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旅游学”理论框架的初步探索(代序言)
孙根年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美丽中国”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时代的强音及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美丽中国”醒亮靓眼,冲击和激励着亿万民众的心弦,牵动着各地区各行业的敏感神经,也成为各地区各行业的奋斗目标,推动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的“五位一体”布局,推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美丽中国”蕴含着令人向往的目标。从环境的组织与建设来看,“美丽中国”指向:“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以此来实现生态中国梦;从社会发展和环境利用来看,“美丽中国”包括宜居、宜业、宜游三大方面,其中,宜居和宜业是基础,而宜游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层次,既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领略优美自然风光、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环境美化带来的美好。
旅游业是一个发现美、规划美、建设美、鉴赏美,并由筑美路、促美行,建美景、成美游,建美屋、住美房,品美食、鉴美味,带动城乡建设、社会发展、收入增加的美丽产业。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绝好历史机遇,可以依托“美丽中国”建设之势,让旅游与生态的自然美、历史的人文美、发展的和谐美相联结,推动资源开发与品牌景区建设;凭借“美丽中国”建设之势,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增大旅游投资、发展全域旅游;借助“美丽中国”建设之势,提升旅游对外营销宣传和形象塑造,繁荣旅游产业。
在该理念指导下,我与张辉教授、严艳副教授、谭志喜博士、冯庆博士探索“美丽中国”与旅游学的关系,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旅游学”的思想。经过两年的讨论,我将讨论所得编辑成“大美陕西与品牌景区建设”课件,先后在陕西省干部理论班讲授5次,并应邀在海南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做学术报告5场。什么是“美丽中国旅游学”,综合几年的所思所想,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四问四答”的理论框架。①因何而美:探索美的成因和形成因素,着重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工程建设等方面,探讨“美丽中国”的形成机制,分析各要素美是怎样形成的;②到底多美:是美的评价与比较,构建“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着眼特定区域(城市、乡村)的调查,开展宜居宜游性评价,挖掘亮点、分析存在问题;③美有何用:是关于美丽景点资源利用和价值测评的问题,着重从资源开发、景区建设、旅游利用、游憩价值测评等方面,分析美丽资源的旅游利用和游憩价值测评。④如何更美:美的建设,着重品牌景区与发展规划。
(2)“六要素”美的建设。即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出发,探讨“美丽中国旅游学”的要素建设,主要包括:①筑美路、促美行,修建风景道绿色路,一路风景一路行;②建美景、成美游,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③建美屋、任美房,为游客提供舒适、宜居的住宅享受;④品美食、鉴美味,为人们提供美丽的味觉享受;⑤产美物、供美货,为游客提供珍贵和有纪念意义的购物需求;⑥话美谈、唱美戏,为游客提供优美的视听享受,让游客在快乐和愉悦中完成旅游生活。以此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品质,促进中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之梦。
(3)形象塑造和对外营销宣传的需要。放眼世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正在从资源导向、市场布局转向体验深挖与形象营销,如何在世界旅游营销中占据有利地位,最关键的是塑造美丽的形象,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触发旅游者购买欲望和出游行动显得尤为重要。“美丽中国”提升了往日国家形象营销的水准,成为旅游营销中对外宣传的国家新形象,既涵盖山川美、历史美、文化美和人文美,又展示中华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社会更和谐的建设成果。总之,“美丽中国”不仅代表了我国旅游的国家形象,也是对世界的一种承诺。其理由如下:一是符合中国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优势,反映了生态美的自然特征和历史文化美的本底,符合旅游求知审美的终极追求;二是内涵丰富,包括风景道、品牌景区、舒适住宿、多样文化、独特餐饮、优质服务等,有利于全面优化和提升国家旅游形象的亲和力。
2012年9月,谭志喜来到西安求学,在我门下攻读博士研究生。当时“美丽中国”的概念刚刚提出,经过一年的学习讨论后,其自告奋勇愿以“美丽中国旅游学”为题开展研究。因“美丽中国”命题宏大,需选准一个切入点,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在进行了前期预研和发表了3篇小论文之后,最终确定以“大美陕西宜游城市测评”为突破口,因为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城市作为目的地、客源地、中转站的功能与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处在功能定位的高端,必将在未来的市场分异中占据有利位置。
经过两年的艰苦研究,2015年12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又经过一年的修改补充,他的专著《“美丽中国”视阈下宜游城市测度及路径提升——以陕西为例》一书将要与读者见面。作为谭志喜的博士生导师,本研究的指导者和讨论者,首先要为志喜取得的成绩点赞,恭贺本书的正式出版。因为,本书包含了志喜三年的艰苦摸索,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本以陕西为案例地,进行宜游城市定量测评与提升路径研究,初步展示“美丽中国旅游学”理论框架的学术专著。
在本书出版之际,应作者之约为其写个序,我感到有必要介绍本书的理论框架和几点创新之处,以方便大家阅读:
本书立足于“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美丽中国”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美丽中国旅游学”的理论框架。作者在分析了“美丽中国”提出的时代背景,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美丽中国旅游学”“四问四答”的维度框架。并以陕西为案例,着眼“因何而美”“到底多美”“美有何用”“如何更美”四个问题的研究,形成“大美丽陕西宜游城市测评及提升路径”的逻辑体系。作为美丽中国旅游学的区域实践研究,较系统地体现了“四问四答”的理论框架。
从自然生态美、历史人文美、建设文化美三个维度,探索了大美陕西的形成因素和资源禀赋。在生态的自然美方面,他从大地构造分析了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的形成,描述了众多山脉与河流的分布,以及由此形成的自然美景,如华山、太白山、壶口瀑布等;在历史的文化美方面,他梳理了以陕西为核心的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周秦汉唐的历史辉煌,描述了各时期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存,如黄帝陵、兵马俑、法门寺、西安城墙等;在现代文化建设之美上,分析了陕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特别是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西安航天城、阎良航空城等,展示了以科技教育为中心的人文发展之美。正因具备了,陕西才成为了我国西部的旅游大省,西安成为了国际著名旅游城市。
在文献梳理基础上构建了宜游城市测评指标体系。城市从诞生之初发展到今天,其规模、形态和功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军事防御的“城”、商品交换的“市”,发展出工业城市、商贸城市、港口城市,现今又出现了宜居宜游城市。在世界旅游日趋大众化的时代,什么样的城市是宜游城市,本书在比较宜居性与宜游性的基础上,界定了宜游城市的概念,从旅游吸引力,交通可达性,旅游信息,设施与服务能力,旅游业绩,环境适宜性,社会包容性,经济生活性七个维度,构建了宜游城市测评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多层次综合评价的权数分配,解决了“美丽中国”宜游城市定量测评的一个关键问题。以此为基础,将“美丽中国旅游学”从概念阐述,推向基于实地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为“到底多美、各美其美”提供了测评依据。
深入实地调查开展陕西城市宜游性评价研究。作者赴陕北榆林、延安等地进行实地,深入秦岭深处的安康、商洛调查,收集旅游资源与A级景点数据,计算交通可达性与路网密度,查阅各地市旅游、经济、社会数据,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库。在室内计算编程,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完成了大美陕西十地市宜游性定量测评,从总指数将十地市划分为3个、4个等级进行对比;从各指标分类上评述了十地市的各美其美。这是对于陕西地域宜游城市的首次定量测评,为陕西十地市宜游城市建设提供了定量分析结论。
“以评促建”探索大美陕西宜游城市提升路径。陕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省城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旅游资源禀赋上,陕西拥有多处能代表国家形象的拳头产品,譬如秦兵马俑为世界文化遗产,来华访问近百个国家的政要均参观过;黄帝陵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寻根祭祖的精神符号。展望未来发展,陕西城市旅游如何在“宜居宜业”的基础上,实现“各美其美”、提升旅游综合功能?作者从“扬长补短、提升正能量、消除负能量”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如西安、宝鸡、渭南,在充分挖潜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消除雾霾、改善空气质量;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要打破交通瓶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展示山川林水的生态美。另外,作者还从陕西旅游的地域结构出发,提出了“以关中为躯干、两翼展翅”的“鹰”形战略。所有这些政策建议,既来源于对城市宜游性的分析测评,也符合未来大美陕西宜游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以陕西为案例地,以宜游城市定量测评为切入点,是将“美丽中国”建设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学术专著。综观本书,研究目标明确,逻辑体系严密,内容系统完整,在“美丽中国旅游学”体系思辨,宜游城市指标体系构建,陕西十地市定量测评,提升路径构想等重要章节,都综放出了不少智慧火花。当然,作为他本人的处女作,对问题的探索并非尽善尽美,如对理论的探讨欠缺一定深度,以量表的形式测定城市的宜游性,从供给侧改革探讨提升路径等,不乏商榷推敲之处。好在作者始终脚踏实地,谦虚向学,对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鞭策自己更进一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做学问本就是苦乐相间、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不停地克难奋进,才会在学术的大海中留下一点印迹。仅此为序!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