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障碍及破解路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质量观的重构:再生性质量观

“教育是一门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尤其在“互联网+”和云平台背景下,我们从农业社会跨越式地进入了信息社会。然而,我们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却没有跨越式地成长。其实,“经历常规教育成长起来的我们,大都有一种深切的体会,就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所花的时间及努力相比,性价比太低了!大部分累死累活熬夜学的东西,工作以后几乎都没什么用,唯一就是培养了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2]

可以说,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在质量的大旗下呈现出低效的态势,精英教育时代的低入学率可以被视为低效的直接证据(如果效率单以入学率或校均规模做判断的话,事实上这也并非效率的唯一依据),当然,也不能据此认为,当前的高入学率已然成为高效的象征。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先例及经验,即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必须是高效的。那么,大众化进程中如何在追求高效的同时保证和实现教育的优质,是中国大众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如果单纯地追求高效,其本身未必就是优质的,也是不利于高校和谐发展的。与此同时,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及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差异使得一味固守精英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显然已不合时宜,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为其提供更为多元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呼唤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并非只是一个响亮的口号,而是要真正地体现质量内涵的多样性。但是,多样化本身并未指向对质量内涵的把握,因此,有必要对质量进行一番新的解读。那么质量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在于精细与粗放并举,在于质量的分层,在于体现多样化的各归其类。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主张以既定质量、弹性质量和超越质量为内涵的,反映多样化、包含发展性、体现特色和适应性的再生性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