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国际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建设发展历程

李永庆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是以俄罗斯联邦、东欧诸国和中亚五国等27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该所的前身——苏联东欧研究所,始建于1965年,当时隶属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所被勒令于1968年撤销,直到1976年才得以恢复。1981年转归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开始走向正轨。1990—1991年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和解体,使自建所以来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苏联东欧学科及其各个分支学科,受到致命性的冲击。由于这些国家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研究方向必须相应地进行转折性的调整;研究的对象由9个国家变成为27个国家;原有的学科设置有的被废止淘汰,有的需要重建,有的则需要合并重组。科研队伍也随着学科的变化进行了全所性的大调整。隶属关系的变更、对象国的急剧变化,研究所的名称也随之不断更迭,曾先后用名苏联东欧研究所、苏联研究所、苏联东欧研究所、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一个国家级大型研究机构四次更改冠名,这在社科院乃至国内外恐怕绝无仅有。尽管如此,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以下简称“俄欧亚所”)的学科建设还是取得了巨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如今,俄欧亚所已经发展成为学科体系比较完整、主要学科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科研队伍整体素质较强、拥有不少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的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它不仅为国内相同领域的学科建设(包括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发展对外关系、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 研究所的建立和四次更名

(一)建立研究所是时代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局势出现了动荡、分化和改组的新局面。在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反帝、反修和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建立反帝统一战线的三大任务。新形势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周扬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就新形势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发表讲话。他指出,在加强对我国现实问题研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世界各国现状的研究和对国际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经验的研究,必须对国际斗争中的各种力量,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他列举了应着重研究的四大国际问题。其一是,需要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新问题、新经验,研究社会主义国家正面和反面的经验,研究现代修正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表现。并强调指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编写世界历史,我们不能满足于袭用外国学者编写的世界历史;对西方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的历史学者歪曲世界历史,我们应当给以严正的实事求是的批判[1]

当时,我国学术界在对包括苏联东欧在内的国际问题的研究尚比较薄弱,必须予以加强。

1963年12月1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集有关外事部门负责人会议,讨论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问题。毛主席在看了会议作出的《关于加强研究外国工作的报告》之后,作了如下批示:“这个文件很好”,并以宗教研究为例,建议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进行研究、批判。

会议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外国的工作,虽然做出不少成绩,但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不能很好地为国际斗争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一是由各有关部门分别负责,充实和新建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所,逐步做到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去研究。

在这些准备新建的研究机构中,包括建立苏联东欧研究所。该研究所以研究苏联为主,同时研究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东德、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接到建所任务之后,于1964年6月将研究所的筹建计划报告给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并得到批准,于1965年6月30日正式成立苏联东欧研究所。

(二)研究所的四次更名

第一次更名。新成立的研究所,所址设在北京西颐宾馆,后迁至张自忠路3号东院。研究所临时编制为60人,人员调自各地。研究所成立不久,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1968年以精简机构为由撤销研究所,1969年全所下放农村办“五七干校”。后来于1976年恢复研究所。中联部根据当时的国际斗争需要并考虑人员情况,对研究所机构作了适当调整。因苏联是“一霸,是修正主义的头子”,因此取名为苏联研究所。

第二次更名。1980年12月,中联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说,为了加强对国际问题研究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便于对外进行学术交流,拟将中联部所属的苏联研究所等三个研究所自1981年1月1日起全建制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个报告得到中央批准。研究所从1981年1月1日起,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

第三次更名。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苏联”这个国名不复存在。它的15个加盟共和国都成为独立国家。除5个中亚国家之外,俄罗斯、乌克兰等10个国家均在欧洲东部地区之内。“东欧”这个地理概念涵盖了上述10国的地理范围。当时,我国外交部、新华社等单位也用“东欧”这一概念泛指原来的苏联东欧国家。因此,把上述10国划归“东欧”这个地理范围是适宜的。东欧和中亚这两个地理概念合在一起可以囊括“苏联东欧”这个概念所指的地域。于是,研究所向院领导打报告,要求将苏联东欧研究所改名为东欧中亚研究所,简称“欧亚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92年1月29日批复,同意将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第四次更名。上述名称用了将近10年。但是,这个名称没有将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俄罗斯联邦显示出来。俄罗斯联邦在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经济军事力量最强,国际影响力最高。而在实际工作中,研究所的主要力量均放在对俄罗斯的研究上,有关俄罗斯的研究成果也最多。因此,在研究所的名称中,应将俄罗斯这个研究对象凸显出来。国际友人也多次提出类似的建议。于是,2002年10月,经院领导同意,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简称“俄欧亚所”。

二 办所方针和学科建设与发展

俄欧亚所是政治性、时效性很强的研究单位。它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根据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进行工作,为中央服务,为社会服务。但在不同时期,由于受我国与对象国国家关系的变化、对象国本身的变革以及我国国内改革进程的影响,研究所的办所方针和学科建设也有所变化。其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中联部时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时期。在前一个时期,其方针任务是为反对修正主义和反对霸权主义斗争服务;在后一个时期,为适应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的内政外交服务。

(一)研究所的初创准备阶段(1965—1980)

苏联东欧研究所筹备建立之时,正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大论战激烈进行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共产党是修正主义、分裂主义,苏联已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资本主义已经复辟。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建立的苏联东欧研究所,其方针、任务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搜集和掌握大量资料,有计划、有重点、有系统地调查研究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党务和各国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主要情况,做到及时回答中央提出的问题,完成交办的任务和完成规定的经常性研究计划,在反修斗争中做好党中央和政府的有用的战斗工具。

新成立的研究所,实行所、部、组三级管理。全所设立苏联、东欧和编译资料三个部。苏联部设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对外关系四个组。东欧部和编译资料部因人员不足暂不分组。研究课题有苏共领导层的内部斗争、人事变动、理论观点、外交活动、方针政策、经济困难、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情况等。

初创阶段的研究所,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业务人员大多没有搞过苏东问题研究。既无现成资料,也无历史资料,一切从头开始。当时的任务是培养干部,了解熟悉苏联东欧各国情况,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况且建所不久,研究所就因“文化大革命”停办。因此可以说,学科建设仅仅是搭起一个苏联东欧学科的框架。

1976年恢复苏联研究所,设立的机构有综合组、编译组、国际组、政治组、经济组、图书资料组和办公室等。任务是密切联系国际斗争,以国际上的反修反霸斗争为主。研究工作以现状、基本情况为主,以革命问题为中心,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同时也根据上级意图制订并执行自己的研究计划,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一事一报。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学科建设意识非常淡薄。

(二)苏联东欧学科建设迅速发展阶段(1981—1991)

研究所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之后,其工作出现了较大变化。第一,它由一个中央机关附设的封闭性研究单位逐步向开放型的学术研究机构过渡;第二,扩大服务范围,既为中央服务,也为社会服务;第三,适应我国的内政外交方针,既为我国的对外政策,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第四,强化研究所的特点,注重学科建设、基础研究、系统研究和理论研究;第五,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同步,按中国社会科学院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制订自己的五年科研计划,一步一个台阶地向高层次发展。它的学科建设经历了苏联东欧学科、东欧中亚学科和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三个阶段的调整。

1.办所方针的两个变化

在这个阶段,研究所的工作方针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不再把苏联当作敌对国家而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来研究,不单纯从斗争的角度,而是从借鉴、参考的角度来研究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和教训;二是研究工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研究所建所以来研究工作方针的第一次调整。

研究所在这个阶段制订了“六五”和“七五”两个五年计划。在这十年中,研究所逐步从对苏联东欧国家的一般动态研究转向对它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基础研究和系统研究,逐步开展了对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外关系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

1981年,中苏两党之间的论战势头减弱,但仍在继续。当时,中国把苏联视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要进行反对包括苏联在内的国际霸权主义的斗争。在这一年,我国开始执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所制订的第一个五年科研计划——“六五”科研计划(1981—1985)规定的研究所的方针任务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密切联系实际,对苏联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国际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服务。

“在研究工作中,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实际情况的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现状研究与系统的历史研究相结合;国别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科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这个计划是研究所后来制定办所方针的基础,其后每五年制定的办所方针都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加以修改完善而形成的。

在“七五”计划期间,中苏关系逐渐好转,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989年5月访问中国,中苏关系正常化。这个变化反映在“七五”计划中。该计划基本延续了“六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做了五点补充。

第一,明确研究所的工作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此,一要研究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二要研究如何处理好同上述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的建设争取一个良好的和平国际环境出谋献策。

第二,把研究所的服务对象扩大为两个,一是为中央服务,即为中央的决策提供信息、事实和理论依据,为上级和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咨询服务。服务形式主要是内部研究报告;二是为社会服务,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高全民族文化、为促进我国人民对苏联东欧国家的了解、为发展我国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服务。论文和专著是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

第三,强调系统研究和现状研究是统一的整体。不管从事基础研究还是历史研究,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直接或者间接地为现实服务。要改变缺乏深度、就事论事的“狗熊掰棒子”式的跟踪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研究,都要体现出系统性和理论性。

第四,对苏联东欧各国国内建设、改革和对外政策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基础研究,并从理论高度作出自己的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五,贯彻正确的治所治学原则。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科学、讲实话,排除“文化大革命”遗留的“左”的干扰,避免主观片面和武断,实行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反对学术压制和专断。

2.苏联东欧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1)苏联东欧学科的设置

这个时期的研究所,按学科原则设立苏联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理论四个学科和相应的研究室,按地区原则设立东欧学科和相应的研究室,形成苏联东欧学科。另外,设有编译室、图书资料室和两个刊物:《苏联东欧问题》(双月刊)、《苏联东欧问题译丛》(月刊)。

在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特别是“七五”计划期间,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改进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建设。

第一,适应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根据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选择对象国发生的值得我们重视的重大课题。

第二,加强科研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集中力量完成院重点和所重点课题。

第三,认真做好研究报告,鼓励科研人员向中央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提出对策和建议。

第四,将编译室改名为情报研究室,将工作重心由以翻译、编译为主转向动态研究。

第五,为适应对外开放,帮助企业“走出去”,成立中国苏联东欧经济贸易咨询中心。

第六,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送出去,请进来,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和科研能力,改善科研队伍的素质结构。

(2)研究方向、任务和成绩

在这个时期,研究所配合国内体制改革、两个文明建设和对外政策的需要,根据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的具体任务,对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关系理论和实践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苏联政治研究室的研究课题有《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体制中的若干问题》、《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民主和法制问题》、《安德罗波夫时期的苏联国内政治形势》、《苏联政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苏联经济室的课题为《苏联经济概论》、《苏联经济发展战略》、《苏联当前经济理论问题》。苏联对外关系研究室的课题有《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80年代的苏联对外政策》、《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本国经济》、《苏联对外政策的历史形成和理论依据》。苏联理论研究室研究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苏联政治经济模式,研究课题有《苏联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综述》、《列宁关于反对国家官僚化的理论与实践》、《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概述》、《苏联的精神文明建设》。东欧研究室的课题有《东欧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研究》、《东欧国家体制改革研究》、《东欧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在这十年间,研究所撰写了大量的内部报告、论文和20余部专著。主要成绩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苏联东欧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有关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实施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些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和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苏联概览》、《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十年》、《苏联经济概览》、《苏联经济:管理体制与主要政策》、《东欧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研究》、《苏联这样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研究报告》、《东欧国家经济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安德罗波夫上台以后苏联意识形态工作的若干动向》和《关于苏联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等等。

第二,对苏联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基本国情和对外关系做了较为全面、实事求是的研究,为重新探讨苏联的社会性质和研究我国对苏关系及整个对外政策的调整问题提供了大批参考资料。如《苏联经济政治发展情况》、《关于我国对苏美日政策的几点想法》和《苏联全球战略问题》等。

第三,对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及其具体政策进行了研究,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了咨询和参考资料。如《苏联的投资政策》、《苏联的科技发展政策》、《苏联东欧国家的政府机构改革情况》和《东欧国家个体经济雇工情况》等。

第四,编写、出版了一批关于苏联东欧国家基本国情的工具书。

(三)学科设置大变动、大调整阶段(1992—1998)

苏东剧变,给研究所造成了很大冲击,致使研究所不得不调整研究方向、废除原有学科并建立新学科。这是办所方针和学科建设的第二次大的调整。

1.调整研究方向,大力发展对东欧中亚地区各国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改变了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苏东剧变之前,重点研究的是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如何发展同它们的友好关系。剧变之后,则要研究苏东国家剧变的原因、各个新独立国家的基本国情、各个国家的走向及其对所在地区和世界格局的影响、如何塑造我国与它们的友好合作关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如何开展同它们的经贸关系,等等。

苏东剧变,对研究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所面临着新的更大的考验。为此,学科设置进行了很大调整。

2.废除原有学科,建立东欧中亚学科

苏联东欧的剧变使研究所的研究对象国由9个变成了27个,而且绝大部分是新独立的国家。为适应这个变化,研究所于1992年5月对全部学科和研究室进行了调整:撤销原有的苏联东欧学科及其各个分科,设立东欧中亚学科及其相应的各个分科和研究室。按国别原则组建俄罗斯学科及其相应的研究室,按地区原则组建中亚学科及其载体中亚研究室(中亚五国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组建新的东欧学科及其两个相应的研究室:第一东欧研究室(研究对象为波兰、匈牙利等原东欧国家)和第二东欧研究室(研究对象为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摩尔多瓦)。

第二次学科调整是在1994年10月。研究所根据1994年院工作会议和院“关于开展学科情况调研,制定学科调整方案的通知”,于1994年10月30日形成本所新形势下的学科调整方案。该方案确定了研究所的如下奋斗目标:把欧亚所办成重点突出、学科结构合理,在国内外同行学术界处于前沿地位的东欧中亚研究中心。为此,对学科做了如下两次大的调整。

第一,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将27个国家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重点研究对象,即对所在地区和世界形势影响重大且对我国有重要意义的国家。这类国家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第二类是我所对对象国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实力,对象国在所在地区和世界局势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学科予以保持。这类国家有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白俄罗斯;第三类是重要性不是很大,且研究力量力所不及的研究对象。对这些国家的研究,或合并,或代管。这类国家包括中亚研究室范围内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第二东欧研究室范围内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多瓦;第一东欧研究室范围内的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和阿尔巴尼亚。

对上述三类学科采取不同的支持措施。在资金、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配置等方面,向重点学科倾斜;对应予维持的学科,基本上保持现状;对应予合并的学科,不配置专门人员进行研究,而由重点学科“代管”。

第二,按照上述原则对研究室进行再次调整。为加强对乌克兰的研究,将第二东欧研究室更名为乌克兰研究室,研究范围不变。第一东欧研究室恢复原来的名称——东欧研究室,研究范围不变。其他研究室的名称和研究范围不变,这样就形成了东欧中亚学科及其相应的研究室:俄罗斯研究室、东欧研究室、中亚研究室和乌克兰研究室。

到了2002年,研究所更名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东欧中亚学科这一名称随之改为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同时,俄罗斯研究室又划分为俄罗斯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研究室,其他研究室不变。从此,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的构成包括:俄罗斯政治学科、俄罗斯经济学科、俄罗斯外交学科、中亚学科、东欧学科、苏联史学科、乌克兰学科、波罗的海三国学科。

3.研究方向与课题任务

“八五”计划期间,研究所确定了六个研究领域: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国家中长期形势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政治体制演变、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经济体制演变、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社会主义理论、东欧中亚国家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变化、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演变的历史教训。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关系、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开发及其国际合作、苏联民族问题研究、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理论的演变、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和实践等;承担了院重点研究项目5项即新时期的中俄经贸关系、东欧诸国发展前景、苏联东欧国家演变的根源及其历史教训等和所重点研究项目8项即苏联东欧国家剧变的背景和面临的问题、苏联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俄罗斯大中型企业经济机制变革等。

另外,研究所多次参加中央直接交办的重大科研任务,先后承担各类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70余项,完成并出版了专著72部,工具书23部,译著72部,另外,还撰写了大量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向国内介绍对象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方面,在研究和分析苏联霸权主义国内根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历史局限性、苏联东欧国家内外政策发展趋势、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以及如何构建中苏关系和中俄关系等方面,我所科研人员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观点和重要的政策建议,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赞扬。

“九五”计划期间研究所集中力量对下列五个方面的问题开展研究:第一,原苏东国家发生剧变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第二,俄罗斯东欧中亚27个国家的制度转轨;第三,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的对外战略及其对世界形势的影响;第四,中国同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的关系;第五,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的国情(列国志)。围绕前述五个方面的问题,申报和承担4项国家重点课题(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国家的经济转轨及其前景,苏联兴亡史,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前景,俄罗斯的对外战略)、6项院重点课题(苏东国家政治经济现状及前景研究、中苏关系历史档案研究、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对华政策与中俄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俄罗斯和当代世界、中亚五国及其与中国关系的研究、冷战后的民族主义:从巴尔干到帕米尔)以及18项所重点课题(苏东国家经济改革史、独联体及其发展前景、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政治体制转轨及其教训、中亚国家的转轨道路及其模式、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中亚国家的民族和宗教问题等)。

三 重点学科的确立、发展与现状(1998— )

“十五”和“十一五”计划期间,研究所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新目标和新任务,确立了研究所重点学科发展规划。

(一)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所

为办好研究所,繁荣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十五”计划,特别是2006年出台的“十一五”科研规划,总结40多年的办所实践,针对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各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需要,根据社科院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了研究所跨世纪发展目标:经过5年至10年的努力,把我所办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的研究机构。为实现这个总目标,将实现四个“国内一流”的具体目标:将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培养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一流的学术专家乃至大家;研究出一批对学科建设和国家决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一流科研成果;办好一流期刊,继续保持《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的一流地位,努力将《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杂志办成一流杂志。

实现上述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建设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8—2008年的重点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9—2014年重点学科规划发展阶段。

(二)重点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1998—2008)

研究所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设立重点学科的想法。“十五”计划期间是重点学科发展的起步阶段。俄罗斯学科和中亚学科于1998年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期“重点学科建设工程”。2002年俄罗斯政治学科和俄罗斯经济学科列入社科院第二期“重点学科建设工程”,2003年俄罗斯外交学科和当代中亚学科相继被列入院第二期“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从研究内容的专业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体系的系统性来看,重点学科取得了长足进步。重点学科科研成果数量大幅攀升,涌现出一批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国外相关学术领域开始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逐渐培养出一支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

研究所“十一五”规划对学科结构作了如下调整:

1.启动列宁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工程

研究所整合有关科研力量并吸收所外科研人员,以苏联研究室为基础,启动列宁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工程,使列宁主义理论和实践学科进入所重点学科系列。

2.实施战略分析与预测研究工程

为了更好地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研究所以基础理论为依托,以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为重点,形成多学科综合比较研究的高层次创新研究。为此,成立了俄欧亚战略研究室。

3.巩固传统学科,发展新学科和交叉学科

传统学科是指现有的学科。新兴学科是指突破对俄罗斯等国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的研究,开展对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科技和国计民生问题的研究。为此准备增设俄罗斯社会问题学科和相应的研究室。此举一是为研究俄罗斯的社会和民生问题;二是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治国思路提供相应的借鉴。交叉学科是指对俄罗斯等国的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的研究。随着中俄关系的发展和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完善,加强对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科技战略和政策的研究迫在眉睫。因此,研究所准备设立俄罗斯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问题学科和相应的研究室。

(三)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与发展阶段(2009—2014)

院“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100个左右的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学科,其中的1/3以上的学科要具有国际影响。研究所根据这一要求,按照“巩固、调整、发展”的原则,在社科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2002—2007年和2003—2008年)的基础上,结合本所实际情况于2009年8月制定并开始实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重点学科建设规划(2009—2014年)”。

这个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4点:

1.基本指导思想

第一,遵照学科发展规律,贴近研究所工作实际,体现改革发展的精神;第二,在保持学科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研究所原有的重点学科阵容;第三,根据研究所学科发展的特点,合理配置资源;第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鼓励学者潜心研究;第五,注重学术积累,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促进青年学者快速成长;第六,进一步提升研究所各重点学科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步建成堪称国内外的“一流学科”。

2.研究所学科布局的整体思路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下设8个研究室、9个学科,即俄罗斯经济学科、俄罗斯政治学科、俄罗斯外交学科、当代中亚学科、俄欧亚战略学科、中东欧学科、苏联史学科、乌克兰学科和波罗的海三国学科。这些学科按以下原则布局。

第一,学科布局采取按研究领域与按地区研究划分原则相结合。对俄罗斯联邦的研究,按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划分为三个学科并依相应的研究室作依托,而中亚、乌克兰和中东欧学科则按地区原则划分。

第二,现实问题学科的划分与历史问题学科的划分相结合。例如,苏联史研究室是研究苏联历史问题的,而其他研究室则是研究现实问题的。

第三,学科设置与国际接轨,即按照国际上大多数研究中亚国家的学科设置来建立当代中亚学科,其研究对象不仅覆盖中亚五国,还包括外高加索三国。

第四,乌克兰研究室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为研究重点,同时还兼管对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多瓦的研究。

第五,在确定所重点学科数量时,明确研究所在本计划实施的头三年保持原有院级重点学科的阵容,目的是让这些学科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发展。在所重点学科计划实施的第三年,将严格按照院规定的“重点学科数量一般掌握在三分之一左右”的原则,对上述学科进行中期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调整后的结果上报院审核批准。

3.规定重点学科在2009—2014年期间的具体发展目标

这包括各个研究室的主要研究课题,每个研究室和每位研究人员的科研计划、专业方向、学术专长和发展目标,各个学科的学术资料建设和科研手段现代化目标,各个学科的学术活动项目计划和各个学科人才培养计划。

4.发展重点学科的措施

(1)实行系统的重点课题工程,以重点课题带动重点学科;

(2)制定并实施学科和研究室管理细则,强化对重点学科的监督检查;

(3)制定研究所重点学科资助方案:A.俄罗斯经济学科、俄罗斯政治学科、俄罗斯外交学科和当代中亚学科为本轮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的首要资助对象;B.俄欧亚战略学科和苏联史学科为本轮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的第二资助对象;C.将中东欧学科、乌克兰学科和波罗的海三国学科列入我院特殊学科资助系列。

(四)四个重点学科的学术地位及状况

1.俄罗斯政治学科

俄罗斯政治学科的载体——俄罗斯政治社会文化研究室。2002年俄罗斯政治学科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俄罗斯联邦成为独立国家之初,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分析俄罗斯政治形势的走向,预测其发展的基本趋势。重点研究俄罗斯政治制度转型、国家权力体系建立、党派斗争等重大问题。该学科对苏联问题,特别是对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研究逐步深入,已经具有较大的研究规模和较高的水平。俄罗斯进入普京时期之后,随着俄罗斯政治形势的发展,该学科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层次不断深入,从起初集中研究联邦中央权力斗争扩展到对联邦制、地方问题、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党政体制、社会结构、社会思潮和社会文化等多个问题的研究,从一般的形势分析转向对俄罗斯发展的内在规律的理论探讨,进而对俄罗斯转轨和发展道路作出理论总结。随着研究对象本身逐渐成熟和相对定型,俄罗斯政治学科也随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体系更加系统和完整,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备。

该学科基本建成了俄罗斯总统、俄罗斯政府、俄罗斯地方、俄罗斯政党四个资料库。出版了十余部专著,如《俄罗斯十年》、《重新崛起之路——俄罗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叶利钦到普京:俄罗斯宪政之路》、《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最高权力的组合》、《俄罗斯之痛——“车臣问题”探源》、《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政治卷)》、《俄罗斯东欧中亚政治概论》等,发表了一系列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对俄罗斯重大政治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学术观点体系。2003—2009年,该研究室提出的内部报告达100多篇,其中获院优秀信息三等奖以上奖项的有20多篇。

“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点课题有三项:(1)俄罗斯民族与联邦制问题;(2)俄罗斯政治精英集团;(3)俄罗斯地方问题。2009—2014年应完成的项目有:院重点项目5个,院B类项目1个,所重点项目2个,成果形式均为专著。

2.俄罗斯经济学科

俄罗斯经济学科的载体是俄罗斯经济研究室,2002年被列入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1992年以来,研究室侧重基础理论、应用对策和基本情况方面的研究。注重从多个角度研究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俄罗斯经济转轨、当代俄罗斯经济、中俄经贸关系等问题。在研究工作中,立足于现状的全方位分析与研究,不仅从俄罗斯官方及民间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资料与分析报告着手,还从俄罗斯制度发展、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个领域进行分析。在进行上述基础研究的同时,对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动态跟踪也是该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2005—2009年,该室撰写的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有上百篇并得到广泛承认和充分肯定。有些报告直送中央,有些被选作高校教材,有些获省部级奖项,有些填补了学术空白。主要著作有《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成果奖)、《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俄罗斯人口安全与社会发展》、《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研究》、《重新崛起之路——俄罗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俄罗斯21世纪发展战略》等。

“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点课题有五项:(1)中俄发展道路比较;(2)俄罗斯经济增长模式及其中期发展前景;(3)俄罗斯经济竞争力和中俄竞争力比较;(4)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5)俄罗斯地区经济发展。2009—2014年应完成的项目有:院重大项目1个,院重点项目1个,国际学部项目1个,水利部委托项目1个,院青年基金项目2个,所重点项目3个。其中两项的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其他项目的成果形式均为专著。

3.俄罗斯外交学科

该学科的载体是俄罗斯外交研究室,2003年被列入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该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俄罗斯外交政策;俄罗斯全球战略;俄罗斯外交战略与外交文化;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俄罗斯的亚太政策;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政策以及俄美核裁军问题等。

该室在中俄关系问题、俄美关系问题、中俄美关系问题、独联体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已形成独特的优势。研究室撰写并出版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如《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能源合作》(获北京市优秀成果二等奖)、《新世纪中俄关系》、《中俄美在中亚:合作与竞争》、《苏联解体后的俄美关系:1991—2007年》、《普京执政八年》等,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反响。

“十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课题有四项:(1)独联体:俄美外交争夺走向激化;(2)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新阶段;(3)新世纪的中、俄、美三角关系;(4)俄罗斯发展战略和中俄关系。2009—2014年应完成的项目有:院重大项目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院重点项目4个,所重点项目2个,成果形式均为专著。

4.当代中亚学科

当代中亚学科的载体是中亚研究室。该室成立于1992年5月,是中国研究中亚问题的主要单位之一。中亚学科于1998年被列入院第一期“重点学科建设工程”,2003年再次被列入院第二期“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中亚研究室的研究对象国为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外高加索三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该室主要研究中亚地区的综合性和专题性问题,也重视国别研究。关注的重大问题包括:中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亚的区域合作问题;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定位;中亚地区安全、能源;大国在中亚的争夺以及“颜色革命”等。

同国内其他研究机构相比,本所中亚学科始终处在国内领先地位,已经在当代中亚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特色和优势比较明显。该室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和组织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多次出席有关中亚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在国际性研究机构和刊物上占有一席之地。中亚学科的学术地位得到国内外同仁的认可。赵常庆担任季羡林做主编的大型学术丛书《东方文化集成》中亚篇的分主编;赵常庆、孙壮志应邀担任伊朗、瑞典等国刊物编委;赵常庆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中亚研究所的创建并担任学术委员会中国委员。

该室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全面、系统和连续性是其特点。研究和选题始终紧跟国际形势,保持前沿,既有热点,又不跟风,实事求是,稳扎稳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专业特长。不少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中亚民族宗教问题、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等方面的见解,经常被国内外学者引用。主要研究成果有《简明南亚中亚百科全书》、《中亚五国概论》、《十年剧变——中亚与外高加索国家卷》、《中亚五国与中国西部大开发》、《阿富汗问题与中亚安全》,《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中亚民族与宗教问题》、《“颜色革命”在中亚》、《中亚人口问题研究》、《我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战略构想及政策措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等,还撰写了8部《列国志》。

“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点课题有六项:(1)中亚国家能源和交通研究;(2)中亚民族部落传统与中亚社会发展;(3)中亚的民族宗教问题;(4)中亚国家与大国的关系;(5)中亚各国与中国的关系;(6)中亚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机制。2009—2014年应完成的项目有:院重大项目1个,院重点项目3个,所重点项目9个。成果形式,一项为研究报告,其他项目均为专著。

(五)一般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现状

俄欧亚所的一般学科有5个:俄欧亚战略学科、苏联史学科、中东欧学科、乌克兰学科和波罗的海三国学科。

1.俄欧亚战略学科

为了贯彻落实2005年5月19日胡锦涛同志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讲话的精神,充分发挥社科院“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根据院主管领导的指示,本所于2006年9月成立战略研究室。其主要任务是就研究对象地区的重大战略问题、热点问题撰写研究报告,向中央提供政策建议。研究范围和任务有:开展对俄罗斯、中亚、独联体和中东欧地区的综合研究,把这一地区的发展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学科进行考察,对其他各室的研究起协调作用;对本地区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和战略研究;开展涉我问题的研究,其中包括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国家关系的研究,为中央及有关部委建言献策;组织编写一年一度的《俄罗斯东欧中亚发展报告》;设计、实施大型学术会议,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

主要研究成果有《俄罗斯东欧中亚发展报告》(四个)、《重新崛起之路——俄罗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防范与合作:苏联解体后的俄美核安全关系(1991—2005)》等。

俄欧亚战略学科在2009—2014年应完成的项目有:院重大项目1个,院重点项目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所重点项目1个,成果形式均为专著。

2.苏联史学科

苏联史是苏联研究室的研究领域。该室成立于2002年。主要研究方向有苏联历史、俄国历史、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该室自成立以来,已成为中国苏联史学界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列入“十一五”规划的《列宁主义理论和实践工程研究》中,该室承担主要任务。苏联室在中苏关系史、苏联通史、冷战史研究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成果有《斯大林与冷战》(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苏联与“波兰问题”》、《俄罗斯斯拉夫主义》、《国家杜马与近代俄国的立宪实践》等。

“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点课题有五项:(1)列宁主义理论及其在世界和苏联的实践;(2)马、恩、列、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俄国、苏联(俄罗斯)、东欧、中亚问题的有关论述;(3)苏联通史;(4)苏联共产党兴亡问题和苏联共产党的执政能力;(5)中苏、中俄关系档案和苏联历史档案。2009—2014年应完成的项目有:院A类项目1个,院重大项目1个,院重点项目1个,中央编译局项目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所重点项目2个。成果形式均为专著。

3.中东欧学科

中东欧学科的载体是东欧研究室。该室曾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随着冷战结束,东欧国家摆脱了苏联的控制,所处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德国实现统一,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解体导致了许多新独立国家的诞生,东欧研究室对象国的数目从8个增加到12个。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由国别研究转向综合比较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东欧国家剧变原因;东欧国家的政治转轨;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南斯拉夫的解体;东欧国家与欧洲的一体化等。东欧研究一直属于斯拉夫研究的范畴,2004年5月随着5个中东欧国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东欧研究也兼具欧洲研究的属性。

主要研究成果有:《东欧概览》、《简明东欧百科全书》、《南斯拉夫的变迁》、《中东欧与欧洲一体化》、《东欧经济改革之路——经济转轨与制度变迁》、《东欧国家的政治转轨》和12部《列国志》等。

该学科下述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处于前沿:中东欧国家的政治转轨;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中东欧国家与欧洲一体化;南斯拉夫解体与巴尔干冲突;巴尔干的欧洲化;全球化、转轨与中东欧国家的赶超;中东欧地缘政治的演化等综合性问题。

“十一五”规划期间东欧研究室的重点课题有五项:(1)东欧民族主义与冲突;(2)北约与欧盟东扩与东欧地缘政治的变迁;(3)东欧国家现代化道路研究;(4)东欧国有企业改造与金融改革;(5)国际治理与巴尔干发展前景。

4.乌克兰学科

乌克兰学科的载体是乌克兰研究室。该室成立于1992年5月,研究对象有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多瓦6个国家。

乌克兰研究室是国内该学科唯一成建制的研究室。它从较为薄弱的基础起步,研究层次逐渐深入,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研究重点已逐步从国别基本情况资料的收集和汇编,发展到形势跟踪研究、专题研究和专著的撰写并举;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政治、经济、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该室对乌克兰问题的研究,在国内乌克兰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乌克兰研究室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十年剧变——新东欧卷》、《乌克兰:东西方争夺的焦点》、《颜色革命中的腐败因素》、《乌克兰国情初探》、《乌克兰的综合国力和战略地位》、《乌克兰的昨天和今天》、列国志《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其中一些著作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对象国的好评。例如,列国志《乌克兰》、《白俄罗斯》出版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分别举行首发式,两国外交部部长参加了首发式并讲话,对这两本书予以高度评价。

“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点课题有四项:(1)中国与乌克兰关系研究;(2)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问题;(3)民主地区联盟的前景及其对独联体的影响;(4)大国博弈下的乌克兰。

5.波罗的海三国学科

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研究一直挂靠在乌克兰研究室。波罗的海是北欧贯通东西方的天然通道,因此,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东西方争夺的重点。自该三国加入欧盟和北约后,它们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21世纪初,波罗的海三国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了解的愿望日益增强,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合作更加富有成效。因此,加强对它们的研究,帮助中国政府、机构、企业和各界人士了解这三个国家,符合我国的外交政策与方针。研究所十分重视对这三个国家的研究,将该学科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发展规划。

乌克兰研究室在国内波罗的海三国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全室人员的努力下,完成了波罗的海三国学科的基本建设(基本情况资料的收集和汇编),研究层次逐步深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政治、经济、历史、国际关系、社会文化等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有《十年剧变——新东欧卷》、列国志《波罗的海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之路》、《波罗的海三国国情》等。由于资料、资金、研究手段和编制等原因,波罗的海三国学科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四 学科附设机构

(一)期刊建设

研究所有两个刊物:《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和《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1年创刊,双月刊,原名《苏联东欧问题》,内部发行。1992年10月更名为《东欧中亚研究》,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2002年10月改用现名。它是国家级学术理论刊物,以反映俄罗斯和中亚、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外交、民族等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己任,是我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学者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学术园地。

该刊自创刊以来,以其独特的风格——综合性、战略性、学术性、理论性、政治性和现实性赢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信任,受到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好评,是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刊物。该刊是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被收录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

该刊十分重视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坚持高品位,强调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在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加强了刊物的学术地位,提高了刊物在全国学术界的影响力。该刊刊发的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和有关学术前沿的文章中,有不少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论文。1999年《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作为唯一的国际问题类期刊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期刊奖。2002年在我院第二届优秀期刊评奖活动中获一等奖。2005年在我院第三届优秀期刊评奖活动中又获一等奖。此外,2005年还获得全国百种重点期刊奖。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是研究所主办的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经济问题刊物。其前身为《苏联东欧问题译丛》,创刊于1985年,月刊。该刊根据社科院1994年9月院期刊工作会议的要求,于1994年12月31日停刊,并在原刊的基础上改办为《东欧中亚市场研究》。创办《东欧中亚市场研究》是顺应我国同这一地区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需要。它于1996年1月1日创刊,同年4月正式出版发行,2002年10月,随着研究所的更名,改为现名。它重点刊登有关俄罗斯、中亚和东欧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市场资源、涉外经济政策和法规、投资环境和我国同它们经贸关系的信息和文章。它及时反映对象国市场经济的现状,突出信息性和可读性,及时跟踪和评析经贸热点、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动态等,努力把高层次的基础理论和可操作性的应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受到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好评。

它是我所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该刊侧重于应用性研究,既面向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又面向涉外企业领导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把面向社会、面向地方政府和企业作为办刊宗旨。该刊承接中国苏联东欧经济贸易咨询中心的职能,不断调整社会定位,积极发展同边境口岸城市的关系,为在俄罗斯、中亚和东欧国家从事经贸的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法律咨询,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2002年11月《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杂志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会、企业和企业家、各地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合作,实行理事会制。通过理事会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促进学术研究机构、地方政府及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我国同俄罗斯、中亚和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杂志与有关单位多次联合举办中俄经贸学术会议。如2003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新时期中俄经贸论坛”,2004年7月在俄罗斯海参崴举行的“普京第二任期内中俄经贸关系前景”和在哈尔滨举行的“振兴东北经济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等。

该刊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贸易经济专业核心期刊。

(二)信息化建设和图书资料室建设

俄欧亚所从1987年6月起,在社科院科研手段现代化领导小组和科研局的领导下着手本所的信息化建设,成立以所长为组长、图书馆工作人员为骨干并吸收研究人员参加的信息化实施小组。研究所于2003年入选社科院第二批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单位。该所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基本建设经费优先用于图书馆、阅览室、数据库和科研手段现代化建设上。

1.信息化建设

(1)建立研究所、研究室和学者个人三级数据库。研究所建设科研成果数据库、研究资料数据库。前者包括本所研究人员历年的科研成果(重点是专著)、《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数据库、《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杂志数据库。后者包括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外交、法律、军事、上海合作组织和音像资料7个数据库,有2G约3亿字的容量。研究室一级建立重点学科数据库和专题学术资料数据库,共17个,内容涉及俄罗斯的国家权力机构、政党、法律文献、经济发展规划、外交与国家安全、俄美关系、中美关系、俄罗斯与欧盟关系、苏联史文献和当代中亚。学者个人建设个人科研成果和科研信息数据库。三级数据库均已经建成。

(2)将研究所网站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专业网站。网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并经数次改版。网站专业性强、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设有“研究所”、“研究机构”、“科研人员”、“个人主页”、“科研管理”、“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学术资料”“俄罗斯国情”、“中亚研究”等窗口。点击率较高。

2.图书资料室建设

在图书资料室的建设方面,俄欧亚所的目标是,将所图书资料室和信息库建成国内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信息量最大的数据库,不仅要满足本所科研人员的需要,而且对国内外学者开放,成为招揽天下人才的“梧桐树”。

图书资料室设有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自动化部四个业务部。有以下四点优势。

第一,硬件设施齐全良好,馆藏图书报刊丰富。图书馆馆舍面积近500平方米。设有书库1个、过刊库1个、阅览室1个、图书资料检索室1个。目前在中外文图书库、报刊库中均配备大型移动书架,可藏书刊近12万余册。阅览室可供数十人同时查阅书刊资料,此外还配有计算机、复印机等供科研人员使用。

建所以来,图书资料室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从1965年起,图书资料室开始从苏联东欧国家订购书报和杂志。它保存着创刊以来的《真理报》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有关苏联、东欧、俄罗斯、中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和理论方面的图书和报刊,是中国收藏俄罗斯东欧中亚专业图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截至2009年,图书资料室共有图书6万余册,其中外文图书有俄、东欧各国、英、日、德、法等十几个国家的文种,共计4.5万余册,中文图书1.5万余册。中外文报纸杂志共有300余种,其中外文报刊160余种,中文报刊140余种。俄文报刊种类齐全,几乎涵盖了有关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领域的所有核心报刊,可为科研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二,多渠道书刊来源。图书报刊来源除了订购渠道以外,还有自己的交换渠道。自1991年开始,研究所先后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远东分院考古历史研究所、斯拉夫研究所、莫斯科大学、乌克兰科学院等单位签订图书报刊交换协议,每年交换报刊资料上百种。另一个重要渠道是,出国学术交流的学者和学习进修的科研人员经常为图书馆采购本所所需图书。

第三,馆藏纸质文献和电子信息文献并举。图书资料室的文献收藏以俄文书刊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历史、外交、哲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年鉴、手册、辞典等参考工具书及核心报刊已基本收齐。为优化馆藏文献的载体结构,在保证纸质文献的品种和数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图书馆馆藏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建成馆藏的中文图书、俄文图书、西文图书、《参考资料》全文、《东欧中亚研究》杂志俄文论文索引和中文论文索引、蓝皮资料、白皮资料、剪报资料等十个数据库,形成十张光盘,涵盖本所的各个研究领域。图书资料室对本所研究人员的研究专著进行了数字化,建立了研究所科研成果数据库并及时上网更新。

第四,现代化的管理、服务长足发展。图书资料室的现代化建设成绩明显,图书已实现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借阅、采访、编目、流通、查询等系统均运行良好。目前,正在继续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速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立虚拟数字化图书馆;强化网上服务,继续建设图书资料数据库和查询管理平台;实现图书资料查询、全文检索、借阅的数字化管理;完善图书管理平台,采用社科院ECO系统,全面提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水平;注重图书资料信息的跨平台连接,提高院内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水平;继续推进专业图书数字化建设,完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杂志和内部资料三个数据库的建设。

五 重要贡献,前景展望

多年来,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在党的领导之下,严格坚持为中央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所方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对外关系,为繁荣和发展全国的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表现如下:

(1)对国内苏联东欧学科和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苏联东欧所是20世纪60年代中央决定新建的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门研究苏联东欧国家的机构。它本身既肩负着重要的政治历史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沉重的开辟新学科、建设新学科的历史使命。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苏联时期,研究所的学科设置及其发展、学术研究及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大多具有开篇性甚至具有学科奠基性。在当时艰苦条件下推出的一批著作,如《苏联概览》、《东欧概览》、《苏联政治经济体制70年》、《东欧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研究》、《苏联国民经济发展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的演变》、《苏联经济改革的思路》、《苏联经济简明教程》、《苏联百科辞典》、《苏联农业经济学辞典》,等等,对当时全国苏东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个时候的苏东所被公认为是我国苏东学界的“国家队”。苏联东欧国家剧变后,欧亚所迅速建立起俄罗斯政治、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外交、当代中亚、中东欧、乌克兰、苏联、俄欧亚战略和波罗的海三国等一批新学科,如今这批学科已经发展起来,并已推出如上所说的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中东欧学科和乌克兰学科迄今仍是全国唯一成建制的学科。当代中亚学科已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领先学科,俄罗斯研究的三个学科在国内始终处于学术前沿,有的领域如俄罗斯外交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苏东剧变以后,欧亚所重点研究和探讨剧变原因,推出了《苏联剧变研究》、《苏联兴亡史论》、《苏联高层决策70年》、《冷战以后苏美争霸的原因》等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徐葵、张达楠还翻译出版了20几部国外探讨苏东剧变的译作,这些都对国内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有4部著作(包括2部译著)受到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重视和表彰。苏东剧变后,俄欧亚所在院的统一部署下,完成了24部《列国志》的写作并出版,这是国别研究的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我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欧亚所自建所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96名博士生和73名研究生,成为全国培养和输送学科骨干力量的重要基地之一。欧亚所的学刊,一直是国家级核心期刊汇集和展示全国学人优秀学术作品的园地。欧亚所的图书馆是国内同类学科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科研辅设机构,每年都接待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读者。

(2)为党和国家发展对俄罗斯东欧中亚各国的关系出谋献策,为我国政府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提供理论、信息依据。其成果有:学术专著230部、专题研究论文1645篇、内部研究报告1732篇,总字数达1.5亿。在苏联时期,由于中苏关系持续恶化,我国曾一度将苏联视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研究所围绕苏联社会性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最终以内部研究报告形式撰文呈送中央,认为经过认真深入研究和论证,苏联依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对转变对苏联社会性质的看法以及后来制定中苏关系正常化政策起到了理论支撑作用。苏联东欧剧变,面对突如其来的历史变迁,研究所对苏联东欧国家的政局变化、剧变原因、应对剧变的政策等,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意见和建议,以内部研究报告的形式撰文呈送中央,成为中央应对时局、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200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下台后,院里指派欧亚所组团赴南斯拉夫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回国后撰写了一套有关南斯拉夫的内部报告,受到重视和表彰。苏东剧变后,欧亚所推出了一批具有战略性的研究著作,如《简明东欧百科全书》、《简明南亚中亚百科全书》、《俄罗斯与当代世界》、《独联体十年》、《中亚五国概论》、《“颜色革命”在中亚》、《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国与新独立中亚国家的关系》等,对我国各界及时了解这些国家的情况,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关系,为我国创造安全的周边环境,均发挥了一定作用。跟踪研究及其大批内部研究报告,对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效果更直接,且往往来得更快些。多年来,俄欧亚所呈送给中央的内部报告,占全院很大比重,约占20%,从2006年起至今,俄欧亚所连年获得院里颁发的“优秀信息对策奖”。

(3)加强应用研究,采取多种方式,推动我国与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俄欧亚所的学刊《俄罗斯东欧中亚市场研究》,是一份专门为发展中国与俄罗斯、中亚、东欧国家经贸关系而设立的应用性刊物,很受欢迎。早在1988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前夕,所里就成立了“苏联东欧经济贸易咨询中心”,集中一批优秀科研人员,研究、介绍苏东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向苏东和苏东企业进入中国,牵线搭桥。1990年,旨在进一步发展中苏经贸关系,研究所组团到苏联海参崴与苏联海洋所共同举办了中苏经贸合作研讨会,受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推动中国与上述国家的经贸合作,研究所还分别在北京、天津、山东、新疆等地举办过多次全国性的经贸研讨会,每次会后,均书写内部报告呈送国家主管部门和中央,效果很好。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我所学者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撰写的《苏联怎样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是一部比较早的使用价值较高的学术专著。当代中亚学科撰写的《中亚五国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成为我国西部省区的热门读物。2001年俄罗斯经济室与俄罗斯总统研究所共同研究制定的《2002—2008年中俄经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受到我国商业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俄罗斯政府将这个《规划》当作近几年发展对华贸易的范本。

(4)实行开门办所,为我国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俄欧亚所已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组织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关系,除27个对象国之外,还包括美国、日本、荷兰、法国、伊朗、韩国等国。另据统计,建所以来,欧亚所累计派出出国考察和进修人员多达421人次;接待外国来访人员919人次;由欧亚所主办的国际会议158次;派专业人员应邀出席国外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75次;全所累计翻译外国著作139部;俄欧亚所共有4人在国外学术机构中任职。上述所有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术发展,而且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学者关系变成朋友关系,俄欧亚所在国际上有一大批朋友,他们中的不少人事实上已经成为国家间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苏联时期的一批汉学家,在中苏关系恶化期间,坚持对华友好,受到迫害,不改初衷,是为佐证。俄欧亚所开门办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也得到国外的普遍认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

俄欧亚所在其他方面,例如对中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也作出过重要贡献并受到院里和中央的重视和表彰。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已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加以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从以上的记述不难看出,俄欧亚所40余年来,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跟踪应用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作为一个大型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其学科建设,基础比较扎实,经验相对比较丰富,这是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继续向前发展的最为有利的条件。展望这个所及其各个学科的发展前景,人们有理由期望它取得更大的业绩,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永庆,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1] 周扬:《哲学社会工作者的战斗任务》。《人民日报》196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