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鲜食葡萄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其易腐性特点却直接影响了鲜食葡萄的品质和经济效益。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鲜食葡萄种植规模和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冷链运输是确保我国鲜食葡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鲜食葡萄冷链运输的质量安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鲜食葡萄冷链运输技术和设施落后,大多数企业是将温度监测仪器置于车内,运输结束后人工将温度监测仪与电脑连接存储数据,以备查询;没有实现鲜食葡萄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对冷藏车厢环境状态的动态监测评价不足,损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等。这种管理滞后和运输监测技术落后状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需求。因此,重构鲜食葡萄冷链运输质量安全体系,完成鲜食葡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建设现代化的鲜食葡萄供应链,不仅可以提升我国鲜食葡萄生产与管理技术,提高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早日实现从世界生鲜农产品生产大国转变为世界农产品产销强国的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以鲜食葡萄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书的研究整体上按照“参数辨识—参数获取—参数估计—状态预测”的思路进行,在数据融合方面按照“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的层次进行。本书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第二章)从鲜食葡萄品质变化机理出发,对影响鲜食葡萄品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冷链运输过程需要监测的关键参数进行辨识,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第三章)基于热平衡理论分析冷藏车厢内温度场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基于多目标决策模糊物元法,对冷藏车厢内传感器的点位进行优化布置;第三部分(第四章)提出基于时间—空间数据融合算法的参数估计方法处理传感器采集的大量数据;第四部分(第五章)采用多变量灰色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冷藏车厢内环境状态进行准确预测,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对预警模式进行判别。
本书的研究是鲁东大学人文社科类引进人才项目(WY2014025)的研究成果,在后期成果整理过程中得到傅泽田、杜世纯、张小栓、邢少华、肖新清等的帮助与支持。
本书可以作为农业信息化、食品安全与管理、农产品保鲜等学科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虽然本书力求将最新内容提供给读者,但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真诚希望各方面专家指教。
刘静
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