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行动框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依、陆海相连,地理相接、人缘相亲,区域一体、文化一脉。文化习俗相通同源,历史交往源远流长。地缘相邻为伴,文明借重共享。相似的历史际遇,共同的发展使命,将中国和东盟紧紧维系在一起。双方精诚合作,攥指成拳,守望相助,携手同行,共享发展红利,谋求自身和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利益,具有深远的区域价值、全球意义。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2002年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2007年东盟决定建设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东盟关系进入战略合作的“钻石十年”。

着眼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建设一个和平、稳定、融合、繁荣和充满关爱的东盟共同体,强化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增进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发展规划对接,深化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保持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祉,为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注入正能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东盟共同体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01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的25周年。25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东盟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造福双方人民。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贸易、环保卫生、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优势互补性。在推动和实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双方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以及文化传统优势。尤其是近25年来,中方高度重视与东盟的友好合作,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地区,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推动包容性发展,与东盟相继开展一系列经贸、投资、科教、旅游等领域的相关合作,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及合作项目,合作机制走深走实,合作道路行稳致远,合作关系广泛紧密,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营造了稳定的政策制度环境。

深化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打造亚洲知识中心,塑造21世纪亚洲公民,是落实全球国家共同体战略构想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布局设计,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升级版的强力抓手,是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实抉择,对强化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支点战略”对接,打造中国—东盟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必将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力。

本书以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战略合作为主线,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全方位审视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战略构想,对深化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书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安全多视角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进行战略审视,继而探析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从“意向阶段”“起步阶段”到“拓展阶段”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制度框架、机制建立、组织建设、平台搭建等工作行动,并对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内外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中国—东盟共同体打造新形势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战略架构,最后勾画了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合约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