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探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横向维度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是全面的、多元的现代化。

第一节 经济治理现代化

经济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推进经济治理的现代化,关键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按照党十五大以来提出的在建党100年时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目前只剩下4年的时间,但一些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依然滞后,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重要经济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20年,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原则

经济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经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它以经济制度建设的现代化为基础。

(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一个重大而鲜明的观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用决定性代替基础性,这是我们党对市场规律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的,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作用一步步得到释放。正是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才使得我们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我们更要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市场体系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市场还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我们实施渐进式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社会各方面也有了相应共识。当前,中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行动上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更好发挥政府科学管理的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而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要善于底线思维,注重宏观思考,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举措和问题;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切实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要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要更加注重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来创造财富、发展经济、造福人民。

(三)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协调配合的作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政府是看得见的手,主要弥补市场失灵。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都要使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协调配合。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也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而是要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问题。要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只告诉市场主体不能做什么,至于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判断。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

二 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措施

中国经济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横向核心,以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为支柱,一系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要探索并建立一个完整而成熟的制度体系,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改革的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必须不断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许多新的举措。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必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二)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包括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具体的举措。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推进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一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二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其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一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二要完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三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五)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一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二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的权利。三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四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六)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一要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二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三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经济治理现代化,无疑将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牵引作用。

三 全面提升经济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两者相得益彰、相携而用。制度体系在治理中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13]。

相应而言,面对现代经济这样一个复杂、巨大、精巧的运行系统,实现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求健全与完善经济制度,也要求不断提高运用各项经济制度管理经济事务的水平与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14]。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提升经济治理能力,要学会辩证思维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断提高运用正确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尤其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尊重规律的历史思维、化解矛盾的辩证思维、面向未来的创新思维、于法有据的法治思维、应对风险的底线思维,处理好治国理政中的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做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同志还列举了错误思想方法的“负面清单”:反对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摒弃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的主观主义。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二)提升经济治理能力,还要强化执行能力

实现经济治理现代化,需要把握有利的发展机遇,构建更好的体制机制,勇敢地革除自身弊病,自信地迎接风险挑战,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奋斗的过程。机遇稍纵即逝,改革不进则退。真抓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15]。

时代呼唤只争朝夕、开拓创新的行动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突出了每项改革举措的改革路径、成果形式、时间进度,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总施工图和总台账。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做好实施方案、实施行动、督促检查、改革成果、宣传引导的“五个到位”,力争把改革各项任务做实。要做到抓铁有痕、刻石留印,不真抓,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不实干,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语重心长,是对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号召,也是警示和要求。

四 “一带一路”是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大战略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一重大决策,是党中央立足中国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由短缺转为过剩、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新常态的实际,面对全球经济重心由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转变、贸易途径由海洋经济为主向海洋经济与陆桥经济并重时代转变、贸易规则由发达经济体导向向多种经济体共同参与制定转变的深刻变化,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做出的。这一重大决策,不仅对中国经济版图、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和方式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的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的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中国经济治理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时空空间和发展空间。

第二节 政治治理现代化

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坚定不渝地强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定不渝地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统摄中国政治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才能使得人民共和国成为高度文明富强的现代化强国,才能使得中华政治文明再度迸发辉煌并且贡献给人类现代文明。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政治治理的现代化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与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特殊性密切相关。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按照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

一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对推进国家治理至关重要。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这其中,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要进一步实行政治民主,充分尊重和保证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地位,使各级党政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使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政府。[16]人民群众能否在公共利益维护、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权力监督上发挥最主要的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今后,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快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支持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畅通各种参政议政的渠道,让社会各种力量凝聚成深化改革的合力,形成执政党、政府、社会、民众共治共管的局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围绕政治治理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相关举措。

(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中共中央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规划,采取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的制度。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就一些重要决策听取政协的意见。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在政协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

(三)发展基层民主

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的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在上述内容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亮点。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说明中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完善人民政协的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必须确保正确的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的成败,也决定着治理的性质和最终的成败。习近平同志强调,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政治治理必须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难题。围绕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为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更是从顶层设计上着力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一)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突出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着力规范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他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重要文献也都对正确行使权力做出了明确规定。党章总纲提出,“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在党章条文中指出,“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目前,中国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既有独特优势又存在不少问题。中国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上,由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决定,具有立足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眼于长远发展、决策效率高、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总体上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随着党和国家各项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的日益完备,我们党和国家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也日益健全和成熟,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17]但我们要看到,在一些具体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不够完善的地方。一是权力配置和结构不尽科学,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有的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权力往往过分集中于主要领导干部的手中,少数主要领导干部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一言堂”。三是权力边界不清晰,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四是权力缺乏法制约束。五是权力运行过程不够公开透明,暗箱操作和“潜规则”问题突出。六是对权力的监督不够有力,各种监督的合力不强。七是制度不够健全,障碍和漏洞较多,存在“纸笼锁虎”现象,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权力没有受到有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以致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二)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措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1.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2.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的职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地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作用。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的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3.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革会议公文制度,从中央做起,带头减少会议、文件,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纠正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配备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亲属经商、担任公职和社会组织职务、出国定居等相关制度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或自身影响为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作风。我们要按照上述决策部署,进一步采取措施推进政治治理的现代化,确保我们的政治制度能够发挥人民主人翁的精神,实现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当家做主。

第三节 文化治理现代化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 文化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层次拓展、大力度推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攻克文化发展难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治理现代化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应有之义。

(一)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的市场,进一步完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综合交易平台。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加快建设大型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构建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健全中介机构。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制度。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加强版权保护。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二)实现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

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其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推动副省级以下城市完善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坚持主管主办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切实营造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策略。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的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

(三)推动政策保障机制的完善

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导文化非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对接,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的比重。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的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四)实现中华文化的世界化

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的措施,支持重点主流媒体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的扶持机制,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的建设,鼓励代表国家水平的各类学术团体、艺术机构在相应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构建人文交流机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性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设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贡献奖和国际性文化奖项。

二 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科学界定文化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拓展出版、发行、影视企业改革成果,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投融资体制,支持国有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其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着眼于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推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文化繁荣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满足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已成为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方面,这也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五)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的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性组织。

(六)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我们社会主义文化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我们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中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加强文化领域的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围绕知识产权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举措。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七)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新事物,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必须以提高党和政府的文化治理能力为重点,紧紧围绕实现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推进,都可以大胆创新,早日实现文化治理现代化。

第四节 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的着眼点涉及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社会和谐、增强社会活力等问题。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社会领域的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能力的现代化,最终目的是解决好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社会和谐,增强社会活力。

一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

高度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党的历史的一条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认真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把可能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决策之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都要通过强化责任、健全制度,落实到人,推动有关方面形成合力,妥善加以解决。对损害群众权益的失职渎职和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能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步步达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社会建设的要求。

二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的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的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上述精神得到贯彻,取得了积极进展。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习近平同志做了大量论述,中央出台了一些新的文件,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切实的维护。

三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思路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快社会产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权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的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毕业生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的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的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六)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七)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的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的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社会体制改革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14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治理任务艰巨繁重,社会体制构建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按照中央推进改革的总体要求,加紧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建设,形成有效的社会制度体制,把社会治理现代化大踏步向前推进。

第五节 生态治理现代化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理性选择和应有之义。

一 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8]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必然趋势

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9]。因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环境危机、生态恶化正使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论断,蕴含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体现着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刻思考,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过去,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较多,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新老环境问题日益叠加,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社会的和谐、精神的文明,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由奔小康到要健康,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才能让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梦想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 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措施

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依赖一个规范的、长期的、稳定的制度环境,形成“硬约束”的长效机制。

(一)要树立生态观念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二)要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四)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2月7日公布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与生命线,不仅要划到版图上,更要划在每个人的心里。要将严守生态红线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对任期内突破红线,造成生态功能降低、面积减少、性质改变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为此,要科学划定,切实落地。落实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开展科学评估,按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落实到国土空间,系统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要坚守底线,严格保护。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编制空间规划的基础。强化用途管制,严禁任意改变用途,杜绝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破坏。要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技术规范和政策措施,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主体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划得实、守得住。

(五)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六)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肩负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与过去相比,更为着眼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通过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我们相信,随着上述改革举措的落实,生态治理现代化必将得到全面的推进,并为整个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