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实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Freud S.,1856—1939)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犹太人。他自小对父亲的感情是既怕又爱,对母亲则是感情亲密。1881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6年担任维也纳医院医师,1886—1938年开了一家私人诊所。成名作《梦的解析》一书于1900年出版,1909年应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之邀,参加了克拉克大学20年校庆,发表一系列演讲,接受了荣誉学位,并与美国心理学界名人詹姆斯、铁钦纳、卡特尔等人会晤,这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思想被国际学术界认可。在其弟子中最有名的是阿德勒和荣格,但他们因观点上的分歧分别于1911年和1914年与弗洛伊德分手。但弗洛伊德仍不断努力,推动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使自己获得了国际声誉。1923年患口腔癌,此后16年间共进行了33次手术。虽然很痛苦,但他仍坚持为病人诊疗和著述。1938年德军占领奥地利,弗洛伊德被迫全家迁移到英国首都伦敦。1939年9月23日病逝于伦敦,享年83岁。
(二)心理发展的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组成。
意识是指人们能够认知的心理部分。人们不仅能知道它,而且也能控制它。意识是人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1]
前意识属于无意识,但前意识的活动进入意识并没有什么困难。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前意识要比无意识更接近意识。
无意识在每个人身上构成了最大的、最有力的部分。它由各种本能所构成。弗洛伊德认为:“每一种心理行为一开始都是无意识的,它或者保持这种状态,或者发展成为意识,这取决于它是否受到阻碍。前意识与无意识活动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在拒绝产生后出现的。”[2]无意识的活动只能保持自身状态,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但在某种条件下,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活动的产物进入意识并非绝对不可能,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3]
关于无意识是由哪些最基本的本能所构成的呢?弗洛伊德提出有两种: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4]
生的本能不仅包括未加禁止的性本能和升华的冲动,还包括由它派生的目标受到禁止的本能,也包括自我保存的本能。
死的本能是指要使有机体回到无机物的状态。其典型代表是施虐狂。
(三)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心理性欲阶段(psychosexual stages)的发展是连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身体的特定部位成为性欲(又称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与快感相联系,这个身体的特定部位被弗洛伊德称为性感带(erogenous zones)。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心理性欲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口唇期
口唇期(oral stage)的年龄是0—1岁。个体的性感带主要集中于口唇周围。婴儿的吸吮表现了最初的性欲冲动。弗洛伊德认为:“吸指头的习惯多半发生于哺乳中的小儿,可能持续至成熟乃至终生,这是一种嘴唇吸吮动作的规律性重复,以吸取营养为目的。有时吸吮的不是拇指,只是嘴唇的一部分,舌头,甚至大脚趾都可以成为吸吮的对象……吸吮的乐趣可以使人浑然忘我,渐入安眠,或引发一阵类似高潮的动作反应。吸吮的乐趣常伴随着身体其他敏感部位如胸部或外生殖器的接触的摩擦。很多小孩便因此从吸手指过渡到手淫上面。”[5]
弗洛伊德还指出,口唇期的“性活动还没有从摄取食物中脱离出来……性的目的是与对象结合,此过程的原型通过自居作用的形式,将在日后对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6]。
2.肛门期
肛门期(anal stage)的年龄是1—3岁。个体的性感带位于肛门的周围。儿童主要是通过排泄来消除紧张而获得快感的。
弗洛伊德认为:“小孩常控制其大便直积到非用强烈的肌肉收缩不能排粪为止,他们就用这种方法享用肛门性感带的感受。积粪一下子通过肛门,很能造成黏膜的明确刺激。除了痛楚之外这也一定会造成某种快感。被保姆带到厕所时拒绝排清大便,宁可保留下来供自己享用的婴孩,十分明确地预示着将来他会陷于古怪的癖性和神经质。他不在乎会不会弄脏床铺,他所关心的只是大便时不可缺乏此种随之而来的快乐。”[7]
弗洛伊德还指出,那些不排泄粪便的个体,其真正的目的是用以刺激肛门而自慰。
3.性器期(phallic stage)
性器期(phallic stage)的年龄是3—5岁。个体的性感带位于性器官的周围。此时的个体常以异性父母作为性欲的对象。儿童经常自豪地宣布“我长大后,要和爸爸(妈妈)结婚”,而且排斥同性的“竞争对手”。弗洛伊德称这种现象为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国王无意地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与母亲结婚。
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和女孩经历性器期的过程是不一样的。男孩对拥有阴茎感到自豪和高兴,所以当他们第一次看到一个裸体的女孩时,他们非常惊恐,其无意识告诉他们(在效果上)“她的阴茎被割掉了!谁可能对她这样做的?为什么?一定是她的强大的父亲。如果她父亲对她那样做,我父亲也会对我那样做!”弗洛伊德说,这种认识导致男孩压抑了其对母亲的欲望并认同他的父亲。他接受了父亲的权威、父亲的意识以及道德标准:超我就出现了。
弗洛伊德自己也说不十分明白,是什么原因使得女孩由于缺乏阴茎而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与男孩表现不同。他推测,通过对男性身体结构的了解,女孩会感到恐慌,因为她仅仅拥有一个微不足道的阴蒂,而不是一个壮观的阴茎。她的结论是她失去了自己的阴茎。弗洛伊德说:“当小女孩看到男孩有不同于自己的性器官的时候,她的反应不是像小男孩那样拒绝承认。她马上认清了这件事,不久便羡慕起阴茎来。随着这种羡妒之情与日俱增,她变得十分希望自己是个男孩。”[8]
4.潜伏期
潜伏期(latency stage)的年龄是从5岁到青春期。当男孩解决了俄狄浦斯情结,或者女孩经历了俄狄浦斯冲动后,潜伏期就开始了。这是一段性欲处于冬眠状态的时期,因为此时各种矛盾冲突也相对减少了。所谓潜伏,是指儿童的性欲并没有消失而是受到了压抑。其力量仍然存在,通过升华机制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了。这个时间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此时儿童的兴趣在同伴,而不在双亲。但其同伴主要是同性别的,异性别的很少。
5.生殖期
生殖期(genital stage)的年龄开始于青春期。性感带主要位于生殖器周围。随着个体生理上的成熟,生殖区成为最主要的性感带。生殖期代表着个体发育的完成。在性器期学习的基础上,达到了性欲的成熟。弗洛伊德认为:“各性感区则臣服于生殖区的首要性之下。”[9]
个体在青春期发育时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其外生殖器的显著生长。对男性来说,新的性目的就是得到快感。但是其性冲动已受制于繁衍子孙这一功能之下,并为之服务。对女性来说,其性感带在阴蒂上面,她们的繁衍能力明显提高。
对于男女两性来说,其性本能的表达必须服从社会期望,所以生殖器的特征要根据社会要求进行调整。该阶段个体的主要防御机制是升华,即性欲经由升华后,变成以更被社会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人格的结构及发展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格由三个主要系统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见表3—1)。[10]
表3—1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及发展
1.本我及其发展
本我(id)是从出生即出现,是无意识心理能量和趋乐避苦动机的储藏库。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本我能量的源泉。本我完全是非理性的,不知道善恶和价值。
本我按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动,即力求发泄本能冲动而不顾及场合,且需要立即得到满足。本我包括两个竞争的本能:生的本能或性的本能(由叫作力比多的心理能量来维持)及死的本能或攻击的本能。当能量在本我中不断积累时会导致紧张。本我中的紧张可通过反射活动、身体症状或不受控制的心像及自发的观念诸形式体现出来。
由于本我是本能,所以它通过原始过程起作用。因为它盲目地追求快乐原则的满足,它的存在只有依赖于次级过程的发展才能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这个次级过程不通过自我起作用。
2.自我及其发现
自我(ego)是人格结构中第二个出现的系统,它是本能需求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调节者。自我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初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本我与环境相互作用,使其中接近外界的那部分逐渐成为自我。所以自我是后天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本身没有能量,所以它从本质上依附于本我来获得能量。
自我按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行动,即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需要。自我最根本的目的是为本我的本能满足服务,但自我是理性的、审慎的,能够考虑外部现实和超我的需要,并知觉和控制本能,且审时度势,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本我的本能。
随着个体的成长,单靠自我的力量已不能控制本我中的本能冲动,于是通过自居作用来模拟父母的行为。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既是无意识的也是意识的,它代表了“理智和良好的判断力”。
自我在发挥其认识功能时,必须兼顾彼此不相容,但都同样是不现实的本我和超我的要求。自我除了要伺候这两个暴君外,还要伺候第三个暴君,即外部世界。因此,它经常要努力协调本我与超我盲目的、不合理的要求与外部世界的现实要求之间的冲突。自我知道自己被不同而敌对的三种力量所包围,只能以一种态度做出自己的反应,即使自己处于焦虑、不安状态。
弗洛伊德曾用骑士骑在马背上来比喻自我与本我之间的关系。“他必须证实自己驾驭马的能力,所不同的地方在于骑士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这点,而自我则要借助别的力量。”[11]
当儿童开始体验到双亲的奖赏与惩罚时,他就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可以得到快乐的,什么行为可以使自己避免痛苦。这个年龄在五六岁左右。
3.超我及其发展
超我(superego)是人格发展的最后系统,包括自我理想(ego-ideal)和良心(conscience)。自我理想是通过父母的奖励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和行为符合父母所持的道德观念时,父母就对其加以奖励,父母奖励的标准被儿童内化,就成为个体的自我理想。良心是因不适当的行为受到惩罚而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和行为违背了父母所持的道德观念时,父母就会惩罚他们,当儿童将父母惩罚的标准内化后就形成了良心。良心是一种告知自己做错了什么的内在声音。
正常发展的超我通过压抑过程发挥其控制性冲动和攻击冲动的作用。它自己不能产生压抑,而是命令自我进行压抑。超我严格地监视自我,判断自我的行动和意图。当自我违背了超我的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内疚感。如果自我不能达到超我提出的完善标准,个体就会产生自卑感。因此,内疚感是良心的产物,自卑感是自我理想的产物。关于超我对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曾描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下命令:“你应该如此这般(像你父亲那样)”;另一种是由禁令组成:“你不能如此这般(像你父亲那样),就是说,你不能做他做的一切事,有许多事是他的特权。”[12]
超我不关心自我的幸福,它盲目不现实地追求完善。它不考虑自我在执行它的命令时所面临的困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超我是不现实的。
4.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正常发展的个体,其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关系是协调的。如果三者的关系失调,则个体就会出现心理异常。这是因为“自我从根本上讲是外部世界的代表,是现实的代表。与此相反,超我则是内部世界的代表,是本我的代表”。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之间的对立”[13]。
图3—1 假设三种人身上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关系[14]
对于第一种人,本我统治着软弱的自我和衰弱的超我,阻止自我平衡它持续不断的要求,让个体不停地寻找快乐,不管这种快乐是否可能或合适。
对于第二种人,具有强烈的内疚感或自卑感,和一个软弱的自我。个体因为自我不能断然拒绝超我和本我强烈的互相抵触的要求,将经验很多冲突。
对于第三种人,具有强大的自我,并能很好地协调超我和本我的许多要求。因此,这个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在快乐原则和道德原则的双重控制之下。
(五)防御机制
如果当一个人的本我与社会道德发生冲突而感到焦虑或受到威胁时,自我便设法使本我释放紧张。通常是通过自我防御机制来进行的。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弗洛伊德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种基本的防御机制。
1.压抑
压抑(repression)是指阻止一种危险的观点、记忆或情绪进入意识之中。弗洛伊德用这个术语,表示个体无意识地将令人不安的材料从意识中驱逐及对这些材料有意识地压抑。但现代分析学家倾向于认为,压抑仅仅是作为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
2.投射
投射(projection)是指当一个人把自己不被接受的危险情感压抑后,却将其归因于其他人。例如,一个人因为自己对不同种族的人产生了性幻想而感到羞愧,他可能把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投射到这些种族的人身上,并说“那些人的心灵肮脏而且性欲过剩”。
3.转移
转移(displacement)指人们把其情绪指向于物品、动物或其他并非其情感真实目标的人。例如,一个男孩不能向他的父亲发火,他可能把气出在玩具或他的小妹妹身上。当转移起到更高级的对文化或社会有益的作用,如艺术创作或发明创造时,就叫作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为了达到文明的目的,社会有责任来帮助人们升华那些不被接受的冲动。
4.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是指一种导致了无意识焦虑的感受变换成了意识层面上与之相反的感受。一个女人害怕承认她畏惧丈夫,则可能会用坚信自己非常爱丈夫来替代原来的想法。怎样区别一种变换的情感和一个真实的情感呢?在反向作用中,公开表示的情感是极端的、过度的和强迫的,就像一个女人提及一个施暴的丈夫时会说:“我当然爱他!我对他从没有什么坏的想法!他是完美的!”
5.退化
退化(regression)是指一个人返回到他心理发展的早先阶段。一个8岁的孩子由于担心他的父母会离婚就可能出现退化行为,如一个人表现出小时候才有的吸吮大拇指行为。当成人处于压力下时,会退回到不成熟的行为上,例如,如果没有达到目的,他们就勃然大怒。
6.否认
否认(deny)是指人们拒绝承认不愉快事情的发生。否认有助于保护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并且保持了不受伤害的错觉:“这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7.升华
升华(sublimation)是指一种以文化的或社会的目的代替对性欲的压抑。升华的目的最明显的表现是在艺术、音乐、文学等创造性文化活动之中。
(六)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1.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发展理论,其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无意识心理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2)人格结构及其具体内容,丰富了人们对人格结构的认识。
(3)提出了划分心理发展的阶段标准和具体的阶段。
2.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发展理论,其局限主要表现在:
(1)所提出的泛性论的心理发展观,忽视人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2)强调早期心理发展对成人期心理发展的影响,但缺少进一步研究支持的证据。
但是,弗洛伊德对发展心理学的贡献仍然是不可低估的。Shaffer认为,弗洛伊德的确是一位在黑暗的、从未被涉足的海域航行的伟大先锋,他的前辈甚至都没有敢想过去探索。在此过程中他改变了我们对人性的看法。[15]
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一)埃里克森的生平
埃里克森(Erickson E.H.,1902—1994),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青年时代就读于美术学校。1927年应安娜·弗洛伊德的邀请,在维也纳一所私立学校任美术教师,并开始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33年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但同年移居美国,在波士顿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之后到哈佛医学院任教。1936年到耶鲁大学工作。两年后在南达科他州(South Dakota)的苏语印第安人(Sioux reservation)保留地工作,开展文化对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1937年底,前往加州大学的儿童福利研究所工作,开始研究加州北部的尤罗克印第安人(Yurok Indians)。1942年任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1950年因拒绝在效忠书上签字而离开了加州大学回哈佛任教。担任哈佛大学精神分析与人类发展学教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1950年出版了《童年期与社会》 (Childhood and Society)一书。1970年埃里克森退休。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二)心理社会性理论的含义
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性理论(psychosocial theory)是将人的发展视为个体的(心理)需要和能力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之间持续相互作用的产物。
这一观点有三个层次的意思:
(1)要探讨个体毕生发展,确定并区分了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各阶段的核心问题,认为青少年期或成人期的经验可能引起个体回忆他们的过去,并使个体对其早期经验有新的认识。
(2)个体具有促进生命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能力。人有能力将他们的经验进行综合、组织并概念化,以保护自己、应对变化并主宰自己的生活。因而,生物因素与社会影响的相互作用、自我调节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发展过程。
(3)文化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文化提出的目标和渴望、各种社会期望和要求,会引发个体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反应又决定了个体哪些方面的能力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这一至关重要的联系是发展的关键机制。每个社会对于成熟有不同的标准,当社会对成熟的这些看法融入个人的生活之中时,有助于确定个体在社会中发展的方向。[16]
(三)心理社会性发展的渐成原则
渐成原则(epigenetic principle)指生物成长有一个规律,它使每个功能系统地出现,直到有机体的所有功能都成熟。
依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心理发展机能都出现并被综合。由于经验的影响,个体的发展是不可能倒退到先前的阶段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在它适宜的时间进行。每一阶段的产生与形成都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但它不能代替前面的阶段。
埃里克森在论述渐成原则时指出:“任何生长的东西都有一个基本方案,各部分从这个方案中发生,每一部分在某一时间各有其特殊优势,直到所有部分都发生,进而形成了一个有功能的整体为止。”[17]
(四)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的含义
埃里克森以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作为划分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的标准。心理危机是指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人们必须做出心理努力来应对社会环境的要求。在这里,危机指一系列正常的应激和压力,而不是一组特殊的事件。埃里克森认为:“危机有着发展的意义,它并不意味着灾祸临头,它指的不过是一个转换点,一个不断增强潜能的决定性时期。”[18]
社会环境的要求一般被称为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这些任务包含着帮助个体成功应对新的环境所需要的新技能和能力。发展任务反映了个体心理、认知、社会、情感以及自我概念诸方面的发展成果,并界定了在某一特定社会中,对每一年龄阶段的个体来说,什么是健康的和正常的发展。对某一阶段任务的成功学习会促进个体的发展,并增加个体成功学习后一阶段任务的机会。某一阶段任务的失败会导致个体完成后一阶段任务的难度提高,甚至是无法完成。
(五)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19]这些阶段概念的部分内容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还有部分内容来源于埃里克森自己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
1.阶段一: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该阶段的年龄是0—2岁。
埃里克森认为,基本信任(basic trust)是心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这是由人生第一年体验而获得的对一个人自己和对世界的普遍态度。所谓信任,不仅指对别人的一种基本依赖,也是对一个人自己的一种基本信任感。[20]
信任建立在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质量上。埃里克森认为:“母亲以一种管理方式在婴儿身上创造出一种信任感,其性质可以把对婴儿个体需要的敏感性照料与在他们的共同生命方式的信任框架内一种个人坚定的依赖感结合起来。”[21]在婴儿早期,通过嘴巴进食的需要占首要地位,但是视觉和触觉也同样重要。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用牙齿咬坚硬的东西。但此时他们还必须学会在吃奶时而不咬母亲的乳头,即使母亲在给他们喂奶时不因疼痛而愤怒地抽回乳头。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做,即在母亲给他们喂奶时咬乳头,母亲就会剥夺给他们喂奶的权利。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断奶也是必须发生的,这会使婴儿感到自己与母亲分离或被母亲遗弃。埃里克森认为:“被剥夺、被分离和被遗弃这三个印象都留下基本不信任的痕迹。”[22]
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信任感的影响。但是何种文化会对婴儿的信任感有促进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在一种文化中将1岁以内的婴儿整天用襁褓包裹;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主张让婴儿尽早自己伸踢四肢;在印第安人的文化中,坚决反对让婴儿大声啼哭;而白人则认为啼哭有利于婴儿肺部“强壮”。由此可见,在人生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社会文化就对其心理发展产生着明显的影响。
如果婴儿此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在他们的人格中培养出希望的品质;相反,如果危机是消极地解决,就会使他们在将来产生退缩心理。
2.阶段二: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
该阶段的年龄是2—4岁。这一阶段被弗洛伊德称为肛门期,强调此阶段儿童往往依附于排泄器官的特殊的快乐和偏执。肠和膀胱的整个排泄程序,从一开始就因对一件重要事情“干得好”受到奖励而得到强化。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对事物的这种新的处理并不限于括约肌,一种普遍的能力,也是一种强烈的需要,已发展到能凭借意志交替地忍住和排出。因此,埃里克森认为:“儿童早期的自主全部的意义,在于肌肉成熟、言语表达辨别能力都获得迅速的增长,而且随之增长的是将许多高度冲突的动作模型协调起来的能力。”[23]
此时对儿童开始了大小便的训练。这对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调节的水平产生了最严峻的考验。如果外界的控制训练太早太严,始终不让儿童自己逐步控制大小便和其他功能,他们就会面临着双重对抗和双重失败。由此从自主感的丧失中体验到羞怯和疑虑。羞怯是一种幼稚的情绪,属于一种罪疚感,是一个人假定自己完全暴露于众,而且意识到被人注视着,这就是自我意识。羞怯感最早的表现是一种羞于见人或无地自容的冲动,它源于个体不断增长的渺小感。而疑虑是一种未达到成熟就愚蠢地暴露自己的感情,即先愣住后醒悟的感情。疑虑包括对自己的疑虑以及训练者的坚定性和敏锐性的疑虑。
如果此阶段危机得到顺利的解决,就会在他们的人格中培养出意志的品质;相反,如果危机是消极地解决,就会使他们产生强迫心理。
3.阶段三:主动性对内疚感
该阶段的年龄是4—5岁。这一阶段被弗洛伊德称为性器期。弗洛伊德认为,性器期发展的核心是俄狄浦斯情结。男孩的第一次性爱依附于给予他身体舒适的母亲,并决定了男孩对在性方面控制着对父亲产生了第一次性的敌视。至于女孩,埃里克森认为,很多时候孩子的羞怯和疑虑、低自尊与不确定,其实是来源于父母在婚姻、工作和权利上的受挫。
该年龄的儿童能够自如地运用双腿走路,这时他们才觉得双腿是自己的了。他们正准备把自己视为已长大得与漫步的成人一般大了,而且他们设法去探索可能的角色,从而体验到主动性。[24]即自己能主动地认识世界。此时男孩在心中的追求强调的始终是正确的攻击,而女孩则通过将自己变得讨人喜欢和富有魅力,以此来展现她们的主动性。
埃里克森认为,主动性的伟大统治者是良心。这使得儿童不仅感到害怕被揭露而受到惩罚,并且还可听见自我观察、自我指导和自我惩罚的“心声”,由此体验到内疚感,一种使人觉得自己犯了罪或干了坏事的感觉。
如果儿童此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在他们的人格中培养出目的实现的品质;相反,如果危机是消极地解决,就会使他们产生抑制的心理。
4.阶段四:勤奋感对自卑感
该阶段的年龄是从5—12岁。该阶段被弗洛伊德称为潜伏期。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的重要任务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由此而产生一种勤奋感。埃里克森指出:他们现在学会了制作物件以求获得承认。他们逐渐变得不屈不挠了,并变成一个热情而专心致志的人。儿童开始学着通过创造东西来获得大人的表扬。
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危险是产生一种对自己和自己任务的疏远,即自卑感。[25]它可能是由于以前的冲突未能得到适当解决而引起的。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对教师的偏见。
(2)儿童固着于前一个阶段。
(3)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从来没有体验过工作的快乐或因某件事成功而获得的自豪感。
(4)家庭生活可能没有为他们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学校生活也可能不支持先前几个阶段所做出的允诺。
因此克服自卑感产生的办法是:
(1)社会允许儿童扮演角色以对技术和经济做好准备。
(2)有一个被社会信赖和尊重的好教师。
(3)支持每一个儿童心中的一种胜任感。
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与前一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从内部动荡转向一种新的控制。弗洛伊德将该阶段称为潜伏期,是因为猛烈的驱力一般都蛰伏不动,但这只是青春期风暴前的暂时平静。到时候一切先前的驱力就会以一种新结合而重新出现。
如果儿童此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在他们的人格中培养出能力的品质;相反,如果危机是消极地解决,就会使他们产生无能的心理。
5.阶段五: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该阶段的年龄是12—20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器期。埃里克森认为:该阶段是儿童期与成人期之间的一种生活方式。[26]因此,在学校生活后期,年轻人由于为生殖器成熟的生理发展而困扰,以及未成年人角色尚未确定,于是便醉心于时尚的追求,似乎想建立一个青年亚文化群,常常想象着将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与自己在别人眼光中表现为什么样的人进行比较,并且老是想着如何把早期养成的角色和技巧与当前的理想原型结合起来的问题。如果他们由此成功,就获得了同一性或同一感。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人期的开始。同一性建立的条件是:
(1)长辈的真诚赏识而不是空洞的赞扬和迁就。
(2)前面发展阶段形成的信任感。
(3)社会和文化,要求青年人按一定的标准行动。
(4)自己对自我的肯定而不是否定。
如果该阶段个人没有获得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即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于社会环境的角色。行为上表现出经常否定父母的价值观,拒绝同伴的价值观。角色混乱会导致个体产生自我意象分裂、不能建立亲密感、没有时间紧迫感、不能集中精力做自己必须做的事、反抗家庭和社会制度等。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此阶段只有克服以下7个方面的危机,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具体内容包括:
(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
(2)自我确定对冷漠无情。
(3)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
(4)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
(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
(6)领导的两极分化对权威混乱。
(7)思想的两极分化对观念的混乱。[27]
如果个体此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在他们的人格中培养出忠诚的品质;相反,如果危机是消极地解决,就会使他们产生不确定性的心理。
6.阶段六:亲密感对孤独感
该阶段的年龄是20—24岁。又被称为成人早期。个体必须获得在保持他们个人的同一性的同时,将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同一性融合在一起的能力。个体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体验到亲密感。亲密感是一种将个体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而又不害怕失去自己同一性的能力。亲密感只能在个体形成了稳定的自我之后才能获得。成熟的亲密感意味着个体愿意与他们分享彼此的信任,在双方平等的关系中包含着自我牺牲、妥协和承担义务。亲密感是婚姻的必要条件。
埃里克森认为,真正的亲密意味着两个人都愿意共同和互相调节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重要方面。但是在选择配偶时,也包含着偶然因素,有时个体会因为害怕自己单身而产生一种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个体不敢拿自己的同一性冒险来分享亲密关系的体验。有些人虽然在事业上很成功,但仍然体验到孤独感,其原因是他们害怕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生育以及成熟的爱、承担责任。一些人产生孤独感是因为结婚太早,无法与配偶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还有一些人产生孤独感是因为家庭没有亲密感。
如果个体此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在他们的人格中培养出爱情的品质;相反,如果危机是消极地解决,就会使他们产生排他性的心理。
7.阶段七:繁殖感对停滞感
该阶段的年龄是24—60岁。该阶段的个体已进入成人期,开始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并为社会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该阶段是人生最长的一个阶段。埃里克森认为,那些具有满意的性关系的伴侣会很快希望能够孕育融合了他们人格和能量的爱的结晶,并会产生希望抚育后代的愿望,即繁殖感。[28]其实,繁殖感的含义不仅仅是传宗接代,养儿育女,还要求关心自己及他人的孩子和肩负起将文化代代传承的任务。所以埃里克森认为,只是有孩子,并不能保证个体获得繁殖感,也不能保证给孩子良好的教育。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孩子,但他们能从关心他人的孩子或帮助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繁殖感。
如果个体不能够体验到繁殖感,他们就会体验到由于停滞和人际关系贫乏所导致的假亲密的心理。还有一些人会开始沉溺于自身之中,他们仿佛孑然一身,自己仅仅是个孩子,由此而体验到停滞感。个体表现出过分关注自我,沉溺于自我时,在能力,特别是创造力上出现停滞。
如果个体此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在他们的人格中培养出关怀的品质;相反,如果危机是消极地解决,就会使他们产生自私自利的心理。
8.阶段八:自我整合感对失望
该阶段的年龄是60岁至死亡。这是人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又称为老年期。男女成人进入老年期,回顾自己一生,如果自己觉得一生没有虚度,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且孩子成才,个体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整合感,即个体获得一种完全而统一的感觉。获得自我整合感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会产生一种超然感,不害怕死亡。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智慧与人生哲学会延伸到自己的人生周期之外,与新的一代生命周期结合起来。如果个体在过去生活中经受过许多挫折,他们在回首自己一生时,就会产生失望的心理。[29]他们觉得这一生没有理想,岁月蹉跎,而且由于感到不能再重新生活一次而常常失去耐心,对一些琐事感到厌恶。行为上表现出消沉、轻视他人和不能接受自己生命已走到尽头的现实等。
如果个体此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在他们的人格中培养出智慧的品质;相反,如果危机是消极地解决,就会使他们产生轻蔑的心理。
(六)埃里克森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1.埃里克森理论的贡献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的贡献主要是:
(1)系统地描述了毕生发展的八个阶段。
(2)在坚持性本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社会文化对人心理发展的影响。
(3)从冲突的角度,探讨了毕生心理社会性发展特点。
2.埃里克森理论的局限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的局限主要是:
(1)在心理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每一个阶段的冲突才能成功地进入下一个发展的阶段,没有明确指出。
(2)对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重视程度不一样,特别是对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论述很消极。
(3)前一个阶段的发展结果如何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没有阐述清楚。
总之,在弗洛伊德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埃里克森根据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发展的阶段,丰富了人们对毕生心理发展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