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隔离与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书重点是在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外来人口在其中的城市空间分配问题,并分析空间隔离对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基本思路如下:第一,从现实出发提出研究问题,并对主要概念和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本书的视角;第二,从历史的角度对西安城市空间演变做一回顾和梳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城市空间格局及不同群体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及可能存在的空间隔离;第三,利用统计数据,从宏观的角度对现阶段外来人口在西安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空间隔离进行描述分析;第四,进行实证研究设计,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收集详细的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空间数据;第五,在实证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在三个维度上的空间隔离;第六,分析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的现状,从分层次和总体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分配,最后以空间隔离为自变量,以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水平为因变量建立模型探讨空间隔离程度对外来人口城市融入水平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见图1—3)。

img

图1—3 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综合使用人口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的方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具体方法为:

1.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关研究领域大量现有研究文献,将其归纳、总结、分析,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把握这一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研究趋势和研究不足,为本书提供一个坚实的资料基础和研究起点。文献研究部分还包括对已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其中主要是对西安市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西安历年统计年鉴以及前人成果中的与本书相关数据的筛选、汇总和处理。

2.社会调查

通过用问卷法对外来人口和城市居民的人口学特征、空间隔离状况、城市融入状况进行调查,从微观层面上收集被调查者的有关信息。从过程上来讲,经过方案讨论、设计问卷、试调查、修改问卷、正式调查五个步骤。在问卷的具体发放过程中,采用的是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法,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和填答效果。

访谈有助于获得比较深入、生动的资料,运用访谈法,对外来人口和城市居民的隔离状况和融入情况进行细致了解,分析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意义。

在调查过程中还配合使用观察法,对调查对象的语言、动作、外表及其所处环境进行观察,一方面可以帮助调查者甄别调查对象提供信息的可靠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直观的关于其职业、居住等方面的信息。

3.统计分析

通过对普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将其中有关外来人口部分与空间区划联系起来建立模型,描绘出外来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通过对实地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一般的统计描述,了解外来人口样本的基本特征及职业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分布情况,具体为:对外来人口和城市居民进行样本基本特征的描述,并进行比较,主要描述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务工时间长短(外来人口)、是否省内务工(外来人口)、户口迁入情况(城市居民)、户口迁入西安时间长短(城市居民)、户口是否省内迁入(城市居民)、居住及居住隔离状况、职业及职业隔离状况、公共空间使用情况等,主要是计算频次和百分比,方法为频次分析法。

通过相关分析,了解外来人口和城市居民的人口学特征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具体为:将两个关键自变量职业空间隔离、居住空间隔离与个人特征、职业有关特征、居住有关特征等进行相关分析,了解空间隔离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分析对外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具体为:纳入控制变量的基准回归模型Y=β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模型中的Y(因变量)为城市融入,本书中控制变量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外出时间、是否有职业资格证书等。

加入关键自变量后各自对空间自变量与社会融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了解消除人口个体特征影响后空间因素对社会融入的影响,具体模型为:回归模型Y=β关键自变量×关键自变量+β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本书的关键自变量为职业空间隔离和居住空间隔离,β控制变量为关键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外来人口经济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身份认同、社会距离等方面的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入总水平。

数据处理软件为Stata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