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发劣势理论的经济赶超战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中国面临的后发优势递减:重经济体制改革而轻政治体制改革的片面发展观导致国内出现严重的政府失灵,严重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加剧了社会不公;短视的唯生产力论也导致生态的严重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国内的生态与能源危机不断恶化;重物质文明而轻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理念则导致人异化的加深、文化的断裂,引发国内严重的精神危机。不断恶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能源危机使中国的工业化环境日趋恶化,后发劣势递增,现代化面临严峻挑战。然而,面对不断恶化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大部分国人并没有居安思危,反而盲目乐观,自我麻痹,大肆鼓吹盛世论、崛起论,似乎中国的现代化赶超已经指日可待。如果不对这些盲目乐观的思想进行深刻反省,不对中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后发劣势进行认真总结,并对中国过时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刻检讨,各种危机就可能不断恶化,使中国现代化出现逆转。

后发劣势的动态性、相对性与递增性等特点决定了经济赶超战略也必须随着现代化的高级化、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动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对于今天的后发国家来说,传统经济赶超战略已经失效,导致发展经济学的相对衰落,形成理论真空,使西方宣扬的新自由主义战略与东亚模式成为各后发国家争相模仿的对象。然而,由于忽视本国国情和发展环境的巨大差别,盲目的战略模仿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依附性发展和政府失灵,使后发国家的工业化遭遇严重挫折。如果不对传统经济赶超战略进行合理扬弃,突破新自由主义与东亚模式路径依赖的束缚,根据本国国情积极地进行战略创新,后发国家的经济赶超将变得更为渺茫。

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虽然有效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使人类从自然、社会的双重奴役中逐渐解放出来,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扩大了人的自由。然而,建立在极端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上的西方现代化也导致全球严峻的生态、能源与社会危机,缺乏制约的全球化也导致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危机的加深,使西方传统的现代化难以持续。尽管西方对传统现代化模式进行了一定调整,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这两种战略并没有突破传统现代化的片面发展观,也不能改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而不能根除各种危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关系,在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基础上实现全球协作,才能实现文明的持续。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本书从后发劣势理论角度出发,对传统经济赶超战略、传统现代化模式、中国的现代化困境进行了深入思考,得出了新型现代化是解决当前各种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而新型工业化与新型经济赶超战略是中国实现后发经济赶超有效手段的结论,并依此重构了中国经济赶超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