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多重曝光的三大原则
多重曝光技法扩大了拍摄自由度,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体现了创作的技术性。是用主观的创意思维,将多个画面共同曝光到一个画面上,可以让直白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能强化主题的本质特征,能渲染画面的意境,或改变其色彩、肌理,抑或创作出完全不同于被摄画面的形态、质感、视觉效果的一门技艺。
在传统胶片时代,要拍好一张多重曝光的画面或许并不容易,因为,传统多重曝光时,对于曝光的控制与每次曝光重叠的位置较难控制。但是在如今数字摄影时代,这一切变得十分简单、直观。因为在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多重曝光时,对于曝光的控制,画面重叠位置的调整,色温的改变,都可以在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上如实地呈现,能够让我们看着液晶屏实时调整与修改,所以数字时代的多重曝光效果比较容易掌握。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幅幅经典的多重曝光案例,来学习“物我相融”、创意无限的多重曝光技法。
每次拍摄都要减少曝光
对于要进行多重曝光的画面,第1次拍摄时就需要根据创意需求适当减少曝光,而第2次曝光时则需要减少更多的曝光,当你只需要将第2次曝光的素材在画面中隐约可见,不想让素材喧宾夺主时,或许要将第2次曝光减低3~4挡。
多重曝光作品案例解析
主体画面第1次曝光少减曝光
➊ 第1次曝光减少1.5挡的曝光量拍摄木桥上的行人
陪体画面第2次曝光多减曝光
➋ 第2次曝光减少2.5挡的曝光量拍摄红月亮
参数设置与拍摄步骤
相机:Canon EOS-1D X
镜头:EF 100-400mm f/4.5-5.6L ISⅡUSM
感光度ISO:1600
测光模式:平均
多重曝光模式:加法
曝光次数:2次
第1次曝光:光圈f/4.5,快门1/250s,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曝光补偿减1.5挡,100mm焦距段拍摄木桥上的几对情侣
第2次曝光:光圈f/5.6,快门1/60s,曝光模式为M挡,曝光补偿减2.5挡,400mm焦距段拍摄红月亮
后期调整:加强冷色
《月夜下》
思维与技法分析
这幅作品第1次曝光时是黄昏时分,天空当时还很亮,由于当时的天空没有云彩,拍出的画面比较普通。于是,笔者构思在太阳下山之后,拍摄人物的剪影,再等月亮从东方升起时,通过多重曝光的手法,将月亮与木桥上的人们叠加到同一画面中,以营造月夜下的浪漫氛围。当太阳下山后半小时左右,天空被映成了红色,笔者用ISO1600的感光度,减少1.5挡的曝光量,手持相机拍下了这幅曝光不足的桥上行人的画面,为营造月夜的多重曝光画面先打下基础(如果画面拍得太亮,月亮叠加上去就看不见了)。待月亮升起后,笔者将相机支在三脚架上,调整好相机的参数,打开相机的多重曝光功能,在相机里选中桥上行人的图片,通过液晶屏的实时取景进行构图,看着屏幕将月亮安排在画面的右上方,减少2.5挡的曝光量对月亮曝光,使天空严重曝光不足,形成全黑的天空。这样的全黑天空在进行第2次曝光叠加时,丝毫不会影响第1次曝光画面的亮度与细节。该画面通过2次曝光叠加后,营造了更加诗意的意境,2次曝光叠加后的效果绝不比Photoshop合成逊色。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认识到,多重曝光的第1次与第2次曝光都要根据创作需要去减少曝光。一般来说主体画面需要少减一些曝光,而陪体画面则需要多减一些曝光,这样陪体画面的图案才不会过多叠加在主体画面上。
技巧提示:尼康相机由于无法等待太长的时间进行第2次曝光,在相机里也无法选择第1次曝光的原图进行第2次曝光,因此可以在前期拍摄时,分别预留好主体与陪体的构图位置,然后使用尼康相机菜单当中的“图像合成”功能,将第1次拍摄与第2次拍摄的画面在相机内合成。
寻找简洁的主体与背景
在多重曝光前认真地选取简洁的环境、简洁的主体、背景的画面去拍摄第1次画面,再进行第2次曝光时也应该尽量选择简洁的素材拍摄,才能有效避免多幅图像叠加后的杂乱感。大多数多重曝光失败的照片,都是因为杂乱导致,所以并不是随意拍摄的杂乱画面都适合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作品案例解析
主体环境与背景简洁
➊ 乌本桥日出前第1次曝光,背景较暗也简洁
陪体环境与背景简洁
➋ 蒲甘佛塔日出第2次曝光,大量减少曝光后,只留下太阳的亮度,杂乱的环境由于严重曝光不足,也变得十分简洁
参数设置与拍摄步骤
相机:Canon EOS-1D X
镜头:EF 70-200mm f/2.8L ISⅡUSM
感光度:ISO800
测光模式:平均
多重曝光模式:加法
曝光次数:2次
第1次曝光:光圈f/4.5,快门1/60s,曝光模式为光圈优先,曝光补偿减1.5挡,100mm焦距段拍摄乌本桥上的行人
第2次曝光:光圈f/5.6,快门1/60s,曝光模式为M挡,曝光补偿约减4挡,200mm焦距段拍摄蒲甘佛塔的日出
后期调整:渐变天空,加强冷色
《日出而作》
思维与技法分析
第一天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笔者拍摄了缅甸乌本桥上的行人,曝光减少了1.5挡,将人物拍成剪影。由于天空很平淡,因此笔者准备在第二天日出时拍摄一个太阳,通过多重曝光将太阳叠加到画面中。由于是有准备将这幅图片进行第2次曝光的,因此当天晚上并没有将这张图片从存储卡中导出。第二天天未亮,笔者来到了蒲甘,登上高处等待日出时,笔者从相机里选择了第一天拍摄的桥与行人,打开多重曝光,设置好相机参数,通过屏幕实时取景,安排好太阳的位置,拍摄了日出时的太阳,由于减少了4挡曝光拍太阳,因此杂乱的地面由于曝光严重不足,接近全黑,地面的物体没有被叠加在主体上。这是一个跨时间跨地点拍摄的多重曝光作品,由于多重曝光的创意,令画面美轮美奂,有主题、有情景、有意境,画面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认识到,简洁的主体画面与简洁的陪体画面,是确保拍出简洁多重曝光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
技巧提示:由于佳能相机可以不限次数地从相机里选择原有的某张图片进行第2次曝光,所以,如果第2次曝光或者构图失误,依然可以重新在相机里选择原图,再次修改曝光参数与构图进行第2次曝光。而尼康相机也可以无数次在相机里选择原图与素材,运用尼康相机独有的“图像合成”功能,进行相机内合成多张图片。
选择浅色的主体,深色的背景
浅色的主体在深色的背景衬托下才会轮廓鲜明与突出,在进行第2次曝光时浅色的主体较为明亮,不容易被叠加上第2次曝光中素材的图像,而深色的背景较暗,第2次曝光的图像会叠加在深色的背景当中,因此形成了画面暗部叠加效果较为强烈,而不会过多影响浅色主体的影纹层次,画面不易杂乱。
多重曝光作品案例解析
主体为浅色,背景为深色
➊ 第1次曝光拍摄深黑背景中有高光的人物脸部
主体为浅色,背景为深色
➋ 第2次拍摄黑暗中浅色的花朵
参数设置与拍摄步骤
相机:Canon EOS-1D X
镜头:EF 24-70mm f/2.8LⅡUSM
感光度ISO:100
测光模式:平均
多重曝光模式:加法
曝光次数:2次
第1次曝光:光圈f/13,快门1/125s,曝光模式为M挡,曝光补偿减1.5挡,拍摄黑背景前的女孩
第2次曝光:光圈f/2.8,快门1/350s,曝光模式为M挡,曝光补偿约减3挡,拍摄小花朵
后期调整:压暗与修除布纹,加强暖色
《花季少女》
思维与技法分析
在深色背景下拍摄了这位被侧光照射的脸部特写,强烈的明暗反差在女孩脸部形成了光影趣味,大面积的脸部阴影处显得过于单调,却带来了多重曝光的创作灵感:给大面积深色的侧脸部通过多重曝光叠加一些装饰物,于是“花季少女”这个创意浮现在脑海。接下来寻找好看的花朵。找到花丛后,拍摄了几张都不理想,因为花丛的背景是绿叶,这些被阳光照射的绿叶很亮,多重曝光后,绿叶与花朵在人物的暗部与黑色背景中过于杂乱,严重影响了画面的美感。于是,摘下两朵造型较好看的花朵,将花朵放在黑色的衣服上,为了避免阳光把黑衣服照太亮,在阴影处减少3挡曝光,以减少布纹。最后实时取景构图,将花朵安排在人物的耳朵位置,进行了第2次曝光。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认识到具有浅色主体、深色环境或背景的画面更利于拍摄多重曝光。
以上多重曝光案例都是采用所有数码相机都具备的“加法”模式拍摄而成,属于最常见的多重曝光拍摄技法。只要掌握好以上所述多重曝光三大原则,去灵活控制曝光,寻求简洁的画面,选择深色背景浅色主体,就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去创作富有趣味、亦真亦幻、物我相融、创意无限的多重曝光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