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规模
(一)农村人口数量
中国农村人口一直以来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及占总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全国人口为5.4亿,农村人口为4.8亿,占总人口的88.89%。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大幅度改善,死亡率不断下降。但同时由于全面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二元分割制度,社会对人口需求的传导机制不畅,社会和家庭对人口的需求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出生率在传统惯性的作用下居高不减。1978年全国总人口9.6亿,农村人口7.9亿。进入80年代,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和流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人口需求结构变化,以及抚养成本的不断上升,农村人口自我控制机制逐渐形成,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1996年农村人口才开始下降。2011年农村人口6.56亿,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低于50%。[7]总之,经过6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和近40年的人口控制政策,以及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中国农村人口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8]
本章四次社会调查的数据清晰地显示了中国农村人口的这种变动态势。由于调查数据每年所选农户样本数不同,无法进行人口总量的横向比较,但是调查数据显示户均人口呈现下降趋势,所以本章选择一种替代方法进行农村人口总量的粗略估计:把2008年、2010年和2013年的调查样本户都扩充为和2007年一样的871户,然后将每年相差的户数假定户均人口为2007年的5.11人,将扩充后的人口加到实际调查的每年总人口中,计算出四年871户总人口数量,得出的2008年、2010年和2013年总人口明显大于实际每年的总人口,即便如此笔者仍然得出:871户农村人口总量随着时间变化逐渐下降,这间接地论证了本章结论,即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下降趋势﹙见图2—1﹚。
图2—1 农村总人口变动(单位:人)
(二)农村劳动力规模
劳动力作为生产性人口,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承担着抚养少年儿童和赡养老年人的义务。近年来,中国处于社会结构急剧变迁阶段,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镇、从内陆向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和流动,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劳动力资源支持,同时也使农村劳动力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相关研究利用1996年和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得出:农村劳动力显著减少,并且常住从业人口呈现老化的趋势。[9]
本章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总人口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比重从2007年的65.65%下降为2013年的61.98%,并且农村人口总量表现为下降趋势,同时农村户均劳动力从2007年的3.35人下降为2013年的2.74人,说明目前农村劳动力总量有逐年下降趋势,这和许多研究结果一致。而且2012年全国劳动力数量开始出现下降,加之农村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比重逐年下降,可以预知在未来农村劳动力数量会继续下降。
(三)家庭规模
家庭作为社会细胞,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决策单位,也是对社会生活变化最敏感和最核心的利益共同体,是社会和国家存在的基础。在农村,家庭是一个小型的农业生产单位,它不只承担着物质生产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人口再生产、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对老人的赡养以及在经济、生活上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协助的功能。但随着分工协作,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结构的转变,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迁尤为突出,家庭部分功能逐渐弱化。
现代西方“家庭转变理论”主要研究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家庭在规模、结构上的长期变动,并指出受多种不同因素合力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家庭规模、结构会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并因此形成家庭转变的主要特征:在家庭转变的初始阶段,家庭平均规模趋于扩大,大家庭数量有所增加;在家庭转变的后期阶段,家庭平均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趋于核心化。[10]而且家庭规模变化影响着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的转变。陈云桥﹙2009﹚、胡湛和彭希哲﹙2012﹚等指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中国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逐渐简化,传统家庭的生产职能、赡养职能、家庭教育功能趋于弱化。
本章研究表明,农村家庭户均人口逐渐下降,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传统功能部分丧失。
首先,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图2—2表明农村户均人口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07年农村家庭户均人口为5.11人,随后逐渐缩小,到2013年达到户均人口4.42人。本章数据显示2010年户均人口4.72人,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均人口3.1人相比,高出1.62人。在未来随着农村人口的进一步转移和社会经济转型,农村家庭规模会不断缩小,以核心家庭为主体,这与全国户均人口的整体变动趋势一致。
其次,家庭结构不完整,传统家庭功能部分弱化。随着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对家庭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弱化了家庭主要功能。本章调查显示,在农村几乎80%以上家庭有外出劳动力,对有外出劳动力的家庭进行分析发现:外出劳动力中依然以男性为主,比例从2008年的63%上升为2010年的67.06%,虽然女性外出比例有所上升,但也只占到30%左右。2010年调查数据表明:在已婚家庭中,夫妻共同外出的比例为40%,而60%的家庭只有男性外出,女性则留守在家中;在已婚外出家庭中,带孩子一起出去的只有6.03%,大部分孩子留在农村,并且在外出家庭中由老人照顾孩子的比例为31.93%。这些数据表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农村家庭结构不完整,从而造成传统的家庭功能弱化,包括:夫妻失去感情交流平台,家庭代际间的情感关怀不够,家庭成员间的生活互助受到影响;家庭的教育功能部分丧失,家庭赡养功能弱化,农村养老面临危机,这不仅影响农村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且给社会保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图2—2 户均人口变动(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