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正文(2)

今天,我希望通过个人的一些经历,对大家以后做选择产生启发。我所总结的选择的智慧有八种。在我讲这八种智慧之前,我想先谈谈自己的成功观。成功有六种重要态度,这在我的新书《做最好的自己》中有更详细的阐述。成功的六种态度包括:自省、胸怀、统领心、积极、勇气、自信。这六种态度如果使用恰当都可以成为美德。积极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使人知道自己拥有选择,让人找到自己的声音;自省是一种美德,因为自我批评才能取得进步;胸怀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使我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接受;统领心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自信是一种美德,因为自信是成功的暗示;勇气是一种美德,因为只要你有勇气尝试就不会输,即使不成功,也可以在尝试的过程中得到教训。这六种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做好的选择。

下面谈谈八种选择的智慧。

第一,用中庸拒绝极端。

上述六种美德如果发挥到极端,就会变成绊脚石。极端的积极就是霸道,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飞扬跋扈;极端的自省,就变成了自卑,对自己极度失望;极端的胸怀,就变成了懦弱,拱手让人甚至畏惧别人;极端的统领心,就变成了盲从,自己没有主见;极端的自信,就变成了自负、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极端的勇气,就变成了愚勇,害的自己头破血流。

中庸是儒教的精华,也是中国千年博学的经典,很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理解中庸真正的定义。有些人认为中庸就是做老实人,其实中庸告诉我们的第一点,就是要避免和拒绝极端和片面。人总是习惯黑白分明,也就是人的特性是趋于极端方向的,所以把持这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两周前我的新书出版时,很多读者要我题字时都希望我写一些所谓的“金玉良言”,比如“宁静致远”、“沉默是金”、“有志者事竟成”等。我不是反对这些,但这些话是多么的极端,有志者真的事竟成吗?沉默真的是金吗?我们都不要讲话吗?这些话至少会被歪曲成为一种很极端的思想。我还看到一个负面的例子:有人在学生网上说他的管理者建议他看某某人写的《拿破仑传》的第六页,其中写拿破仑和同学打架常输,但他下定决心,即使被打死也不服输,这种自杀性的袭击令同学们害怕了,终于向拿破仑道歉。这个管理者教导他的员工让他们向拿破仑的这个事迹学习。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极端,所以我回答他说,在这个例子里,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勇敢的英雄,而是一个自大、固执、不自量力的家伙。虽然我不是历史学家,也不能对拿破仑盖棺定论,但是我很确定的是这个事例是不值得学习的。

再举几个我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有的同学问关于开会该不该发言的问题,表达意见和沉默是金哪个比较好。我记得刚进入苹果公司时,有一位同事很有智慧,我们经常向他讨教。有一天我鼓足勇气对他说,我今天不是来问你问题的,而是想问你为什么那么有智慧。他说:“其实有智慧很简单,就是要有所把握,我只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讲话什么时候该沉默而已。当我该讲时我当仁不让,不该讲时我能把持自己保持沉默。”我又问:“当你想讲话而别人并没给你机会时怎么办?”他说:“这个很简单,你可以先用肢体语言,比如咳嗽、举手、点头,或希望起立的姿势,这样别人就知道你要讲话了。即使这样不成功,别人总要呼吸的,在呼吸时我就一口插进去。但是当我对话题了解不多时,如果别人要问我的意见,我就会选择在场懂的更多的人,向他请教这个问题。或者我会说‘I don’t know,but I'll find out.’”跟他的一席话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把握好说话的度,就可以得到周围人的尊敬,而且别人也会从你的话语中了解到你是一个渊博而谦逊的人。我的另外一个中国朋友却坚持沉默是金的观点,直到有一天他的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他有点蠢,因为老板从没见他在会上发过言。这位朋友很委屈,他只是想表现自己的胸怀和谦虚。而老板需要的不是这些,而是富有个性的想法。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我曾在公司做过一个测验,十个副总裁围成一圈,一个半小时内可以畅所欲言,唯独不可以讲公司的事情,谈论天气、政治、体育后就出现了争执,大家都各持己见,热烈的谈论中时间不觉地过去了。一个半小时后,每个副总裁要按自己心目中对其他副总裁的印象把他们的位置排序,并把自己安插在合适的位置。排序后我们发现,倒数第一的是从头到尾没有讲话的人,倒数第二是话最多的人。不说话的人可能有想法,但没有表达,别人就会认为他没意见;话太多的人可能有很多话都很有意义,但不该讲的讲了很多,使他降到倒数第二。

讲了这么多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避免极端,保持均衡的状态,走中庸的路。

第二,用理智分析情景。