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MA 4D R17 完全学习手册(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5 视图菜单

在Cinema 4D的视图窗口中,默认显示“透视视图”,可以通过视图菜单切换不同的视图和布局,每个视图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菜单,对其操作不会影响其他视图,如图3-27所示。

图3-27

3.5.1 查看

查看菜单中的命令主要用于对视图的操作、显示视图内容等,如图3-28所示。

图3-28

1. 作为渲染视图

激活该命令后,可将当前选中的视图作为默认的渲染视图。例如,将前视图设置为渲染视图,在渲染工具中单击“渲染活动场景到图片查看器”按钮036-08,渲染前视图显示的效果,如图3-29和图3-30所示。

图3-29

图3-30

2. 撤销视图

对视图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后,“撤销视图”命令被激活,使用这个命令可以撤销之前对视图进行的操作。

3. 重做视图

只有执行过一次以上“撤销视图”命令后,“重做视图”命令才能被激活,该命令用于重做对视图的操作。

注意

按住Alt+Ctrl组合键,旋转视图,如果没有选中物体,视图将以世界坐标原点为目标点进行旋转;如果选择了物体,视图将以物体的坐标原点为目标点进行旋转。

4. 框显全部

执行该命令后,场景中的所有对象都显示在视图中,如图3-31所示。

图3-31

5. 框显几何体

执行该命令后,场景中的所有几何体对象都显示在视图中,如图3-32所示。

图3-32

6. 恢复默认场景

执行该命令会将摄像机镜头恢复至默认的镜头(刚打开Cinema 4D时显示的镜头)。

7. 框显选取元素

只有场景中的参数化物体转换成多边形物体后,该命令才能被激活。执行该命令可以将选取的元素(点、线、面)在视图中最大化显示,如图3-33所示。

图3-33

8. 框显选择中的对象

执行该命令可将选择的物体最大化显示在视图中,如图3-34所示。

图3-34

9. 镜头移动

Cinema 4D为每个视图默认配置了一个摄像机,在透视图执行“镜头移动”命令后,可按住鼠标左键并移动默认摄像机。

10. 重绘

对视图执行“渲染当前活动视图”命令037-05后,视图被实时渲染,执行“重绘”命令可恢复视图,如图3-35和图3-36所示。

图3-35

图3-36

3.5.2 摄像机

摄像机菜单中的命令用于为视图设置投影类型,如图3-37所示。

图3-37

1. 导航>光标模式/中心模式/对象模式/摄像机模式

可以切换各种导航模式来切换摄像机的焦点。在光标模式下,摄像机将以光标的位置作为摇移的中心;在中心模式下,摄像机将以视图中心为摇移的中心;在对象模式下,摄像机将以选择对象作为摇移的中心;在摄像机模式下,摄像机将以摄像机的机位点作为摇移的中心,如图3-38所示。

图3-38

2. 使用摄像机

在场景中创建多个摄像机后,可以执行该命令在不同的摄像机视图之间切换。

3. 设置活动对象为摄像机

选择一个物体,执行该命令,可以将选择的物体作为观察原点。如Cinema 4D中没有提供灯光视图,因此可以执行该命令来调节灯光角度。

4. 透视视图/平行视图/左视图/右视图/正视图/背视图/顶视图/底视图

摄影机菜单中提供了多种视图的切换,如透视视图、平行视图、左视图、右视图、正视图、背视图、顶视图、底视图等,如图3-39~图3-46所示。

图3-39

图3-40

图3-41

图3-42

图3-43

图3-44

图3-45

图3-46

5. 轴侧>等角视图/正角视图/军事视图/绅士视图/鸟瞰视图/蛙眼视图

可以执行其中的命令来切换对应视图。这些视图不同于常用视图主要是由于这些视图三个轴向的比例不同,如图3-47所示。

图3-47

等角视图的轴向比例为x:y:z=1:1:1,如图3-48所示。

图3-48

正面视图的轴向比例为x:y:z=1:1:0.5,如图3-49所示。

图3-49

军事视图的轴向比例为x:y:z=1:2:3,如图3-50所示。

图3-50

绅士视图的轴向比例为x:y:z=1:1:0.5,如图3-51所示。

图3-51

鸟瞰视图的轴向比例为x:y:z=1:0.5:1,如图3-52所示。

图3-52

蛙眼视图的轴向比例为x:y:z=1:2:1,如图3-53所示。

图3-53

3.5.3 显示

显示菜单中的命令主要用于控制对象的显示方式,如图3-54所示。

图3-54

1. 光影着色

光影着色为默认的着色模式,所有的对象会根据光源显示明暗阴影,如图3-55所示。

图3-55

2. 光影着色(线条)

与“光影着色”模式相同,但会显示对象的线框,如图3-56所示。

图3-56

3. 快速着色

在该模式下,用默认灯光代替场景中的光源照射对象显示明暗阴影,如图3-57所示。

图3-57

4. 快速着色(线条)

与“快速着色”模式相同,但会显示对象的线框,如图3-58所示。

图3-58

5. 常量着色

在该模式下,对象表面没有任何明暗变化,如图3-59所示。

图3-59

6. 常量着色(线条)

与“常量着色”模式相同,但会显示对象的线框,如图3-60所示。

图3-60

7. 隐藏线条

在该模式下,对象将以线框显示,并隐藏不可见面的网格,如图3-61所示。

图3-61

8. 线条

该模式完整显示多边形网格,包括可见面的网格和不可见面的网格,如图3-62所示。

图3-62

9. 线框

该模式用于以线框结构方式来查看对象,如图3-63所示。

图3-63

10. 等参线

在该模式下,对象在线条着色方式时显示NURBS等参线,如图3-64所示。

图3-64

11. 方形

在该模式下,对象将以边界框方式显示,如图3-65所示。

图3-65

12. 骨架

在该模式下,对象显示为点线结构,点与点之间通过层级结构连接。这种模式常用于制作角色动画,如图3-66所示。

图3-66

3.5.4 选项

选项菜单中的命令主要用于控制对象的显示设置和一些配置设置,如图3-67所示。

图3-67

1. 细节级别>低/中/高/使用视窗显示级别作为渲染细节级别

低级别时显示比例为25%;中级别时显示比例为50%;高级别时显示比例为100%。执行“使用视窗显示级别作为渲染细节级别”命令后,用视图中对象显示的细节来替代默认的渲染细节。

2. 立体

从3D摄像机视图中观察场景时,打开该选项,可看到模拟的双机立体显示效果。

3. 线性工作流程着色

开启该选项后,场景中的着色模式会发生变化,视图将启用线性工作流程着色。

4. 增强OpenGL

开启该选项后,可以提高显示质量,但前提是显卡支持。

5. 噪波

开启“增强OpenGL”选项后,该选项被激活,在场景中实时显示噪波的效果,如图3-68所示。

图3-68

6. 后期效果

开启“增强OpenGL”选项后,该选项被激活,这会增强显示后期效果,但只提供有限的支持Cinema 4D的后期效果。

7. 投影

开启“增强OpenGL”选项后,该选项被激活,在场景中实时显示灯光阴影的效果,如图3-69 所示。

图3-69

8. 透明

开启“增强OpenGL”选项后,该选项被激活,在场景中实时显示物体的透明效果,如图3-70所示。

图3-70

9. 背面忽略

开启该选项后,在场景中物体的不可见面将不被显示,如图3-71所示。

图3-71

10. 等参线编辑

开启该选项后,所有对象的元素(点、边、多边形)将被投影到平滑细分对象上,这些元素可以直接被选中并影响平滑细分对象,如图3-72所示。

图3-72

11. 层颜色

对象被分配到一个层里后,可以在编辑器中查看各层的颜色,如图3-73所示。

图3-73

12. 显示法线

开启该选项后,在场景中物体的面法线将被显示,如图3-74所示。

图3-74

13. 显示标签

启用该选项,物体将使用显示模式定义的显示标记(如果存在)。对象没有显示标签,将继续使用视口的阴影模式。

14. 纹理

开启该选项后,在场景中物体的材质纹理将被实时显示,如图3-75所示。

图3-75

15. 透显

开启该选项后,在场景中物体将被透明显示,如图3-76所示。

图3-76

16. 默认灯光

执行该命令后,弹出默认灯光面板,可以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来调整默认灯光的角度,如图3-77所示。

图3-77

17. 配置视图

可以通过执行该命令来对视图进行设置,包括物体的着色方式、显示方式等,以及背景参考图的导入。

18. 配置全部

该命令的功能类似于“配置视图”命令,不同的是它可对多个视图进行设置。

3.5.5 过滤器

几乎所有类型的元素都能通过“过滤器”菜单中的选项在视图中显示或者隐藏,包括坐标轴的显示与否,如图3-78所示。

图3-78

取消勾选某种类型的元素后,场景中的该类元素将不被显示。例如,取消勾选灯光,场景中的灯光将不被显示在场景中。

3.5.6 面板

面板菜单中的命令用于切换和设置不同的视图排列布局类型,如图3-79所示。

图3-79

1. 排列布局

可执行该下拉菜单中的命令来切换视图布局,如执行排列布局>双堆栈视图布局,如图3-80所示。

图3-80

执行排列布局>三视图顶拆分视图布局,如图3-81所示。

图3-81

2. 新建视图面板

可以执行该命令来创建一个新的浮动视图窗口,还可以多次执行,创建多个浮动视图窗口,如图3-82所示。

图3-82

3. 切换活动视图

执行该命令可以使当前视图最大化显示。

4. 视图1/视图2/视图3/视图4/全部视图

执行该命令可以在视图1(透视图)、视图2(顶视图)、视图3(右视图)、视图4(前视图)和全部视图之间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