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此全国人民是衷心拥护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已经很多。但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尤其是艰巨性,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刻认识。

小康这个词中国早已有了,把它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则是邓小平的创造。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实现小康,以后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就是20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问题,90年代末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2000年的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达到800美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850多美元,实现了头两步的预期目标。

以后的建设怎么搞呢?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实现了第二步目标就要实现第三步目标,即直接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许多人是这样主张的。当时国内外都兴起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讨论热,因此也有人主张“实现信息化”、“超越工业化”等提法。党中央经过认真研究,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事求是的,非常英明的。

为什么说这是实事求是的呢?首先是因为,现在还只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可以改变“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其次是因为,小康社会和小康经济是有区别的,小康社会除了有经济指标的要求,还有社会指标的要求。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制度方面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国工业化任务还未完成,一般认为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用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然后再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这样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建设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既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艰巨的。但有些地方有些同志都对这种艰巨性缺乏认识,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得过分容易。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就有代表指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一些人存在急躁情绪,恨不得明天早上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些人大代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克服急躁情绪。我认为,这个意见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许多地方提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十六大报告中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但是很多地方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即使具备条件,也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我认为绝不能忽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绝不能轻率地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口号。

这种急躁情绪还表现在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建设上。有些地方把发展小城镇等同于城镇翻建和扩建,还把小城镇新增多少面积当做一项重要指标对干部进行考核,层层下指标,级级加任务,要求镇镇动工,年年变化。有的城市热衷于修建大广场、大花园、大马路、标志性建筑和高档办公楼等形象工程,还有不顾条件修建飞机场、地铁、中央商务区等等。这样做既造成公共资源的大量浪费,又增加了政府的债务负担,还提高了企业、农民进入城市的标准和条件。有些地方还对农民和城镇居民住房强制拆迁,压低征地补偿金额,严重侵犯人民利益,并造成大量被圈的土地长期闲置。

有些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得容易,可能是只看到经济方面的任务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任务。十六大要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7.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就能达到这个目标。这是比较高的速度,也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速度。我国已经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今后还有一段时期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原因是:(1)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2)中国有巨大的剩余劳动力。(3)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很高。(4)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低,产业结构层次也低,提升的空间很大。只要社会稳定、政策正确,不断深化改革,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但也要看到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达到人均3000美元也是艰巨的。而且,除了这个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还包含着其他目标。有人提出10项具体的目标。即:(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2)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3)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4)恩格尔系数低于40%。(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6)城镇化率超过50%。(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8)大学入学率20%以上。(9)每千人医生数2.8人以上。(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也有人计算出来的指标略有不同。但都是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

问题在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目标。十六大报告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见报告除了经济发展目标,还规定了民主法制建设、科学文教事业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说了六个“更加”。完成这些任务都是非常艰巨的,绝不可掉以轻心,急于求成。

在发展和改革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克服贪多求快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我国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要在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口号起过鼓舞人心的作用,但实际上做不到。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这当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只能是低标准的,而是说现代化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能把20世纪末的标准定得太高。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我们也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努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