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几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两套我主编的丛书,分别是《21世纪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丛书》和《21世纪教育经济研究丛书·学生贷款专题》。从这两套丛书的撰写、编辑、出版、发行的全过程中我领悟到,将同一研究领域(如“学术职业研究”),甚至是同一研究主题(如“大学教师发展”)的,由同一导师指导的多部博士学位论文集结起来,在高水平的学术出版社出版,至少有如下几大好处。第一,导师在为后续博士生选择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主题的过程中,除了重视博士生本人的研究兴趣和导师的科研项目之外,也会重视团队研究的持续效应,无论是博士生还是博士生导师,都希望在宽阔的研究平台上,团队可“攥紧拳头”、持续发展。第二,“新科”博士会具有良好但辛苦的学术职业起步期,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的博士生不能有丝毫懈怠,马上进入论文改写、提升为专著的阶段,以专著作为学术职业的“敲门砖”,使第一步走稳走实。第三,团队整体和博士个体的学术影响力迅速增强。作为成套丛书,在出版社的学术声望上、在图书的出版质量和发行市场的影响力上,“丛书”比“单书”的份量更重。
我本人具有在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求学的经历。本科专业是“77级”的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自动化,获工学学士;硕士专业是高等教育管理,获教育学硕士;博士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工学博士(1997年的“管理学”尚未从“工学”中分离)。我于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开始以博士生导师的身份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到今年已有17个年头,共培养出各种类型的博士54人:从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来看,有哲学博士52人和专业博士2人;从学位和学历来看,有双证博士40人和单证博士14人;从国别来源看,有中国博士52人和非洲博士2人。由于我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科研岗位跨两个学科,我在高等教育学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招收博士生,这54个博士获得的学位在学科分类上分属于教育学和管理学,各约一半。跨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两个专业之间的是“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笔者指导的所有当前博士生(学术型13人,专业型10人,来华留学博士生3人)和已毕业的博士54人就是研究“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和“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管理”的。在“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领域,我们研究了高等学校学费及标准与支付、学费弹性问题,高校贫困生判定及资助、学业进步问题,高等教育学生贷款及贷出与回收问题,高校学生资助的财政效应、社会效应、政策效应与育人效应问题;我们还研究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上的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间的匹配问题,生均培养成本与高校校均规模的适应问题,大学科研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问题,当代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支出与消费问题,当代中国的文凭效应和“过度教育”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等等。在“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管理”领域,我们研究了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竞争力问题,当代学术职业人的学术成就与下一代学术职业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如博士生培养和博士生资助),还有学术职业发展的多国比较问题;我们还研究了大学教师的入职、流动、晋升、薪酬、评价以及发展目标问题;研究了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理论、实践及分类方法问题;研究了高等学校中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管理与治理的关系、师与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问题,等等。
很幸运地得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我主编的《高等教育财政研究系列丛书》已基本出齐。《大学教师发展研究系列丛书》、《高等学校治理研究系列丛书》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今天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是我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由我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的专著、笔者为合作导师指导的博士后出站报告修改提升的专著、笔者指导的博士毕业后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修改升华的专著所构成。简单而言,这些书的作者都与笔者有着某种重要的学术联系或称之为“师生关系”。集结于本套丛书的多本专著,无论是哪种来源类型,都具有两个共性:一是原创性研究,二是主题都处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范畴。
本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系列丛书》是经我认真挑选的、各位作者在其原创研究基础上精心改写、再次获得提高和更新的专著。今天,由我作为丛书主编来集结出版,是我专心指导博士生17年来的一大幸事,我当然要用心、用情来撰写此“总序”。我想借此机会,感谢我曾经指导的这54位已答辩、已毕业的博士们。作为导师,我感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的优秀、勤奋和创新给了我学术研究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促使我永不停步!作为朋友,我感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时常的问候和关注、你们把“过去的”导师时时挂在心中的情感,给我的生活以超于常人的丰富意义!我虽然永远达不到“桃李满天下”,但毕竟有你们这些“桃子”和“李子”在各地散发的芬芳!我真真切切地为你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寸成长而骄傲、而自豪!
我衷心感谢本套丛书中的每一位作者!感谢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极好学术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每位责任编辑的辛勤工作!最后要感谢阅读我们的成果、理解我们追求的每一位读者!
2016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