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和当代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以及国家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既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当然也就没有对外贸易。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逐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和广泛,加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以后,商品交换开始超越国界,产生了国际贸易。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1.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商品流通最终超出国家的界限,形成最早的对外贸易。在公元前2000多年,由于水上交通便利,地中海沿岸的奴隶社会国家之间就已开展了对外贸易,其中以腓尼基和希腊最为繁荣和发达。中国在夏商时代,贸易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并同西域一些地区进行贸易。
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发展促进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2.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了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公元11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兴起以及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鹿特丹等成为当时西方贸易的中心。这些城市联系着西欧和东方的市场。
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瓷器等由此输往欧洲各国,并从中东、欧洲输入香料、玻璃、呢绒及手工艺品等。明朝时期,不仅陆上贸易有所发展,而且海上贸易也很发达。郑和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布东南亚、南洋诸岛、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一带,同许多国家发展和保持了贸易关系,中国成为当时最大的海上贸易强国。
小贴士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相继西传;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不过,从总体上说,在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仍不发达,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有限,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显著。
3.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历史虽然源远流长,但具有世界性的国际贸易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才出现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益繁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具特点。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4 世纪至 18 世纪中叶)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为国际贸易的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地理大发现更是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使得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从而大大扩展了世界贸易的规模。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先后成为繁荣的国际贸易港口,其贸易范围远及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商品除奢侈品、贩卖非洲黑奴的奴隶贸易外,工业原料和城市消费品的比重开始增加。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 世纪后期至 19 世纪中叶)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得以建立并广泛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可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多,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外,大工业使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产生了变革,极大地方便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期间,英国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同时,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及国际贸易的方式都有了很大变化。1848年美国芝加哥出现了第一个谷物交易所,1862年伦敦成立了有色金属交易所,19世纪后半叶纽约成立了棉花交易所。国际信贷关系也逐步发展起来,各种票据的使用开始广泛流行。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贸易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自由竞争时期相比,国际贸易的规模仍在扩大,但增长速度下降,主要是垄断组织开始对国际贸易产生严重影响。它们通过垄断价格使国际贸易成为垄断组织追求最大利润的手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也开始资本输出。资本输出不仅带动了本国商品的出口,而且还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原材料。同时,资本输出也是在国外市场上排挤其他竞争者的一种有力手段。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相继兴起,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入,国际市场范围日益扩大,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表现为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持续上升。例如195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全部商品出口价值的34.9%,此后这一比例不断上升,到2000年国际贸易中将近四分之三的商品都是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其中办公和通信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际服务贸易更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2003 年,国际服务贸易额增长了12%,为17 630亿美元;2007年,国际服务贸易额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不仅如此,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日趋高级化,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业务不断扩大。
(2)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20世纪90年代为40%,21世纪初达到了50%以上。
(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20 世纪 60 年代初,北美、西欧和日本相互之间的贸易量低于当时世界总贸易量的 40%,80 年代初这一比重增加到 41%,90 年代初为47%左右,到了2000年,上升到了近50%。如果算上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这一比例会更高。
(4)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越来越多,其中最多的是自由贸易区,包括欧洲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东南非洲共同市场等。各经济贸易集团内部成员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点。
(5)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手段不断翻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关贸总协定的推动和美国等国家的倡导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贸易政策和体制总的特点是各发达国家倾向于贸易自由化。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贸易保护逐渐兴起。一些发达国家不仅通过高关税和配额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服装等出口,还运用了高技术标准的“绿色壁垒”,贸易保护的手段更加隐蔽,更具有针对性。
二、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与新特点
进入21世纪后,当代国际贸易已经见到或可以预测的未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全球贸易自由化是指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形式,使相关的经济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规则,在没有贸易壁垒和贸易障碍的全球市场下协调运行。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作以来,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通过谈判先后达成了《信息技术协议》《基础电信协议》和《金融服务协议》,推动了相关领域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在全球贸易向自由化推进的大背景下,部分国家或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推出各种显性或隐性的贸易壁垒或贸易障碍。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从2008年到2016年,美国对其他国家采取了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仅2015年就采取了90项,位居各国之首。该报告指出,美国是限制自由贸易的头号国家。之后美国政府毫不掩饰地提出“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口号,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加明显。
2.区域贸易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区域贸易集团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区域经济组织数目不断增加,20世纪50年代仅有20多个,20世纪90年代有150多个,2015年底仅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的有效区域贸易协定就达277个。第二,区域内贸易额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加大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内部贸易仅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30%左右,目前欧盟内部贸易已增长到他们对外贸易总额的 60%~70%,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比重也达40%~50%。
3.协调管理贸易成为各国外贸政策趋向
国际间经济协调愈趋加强,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状的、多层次的国际宏观协调机制,对稳定世界贸易秩序、促进国际分工有序进行,以及对全球经济增长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纵观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协调与管理实践,大致可分为全球、地区和国别三个层次。
(1)全球性协调管理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就宏观贸易、投资及货币事宜制定并实施“游戏规则”。
(2)地区性协调管理机制。在各地区内,相关国家和地区通过经贸机构、双边或多边协定等机制进行协调。例如,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代表的各类经贸组织的运作,促使区域内生产要素不断趋向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企业从事跨国生产和经营,实现要素互补,优势互补,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有助于区域内各成员国(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投资和科技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国别性协调管理机制。许多国家的政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利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以及关税和非关税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一方面建立和健全全国性市场交易机制,促进企业增加出口;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规范外商在本国境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监管外国商品在本国境内的生产和促销活动。
4.国际贸易结构由传统的生产要素型向知识经济型转变
传统的贸易结构是在经济结构相对简单,知识和技术的作用尚未被充分认识的时代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革命的到来,技术成为生产要素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点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个前提下,世界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含量、知识含量、技术程度等科技要素决定和改变着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并成为衡量和界定一国,乃至世界贸易结构的主要指标。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以高技术产品和高价值技术为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构成了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它引导着整个世界贸易由以生产要素投入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结构向以智力资源的利用为主导的知识结构型转变,世界贸易构成向服务、高科技和“绿色产品”方向倾斜。
5.国际竞争方式由单一型、粗放式向综合型、集约式转变
进入20世纪90年代,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触角伸向世界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也随之引发了国际贸易方式和国际竞争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由商品价格转向商品品质,国际竞争方式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仅竞争范围拓宽了,竞争能力标准发生了变化,而且比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
6.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持续加深
自电子商务问世以来,这种新型的线上贸易形式对传统贸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且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甚至可以说,电子商务引发了传统国际贸易的革命。电子商务的普及提高了国际贸易交易效率,突破了时空限制,即使远在北极圈的小城居民 2017 年“双十一”时也能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我国商品并且很快收到货物。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营销模式、管理方式、监管机制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这种影响将不断深化。
视野拓展
在学习本课程前,读者可能没太关注跨境电商,其实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身边。估计有的读者曾通过京东全球购、阿里全球速卖通等平台购买过国外商品,这类跨境 B2C(企业对个人)电子商务的扩张对传统贸易方式和 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推荐读者阅读新华网2017年11月11日《北极圈的“剁手党”:从中国网购让生活更有趣》(安晓萌,白雪骐),与正文对照分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B2B跨境电子商务(即传统国际贸易数字化)较 B2C 跨境电子商务更具发展潜力,除却商务信息交换、洽谈等环节的数字化日渐成熟外,支付、物流信息、通关等环节的数字化在日渐加深。在 2018 年由美国运往中国的一船大豆交易中,合同、信用证、植物检疫认证及其他各种单证均实现了数字化,交易效率大大提升。鉴于本书基础性质,未对跨境电子商务做过多介绍,建议读者对跨境电子商务多加关注。
导入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22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了对外经贸,“中国制造”享誉世界。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稳定发展,为扩大进出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国际环境的改善。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关税总水平已由2001年的15.3%降低到9.8%,非关税壁垒也逐步取消。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外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企业竞争力提高,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四是外商直接投资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相对稳定的外销渠道,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推动力。数据显示,2008 年,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全国55.3%的出口,吸纳的劳动力就业达到了4 500万。2016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仍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3.7%。
对外贸易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