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形态。正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作了题为《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讲话,再次重申:“全党同志一定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为之付出全部智慧和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又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的自身“特色”。中央号召全党“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从突出重点的视角,要求全党付出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那么,如何从系统整体的视角,再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呢?
任何事物都有其形成发展过程,又都是内容和结构相统一的系统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表现为创建形成“特色”、内容结构“特色”、系统整体“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主要由旗帜、理论、道路、制度、理想、实践、建设主体七个方面组成,与此相适应,其内容结构“特色”又包括旗帜特色、理论特色、道路特色、制度特色、理想特色、实践特色、建设主体特色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整体“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乘胜前进的伟大事业。
旗帜指引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加之人口众多,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任务很重,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始终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始终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化趋势日趋加剧,社会思潮繁杂多变,中国的国内思潮与国外思潮频繁互动,历史思潮与时代思潮相互交融,“左”的思想与右的思想不时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要在各种思想诱惑和思潮诱导中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排除干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制度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政治格局、经济格局不断地变动调整,国内不稳定因素与国外不稳定因素、可预见的风险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同时并存,处理不好,化解不利,就会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作用。
道路领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引发展方向,引领发展航线。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才选择的正确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是人民幸福之路,也是民族复兴之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能回到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更不能走资本主义“邪路”,而必须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前进。
理想支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能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齐心协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还可以转化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今中国人民的一种追求和愿望,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尽管这一理想高于现实的建设实践,但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可以把它转化为将来的现实。现在已经明确了将来转化为现实的步骤,即到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历史伟业。党的十八大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历了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位一体”建设实践,再到“四位一体”发展布局不断深化和不断拓展的发展过程,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布局,科学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主体。长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尊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克服艰难险阻,拓展前进的道路,忠贞不渝地建设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系统整体,是由诸多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形成的科学体系。尽管学术界和理论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多个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已经形成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支撑点是它的构建机理、有机构成和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理论、道路、制度、理想、实践、建设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特色”。
作者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