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晚清的课堂嬗变
教育的近代化始终伴随民族屈辱踽踽前行。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增加南京、汉口、九江等9个城市为对外通商口岸;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让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1860年与英、法、俄等国签订《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中国越来越难以独立发展,被强行卷入世界政治、工业、经济发展的大潮,清政府必须与外国政府、军队时刻保持畅通的联络。
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于1861年1月20日(咸丰十年十二月十日)设立专门的涉外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处理“洋务”,历史上有名的洋务运动即肇始于此。洋务派主张通过创办军工产业、船政产业等近代新式工业“求富”,进而达到“自强”的目标,新式工业的发展进而对传统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质疑,围绕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新式教育机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成为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奕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不久便上疏拟在北京设立外国语学校,“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美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饬各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1]。官方设立外语学校,是出于外语教学混乱,教育机构良莠参差不齐的考虑,这一点在冯桂芬请办上海同文馆的奏章中有所体现。[2]从而掀起创办新式教育的高潮,从单纯的语言专科学校,逐渐增加技术专科学校和军事院校,后人对洋务运动评价最高的也正是其教育事业。
学者们惯于用“顿挫”与“嬗变”描述晚清社会变革图景,赋予晚清时期创办的学校辉煌的光环,晚清西文学堂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西艺学堂是富国之路,军事学堂是强兵之路,晚清教会学堂是新式教育的先导,女子学堂是近代女子解放的捷径,普通学堂则是新式教育的狂飙。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标榜“新式教育”,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学校冠名“新式学校”。“新”字不仅体现在名称的变革即由“书院”到“学堂”,教学内容的变革即由经书到“西文”“西艺”,教育机构中增加军事和女子学堂,而且体现在教学方法由偏重动脑到强调动手的转变。这一转变始终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和课程设置的不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