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四点看法

一 “十一五”规划纲要较好地体现从计划转变为规划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在第十一个五年,国家制定的是第十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而不再用计划的提法。这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从计划改为规划,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已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既然资源配置已主要由市场调节,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职能已大大弱化,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角,定指标、安排项目、直接配置各类经济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角应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公司。所以,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凡是市场、市场中介、企业能做并且能做得好的事情,政府都要放手让市场、市场中介、企业去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政府仍然要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根据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上述定位,政府在制订五年建设规划时,主要着眼于解决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问题,提出重要思路和对策,以及提出对市场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的导向性意见。计划指标大部分为指导性的,只有少数是约束性的。

这次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分四大类,经济增长类2个指标,经济结构类4个指标,人口资源环境类8个指标,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类8个指标,经济指标大大减少,社会环境指标大大增加。特别是,22个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是政府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引导市场主体期望实现的指标;约束性指标则明确和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是要政府必保的。约束性指标的提法比指令性指标的提法好,因为指令性指标是靠行政指令层层下达来实现的。预期性指标14个,经济指标都是预期性的;约束性指标8个,都是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6亿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耕地保有量(18亿亩)、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从18.2%提高到20%)、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增51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从23.5%提高到80%以上)。这是本次纲要的亮点,也是纲要对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具体化和发展,是计划和规划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进一步完善规划指标,比如,是不是应当把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引入规划主要指标,是值得今后研究的问题,因为保持物价稳定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四大目标之一。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方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过,但是现在有崭新含义,成为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完整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只是粉刷农村住宅和修修马路种种树,而是要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首先要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一切都谈不上。还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纲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出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明确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都涉及新农村建设:

第一,温总理说,要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今年计划安排体现了这一点。但这个转变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估计至少要有几年时间。

第二,温总理报告说,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高于中央财政总收入、总支出的增长水平,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15.3%和支出增量的21.4%。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估计今后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的比重还会增加。还可考虑今后若干年中央财政超计划收入要拿出一定比例(比如30%)用于“三农”。

第三,财政部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这是向公共财政转轨的重要标志,下面引一个材料说明。联合国驻华机构对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用相对适度的财政支出政策,就可以大大改善弱势群体的社会生存状况。比如,便利地获取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及医疗保健信息,可以预防75%以上的孕产期死亡和降低70%以上的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如果政府能够把对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的支出比率从现在的1∶2∶10变得更对称,就可以极大地缩小不同地区之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差距。政府的公共服务要均等化。在健康领域,政府2/3的支出服务于约40%的城市人口。各地政府每年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差异很大,从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大约200元人民币到河南和湖南的不足20元人民币。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看来联合国驻华机构的这些意见是很值得重视的。

政府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也能有效促进农村消费的增长。即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能直接提高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的提高能在比较大的程度上转化为消费,从而活跃农村市场。看来这很有效,有助于改善我国投资和消费结构不协调状况。

三 “十一五”确定GDP增速7.5%、2006年GDP增速8%比较实事求是

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GDP平均两位数增长使我国经济上了一个台阶,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超过了英国。与此同时,带来三大问题: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焦炭、铁合金、水泥等11个行业产能过剩;二是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恶化,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三是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在经济过热中,一些小煤窑主、房地产商、钢铁企业老板发大财,而职工、农民等一般老百姓增收不多。进入“十一五”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即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切实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处理好经济增长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就要求摒弃原来拼资源、拼能源、先污染后治理,一味粗放扩张的做法。同时要求适当压缩扩张的势头,把发展速度稍微放缓,调整到有利于各方面更加关注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上来。今年8%、“十一五”期间7.5%的GDP增速是现实可行的,既属于快速增长范畴,又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 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上海团审议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温总理在答记者提问时也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转入科学发展观轨道,主要靠深化改革。改革要以人为本,改革举措要以有利于老百姓能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为出发点,即要认真考虑如何有利于扶贫济困。有些改革,如为鼓励节约资源而提高资源产品价格(提高水价、油气等燃料价、电价)和公共服务收费(提高公交收费),则要对低收入者予以补贴。改革要围绕实现“五个统筹”配套推进,以便从体制上机制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等。总之,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这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今后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