离不开的日常,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转化附着于技术之上,却远远超越技术本身,而成为与政治、经济、科技不可分割的网络文化。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让互联网走出泡沫的窘境,让精神与物质、虚拟和现实紧密联系,这是互联网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

截至2017年12月,各类社交平台功能日趋完善,媒体传播影响力显著提升。社交网络正发展为“连接一切”的生态平台。社交应用功能日益丰富,从即时沟通到新闻推送、视频直播、支付交易、游戏、公共服务等,都可以在社交应用上实现,覆盖多领域的平台化发展趋势明显,用户黏性不断增强。同时,社交网络加速了互联网商业模式多元发展,基于社交的营销服务和移动广告成为最活跃的领域,与社交圈、位置服务等功能相结合。

超级网络平台的诞生

在中国,互联网的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合称BAT。京东上市以后,也被加上被称为BATJ。麦肯锡公司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分析到:有三个因素,成为中国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促使中国诞生了互联网的超级平台:

因素一:中国市场体量庞大,拥有数量可观的年轻网民,为数字商业模式迅速投入商用创造了条件。中国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有利于数字企业不断试水,更有助于其快速实现规模经济。2017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7.52亿,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的网民总和。

因素二:中国的BAT建立的丰富数字化生态圈如今正在不断拓展延伸。2016年,BAT提供的风险投资占中国风投总额的42%,而同年FANG(Facebook、亚马逊、Netflix及谷歌)仅为美国风投市场贡献了5%。相比之下,BAT在推动本国数字产业发展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

因素三:中国政府对数字化企业和机构的态度是“先试水、后监管”,如今更成为了数字化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政策制定者过去对数字化企业的监管往往“放缓一步”,使这些企业得以大胆试水并扩大规模。随着市场渐渐成熟,政府愈发主动加强监管,力图营造更加健康的数字化发展环境,同时还以投资者、开发者及消费者的角色积极提供支持。

在以上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下,中国的数字化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醒目,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中国率先应用的多种数字商业模式如今已在全世界流行开来,从无桩共享单车到视频社交网络等等不一而足。越来越多的中国数字企业通过并购、商业模式拓展、成为技术供应这三种方式努力扩展全球业务,这也许意味着中国即将来到全球数字化发展的最前沿。同时,中国在世界数字化舞台上的地位愈发突出,这说明中国可以更广泛地参与甚至领导全球治理,为解决国际竞争、互惠互利、数字主权等挑战做出进一步贡献。

作为数字技术的主要投资国以及应用此类技术的先行国家,中国正在改写全球数字化的格局,并为远在海外的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启迪。本土科技巨头资本雄厚,数字生态系统日益丰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数字化大国。中国的数字全球化进程方兴未艾,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引领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力量。

腾讯的生态战略

在国际互联网的舞台,谷歌和亚马逊是平台化做的最好得两家公司,现在看必须要把腾讯加上去,甚至可以用腾讯直接取代谷歌。2011年以前,腾讯获得的成功是产品的成功,而2011年以后的成功,是平台的成功,是开放战略的成功。通过腾讯管理层思维格局的进化,腾讯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开放平台战略的实施,腾讯管理层认识到了腾讯更高层次的战略是成为互联网的连接器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无论是开放平台还是连接战略,都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在这个认知过程中,腾讯管理层不断地进化,从而推动公司整体不断进化。

2017年10月30日,在“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开幕之前,腾讯CEO马化腾发表了《给合作伙伴的公开信》。在信中,他用“深度融合”“云化分享”“智慧连接”“全用户”“大内容”“新科技”“宽平台”等七大关键词,分享了过去一年对“数字生态共同体”发展的观察和思考:

 

深度融合:互联网企业将和传统企业进行更深度的融合,线上线下打通成为一体,通俗地说是让技术寻找到可落地的产品,让具体的应用找到技术支持。

云化分享:过去讲“插上电”,现在讲“接入云”,让云化分享源源不断地为创业者提供各种工具和能力。通过云化创新,努力实现各行各业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的图景。

智慧连接:腾讯坚持连接。连接,是实现深度融合、云化分享以及未来一切变化的基础,也是提供智慧解决方案的基础。在数字化生态体系中,要做好“心”与“芯”的沟通。

全用户: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平台正在转变为“全用户”平台,数字平台的用户光谱,正在从C端个人用户迅速拉长到B端几乎所有商业企业用户,甚至G端的公共服务机构用户等“全用户”平台。

大内容:海量数字内容的生成与分发正在促成“大内容”。“大”非仅指规模数量和品种类型多,更包括内容生成土壤的肥沃、不同内容间交融创新的活跃、内容分发渠道的丰富等。

新科技:腾讯和合作伙伴将一起探索新科技,共同成长为技术的驱动者和贡献者,未来新技术的变革,一定会带来很多重新洗牌的新机会和颠覆性的变革。

宽平台:腾讯致力于打造坚持共生共赢的“宽平台”。在“数字生态共同体”中,竞争的目的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好地激发创新来解决用户痛点,让整个生态的发展有可持续性。

 

马化腾说:

 

我们已经在PC端展现了社交网络的开放平台战略,那就是基于社交的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其次,我们会将所有用户的账号整合到现有的所有平台中。我们在这些平台中融入了支付基础设施,让我们的游戏用户可以轻松完成支付。而一旦基础设施打造就绪,可以实现游戏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推广。我们建立强大的基础设施,就能让玩家快速而熟练地探索所有平台的潜力。与此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助于我们提升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通过这种战略,我们可以让开发者对平台进行各种管理,我们希望,此举能够让我们的平台更具吸引力。

企业再大,能力都是有限的。接触越多的合作伙伴,我越是会有一种敬畏心:很多行业都有很深的专业性。只有开放协作,才有可能创造出共赢的未来。幸运的是,我们和合作伙伴们一起,已经在路上。尤其在许多领域,我们的合作伙伴是主导,而腾讯非常乐意担当配角提供基础支持。

我喜欢自留“半条命”这个说法,把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这不是一句玩笑。腾讯并不希望成为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大公司,而更渴望生长进化成一个共享共赢、没有边界的生态型组织。这两年来,我在各种场合提到最多的词可能就是“连接”。

 

早在2014年,马化腾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表示:腾讯要回归本质,做好连接服务。未来腾讯不仅要把人和人连接起来,还要将服务和设备连接起来。

连接,是互联网的本质。所谓“连接一切”,无论是连接人与服务、设备或数字内容,根本上还是为了满足人的延伸。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让每一个在生态中被连接的伙伴,都能获得一种自我延伸的能力。网络越大,这种潜在的延伸能力越强。我把这种促进延伸的能力视为“连接力”。在一个没有边界的生态型组织中,腾讯的价值和角色在于:作为一个“连接器”搭建起新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

当腾讯把基础设施的战略贯彻到产品层面时,腾讯的产品策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为显著的是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战略最精华的体现,它不仅仅是一个超级APP,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优秀的基础设施服务,从公众号到微信支付再到小程序,微信打造的是一个又一个基础服务平台,总裁刘炽平在今年3月这样阐述微信支付的发展策略:“我们在营销、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就目前而言,我们主要将支付平台看作是基础设施服务,而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服务,这也将是腾讯继续坚持一段时间的战略。”

另一个例子是《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最新的数据是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8000万。在经历过多次版本更新后,现在的《王者荣耀》已经不再只是一款单纯的游戏,而是集游戏、视频、电竞、社区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截止到2016年,腾讯开放平台累计向开发者分成160亿元,超过600万开发者注册了腾讯开放平台,接近全球独立开发者的三分之一。腾讯还耗资数百亿元投资入股多家互联网公司,包括京东、美团、大众点评、易车网、金山软件、猎豹移动、搜狗、滴滴打车、58同城、美丽说、人人车、Bilibili和摩拜单车,腾讯与这些公司成为战略伙伴,为这些公司提供流量入口和基础服务,帮助这些企业快速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

毫无疑问,腾讯已经成为一家平台化、生态化、基础设施化的超级公司,无论做什么产品,都希望能将这个产品平台化、生态化、基础设施化,这种思维和能力是非常可怕的。开放平台和结盟战略伙伴的意义不仅仅是扭转了腾讯的社会形象和行业口碑以及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当腾讯全力去做开放平台之后,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整个组织的格局都得到质的进步,这种进步不断积累,让腾讯在开放平台的战略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