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团队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前言

这个时代,只有高效能团队才能赢

在一个追求合作的时代,团队模式成为众多企业与公司的追求,毕竟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英雄主义不再适用于现如今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单位组织,还是企业组织,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涉及内部和外部的合作。随着组织形式越来越丰富,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打造一个合适的组织形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团队模式应运而生。

全球最大的猎头公司光辉国际联合《经济学人》杂志社一起对一些跨国公司高管做了一系列调查研究,证实了一个观点:未来的机构将由领导团队来管理。这些高管在接受调查时,被问到未来十年内谁将在他们的全球性组织中拥有最大影响力,结果61%的人认为是“领导团队”。这反映了全球组织机构发展的一个趋势,那就是优秀的领导者仍旧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最有效的模式是优秀的领导者与伟大的团队共存。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组合。

虽然如今都在谈论团队,但它的出现(至少从定义上来说)并不久。卡特森伯奇和史密斯在1993年提出了团队的一个基本模式:当群体成员发展到有共同的承诺感和力求协同行动的阶段,该群体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团队。在这里,卡特森伯奇和史密斯认为团队是由群体进化而来的。到了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共同的目标以及协同作用成为团队的标配。

当然,团队的组成并不意味着出色的绩效和强大的竞争力,并不意味着出众的执行力以及高效率。想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团队,就需要对团队的一些特质进行设计,看看什么样的团队才是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人认为团队最重要的是效率要高,要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并且具备高产值,因此很多人更加倾向于将优秀团队定义为“效率团队”,或者定义为“高产值”。传统的商业智慧和实践大都倾向于微观管理:管理者关注和管理下层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微观管理注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力,并使人们更具责任感。但高效能的团队需要管理者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分析。战略的制定,内部资源的平衡,发展节奏的有效掌控,都是宏观调控的一部分。一个团队的发展应当注重全局,应当从全局进行协调,对各个方面进行关注,确保整个团队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内部的任务设定都是正确的,都是平衡的。团队效能的高低决定了团队工作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团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想要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发展层次,就要打造一支高效能的团队。

高效能更加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更能体现出一个团队发展的能量和潜在的影响力。作为团队最重要的指标,高效能是企业、组织、团队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最佳的团队模式之一。它几乎囊括了所有团队应当具备的因素,并且进行了一个完美的整合,是纵向的管理模式(从战略计划制订、任务制订到执行的流程),也是横向的平衡模式(各部门、各个执行者之间的横向配合)。这种纵向和横向的有机结合正是一个团队保持长久发展的基础。

不过,团队建设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说:“对于一个想创造些什么出来的创业者来说,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创建团队上。”

想要打造一个高效能团队并非易事,但也并非无从下手。组建者应当关注强有力的领导(领导的魅力和制度的约束)、资源的合理分配(人才配置、资源应用、组织变革)、内部的文化传承(团队精神、价值观)、高效的沟通以及目标管理等重要方面,争取打造一个合作的、有活力的、稳定的团队,并建立起一个具有强大生产力和说服力的规则。

本书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打造高效能团队的方法。书中运用了大量管理学理论知识,也使用了很多具体的实际案例,包括Facebook公司、惠普公司、沃尔玛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华为公司、阿里巴巴公司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以及内部团队,从而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各类团队和组织的领导者提供了实用的团队管理指南。为了明确知识架构,书中分别从团队文化、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沟通管理、领导力、人才管理、思维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有效阐述了相关的知识点,完美地描述和解释了高效能团队的模式。对于读者来说,本书的阅读和理解难度不大,相关的理论知识都被通俗化处理,一些复杂的学术词汇也有重点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架构也被完美地融合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中,因此非常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