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之一
孙兆华
由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协办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6月6—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简牍博物馆、陕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科研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充分利用出土文献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是此次研讨会的主旨。
出土文献与遗址发掘收获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意义重大。王子今指出士卒贳卖衣财物是中原织品流向河西的特殊形式,西域“贾胡”可能对这些商品向西转运发挥了积极作用,河西毛织品的发现可增进对丝路贸易的认识。张春龙介绍了益阳兔子山遗址的发掘和保护,概述了九号井楚简等的情况。郑同修介绍了定陶汉墓的发掘和保护,特别指出了墓葬封护用砖上和黄肠木上两类文字资料的学术重要性。张德芳揭示了悬泉遗址所出汉简对于研究两汉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清华简的刊布对于古史重建和古文献解读学术价值巨大。李均明、赵平安分别对《殷高宗问于三寿》《汤在啻门》展开讨论。曹峰认为要判断前者的文献性质,既重神事又重人事,强调天人感应,应是一条重要线索。杨振红对《蟋蟀》及《鸱鸮》、郭永秉对《厚父》与传世文献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史党社通过《系年》等材料对秦人来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梁涛对荀子“其善者伪”的见解、李锐对古史系统的新探索和董珊对新见吴王剑铭的考证,也颇具新意。
传世文献所涉及的户籍、赋役、职官等制度,多有缺略。学者们基于出土文献,对中国古代制度进行了新的考察。张荣强讨论了目前所见最早纸本户籍《前秦建元二十年籍》里的“丁中”标准问题。孙闻博利用里耶秦简等材料认为,“吏徭”以受差使而外出从事吏务为多;徒隶“行徭”,亦主要涉及临时征调而外出服“正役”,以及地方官府役使而外出服各种供奉、差使类杂役。秦及汉初或存在以“傅”划分大、小的方式。李力、石洋讨论了“稍入钱”、秦汉算赋演变的问题。此外,刘乐贤、张俊民、赵凯、李迎春和孙占宇等多位学者利用西北汉简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利用最新的出土文献资料,可以在新的视野中探讨中国古代政治、行政与法律诸方面的问题。孙家洲指出秦简牍《秦二世元年文书》、北大竹简《赵政书》与《史记》对于秦二世记事的抵牾之处。陈侃理考察了睡虎地秦简《编年记》中小吏“喜”的仕宦经历。鲁家亮利用里耶秦简探讨了迁陵县三个乡的自然环境和空间位置。宋杰、刘太祥和刘庆则对秦汉法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外,韩树峰认为汉吴户籍只能指一种簿籍,是名数的组成部分,但名数不是户籍。汪华龙考察了晋辟雍碑碑阴的“凉州散生”相关问题。
在名物、数术与学术史方面,马怡考证了简牍时代的“书槴”这种用来借承与收装书籍用具的形制与用法。邬文玲对放马滩秦简《志怪故事》释文提出新的解读意见。刘瑞对超长纪年的最新探讨,冯玉对于岁首七日俗信的新见,赵容俊对秦汉中国医学基础理论确立的考察,张倩茹对古代选择术“上朔”日演变过程的研究,也值得关注。还有,赵宠亮考察了西汉《杨量买山石刻》的发现史和研究史。森谷一树则回顾了日本对中国西北出土简牍的研究史。蔡万进就出土文献概念的形成与界定、出土文献与历史学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张忠炜除了讨论墓葬出土律令文献的性质,还提出要关注简牍在墓葬埋藏空间中的位置等问题。
总之,此次研讨会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平台。利用出土文献来研究古史与古文献、中国古代制度史、政治与法律史、学术史等方面在会议中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今后这种立足于学术前沿的研究路径必将得到继续发扬。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