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本书受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学术著作基金资助出版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我国从概念介绍到写作实践,再到写作运动快速发展,蔚为风潮。从刊发媒体来说,《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南方人物周刊》《智族》《时尚先生》与《中国企业家》等一大批新闻媒体热捧非虚构写作。《读库》《单读》《正午故事》等图书系列以刊载、散布非虚构作品为己任。新媒体平台腾讯“谷雨纪实”、网易“人间”、界面“正午故事”、中国三明治以及凤凰网“有故事的人”等以推动非虚构写作为初心。从写作群体来看,除了专业的新闻记者、独立作家从事非虚构写作之外,一大批业余作者加入非虚构写作的行列,壮大了非虚构写作群体的力量,让非虚构写作脱离了专业记者或作家的局限,成为一种专业写作者与业余写作者皆可参与的写作运动。那么,非虚构写作到底是什么,它与传统的虚构写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当下中国成为写作宠儿。
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顾名思义,就是基于“事实”前提展开的写作活动。非虚构写作有许多别名,如新新闻主义、叙事新闻、文学新闻、长新闻、非虚构创意写作、特稿写作等。非虚构写作目前还不是一个严谨、科学、边界清晰的概念。《韦氏大词典》的第2版中对非虚构写作定义是:一种内容基于现实和事实的文学分支,以叙事散文的方式处理或提供观念,包括传记与历史文章,与虚构文学相对,与诗歌和喜剧相异。[1]美国非虚构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认为“非虚构即是真实,不可编造”[2]。中国李海鹏认为“非虚构写作”必须符合“真实”和“文学”两条标准,即出现在文章中的所有内容都必须是真实的,包括“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与“真实的现象”等。[3]此外,与传统新闻写作对“事实”的程式化、枯燥化表述相比较,非虚构写作鼓励写作者的自由创造,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英国文学评论家芭芭拉·劳恩斯伯里(Barbara Lounsberry)在《事实的艺术》中阐明了非虚构写作的四个特征:第一,记录性。她认为非虚构作品来自真实世界的“事实”记录。第二,详尽的研究。非虚构写作要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和文献的验证来建立叙事的可信性。第三,场景。芭芭拉·劳恩斯伯里强调重建场景的重要性。第四,细致的写作。优美的语言是非虚构写作的文学特征。虽然表述不一,但是大多数写作者对非虚构写作是有共识的,即非虚构写作要基于“真实的事件”[4]。非虚构创作手段不是在密闭空间苦思冥想完成,是要进行深入的采访与繁复的资料研读。非虚构文章里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包含的事实是被证实过的。非虚构写作者可以选择和组织事实来实现写作主题,但无论怎么呈现,作者都应该基于“事实”写作。在严格遵守“事实”的原则下,非虚构写作还要借鉴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比如情景设置、语态、细节与角色发展等。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非虚构写作概念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借用虚拟对话的形式,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正如袁凌所说,非虚构写作是兼具“文学意义”和“事实意义”的写作。[5]在写作内容上,非虚构写作包括了传记写作、商业写作、新闻写作、科学写作、环境写作、生活方式写作、烹饪写作、健康写作、宠物写作、工艺品写作、家庭装饰写作、旅游写作、宗教写作、艺术写作、历史写作等相互交叉又有所区别的社会生活领域,一些社会学学术著作因为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如《林村的故事》《金翼》《银翅》《小镇喧嚣》等也可以被归入非虚构作品。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从近年来国内外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来看,与虚构文学写作相比较,非虚构写作具有内容真实性、表达文学性、形式叙事性、浸入式与主题边缘性5个特点。这些特点把非虚构写作与虚构性文本区别开来,也是非虚构写作独特阅读体验与审美特质的成因。
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的首要特点和基本标准。美国非虚构作家何伟说“非虚构写作让人着迷的地方,正是因为它不能编故事。看起来这比虚构写作缺少更多的创作自由和创造性,但它逼着作者不得不卖力地发掘事实,搜集信息,非虚构写作的创造性正蕴含在此间”[6]。非虚构作家袁凌认为:“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性,可还原性,可以与具体的环境相对应,保留可靠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7]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如梁鸿的《出梁庄记》、丁燕的《工厂女孩》、张彤禾的《打工女孩》、杨宪益的《漏船载酒忆当年》、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喻真的《聂绀弩刑事档案》、齐邦媛的《巨流河》都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成功印证了“非虚构”的强大力量。
非虚构写作对严谨、古板、克制、枯燥的新闻写作风格改良的表现在于它特别重视文学手法的运用。非虚构写作借助叙事和修辞的写作策略和方法,重视对话、场景、细节和心理描写,以增强作品的可体验性和可理解性。非虚构写作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细节、对话、场景重建、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关系交代甚至故事冲突构建等,几乎是所有优秀非虚构作品的特质。非虚构作家迟宇宙认为:“怎样进行更有效的叙事,非虚构需要呈现出大量的事实,这样的事实很多时候没法引发大家的兴趣和关注,很多时候素材无法戏剧化,缺少冲突,甚至只有数字的罗列。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虚构的技法,一个文学性的创造,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事实,而是为了提升阅读的效率。”[8]在《中国,少了一味药》中,慕容雪村描写传销生活艰辛的细节:“每人每天的菜钱只有三毛五,只能买到一些烂掉的黄豆芽,每顿饭的米不能超过一把,盖的是发霉的黑心棉,洗澡被严厉禁止,洗脸只用一点点水,连刷牙的泡沫都不能浪费,全都倒在污水桶里,留着冲厕所。”[9]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非虚构作品通常都具有良好甚至完美的故事性文本特征。这个特征也是避免非虚构写作概念泛化的一种选择。因此,一般来说,不能把所有的基于“真实”书写的作品都归入非虚构写作的范畴。一篇关于某设备运作的说明文、一篇关于科技发明的学术论文尽管反映的内容是“事实”,但因为它们没有叙事性而不能称为非虚构作品。从本质上讲,非虚构写作利用一些叙事策略来报道人物和事件。这些策略包括第一人称叙述、人物和对话的发展、冲突与张力的构建、对事件场景的重现以及对语言的重视。非虚构写作的优秀作品如《迈阿密和芝加哥之围》《向伯利恒跋涉》《令人振奋的兴奋剂实验》《派遣》《在萨尔瓦多》《太空英雄》《月亮上的火焰》《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和《激进派时髦》无不具有高超的叙事技巧。
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要有扎实、翔实的采访过程。为了写作《大灭绝时代》,《纽约客》记者伊丽萨白·科尔伯特亲历全球生态现场,通过大量的采访与考察互动,提出世界面临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观点。霍华德·格里芬为了写作《像我这样的黑人》乔装成一个黑人,多次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和乔治亚州等种族主义区域。甚至在新奥尔良,格里芬先后以黑人和白人的两重身份两次从新奥尔良经过以进行浸入式体验。俄国非虚构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为了写作《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居民、消防员、历史学家、科学家、官员、救援人员的家人、摄影师等。美国作家珍妮特·马尔科姆为了写关于精神分析的书,她要听陌生人长达数小时的治疗过程。梁鸿为了写作《出梁庄记》跑遍全国11个省市,访谈了340余人。慕容雪村为了写作《中国,少了一味药》冒着生命危险卧底传销组织23天,向读者展示了传销者如何蛊惑普通人。
近年来从全球媒体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者重视宏大叙事下忽略的一些边缘题材,喜欢写作主流媒体忽视的焦点。梁鸿的《梁庄在中国》细致描写了现今农村生活现状,揭露了农村管理、教育、留守儿童、老人等现实危机问题,书中凋敝的中国村庄、无奈的乡村干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心灵危机,农村的宗教问题引人深思。萧相风的《南方工业生活》用词条的形式记录了南方工厂里的真实生活,全景记录了外来工人的打工生活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李天田《相亲记》讲述了一个大龄剩女被迫相亲的8年抗战之旅。张驰的《一个维吾尔人的家庭史》反映了许多尖锐而真实的问题。关军著有《大脚印儿》和《无后为大》关注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对人类本性进行挖掘与追索。李娟的《羊道》三部曲写了景色、习俗,在牧场和男男女女的接触。非虚构作家们也把目光聚焦于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底层、边缘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急遽变革。色彩斑斓又异常复杂的中国社会生活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素材与土壤,这一点与美国非虚构写作兴起的社会背景非常相似。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认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巨变导致非虚构文学的出现:“一切事情好像都在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着,艺术家缺少能力去记录和反映快速变化着的社会……这一时期里的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10]很多非虚构作家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有专门表述。何伟认为中国是非虚构写作的“富矿”。特稿作家李海鹏“中国每天发生这么多真实事件,从中可以诞生很多真实的题材”。网易《人间》总编辑关军认为当下中国是“新闻故事的富矿”。非虚构作家梁鸿的论述与约翰·霍洛韦尔有异曲同工之妙。她说:“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完成了西方400年的历史,在这一巨大的转变下,中国生活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眩晕与速变。光怪陆离的现实常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比虚幻更为不真实,每个人都身处一种被分裂和被分割的生活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几种生活、多元观念同时并存,仅仅是一墙之隔,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和场景。”[11]社会巨大变革催生的社会现象是非虚构写作取之不尽的题材。
中国当代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力量的衰落也是驱动非虚构写作勃发的重要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强烈的现实主义传统,这种传统在当代遭遇了困境。造成困境的原因既有作协体制造成的弊端,也有社会现象超级复杂化给作家理解能力造成的挑战。袁凌认为虚构文学衰落的原因在于“长期强调它的叙事,强调它的虚构,好看,回避真实经验,最后变成自娱自乐的东西”而变成“缺乏意义的自我增值”[12]。面对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传统作家来不及发现、洞悉、分析、沉淀、总结和提炼现实生活,由此造成文学在及时、鲜活、生动、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表现乏力。作家王跃文曾经针对文学不接地气的弊端指出:“文学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文学必须对现实和历史问题作出思考,文学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13]但是,当代大多数作家闭门造车、脱离生活、不接地气的现状很难改变。另外,一直以来被寄托“反映现实”功能的报告文学也在近些年遭遇了文体老化、作者缺乏与商业侵蚀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报告文学以其新闻性、文学性与批判性受到读者的欢迎。但是在近二十年来,报告文学的文体已经老化,调查技巧单一、表达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当代读者对事实深层次的追求。甚至一部分报告文学沦为宣传文体,成了“表扬稿”“吹捧文学”和“推销文学”,更是失去了现实主义的批判性。《南方人物周刊》主笔卫毅说过:“非虚构写作就是去掉报告文学所写人物背后的金光。我觉得这太形象了,我们看到的报告文学都是金光闪闪的、自带光环的,非虚构写作正是把人为安上去的‘金光’给去掉,看看这个人物真正是怎样,这个可能是一种理解的角度。”[14]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认为,“在这个海量信息涌现的时代,一方面我们对这个世界所知太多,但另一方面实际我们又对这个世界所知甚少,乃至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一种苛求,就要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仅仅是片段的,零散的,而是深入的,具体的。我们能够在一个真实的水平上,深入具体地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人的丰富性”[15]。传统的新闻文本擅长粗线条地转述新闻事件的骨架与框架情况。新闻写作中的消息题材是新闻写作方式的典型代表。一般而言,消息写作恪守5W的新闻写作条律。具体说来,新闻写作需要交代“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以及过程如何(How)等事实要素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只要交代了上述事实要素,无论可读性如何,都是一条合格的新闻消息。这种新闻写作的取向往往见“事”不见“人”,新闻故事中的人的境遇与更宏大的制约人的命运状态的文化制度背景得不到呈现。这样的新闻写作取向无法阐释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复杂性,无助于读者建立对于人物与事件的系统理解。非虚构写作弥补了这种局限性,非虚构写作文体中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人物特稿、事件特稿、长报道在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前提条件下,不遗余力地挖掘新闻人物、新闻事件背后更为丰富的意义,让读者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从而杜绝简单化、平面化、符号化地解读世界,抵达真正的“真实”境界。
在美国,尽管非虚构写作作为文学形式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它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小说和诗歌的一个写作桥梁,而不是一种同等地位的写作方式。小说家认为是文学的上层阶级。他们认为,记者的作用是为作家挖掘信息材料和激发灵感。然而,近年来,作家专题讨论会、作家会议、创意写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非虚构写作发表的媒体也不断增加,如《第四类型》《河的牙齿》《非虚构写作》《佐治亚评论》《纽约时报》等。而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者们的杰出作品让非虚构写作的地位更加稳固。一些杰出的作品让虚构作家刮目相看,读者趋之若鹜。旅行散文类如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弗朗西斯·梅斯的《托斯卡纳艳阳下》,科普读物类像戴瓦·索贝尔的《经度:寻找地球刻度的人》,历史记录类如西蒙·温彻斯特的《教授与疯子》,自然报告文学类如约翰·科莱考尔的《荒野生存》和塞巴斯蒂安·荣格尔的《完美风暴》,犯罪纪实类如约翰·伯兰特的《午夜善恶花园》,回忆录类如弗兰克·麦考特的《安琪拉的灰烬》和玛丽·卡尔的《骗子俱乐部》等,这些作品都提高了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可见性。[16]
在中国,非虚构写作运动与新闻业对西方特稿写作的引进与发展密切相关。最早使用非虚构这个词语的主要是原先关注特稿的一群记者。然而,随着纸媒传播方式的巨变,整个行业生态的凋敝,这批记者大多离开体制内媒体继续追求写作梦想,在杂志新闻生产与新媒体内容生产领域大力推动非虚构写作理念。近年来,伴随着现代新闻媒体的兴起、商业杂志的创刊,中外合资生活方式类杂志的增长,新媒体平台的搭建,非虚构写作却拥有了更多的发表阵地。近年来,如《时尚先生》《GQ智族》《南方人物周刊》《中国新闻周刊》《读库》《中国企业家》《单读》《博客天下》《Vista看天下》《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媒体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发表通道。这些媒体中有报纸、杂志、图书,无一不提倡高质量的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文学杂志相比较,上述媒体除了发行收益以外还有广告收入。另外,一些新媒体平台专门为非虚构写作而开发,如《人间》《正午故事》《有故事的人》《财新文化》《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地平线》《谷雨故事》《人物》《为你写一个故事》提供非虚构写作的网络平台。这些平台各种传统渠道的兴起,为非虚构写作潮流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非虚构写作打破了专业的壁垒,让普通人成为写作的主题。传统文学写作主要由专业的作家主导,新闻写作主要由媒体的记者编辑主导。他们是专业的文本生产者,大众的定位是读者。近年来,非虚构写作不是专为职业作家与记者而准备着,业余的大众也可以参与到非虚构写作中,记录下自己身边的人事。《有故事的人》《全民故事计划》等非虚构写作平台都是为一般写作者书写自身故事提供的平台。《有故事的人》由凤凰网推出的非虚构写作平台,对非虚构写作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故事,都可以写出故事”,并且认为非虚构写作者“可以来自名流,来自职业写作者,也完全可以来自贩夫走卒,升斗小民”。《全民故事计划》旨在“用真实故事,记录中国当下日常风貌,力图去发现并推出日常生活里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网易非虚构写作平台“人间”的“蓝衣坊”栏目设立了国内第一个专为一线打工者设立的写作工坊。从中我们既能看到从河北来京打工的郭福来,用独特的笔触写下身边那些“鼠辈”之友,也能看到来自原天津港务局消防支队队员,忍着悲痛记录下在那次浩劫中逝去的31个消防员兄弟。与专业文学创作、专业新闻写作相比,非虚构写作打破了写作的壁垒,推翻了写作的围墙,拆除了写作的藩篱,让普通人成为写作的参与者。
非虚构写作概念基于“事实”,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非虚构写作者努力观察、记录,通过把事实的细节和必要的文学推测相结合来生产具有启发性和潜在意义的文本。非虚构可以深刻揭示广泛社会生活领域的人物与事件,能够真实、及时、深刻甚至有趣地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喻国明教授认为:“非虚构呈现现实的手段,如果做得好的话,其实从很多角度看比虚构的手段更能产生震撼力,使得情景具有更巨大的力量,这是非虚构的力量。”[17]非虚构作品与虚构文学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前者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相,后者偏向超越与审美。非虚构写作有着超越传统新闻写作的丰富阅读体验,比传统的新闻写作更加具有可读性、丰富性与启发性。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反映了读者对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锐度、广度与深度不满意,渴望一种新写作方式反映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媒体人与普通人希冀记录生活、理解生活和反思生活的一种理念。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非虚构作品有了更多的通道发表与传播,而广大普通人的写作活动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写作领域即将展开的可能是一场关于文字世界的“新纪录运动”。
本书是《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优秀非虚构作家写作技巧访谈录》的第一辑,分别收录了柴春芽、陈徒手、关军、易小荷、刘珏欣、谢丁、卫毅、薛芳、王天挺、袁凌、张赞波、周华诚、阎海军、田毅14位非虚构作家的写作经验分享。他们身份、职业、旨趣各异,但在非虚构写作的创造性王国内,以自己的思考与写作实践开拓了非虚构写作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的无限可能,彰显了非虚构写作巨大的探索空间。这其中,关军、谢丁、刘珏欣、卫毅、薛芳、袁凌诸位是专业的新闻记者,尤其以特稿写作见长,但彼此关注领域较为悬殊。一些还在坚守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写作,一些已经向其他的方位与深度拓展。张赞波、柴春芽、阎海军3位都有“触影”性质,这个“影”指的是纪录片。张赞波本质上是一位纪录片导演,但其“双媒叙事”的能力亦不负非虚构作家的称谓。柴春芽近年来向长篇的非虚构的方向发展,阎海军对西部农村的关注与写作独树一帜。陈徒手以其稳健的关注点、对档案的利用、淡泊的写作态度让人肃然起敬。易小荷是体育领域“讲故事”的能手,她以女性的视角让“体育报道”变为“体育故事”,让体育新闻拥有更多的社会与人性意义。田毅更是一位农村财税专家,他的写作在追求卓越专业水准的前提下追求卓越的故事化的表达。同时,他纯粹的写作态度更像是一个思想与表达的科学家。上述非虚构作家从不同方面丰富地勾勒出了非虚构写作的冰山一角,期望循着他们的脚印,有更多的优秀非虚构作家与作品的诞生,也期望本系列的第二辑尽快面世,能够为推动非虚构写作实践的发展竭尽微薄之力。
著者
2017年7月22日于陕西
注释
[1]Robert L. Root,Jr. Naming Nonfiction(A Polyptych),College English,Vol. 65,No. 3,Special Issue:Creative Nonfiction(Jan.,2003),pp. 242-256.
[2]南香红、张宇:《为何非虚构性写作让人着迷?》[OL]腾讯文化(
[3]李海鹏:《职业操作规范下的非虚构写作》,《北京青年报》2014年9月19日D3版。
[4]Barbara Lounsberry. The Art of Fact:Contemporary Artists of Nonfiction. Westport:Greenwood,1990:232.
[5]袁凌:《非虚构消除旧的意识形态》,《非虚构写作沙龙》2016年9月25日。
[6]南香红、张宇:《为何非虚构性写作让人着迷?》,腾讯文化(
[7]袁凌:《非虚构消除旧的意识形态》,《非虚构写作沙龙》2016年9月25日。
[8]迟宇宙:《我越来越认为,非虚构才是高级的写作》,《非虚构写作沙龙》2016年9月25日。
[9]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中国和平出版社2010年版。
[10]张稚丹:《非虚构写作:“真实”之魅、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月4日第11版。
[11]梁鸿:《非虚构的真实》,《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4版。
[12]袁凌:非虚构消除旧的意识形态[EB].非虚构写作沙龙,2016年9月25日。
[13]罗皓菱:《非虚构写作:让真实更有力》(
[14]周逵:非虚构中的复杂性、建构、对话与叙事精神[EB]非虚构写作沙龙,2016年9月25日。
[15]卢小狼:《非虚构写作大奖颁奖的非虚构现场》,《信息时报》2013年8月25日A30版。
[16]Robert L. Root,Jr. Naming Nonfiction(A Polyptych),College English,Vol. 65,No. 3,Special Issue:Creative Nonfiction(Jan.,2003):248.
[17]喻国明:《用VR技术反观非虚构的表达》,《非虚构写作沙龙》2016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