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思路决定出路,经营者一定要懂经营哲学
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动机、方向盘。怎么看待企业做大做强?是当做目标,还是当做发展的副产品?是为利润而管理,还是为发展而管理?这些都是指导思想的问题。看法不一样,差别会非常大。
1.利润来自于经营哲学的成功
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利润的不断增长。从获取利润的角度看,经济是一种商业活动,是通过等价物的交换、流通,从而在成本、投资的基础上产生利润。聪明的老板会将自己的经营哲学渗透到日常管理的各个细节,从而实现团队协作、财源滚滚。
(1)明确利润的来源,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控好诸多环节。为此,需要从大局、全局的角度进行取舍,放弃贪念小利的短视行为。
(2)经营者不能仅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员工的利益,还要时刻把对员工的关爱和慈悲放在经营的中心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迎来发展的曙光。
(3)自身多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使自身立足于社会中。同时,还要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提供帮助,使他人得到恩惠。
【做大做强之道】一个公司要生存发展,经营者的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占有重要地位。从经营中获取利润更需要智慧,运用好的经营理念可以在竞争中持续发展壮大。
2.小众市场隐藏大利润
美国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是对小众市场的认同。长尾市场也被称为“利基市场”,意思是在市场中拾遗补缺或见缝插针,从而获得稳定的收益。尤其是通过对市场的细分,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严格针对一个细分市场,或重点经营一个产品和服务,从而可以获得巨大利润。
市场是庞大的,也是捉摸不透的,总有一些市场针对特定的群体,虽然这个市场很小但是只要精准定位,并且能够以较低的物流成本把商品送达顾客,就能获取高额的利润。需要指出的是,长尾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才产生的,并且它需要借助网络降低成本,从而把特定顾客聚合到一起,给经营者带来稳定的收益。
【做大做强之道】消费者在面对无限的选择时,真正想要的东西和实现交易的渠道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套崭新的商业模式也随之崛起。经营者必须重视冷门产品,研究更多人的需求,从冷门中挖掘到金矿。
3.如何做到简单管理
一位老板说,管理其实非常简单,你需要用目标把大家拉动起来。不管是做管理,做营销,还是做经营,都需要尽量做到“简单化”。为什么呢?
(1)简单化要求“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员工理解不会存在偏差,便于员工更好的执行和落实,确保经营思路不变味。
(2)简单化要求“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所有员工能够朝同一个方向和同一个目标前进,便于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
(3)简单化要求“责任明确,思路清晰”,便于管理者对整个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考核和指导。
【做大做强之道】最好的管理其实是有重点的简单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组织管理上,要想使之高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诸事简洁。
4.踩准市场节拍才会发展对路
对市场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并果断行动,往往会给公司带来滚滚财源。相反,一个错误而鲁莽的判断,会让公司损失惨重,甚至一败涂地。但只要你掌握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原理,踩准市场节拍,那么投资就会稳赚了。
(1)把握宏观经济规律,掌握投资大环境。
淤宏观调控因素;
于金融危机因素;
盂通货膨胀因素。
(2)跟对趋势,进而掌握财势,获取更多利润。
淤看清财势的走向;
于在危机中寻找商机;
盂培养灵敏的商业“嗅”觉;
榆借势、造势获取更多利润;
虞展望未来10年的规划。
【做大做强之道】在获取利润的道路上,时刻把握经济周期规律,选对经济发展趋势,更容易有大的作为。
5.做生意不能吃独食
做生意不能吃独食,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你的生意才能做得足够大。
(1)“分享”哲学,体现的是互利互惠的经营观。主动与人分享利益,会赢得他人的信任,更多的业务伙伴,以及未来的市场。
(2)有钱大家赚,这是无数生意人成功的法宝。在利益共享方面十分慷慨,自然容易赢得众多追随者,有了好人缘,生意就会越做越容易,越做越大。
(3)有作为的人,都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创富上,而不是过于抠门。此外,做生意的本质就是合作,要让合作伙伴拥有足够的回报空间。
【做大做强之道】吃独食,代表了人的贪念。世上的钱赚不完,也不可能让你一个人都赚了,丢掉不择手段的做法,学习分享的智慧,成功会来得更早、更大。
6.取长补短的共存之道
取长补短式的合作有利于打破商家相互销售区域间的壁垒,管理上和生产商的局限,打破生产销售管理不能一体化的格局,这也符合当代市场日益扩大、日益一体化的潮流。
(1)要学会互通有无。
经营者需本着双方互利共惠的合作基础,互相交流彼此的生产管理经验,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摒弃从前抱有的狭隘思想,以更加开阔更加宽广的思路来参与市场合作与竞争,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2)充分利用彼此的资源优势。
取长补短就是要避其短,扬其长,只有发挥彼此拥有的资源优势,才能避开固有的短处,最终才能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真正的实现双方的共同获益。
【做大做强之道】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共赢是一种更明智的竞争方式,也是公司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能够彼此扶助,生存下来并最终做大做强的关键。
7.树立“创新至上”的经营理念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同样的道理,考察一个公司的竞争力,也要以“创新精神”、“创新力”作为依据。
在市场越来越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公司的一种战略资源。谁的创新能力越强,谁就能在变革迅速的市场中适应新环境,并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取得成功。
许多公司领导者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都有一个共同体会:“创新”是赢得最后成功的保障。创新,包括革新产品的创新、新能源的开发、开拓新市场的创新、新产品的开发,最重要的是思维的创新,也就是解放思想。树立“创新至上”的经营理念,不仅是一个公司发展的需要,更是公司生存的前提。
【做大做强之道】对小公司来说,必须寻找适应自己发展的蓝海战略,才能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而老板除了坚持“创新至上”以外,还要鼓励团队成员树立创新发展的意识,在创新中走向成功。
8.用创意打开客户的钱包
在发现和捕捉商机上独具慧眼、先知先觉,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上与时俱进,观念更新快。好的创意离不开观念的与众不同。为此,把握好如下几点尤其重要。
(1)“市场”观念。获取利润必须勇敢面对市场的压力,认真研究市场规律,密切关注市场行情。以市场的概念来指导创意计划,从市场本身寻找出路,这才是制胜之道。
(2)“人才”观念。好的创意离不开优秀人才,创意计划的产生、执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团队智慧的结晶。为此,在经营上务必要起用新人、能人,真正做到唯才是举,有才必用,庸者下,能者上。
(3)“抢先”观念。当一种新的商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时,必须抢先推进计划,去占领市场。如果总是保持观望、徘徊,那么就与商机失之交臂了。
【做大做强之道】商场竞争无比激烈,要想稳操胜算、立于不败之地,首推睿智。智高一筹,就多了一层胜算。在许多时候,创意就是好生意的代名词,顾客与消费者会主动找上门来。
9.“不争为争”的老二哲学
无论是与客户打交道,还是在市场上制定竞争策略,可以运用“不争为争”的老子哲学,把“上善若水”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1)用个人魅力征服客户。
优秀的领导人身上都有一股无形的魅力在吸引人,令人折服,因此达到“不争”却仍能争得天下的目标,这是生意人要懂的大学问。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懂得忍让,甘居人后,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信息,成为最后的赢家。
(2)在跟进中获得竞争优势。
做生意要善于以退为进,懂得采取跟进策略,这样往往能笑到最后。市场竞争讲究胜者为王,为了不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打击,采取隐忍的策略,甘做第二、第三,有助于我们在低调中把握商机,在最后一刻的搏击中夺取胜利。
【做大做强之道】在商业世界里,保持一份谦卑,看到更大的利益、更长远的未来,并采取高明的竞争策略,从而在低调中成就伟大,在跟随中后来者居上。
10.坚持不熟不做的理念
“不熟不做”这一经营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反复闯荡、试错的过程中,我们要积累经验,增加对趋势的预测能力、对风险的洞察能力,并对自己熟悉的项目、行业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智慧。
(1)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市场大无边,各领风骚在一方。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熟悉的、在行的业务,更容易把生意做好做大。
(2)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生意。
人人都喜欢赚钱,也想着大胆一搏,但是真刀真枪做生意的时候,务必要谨慎,尤其是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生意。要坚持力所能及的原则,杜绝盲目投资。
(3)在决策过程中控制好风险。
具体来说,要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测、管理、规避,如果没有相当的把握,绝对不能轻易犯险,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做大做强之道】老板一定要避免盲目投资,凡事不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大胆投资的同时必须始终把谨慎放在第一位。
11.一流的老板只合作,不竞争
哈佛商学院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说:“把你的竞争对手视为游戏的双方而非敌人,将会更有益。”
当下,商场已经不适合原始竞争,不适合长期的自然过程的竞争。这是因为当今社会的经济规模和市场进入门槛条件,以及进入后的资金运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由此,与竞争对手的联合与共享、共生与共荣成为现代竞争的主流。它不仅可以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打破原有的生产空间、市场区域、技术独占的限制,实现供给和需求资源的自由对接和重新配置,创造新的利润空间,而且也可以将新的合作伙伴、先进的思想、技术和经营战略,吸收到自己的体内。
【做大做强之道】把“蛋糕”做大,既是目标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这就需要经营者有以大局为重的认识,寻求共赢之道,在合作中寻求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