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概述

一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空间联系的概念属于经济地理范畴,指的是区域社会经济背景中的相互作用,反映了以相互作用和地区差异等地理概念为基础的地区间的关系,将相互联系的原因及运作的环境相结合,显示出联系的各种要素如何在一个整体性的空间内结合并产生作用。具体来讲,区域层面的空间联系,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作用和制约中,其独特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组合状况所构成的社会经济联系。表现为区域发展中的自然联系、经济联系、人口运动联系、社会相互作用联系、服务传输联系、信息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等。由这些联系共同构成了错综复杂、区域相互分工的联系网络。在这些联系方式中,经济联系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普遍的。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与交流,其作为一个综合的概念,经济联系可以细分为人员的来往、货物的交换、资金的移动、信息的交流等。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大小,也就是相互作用的强弱,可以直观地用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联系数量的大小来表现。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也称区域经济联系理论,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即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联系的集合。区域经济联系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基础,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并随经济发展而动态演进。

从实际情况观察分析,单类的联系要素在区域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绝大多数的联系是在多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联系要素会影响联系的范围、广度和深度等。

二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的特点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的外延是区域关系(区际关系)。既然区域是为了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察的一片地区,那么,区域就必然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区域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彼此相连,会产生各种关系。尤其是从经济角度来考察区域,区域之间或区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联系,彼此间既会有积极的推动,也会有消极的摩擦和冲突。因此,必须关注对区域关系的考察。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关系理论;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理论。但不管哪种关系理论,都是通过各种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方式反映出来的。这些关系可以分为下面几种主要类型。

(一)水平关系

区域内外的水平关系主要反映在相似单位之间的竞争上,这既可以是市场区域的竞争,也可以是供给区域的竞争。因此,水平关系是区域内外对于市场或原料的各类活动的竞争,是一系列活动的组合。

正如胡佛所指出的那样,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是不同活动对于稀缺、不易开拓的地方性资源的竞争。在区域内部,由于使用这类地方性资源的新活动的不断增加将提高这些活动成本,这就有可能妨碍或阻止需要相同资源的其他活动的进入。因此,一个整体区域在这种竞争面前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例如,是让用水工业优先占用沿河地段、使用水源以致造成水资源污染,还是为居民、机关的使用保留一部分洁净的水源——这是很难抉择的。区域外部的水平关系只是区域内部水平关系范围的扩大,其竞争在本质上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市场区结构或供给区结构在空间上的相互排斥。由此,这就决定了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垂直关系

这是区域关系中一种活动的产出表现为另一种活动的投入时所结成的相互吸引的关系。因为随着两种活动场所的接近,转移成本就会减少,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强对对方活动所在区位进行选择的吸引力。这种相互吸引所形成的关系就是垂直关系。垂直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后向联系,另一种则是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是针对供给性活动的相互吸引,它含有将一种活动的结果依照操作顺序不断向后传递,使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之类的初级投入转化为最终消费产品的过程。前向联系则是指由变化产生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操作过程传向另一种活动,它是买方被卖方吸引的结果。受前向联系影响的区位必然对于价格或投入物的供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例如,一座城市是否能够提供大量的外部聚集经济,包括良好的公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这就是强调基础设施前向联系的关键性作用的表现。

(三)互补关系

区域活动之间存在着十分普遍的互补关系,这是由于区域效应往往都是区域之间的相互吸引所导致的。无论是区域内部还是区域外部,一种活动的增加都可能促进互补活动的增加。这种互补情况既可以表现在互补产品供应者之间的相互吸引,也可以表现为附带供给品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吸引。例如,在市场区,服装生产商就发现群集的区位模式比分散更有利,图书经销商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区域之间,互补关系就更具有意义。例如,原材料生产地和产品加工地之间的互补性就是不言而喻的。

三 区域经济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历史变迁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增加物质财富。但是,绝对利益理论的运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双方可以自由地交易他们的产品,如果没有自由贸易,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就不可能获得地域分工带来的益处。而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比较成本理论与绝对成本理论相比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比较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比较成本理论又称为比较利益论。大卫·李嘉图认为,应该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距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这样对分工和交换的双方都有好处。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例如,葡萄牙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80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90个劳动日;英国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120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100个劳动日。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葡萄牙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在这样的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国际分工和交换才有利呢?依照比较成本学说,葡萄牙应把葡萄酒输往英国,换取英国的呢绒。这样对葡萄牙来说比较有利,因其国内用一单位葡萄酒只能换0.89单位呢绒,若用葡萄酒同英国呢绒交换,则可得1.2单位呢绒,比本国多得0.31单位。而英国用呢绒换葡萄酒,较之国内自行交换也更为有利。因为在英国一单位呢绒只能换0.83单位葡萄酒,而把呢绒输往葡萄牙则可得1.125单位葡萄酒,多换0.295单位。这就是说,当甲乙两国相比,乙国的各种生产率都低于甲国时,乙国应选择与甲国效率相差最小的产品进行生产,甲国则从乙国进口该产品,这样对甲乙两国都有利。

(三)要素禀赋论

该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大柱石,其基本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广义的要素禀赋论则包括狭义的要素禀赋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四)雁行模式

最早提出雁行模式的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他主要是用其来分析日本棉纺工业发展模式的。日本一桥大学教授、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在深入分析“二战”后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特点后,吸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将雁行模式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由此,雁行模式作为解释日本与东亚地区间的国际劳动分工、各地区产业结构相对优势由较先进的国家或地区不断向后进国家或地区转移的传导机制,被国际经济学界尤其东亚学者所普遍接受。在雁行模式中,日本被看作雁首,处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核心地位,它通过资金技术的供应、市场吸收和传统产业的转移,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亚洲“四小龙”是雁翼,是雁阵中的承接者,它们积极利用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市场来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身处雁尾的东盟,这样就完成了产业的“雁行模式”。在此过程中,处于雁尾的东盟对作为雁首的日本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基本上严重依赖于日本。日本经济的好坏决定了雁翼与雁尾的发展。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所谓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大量吸收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接受日本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利用相对自由的国际贸易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产生了奇迹般的腾飞。这也是雁行模式曾备受推崇的原因。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同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提高国产化水平,为国内大规模生产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这时该产业的技术已经完全标准化,产品质量提高,价格下降,产业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