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

通过本研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将本科生学习过程引入教育过程之中,并使其重心由“教”过渡到“学”上,从而使本科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在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达到有机统一,体现大学本科教育的完整性,并且在对本科生学习过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高校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同类型的高校或不同类型高校的本科生的学习过程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大学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由此提出高校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研究。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本科生学习过程的内涵进行界定,即“是什么”的问题

本研究把本科生学习过程的概念的内涵界定为:“本科生学习过程是指在大学教育中,本科生(学习主体)在普通高校这个特定的环境(学习环境)中,在教师(学习主导)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自觉运用学习方式,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不断改变已有认知结构,创造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在四年的学习中获得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2.研究本科生学习过程的立论基础,即“为什么”的问题

本研究认为,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性的大学本科教育过程。构成完整性的大学本科教育过程的理论依据是:大学本科教育过程是由本科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从本科生学习内容的基础性与专业性、学习的阶段性与过渡性以及本科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都要求大学本科教育过程具备整体性。

本研究认为约翰·S.布鲁贝克提出的“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经典理念,通过学者薛天祥的“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论证,即由本科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教学过程相结合构成大学本科教育过程,其中本科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基础。因此,本科生的学习过程是完成高深专门知识的研究这一经典理念的具体体现。

本研究认为“以生为本”的理念是突出以本科生为中心、强调本科生的学习过程的理论基础,本科生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大学本科的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所以通过对本科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是实现大学本科教育最终目的的前提与基础。

3.研究本科生学习过程的现实状况,即“怎么样”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学习过程的现状的调查,即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当今我国高校中的本科生的学习现状,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同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4.分析本科生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实施,即“怎么做”的问题

通过对本科生学习过程现状的了解,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同时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学习、高校管理以及高等教育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三 研究思路

首先在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对本科生学习过程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其与教育中其他类型过程的异同,总结其所具有的特征,确立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研究的理论基础。

首先,采用实证方法通过从三类不同层次的高校(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以专业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及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即“985工程”高校、除“985工程”外的“211工程”高校及一般地方高校)各三所,一共九所高校的不同科类的本科生进行取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科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教师、学习环境等基本组成要素及其之间关系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以期找出影响本科生学习过程因素,力图发现并总结出某些规律性结论。

其次,利用所发现和总结的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学生学习过程、改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以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建议。

四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思路,把网上资源、书籍作为主要的文献来源,收集国内外有关本科生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资料,在阅读、整理、归纳、分析这些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充分的吸收、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

针对本科生学习过程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本科生学习过程及基本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发现本科生学习过程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按照所研究的内容设计调查提纲与问卷,并经过初测,根据初测结果修改问卷,保证正式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正式问卷施测完后,计算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为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提供依据。同时对三类不同层次的高校(“985工程”高校、除“985工程”外的“211工程”高校及一般地方高校)的本科生、高校教师进行小范围深度访谈,从学习者和教师角度探究学习者、教师、学习环境等要素在本科生学习过程中地位与作用及其之间关系。


[1] [美]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104页。

[2] Lavin,D.E.,The Predicion of Academic Performance,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65,p.98.

[3] Duffy,T.M.,& Jonassen,D.H.,ConstructivismNew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 Technology,In T.M.Duffy & D.H.Jonassen (Eds.),Constructivism and Instruction Technology:A Conversation.Hillsdale,NJ:Erlbaum,1992.

[4] Marton,F.,Dall'Alba,G.,& Beaty,E.,Conceptions of Lear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Vol.19,1993,pp.277-300.

[5] Marton,F.,& Saljo,R.,Approaches to Learning,In F.Marton,D.Hounsell & N.J.Entwistle (Eds.).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Studying in Higher Education,Edinburgh,Scottish Academic Press,1997.

[6] Schunk,D.,& Zimmerman,B.J.,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7] Winne,P.,Experimenting to Bootstrap Self-Regulated Learn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Vol.89,No.3,1997,pp.394-410.

[8] Perry,N.E.,Phillips,L.,& Lynda.H.,Mentoring Student Teachers to Support Self-Regulated Learning,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Vol.106,No.3,2006,pp.237-254.

[9] Dall'Alba,G.,Foreshadowing Conceptions of Teaching,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Vol.13,1991,pp.293-297.

[10] Prosser,M.,Hazel,E.,Trigwell,K.,& Taylor,P.,A Phenomenographic Study of Academic' Conceptions of Sci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Learning and Instruction,Vol.4,No.3,1994,pp.217-231.

[11] Kember,D.A.,Re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Research into University Academics' Conceptions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Instruction,Vol.7,No.3,1997,pp.255-275.

[12] Entwistle,N.J.,& Ramsden,P.,Understanding Student Learning,London,Croom Helm,1983.

[13] Ramsden,P.,Learning to Teach in Higher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1992.

[14] Trigwell,K.,& Prosser,M.,Relating Learning Approaches,Perceptions of Context and Learning Outcomes,Higher Education,Vol.22,No.3,1991,pp.251-266; Prosser,M.,Hazel,E.,Trigwell,K.,& Lyons,F.,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Physics Concept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Vol.19,1996,pp.670-675; Trigwell,K.,Prosser,M.,Ramsden,P.& Martin,E.,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through a Focus on the Teaching Context,In G.Gibbs,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Oxford,Oxford Centre for Staff Development,1998.

[15] Fransson,A.,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IV-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Test Anxiety on Process and Outcome,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Vol.47,No.3,1977,pp.244-257.

[16] Meyer,J.H.F.,Parsons,P.& Dune,T.T.,Individual Study Orchestration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Learning Outcome,Higher Education,Vol.20,No.1,1990,pp.67-89.

[17] Entwistle,N.J.,Meyer,J.H.F.,& Tait,H.,Student Failure:Disintegrated Patterns of Study Strategies and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Higher Education,Vol.21,No.2,1991,pp.246-261.

[18] Prosser,M.Hazel,E.,Trigwell,K.,& Lyons,F.,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Physics Concept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Vol.19,1996,pp.670-675; Prosser,M.Hazel,E.,Trigwell,K.,& Lyons,F.,“StudentExperiences of Studying Physics Conceptsthe Effects of Disintegrated Perceptions and Approach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European Conference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August 1997,Athens.

[19] Marton,F.& Saljo,R.,Approaches to learning,In F.Marton,D.J.Hounsell,& N.J.Entwistle(Eds.),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Edinburgh:Scottish Academic Press,1984.

[20] Svensson,L.,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 in Learning,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Vol.47,1977,pp.233-243.

[21] Biggs,J.B.,Stud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Studying,Hawthorn,Vic.: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1987.

[22] Biggs,J.B.,Individual and Group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Vol.48,No.3,1978,pp.266-279.

[23] Vermunt,J.D.H.M.,Learning Styles and Regulation of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Towards Process-Oriented Instruction in Autonomous Thinking,Amsterdam/Lisse:Swets and Zeitlinger,1992; Vermunt,J.D.,Metacognitive,Cognitive and Affective Aspects of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A Phenomenographic Analysis,Higher Education,Vol.31,No.2,1996,pp.25-50; Vermunt,J.D.H.M.,& Rijswijk,F.A.W.M.,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kill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Higher Education,Vol.17,1988,pp.647-682.

[24] Guild,P.,The Cultural / Learning Style Connection,Educational Leadership,Vol.51,No.8,1994,pp.16-21.

[25] Collinson,E.A.,Survey of Elementary Students'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and Academic Success,Contemporary Education,Vol.71,No.4,2000,pp.42-49.

[26] 林秀莲:《我国研究型高校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

[27] 甄新武、杨春宏、饶桂生、吴长刚:《对大学生学习成绩规律的探索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28] 王锡范、徐绍军:《大学生学习成绩滑坡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9] 杜蓓:《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人格特征的关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30] 宋专茂、吴强、赵风雪:《大学生学习成绩与16PF测定相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期。

[31] 陈维真:《大学男女生英语成绩差异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32] 童帆:《大学生学业成绩的统计分析》,《统计新论》2005年第7期。

[33] 陆根书、于德弘:《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 周军铁:《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5] 林国耀:《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量表编制与现状测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6] 范起东:《四川省工科院校“90后”大学生学习观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7] 张志红、耿兰芳:《学习态度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0期。

[38] 褚祝杰、陈伟:《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大学生成长的关联分析》,《文教资料》,2005年第22期。

[39] 陆根书、韦娜:《大学教师教学观与大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0] 张希:《大学和谐校园与教师文化素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1] 赵伟:《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5期。

[42] 蔡明俐:《大学生学习环境资源管理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3] 唐梅花:《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4] 潘飞南:《大学生学习环境管理策略探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5] 俞雅芳:《论高校良性学习环境的构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6] 李燕:《现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大学物理研究性学习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7] 张思佳:《内地在读港澳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8年。

[48] 宋琦、刘晓玲、范国盛:《师范类理科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9期。

[49] 王普霞:《大学生学习方式差异研究及其对成绩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