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已经从IT时代快速迈进了DT时代。在DT时代,万数互联的社会如何发展,本书将对其进行详解。
目前,大数据在国内甚是火热,许多企业在完成内部数据的沉淀和积累过程后,逐步进入数据的开放与共享阶段。互联网的哲学,即“开放与共享”。封闭的数据仅服务于企业本身,而开放的数据将服务于整个社会,并能带来更显著的效益。数联网(Internet of Data)的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产生的。数联网是以互联网为承载网络,通过标准的格式、接口、协议,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互联,以更加丰富的数据维度,实现数据联通之后的各种业务应用。数联网将打通企业彼此间的壁垒,完成数据的互联互通,盘活企业的数据资产,这种升级是一种质变!
推动和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最重要的方面是以数据整合和共享为途径,推动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企业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大数据的国家战略布局和实施,无处不体现着“万数互联”的建设目标。
数联网将“站”在互联网的肩膀上,推进互联网向更深层次发展,带动社会发生本质变革。
主要内容
第1章探讨了数联网在演进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变革和思考,希望给阅读者以启示。该章阐述了数联网产生的历史背景、大数据到数联网演进的必然性、数联网的概念和架构、数联网的关键内容、数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数联网发展的意义及其多行业中的应用等内容。回顾过去,互联网的作用是解决人类信息交流问题,而数联网则面向数据的连接,解决数据的互通问题;数联网在数据连接的基础上,提供各种标准化的计算能力和更加丰富的应用,驱动企业和社会的本质变革。
数据的内容千差万别,数联网需要首先解决数据的联通问题。本书的第2章探讨和分析了数联网构建的基础——数联网的标准化问题,包括数据表示的标准化、数据传输的标准化、数据交换的标准化、数据应用接口的标准化、跨域数据互操作的标准化等内容。这种数据的联通,就像构筑高速公路的过程:给出基础建设的要求,给出高速公路上的运行标准要求,促成不同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规范、高速运行,大大提升车辆的通行率。
本书的第3章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数联网的技术架构问题。首先,我们比照互联网的七层架构设计数联网的层次架构;其次,我们详细讲解如何解决数联网互联中数据的标准表述、数据标准化寻址、数据的浏览、数据的应用、数据的安全等相关问题。
数联网带来了新的管理问题。本书的第4章围绕数联网的生态圈探讨了数据管理架构的构建和演变。除了单点数据管理架构中的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标准、数据字典、数据安全、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处理、使用等内容,数联网管理还涉及从单点的数据管理架构延伸到多点链接的数联网生态体系的数据管理问题,如数联网中的域名、开源工具、数据编辑、参与主体等内容。
每一种创新都源于应用的需求。本书的第5章介绍了数联网的业务应用。数联网将催生新的搜索引擎、新的电商、新的社交网络、新的计算网络,让大数据的应用场景随着数据维度的丰富而产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将对现有的互联网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数联网的发展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书的第6章探讨数联网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在数联网时代,升级的不仅是互联网技术,更是商业模式的突破。如果说物联网是个万亿元级的市场,那么数联网也可以达到万亿元级的规模,甚至更加庞大,因为物联网也是数联网的一种数据输入源。因此,在如此庞大的规模下,如何借鉴已有的方法提出适用于数联网的解决方案是本章的核心。
数联网将促进电信行业的“凤凰涅槃”。本书的第7章描述了数联网对电信行业的影响。数联网解决了信息的互联问题,它为电信运营商进行电信大数据领域的合作拓展创造了条件。如何将电信的网络运维经验移植到数联网,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如何将数联网与边缘计算相结合;如何利用数联网完成电信行业的华丽转型。数联网为电信行业提供了“涅槃”的可能,运营商的数据积累也为数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电信行业与数联网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
数据的互联将开创新时代,为世界插上“智慧”的翅膀,更为中国带来了战略机遇。本书的第8章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如何从互联网大国到数联网强国。今天的数联网如同几十年前刚刚萌芽的互联网、十余年前的物联网,即将朝气蓬勃地发展,未来的数联网将会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本书的读者对象
●正在经历大数据变革或准备大数据变革的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人士;
●大数据行业的工作人士;
●大数据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具有一定的大数据知识,并想进一步提高的人士;
●进行大数据规划的企业、政府人员;
●对大数据感兴趣,想了解大数据基础知识的人士。
致谢
感谢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鄂海红副教授与我共同撰写本书。感谢中国移动的各位领导和同事,其中徐海勇、陶涛、黄岩、尚晶、徐萌等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感谢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白杨(第3、4章)、张田宇(第2、6章),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叶青(第7章)在书籍编写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感谢北京邮电大学PCN&CAD中心的曹师久、江裕锋、刘庆、秦景坤、张城城、张崇宇、赵文骏在数联网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感谢东方国信公司的黄晓宇、史富伟、刘垚等同志的辛苦工作。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公司领导和业界朋友的各种帮助,也希望以此书回报各位的关心和照顾。
最后,感谢所有在大数据和数联网实践路上共同努力的同事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迎接数联网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