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会独立,是教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年的母亲节那天,我应邀在北京为一家知名教育机构上课。这家机构主打与出国留学相关的高端教育产品,来听课的是他们的20个重要客户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基本都就读于初二到高三年级之间,正是为下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用劲儿拼搏的时候。
教室不大,家长带着孩子以家庭为单位各自入座,绝大多数孩子都在低头摆弄着手机,而家长们则“形态各异”:有去找顾问老师询问最近的教育政策动向的,有去给孩子的水壶加开水的,有埋怨孩子一天到晚玩手机难怪考不好的,还有翻看我提前放到学员桌子上的培训材料的。
这样的课程讲起来其实难度很大,因为你很难把一个观点同时说进家长和孩子的心坎儿里去,况且讲台下的这些家庭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青春期的孩子、焦虑的家长、竞争教育资源的压力、高昂的留学费用、迫在眉睫的考试与面试,以及谁都没法拍胸脯保证的最终结果。要知道,很多时候,这些挑战并不能激发家庭成员拧成一股绳,反而会制造出很多最亲的人之间的争执、矛盾甚至冲突。
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互动环节,打散了他们原先自由选择的座次,让家长全都坐到我的左手边,孩子全都坐到我的右手边,并且在他们中间留了两行空座位充当隔离带。
随后,我给每个人都发了纸和笔,让他们在纸上写下我所提问题的答案。我给家长提出的问题是:“你希望你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能够拥有哪些特质?请写出10个。”我给孩子提出的问题是:“你希望自己在生活中拥有哪些特质?请写出10个。”同时,我提出了作答时的两个要求:不交流,说实话。
很快,家长和孩子都写完了这10个特质,甚至还有一位母亲想让我帮她分析分析。但我告诉她:“别着急,还有一个环节。”
随后,我要求在场的所有人都琢磨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这10个怎么看都觉得好的特质里,你必须要放弃一半的话,你会选择哪些?”我同时要求大家在自己刚才写下的10个特质里删掉相应的5个。
孩子们删得很痛快,但是家长们都删得很痛苦。
这还不算完,我又提出了一个更过分的要求:“如果还要放弃两个,你会放弃哪两个呢?”
这时,孩子们依然删得很果断,但绝大多数家长都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好在最终他们还是完成了我的要求。
我问家长:“你们觉得孩子们最后留下的三个特质是什么?”大多数家长用“我早就猜到了”的口吻告诉了我以下这些算不上特质,但是他们认为孩子希望自己能做的事:玩儿、打游戏、翻手机、搞对象……
我没评价这些答案,转而去问孩子:“你们觉得你们的父母最后留下了哪几条?”孩子们用与他们父母一样的口吻回应我:“学习、学习、学习,考高分,听话,不能玩儿,有出息,被好学校录取。”
实际上,这个小小的活动暴露了很多家庭的问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庭成员们,对家里的孩子——这个家庭未来的寄托对象,似乎都不太清楚彼此的核心期待是什么。
随后,我让每位家长告诉对面的孩子他们最后选择了哪三个特质。几乎所有的家长最终保留的三项里,有两项都是一致的:“健康”与“快乐”。事实上,家长们并没有孩子们想象的那么功利,相比于那些让他们“赚大钱”“读好大学”“去好公司”“有出息”的强烈诉求,家长们最核心的诉求,还是想要让孩子没灾没病、开开心心地生活。至于家长们各有不同的第三个选项,绝大多数也并不跟能力与成就挂钩,很少有人提及“聪明”“博学”“成功”,而更多的是集中在孩子为人处世的能力上,比如“独立”“性格好”“稳重”“与人为善”等。
孩子们的选择同样也让家长们感到意外,没有一个孩子会把“想玩就玩”一类的内容放进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中。他们最终保留的特质更加多样化,但如下一些词的出现频率明显高过了其他词:“自由”“掌控感”“被认可”“受尊重”。
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最终的选择都是高度统一的,因为都指向了养育的根本目的:培养一个能搞定自己生活的人。家长们的选择,无一不是为了让孩子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可以活得不错;而孩子们的选择,也都是为了能让自己过上自主、充实的生活。这些最终的选择其实也揭示出:养育的过程,就是给孩子不断积累独立资本的过程。
独立资本囊括的内容有很多,“学习好”“学历高”“有才艺”这些都算得上是加分项,而“身体好”“心态好”“能和他人好好相处”则更是“好好过日子”的必要条件。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战役,那么“身体好”和“心态好”则对应了士兵的身心素质,社交技能和个人修养则是士兵的战术水平,而财富、学识、才华则对应着上阵所需的弹药储备。
今天的很多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在乎弹药储备上的硬件水准,而忽视了竞争所需要的另外两个要素:身心健康状况与投身社会的软实力水准。很多时候,家长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并且能做好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帮孩子报班、培训、考级、拿证,不断提高他的军火库储备水准。
但是,家长们其实都隐隐地明白,亲子关系是非常亲密的社交关系,却面对着一个永恒的残酷结局:养育子女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离开自己。抚养子女的根本诉求是培育出健全而独立的社会个体,在这个大目标前面,“成绩好”“学历高”“才艺多”这类成就指标可以说是独木难支。
敲黑板
人一出生,就处于三个同心圆中。最外圈的社会包裹着家庭,而家庭则包裹着最内层的个体。家庭的重要职责,就是赋予孩子这个最内层的圆更多的储备,再把他推向社会。
我儿子出生10天后,脐带脱落了,这让我的妻子陷入了极大的负面情绪中。很多人不清楚,脐带脱落其实很容易导致母亲产后心理障碍的爆发,因为这件事有一个很明显的象征意义:对于一个完整体验了孩子从孕育到互动再到分娩全过程的母亲来说,她最终失去了自己与孩子共享的最后一点实体联结。脐带既是母亲身上的,也是孩子身上的,虽然分娩时经历了一刀两断,但它从孩子身上脱落,其实意味着孩子在物理层面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我抱着妻子,安慰她,并跟她分享了我的看法:孩子成长的过程,注定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今天孩子的脐带掉了,意味着他与你之间不再有物理上的联结,但你们还会有身体上的接触,因为你怀抱着他、哺育着他。很快你又会发现,他与你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接触时间也越来越短,并逐渐开始有更加社会化的转变。
有一天,你没法抱着他了,你只能拉着他的小手跟他并排走;又有一天,他可能会在校门口把你的手甩掉,因为同学们正在看着;可能还有一天,你在台下看着他在台上做精彩的表演,但是他更多地是看向他人而不是看向你;甚至还会有一天,你来到机场送他远行,他挥挥手走了,你却惦记着是不是少给他带了条裤子。
虽说脐带的事儿只是个开始,但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培养优秀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目送孩子远去的过程。如果这种远去伴随的是我们的心安,我们能够由衷地相信:“孩子能搞得定!”那才是最大的成功。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也不应该陪他一辈子,他会有自己的生活。作为爸爸、妈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时间有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赋予孩子在离开我们之后还能好好过下去,甚至过上他的理想生活的能力。
对于我的看法,妻子非常认同。的确,把一个孩子从六七斤重养到一米六七高,其实是一次在社会环境中完成的细胞分裂。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得益于家庭提供的资源和父母施与的指导,但他们最终还是要独立地投入到社会中,成为与社会直接交互的另一组同心圆,就像他的爸爸、妈妈一样,继续创造下一次细胞分裂。
然而,并不是每个同心圆都一样,主要区别在于两点:家庭的优质支持与个人的能力储备。
优质的支持既不是否认孩子独立性的纯粹溺爱,也不是一个劲儿地把孩子推向社会的高压式养育。优质的支持兼顾了孩子的独立性与积极的亲子关系。而家庭支持是否优质,则决定了孩子能不能完成一项关键任务,即从单纯的家庭成员平稳过渡,成为合格的社会个体,并与原生家庭依然保有积极的关系和恰当的距离。与此同时,个人的能力储备则决定了孩子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准和素质高低。
敲黑板
最理想的情况是:家庭对孩子的独立性保有足够的支持,能够与孩子保持积极的亲子关系,同时孩子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自身能力的储备。这样,孩子不仅与家庭保持健康的交互关系,也能拥有主导自己生活的能力。
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优秀青年,在事业有成之外,还保有与原生家庭的良好关系与“自己说了算”的身心主场,就是因为兼备了来自家庭的优质支持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个人资源,概莫能外。
但对很多家庭来说,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一个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在家庭支持上的“偏科”。很多家庭对孩子施加了太多的保护与溺爱,却忽略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雪上加霜的是,父母也并没有让孩子在有限的成长时间里积累什么个人能力。于是,一个新的“巨婴”就应运而生了:骄纵有余、独立不足,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另一种典型的情况也困扰着很多人:已经长大的孩子能力储备充足,有着高学历、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不菲的收入,却总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刻意地保持距离。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和父母的交流互动从价值观到交流习惯都存在着问题,而这两个弊病又很容易互为因果,并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很多在大城市里打拼,甚至已经很有成就的人,每年过年回到老家,都恨不得在72小时内就经历“重逢、喜悦、相处、矛盾、争执、失控”的标准流程,然后立刻买头班飞机离开父母。更有甚者,似乎早就预见到“一回家就吵架”的无奈,于是假借在外打拼、工作忙碌的原因,刻意几年都不回一次父母家。而这对亲子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默认的慢性伤害。可见,纵然有了优质的能力储备,家长和孩子之间交互质量的低下,也会导致这种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最为棘手的情况已经转化为了新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往往在没有家庭优质支持的情况下被迫投入社会,与此同时,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也导致他们在能力储备方面没有什么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悲剧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与报道,2010—2015年间,关于留守儿童的舆情事件出现了206起,主要涉及留守儿童自杀、犯罪、非正常伤害与死亡,而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事件,更是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社会问题。而从心理层面来看,导致这一社会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家庭优质支持和个人能力储备双重缺失的情况下,不得不高度独立地被卷入社会生活。
在为人父母的艰辛历程中,给孩子提供优质支持,保障孩子的能力储备,是提升其独立资本水平的重要前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家庭是一个很讲人情味儿的地方,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恐怕不能完全交由情感来支配。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随性而为的教养并不是养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只有让真挚的情感搭配上科学的指导,才能真正让优质的家庭支持落到实处,也才能高效地帮助孩子完成个人能力的储备。
要想保障养育的高效,有两点是基础,一个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一个是学会与孩子正确、积极地交互。前者是一切高效互动的基础,因为一个人如果不遵守规则,好的习惯就没法建立与坚持,深入的交流恐怕也没法进行;后者则是良好体验的保障,因为合理地鼓励、表扬与认可,才能促使孩子高高兴兴地完成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