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学术界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现状

近年来,以网络、手机、新型电视为主要类型的新媒体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研究受到社会各界、学术界的重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相继发表。从2014年上半年所能查到的国内资料看,以此为主题的专著不多,仅王学俭、刘强的《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王虹、刘智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陈志勇的《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赵敏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四部;但是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比较多,据知网的数据,从2004年开始至今有395篇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2010年之后,其中,关于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有93篇之多,硕士论文也有7篇,博士论文1篇。概括而言,目前国内学界对本课题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关于新媒体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新媒体,国内学界认为这是一个跟传统媒体相对的概念,并从内涵与外延的角度来加以界定。

1.内涵与外延

新媒体(New Media)作为新生词汇,这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EvR(电子录像)商品开发报告中首次使用。在他的这份报告中,新媒体被定义为传播领域的概念,指的是利用了数字、网络、移动等技术得以实现信息交流、共享。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且具有争议性的传播用语,新媒体在一部分国外研究者和媒介机构看来,和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概念架构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差别。

在我国学术界,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不同阶段不同研究者的理解不同,呈现出混乱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我国兴起,新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的代名词。陈晓宁的《试论新媒体》是中国新媒体研究初创期试图对新媒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深度论文,该文对作为新媒体形式的网络媒体进行了定义,并对其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中指出新媒体,即网络媒体。[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报纸,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数字媒体或称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了具有报纸、电视和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2]湖南理工学院徐振祥将其定义为“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新媒体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就存在着范围过宽的问题。他站在互动传播的立场上认为,目前所说的新媒体应以更为严格清晰的逻辑表述为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其新也应该从时代和国际范围内来理解和应用,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内,如车载移动电视、列车电视等,在国际上就早已出现,事实上已经是旧媒体而算不上是新媒体。在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匡文波认为新媒体可以界定为: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在具体的外延上,则包括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网络电视三种类型。[4]关于新媒体类型划分方面,在宫承波的《新媒体概论》、石嘉的《新媒体概论》和王长潇的《新媒体论纲》中,新媒体被大致分成网络、手机、户外新媒体以及包括搜索引擎、(微)博客、播客、维客、IM(即时通讯)及群组、BBS论坛、SNS、虚拟社区等在内的衍生新媒体。这些表述虽然相对清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互联系的定义之间的逻辑混乱现象,但是却始终解释得具有针对性和相对性。

徐振祥认为新媒体种类很多,主要有博客/播客/维客、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I、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简易聚合、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是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和新的信息服务方式。[5]蒋宏认为,新媒体包括了有线电视网、光纤电缀通信网、互联网、多媒体信息、卫星直播电视系统、手机短信以及依托数字技术播放网络电视、广播网等。[6]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宫承波认为,新媒体外延种类上则包括了网络电视、网络博客、搜索引擎、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手机报、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从传播学视野来看,新媒体外延可以分为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新兴媒体是新媒体的典型形态,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互动性)电视媒体为代表,它们依托全新的传播技术,改变传播形态,强调体验和互动。新型媒体包括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等,这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托新技术衍生而来的,其传播形态并没发生根本的改变,但是信息质量获得提高,传播范围更加宽广,到达了以前无法覆盖的区域。[7]

总之,对于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从现在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并没有定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学者们给予的定义可以找到如下共同点: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并因为具有时间性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概念。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性的概念,并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而种类越发丰富。新媒体的概念和内涵在不断更新,新媒体从20世纪90年代发端于网络媒体至今,经历了很多,形态日渐增加,因此,我们能得出如下结论:新媒体并不等于网络媒体,应该说网络媒体带来了媒介的革新,现在也只是众多新媒体的形态之一。理清新媒体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将有助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新媒体的特征

学界将其特征主要集中在新媒体的开放性、即时性、无障碍性、交互性、便携性等。宫承波关于新媒体传播个别特点的解读为我们打开了视野,他认为新媒体具有超媒体性(在多种媒体中非线性地组织和呈现信息)、个性化信息服务(新媒体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信息终端在网络中的画定地址,如IP地址、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信息传播者可以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受众传播信息,同时,受众可以定制、选择和检索信息)、虚拟信息传播(数字化信息以比特即0或者1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和传播,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这种排列来修改信息甚至制作虚拟的信息,如修改文本、图片、声音、影像甚至制作特效、动画、游戏等)。[8]复旦大学汪頔认为,新媒体具有“泛化”和“碎片化”的传播特点,提出传播层级、传播关系泛化和传播主体泛化;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渡期的社会,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社会的“碎片化”: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正在逐步瓦解,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代之以一个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9]

学者们对于新媒体的特征的描述和解读,让笔者思索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们如此痴迷于新媒体狂欢。新媒体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人们差异化的诉求,比尔·盖茨关于以下情境的描述就说明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正在观看新闻,你看到一个你不认识的人与英国首相走在一起,你想知道她是谁。你用电视的遥控器指着这个人,这个动作就会带给你关于她的小传,还有最近出现过她的其他新闻报道名单,指着名单上的一件东西,你就能阅读或观看它,无数次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搜集视频、音频和文本信息。[10]客观上,新媒体的这些特征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提供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视域。

(二)关于新媒体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

新媒体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占领了大学生受众市场,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1.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

新媒体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大学生群体,并成为他们获取知识、表达个人意志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2012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25周岁以下)网民规模已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占青少年总体的64.4%。手机是青少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终端。截至2011年12月,中国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达1.85亿人,同比增长8.9%。中国青少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达80.0%,高出整体网民的平均水平(69.3%)10.7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生占青少年上网群体的13.6%,大学生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表现活跃,所有网络应用的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平均水平,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商务类应用方面,大学生网民表现较活跃,其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使用率分别达92.3%和85.4%;网络音乐和视频使用率分别达88.8%和78.9%;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使用率分别达到95.1%和82.7%;在商务类应用上,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也分别达64.9%、58.6%和58.4%。[11]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娱乐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2.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新媒体而日趋个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体现了大众参与的“草根性”特点,参与者的草根性和信息的无屏障性,改变了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交互式学习的分量逐渐加大,且带有个性化趋向,在价值取向方面则表现出多元化、自由化、现实化和个体化特征。钱文彬指出,借助于网络、手机短信、QQ、BBS、E-mail,(微)博客等新媒体,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觉轻松和便捷,解决问题的预想方式更趋自由;新媒体对大学生性格塑造影响深远,大学生日益追求和展示个性。[12]

3.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双刃剑”作用

曹凤才、田维飞认为,新媒体能满足大学生对娱乐和消费的要求,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特征,容易引发受众信任危机及人格障碍,同时大学生对新媒体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存过度。[13]汪頔则分析了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找出了新媒体深受大学生喜爱并影响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价值选择的原因: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新媒体的技术要求相符、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动机与其自身心理发展需求相符、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和追求个性的性格与新媒体的话语权的阅众分享相符;新媒体的传播“去中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14]郁海波以盐城工学院为样本,在全面调查新媒体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现状的基础上,得出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较多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和手机在高校中的普及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如生物钟黑白颠倒所造成的上课无精打采,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情况突出等现象。[15]这些观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关于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关于机遇:新媒体能够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独特的视角

国内比较早关注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徐振祥指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快捷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边和平等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大为增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16]王焕成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新趋势,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国际化和民族化、社会化和主体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等诸方面双向互动、协调发展。[17]周静(2011)指出,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素材,多元的交流渠道畅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机制,多维的感官体验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18]沈阳师范大学王虹和刘智所著《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指出,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9]

2.关于挑战: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传播的技术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媒体素养要求。周静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更新速度慢,教育内容和模式陈旧,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缺乏相应的选拔和培训体系。[20]新媒体仍作为隐性教育资源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有效运用,访谈中,通过对江苏一些高校调查,在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建设时,一些高校并没有在学生中做充分的调研,只是想当然设定红色网站的内容、版式和栏目,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21]许多学者认为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对学生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间接的对话方式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载体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之一。杜亮探讨了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问题。他提出重视载体建设、加强专业队伍培养、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建构载体新阵地等对策。[22]李岩等人则具体分析了网上论坛、博客、网络游戏和手机等载体建设问题。[23]

从传播学角度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过程需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寇嘉认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上发生一定的变化,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应当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技巧、传播对象等多方面加强传播策略。[24]蒋义刚则从传播主体、客体、介质、环境方面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要素进行了类似分析。[25]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人际交流、娱乐和学习过程中广泛使用新媒体语言。语言传播也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平台。胡丹等人认为,要积极发挥新媒体语言的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广阔平台和丰富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6]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重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冯培认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从管束到激励的模式再造、从班级到团队的组织重构、从疏离到互动的文化整合的创新与变革。[27]

还有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信息监管机制建设以及受教育者角度探讨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郑元景认为,高校可以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打造复合型、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等三方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28]张军认为,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须转变观念,从接受主体角度出发,对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和接受规律进行研究,才能转化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动力。[29]

新媒体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媒体素养教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以该校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践为例,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网络活动中,关注其微观领域的网络行为,并在学生网络空间中建立权威的信息平台,做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对称,以实现对高校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30]张存凯等人主张,高校要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3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些学者探讨了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张兆文等人认为,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可以通过建设主题宣传教育网站、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拓宽师生信息交流渠道、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生活来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32]

如何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媒体素养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黄楚新认为,目前由于媒介素养不足而导致的各种青少年问题不时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过多消费媒介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工作,媒体暴力和色情信息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媒体和青少年自身共同努力。[33]徐振祥在《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文中提出,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新媒体知识教育、新媒体价值教育、新媒体能力教育和新媒体伦理教育等。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协调和配合,加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协调,同时又要根据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环境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有效实施。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的提高,则是应对挑战的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正确认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提高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育的能力和营造文明法制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将成为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合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然要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阚宝奎在《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年来充分利用学校网站这个网络平台,建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学在北航等学生交流教育的网络平台。网站把学生日常事务工作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在网站上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帮助,也能了解到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以及当前热点问题的正确观点。[34]

虽然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在近年有所突破,但在诸研究中,对如何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却涉及不多。

二 学术界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近些年来,我国学者迅速关注到了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及时做出反应,研究探讨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献逐渐增多,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从新媒体的基本认识入手,主要涉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包括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增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新媒体时代价值观教育等几个方面,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也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比较滞后,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研究主体方面,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研究,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性,忽略了与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研究者协同作战的课题性研究。

二是在研究内容方面,比较多的观点是以网络为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个别观点涉及新媒体的特征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层次及种类庞杂性,所以专门、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尤其表现在对如何利用新媒体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内容比较少地涉及。

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研究方法上更多的是经验性描述分析,缺乏一定深度的定量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发表的论文统计进行分析,发现大多论文都是经验性的描述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影响和提高实效性对策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重复性研究;即使有些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研究也只是简单地统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相关情况的数据,但缺少大学生对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定量统计分析,特别是缺少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是如何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数据。缺少这些数据的定量分析显然是流于形式而不得其要领。

四是在研究成果方面,大多研究零散化、局部化、经验化,缺乏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论著比较少见。尚未形成提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一方面,现有的研究注意到了新媒体时代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但是却没有注意到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理论相结合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是盲从的,成效不大。另一方面,如何将零散化、局部化、经验化的研究发展提升为体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的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挑战。

五是研究对象上更多的是笼统的一般性分析,缺乏纵深的针对性研究。研究者多从“高校大学生”这一研究对象出发进行分析,但却忽视了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的差异性。大学生有专科、本科、研究生之区别,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主体需求、价值观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对新媒体的认识可能也存在差异,而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法等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别。

六是更多的是从管理主体——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角度而非需求主体即大学生的角度谈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结合学生工作管理者、教育环境和大学生主体这三个变量进行分析研究。仅从学生工作管理者角度,而忽略教育环境、大学生主体的自身的特点或者将大学生客体化都不可能真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随着新媒体影响的不断扩大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研究领域将更加宽泛且更具有深度;二是在融合传统媒体长处的基础上,对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运用将更加广泛;三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否熟练掌握新媒体,将是提升其个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新媒体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将呈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具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