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主要结论
一 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原因
(一)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的含义是: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层次不断递进的过程。期间,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资源结构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即经济结构、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低收入国家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进而对生态系统施加的压力较大;中等收入国家以第二次产业为主,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学工业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较大;高收入国家以第三次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较低,对环境施加的负面影响也趋于下降。按照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发展初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同产业结构低级化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问题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加以解决。
(二)产权理论
有关产权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分析是以公地悲剧为例展开的。经济学家以公地的悲剧为例,作出了如果资源没有排他性的产权,必遭过度利用之厄运的结论。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产权界定清楚的资源通常利用和保护得更好一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实际上也是产权变革的方向。针对世界各国捕捞半径愈益扩大和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技术不断提升,海岸国家将领海由12海里扩展至200海里,这种缩小资源开放的尺度(将世界级改为国家级)的做法,除了具有更加明确地界定海洋资源的产权的功能外,还有利于降低资源管理的难度,有利于遏制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
产权界定是解决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极为重要的手段,然而,无限夸大产权的作用也是不适宜的。第一,各种资源的产权界定的难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大尺度资源的产权界定难于小尺度资源。弱可分性资源的产权界定难于强可分性资源。流动态资源的产权界定难于固定态资源的产权界定。第二,在产权界定清楚的情形下,如果资源价格不适宜,仍有可能出现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和环境灾难。例如,当一种资源的增殖率低于银行利率,那么开发资源并将其变现,然后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就比留住资源还有效。由此可见,除了产权界定以外,资源价格变动对资源利用决策也有重要影响。第三,将所有资源的产权都私有化是不太现实的。
(三)外部性理论
所谓外部性,就是行为个体的行动不是通过价格影响其他行为个体的情形。当某个人的行动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负外部性,即把一些成本转嫁给社会。例如,一片森林,如果采伐者可以获得全部收益,而由此产生的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却要由大家共同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林主知道皆伐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他仍然会选择皆伐这样的采伐方式。如果在制度安排上林主要交纳相当于砍伐森林造成的负外部性的税金,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诸如砍伐森林这样具有负外部性的问题。另一种是正外部性,比如,造林会给社会带来正效应,但造林者得不到这样的收益。如果造林效益的外溢导致造林者收益过少,造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为了激励这样的行为,就要让造林者间接地获得一部分正外部性,常见的有赠款、软贷款、价格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
二 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的主要措施
(一)界定保护与创新的重点
人们通常把物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非生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然而,物质也可以分为资源和能源两大类。按照物质不灭定律,只要投入足够的能源,所有资源都是可再生(可复原)的(极少数过程不可逆、从而不可复原的资源除外)。这个分类方法的理论意义是把工业和农业统一起来,即它们都是利用能源生产产品的过程,它们的差异仅仅表现在农业借助于流量性能源(太阳能)进行生产,工业借助于存量性能源(太阳能的转化形式,包括薪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进行生产;其现实意义是把提高太阳能的能级作为科学研究最重大的方向。
太阳能在总量上足以持续地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但它的能级太低,无法直接替代存量性能源。所以,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通过光电转换、光热转换和光磁转换,提高太阳能的能级,使其能够替代存量性能源。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太阳照射的能量大约为每年商品能源消费量的6500倍。按照目前15%的转换效率计算,为满足这些国家原生能源的全部需求,理论上需要的土地不到其土地面积的0.1%。就工业国而言,这个比例为0.5%,所需的土地面积小于目前全世界水力发电水库的面积。实际上,太阳能方案占地率平均只有水力发电方案占地率的1/20。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商品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明显下降。一旦太阳能电力达到可与矿物燃料竞争的水平,能源短缺的危机就被克服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也将得以实现。
随着太阳能开发和资源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先以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再生(复原)出来,而可再生资源一旦灭绝就无法再生出来了。由此得出的另一个结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比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更为重要。
(二)完善经济核算方法
现实中的经济核算方法不够完整,是引发企业家选择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行为的重要原因。要消除这类行为,必须完善经济核算方法。即
CT(总成本)=CV(活劳动成本)+CC(物化劳动成本)+CR(资源成本)+CE(环境成本)+CU(使用者成本)
其中CV和CC分别反映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这两项构成生产成本,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成本概念,一个企业要想占有市场份额,就必须在降低生产成本上下功夫。CR反映的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资源稀缺性的变化会通过资源价格的变化反映出来,将资源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企业就会采用减少稀缺资源消耗或用相对丰富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的办法来降低它的产品成本,从而诱发资源节约和资源替代的创新。CE是环境成本,将环境纳入成本核算体系,生产者就无法采用损害他人利益的做法来牟利,这样就解决了代内公平的问题;CU是使用者成本,当代人和后代人都需要用资源,他们之间利用资源的效率差异便是使用者成本,把使用者成本纳入成本核算,就解决了代际公平的问题。
(三)完善经济发展制度
第一,健全技术创新制度。从现实中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生态系统步入顺向演替轨道,而技术停滞不前的生态系统仍处于逆向演替阶段。由此说明健全技术创新制度对促进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健全生态资产产权制度。从现实中可以看出,产权清晰的生态资产趋于顺向演替,而产权模糊的生态资产仍处于逆向演替阶段,由此说明健全生态资产的产权制度对促进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具有积极作用。第三,健全生态管理制度。从现实中可以看出,生态管理制度健全、制度执行有力的地区,生态系统处于顺向演替的状态,而生态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乏力的地区,生态系统仍处于逆向演替的阶段。由此说明健全生态管理制度对促进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具有积极作用。第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制度。为了减少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制度的各种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危机与创新的关系
人们往往谈危机色变。其实所谓发展,实际上就是通过创新克服危机的过程,所谓经济活力实际上就是克服危机的能力。相反,一个没有危机的社会,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创新的激励而缺乏活力。
人类社会碰到的危机有三种,一种是资源短缺的危机,一种是资源原有比较优势丧失的危机,一种是环境承载力超过极限的危机。资源短缺和资源原有比较优势丧失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加以解决,而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污染将累积在环境中,污染累积超过一定量之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第三种危机是最难以应付的危机。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出现了三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创新类型的变化。与三种危机出现的先后次序相似,最先出现的是旨在化解资源短缺的创新,尔后是旨在形成新的资源比较优势的创新,最后是旨在化解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的创新。考察中国的变化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前,中国面临的是生产不足的压力,当时是围绕着如何开发生产潜力这一任务进行创新的。进入90年代以后,情形发生了变化,中国通过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实现了由开发生产潜力到保护生产能力的转变。鉴于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生产潜力开发向生产能力保护转变的过程,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社会的可持续性会随着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强。
第二个变化是资源基础的变化,即从依赖自然资源转为依靠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最初是人跟着资源走,哪里有自然资源,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就向哪里迁移,而现在的情形是自然资源跟着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走。例如,森林,一方面将边远地区的天然林保护起来,另一方面在更适宜森林生长的地区培育速生丰产林、工业人工林。水资源也是如此,不是人向水资源丰富地区迁移,而是把水资源调到人造资本、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
第三个变化是发展动力的变化,即由资源推动转为科学推动。最主要的证据就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也就是说,经济增长越来越不依赖于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而是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所以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heodore W.Schultz(舒尔茨)教授说:自然资源是最不重要的,资本在经济起飞阶段是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一个越来越依靠创新、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社会,一定是可持续性越来越强的社会。
(二)生态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广义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与共产主义理念相通的。其中,代内公平强调发展的普遍性,主要措施包括增加穷人的福利和制止各种有损于他人利益的行为;代际公平强调发展的持续性,主要措施是保护资源与环境,制止有损于后人利益的行为。狭义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指通过生物科学革命、生态产业革命和资源替代革命,建立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经济。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分析工农差别时就曾经指出,工农差别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的差别。他认为,生物科学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力学、物理学的发展,是造成工农差别的根本原因。当生物科学赶上了物理科学之后,工农差别才有可能消除。
换言之,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工业化、城市化、市民化的模式,很可能是物理学发展遥遥领先于生物科学、生态科学发展的结果。一旦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的发展赶上了物理学的发展,生态产业的发展赶上了传统工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模式很可能会发生变化,工农差异、城乡差异就有可能逐步消失。最初的资源替代是以不可再生资源替代可再生资源,以高级资源替代低级资源为特征的。随着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社会的形成,资源替代方向将发生变化。例如,用太阳能替代石油、天然气等,用棉毛产品替代化纤产品。这种替代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大发展的基础上的。从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回到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绝不是历史的简单回复,而是建立在生态产业革命基础上的否定之否定。
(三)生态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关系
人们早就认识到生产中排放出的污染物的严重性,最初采取的是“末端治理”的方式。这种做法是有效的,但存在四点不足:一是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企业缺乏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二是治理难度大,并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三是不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四是政府监督管理的成本过高。鉴于30%—40%的工业污染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加以解决,于是出现了以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为内涵的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使污染治理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强加于企业的约束手段。
生态工业园区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根据企业资源利用上的相互关联,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系统,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例如,将火力发电企业产生的粉煤灰作为建筑企业的原料,建筑企业产生的废料作为其他工业企业的原料,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其中,具有上述关系的企业群在空间上聚集在一起称为工业生态园区,空间分布不在一起的称为虚拟工业生态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旨在解决无法通过优化生产工艺解决的60%—70%的工业污染。
循环经济旨在实现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连接,使生活中废弃的物资通过回收加工实现再利用。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中,清洁生产是生产设计和环境管理理念的质的飞跃,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两次扩展,是实现清洁生产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即生态工业园区使清洁生产从企业走向企业群,循环经济将清洁生产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
生态经济关注的是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这样的软措施,并对影响人的行为的制度和组织进行创新,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关注的是工艺技术这样的硬措施,它们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即生态经济为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而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使生态经济理论付诸实践。
(四)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和谐性。人类社会也需要具有和谐性,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追求这个目标,就必须遵循生态经济的原理,将循环机制(包括资源的循环,产品的循环)、和谐机制(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竞争机制有机地统一起来。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人类社会一定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步入和谐社会。
第一,从自然方面看,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应对外来冲击的能力。只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超过它的自调节能力的阈值,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性是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可修复性,只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不超过它的可修复的阈值,过度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造成的偏差是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加以纠正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具有递增性。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提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技术措施以及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会越来越高,人与自然的协调性会越来越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
第二,从社会方面看,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会随着经济发展由趋于恶化转向不断改善。这个假设可以采用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库兹涅茨曲线最初探讨的是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库兹涅茨利用许多国家的时间序列资料分析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发展的初期,收入分配趋于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这种趋势先得到遏制,尔后得以扭转,随着收入差异的不断缩小,人与人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和谐。采用这个方法所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污染总量和土地、能源、淡水等需求量也会随着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说明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即社会经济发展越过某个阶段以后,对资源、生态、环境的压力会越来越小。
第三,从公众意识看,实现企业最优解与社会最优解的统一,人的需求与自然需求的统一,自利和利他的统一,是能被普遍接受的理念。上述理念的实现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自律,使对应于社会最优解目标的可行域边界同对应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可行域边界相一致;二是利用利益相关者参与平台,廓清对应于社会最优解目标的可行域边界。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会越来越高,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人群会越来越大,可用于保育资源、生态与环境的资金投入会越来越多,人类社会必将逐步进入可持续性趋于增强的和谐社会形态。
本章小结
生态经济学是最早认识到经济理性必须与生态理性结合起来,生产、生活必须与生态结合起来,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与社会可持续目标结合起来的学科之一。
生态经济学倡导企业最优解与社会最优解的有机结合,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有机结合,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有机结合,旨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借助于规则和制度实现自利与利他的统一,包括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的统一,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30年来,生态经济学经历了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和以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
生态经济学最初是旨在摆脱现实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的一种理念、一个目标和一条路径,现在已经成为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的理论体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经济学
2.集体理性
3.资源与能源
4.创新类型
5.生态资本
6.可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
1.生态经济学有哪些特征?
2.生态经济学研究有哪些切入点?
3.生态经济学研究有哪些方法?
4.生态经济学研究有哪些差异性?
5.生态经济学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
(三)论述题
1.请论述生态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请论述危机与创新的关系。
3.请论述生态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关系。
阅读参考文献
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石山:《生态时代已降临中华大地》,《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第1期。
刘思华:《生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光明日报》2000年3月7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2页。
陈耀邦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122—123页。
Joel E.Cohen,How Many People Can The Earth Support ? 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96,pp.1-532.
Hotelling H,“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Vol.39,1931,pp.137-175.
Tietemberg,Thomas,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2nd ed,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1988,pp.1-20.
Pearce D.W.,R.K.Turner,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1990,pp.1-360.
Barnett,Harold,and Chandler Morse,Scarcity and Growth:“The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 Availabilit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3,pp.51-71.
Gordon H.S.,“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Property Resource:The Fisher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2,1954:124-142.
Demsetz,Harold,“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7,1967:47-59.
Hardin,Garrett J.,1968,“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 162:1243-1248;reprinted in H.E.Daly,Valuing the Earth:Economics,Ecology,Ethics,MIT Press,Cambridge,Mass,1992.
Dales,J.H.,“Land,Water and Ownership”,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968,pp.791-804.
Cheung,Steven N.S.,“The Structure of a Contract and the Theory of a Non-Exclusive Resource”,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28,1970:pp.49-70.
Gray L.,“Rent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Exhaustibi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8,1914:pp.466-489.
Pigou A.C.,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London:Macmillan,1920,pp.1-65.
Ayres,Robert U.,and Allen Kneese,“Production,Consumption,and Extern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1969(June):282-298.
Malthus,Thomas Robert,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J.Johnson,London,1798,pp.1-396.
Carson,Rachel,Silent Spring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2,pp.1-368.
Meadows,Donella H.and others,Beyond the Limits:Global Collapse or A Sustainable Future ,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1992,pp.1-266.
Meadows,Donella H.and others,Limits to Growth: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a'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 ,New York:Universe Books,1972,pp.1-205.
Pearce D.W.,J.J.Warford,World Without 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p.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